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9章 毒计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开封城内已经乱成一锅粥。


    他们听到卢象升和孙传庭全军覆没,秦军大部队向开封攻来的消息。


    城中就有大量的士绅收拾细软,带着家眷跑路。


    他们基本选择北上顺天府,或是南下南直隶。


    开封府城内的文官,也有极多的人挂印而去。


    开封城内的武将和军户,他们把铠甲一脱,兵器一扔,换身衣服就变成了百姓。


    这些人选择不当大明的官,他们和士绅一起逃命。


    河南开封府同知赵德佩,看着空空如也的开封府衙,他紧皱眉头。


    开封府得到黄衣贼大举进攻的消息。


    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这三位大官,全部都不见踪影。


    这三位官员,在黄衣贼向开封城进攻时,还号召河南各地的卫所兵保卫开封。


    黄衣贼到达阳武县,距离开封已经不远。


    黄衣贼的传单,已经播撒到开封城。


    经过验证之后,黄衣贼说的分毫不差。


    这个时候,谁都能弄明白,小小的开封城,根本挡不住黄衣贼。


    这些大官看到黄衣贼即将打到开封城。


    他们没有选择为大明尽忠,与开封城共存亡。


    他们立刻选择带着家眷逃跑。


    赵德佩知道这些人的想法。


    大明都快亡了,谁还能追究他们的责任?


    赵德佩看到开封城的文官,基本跑了八成。


    他没有逃跑,就是要留在开封城,要为大明尽忠。


    卫所兵跑了一部分,但也有很多兵将没有逃跑。


    他们的家乡就在河南,没办法抛弃家乡。


    一些武将了解大明官场,他们知道自己带兵跑到其他地方。


    河南丢失的罪责,就会推到他们身上,跑到哪里都是死。


    赵德佩作为开封城地位最高的文官,他来到城中的明军大营,给留在开封的明军鼓舞士气。


    “赵大人好。”


    “赵大人来了。”


    “赵大人,我们怎么办?”


    “赵大人,我们是要向秦军投降吗?”


    赵德佩看着卫辉千户,准备向秦军投降。


    他双眼一眯,吩咐道:“把这个人砍了。”


    赵德佩只是正五品同知,平时一个正七品知县,都能让一个总兵行礼。


    他这个正五品的官员,对明军来说,已经是品级极高的官员。


    但现在是战时,不想办法震慑住这群人,他肯定守不住开封城。


    卫辉千户直接被处死,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所有卫指挥使和千户,都不敢质疑赵德佩的命令。


    赵德佩震慑住这些明军,他给这些明军吃定心丸,稳住他们的军心士气。


    “大家只要守住半个月,我们离北直隶太近,朝廷很快就会派兵救援我们。


    咱们投降黄衣贼,将领的下场,大家也有所耳闻。


    黄衣贼直接把你们送去挖矿或是修路。


    这两个工作死亡率很高,哪怕是不死,每天也经受着折磨。


    只要我们能守住开封,等到朝廷的援军抵达。


    你们每个人,都能被朝廷重用。


    一边是享受荣华富贵,一边是做奴隶,我相信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些明军眼前一亮,没有人引路,他们也不敢贸然去投秦军。


    现在听赵德佩的话,时机合适不影响他们投降。


    “赵大人,我们听您的。”


    “赵大人,我们的目标都相同,那就是守住开封城。”


    “赵大人,我和手下的兵,你一定听您的指挥。”


    赵德佩软硬兼施,终于解决开封城内的明军,让他们暂时听从自己的命令。


    他知道这些明军,肯定会三心二意,甚至秦军到来之时,就会献城投降,把自己卖出一个好身价。


    为了让他们彻底捆绑在开封城上,断了他们投降黄衣贼的后路。


    他有一道毒计,这些人肯定会乖乖听从他的话,严守开封城。


    赵德佩吩咐道:“为了防止开封城被黄衣贼围困,我们陷入孟津县城那样饿肚子的情况。


    你们都派兵去城外收刮,尽量多找些粮食。


    为了多收粮食,跑得远一点,只要别跑出开封府范围,黄衣贼来不了那么快。


    每个卫所找到的粮食,都由这个卫所自己所有,到时候吃不到粮食,可不要怪其他人。”


    赵德佩一声令下,趁着黄衣贼没打来之前,开封城内的明军,开始奔向开封府各个村落。


    明军的军纪,赵德佩知道的一清二楚,让他们去民间找粮,这些人怎么可能安分守己。


    赵德佩查看黄衣贼的报纸,伪秦王苏河最恨的明军,那就是大肆杀戮百姓的明军。


    这些人哪怕是投降黄衣贼,每一个都没有好下场,还会连累家族。


    赵德佩等到这些卫所兵回来,点破这个事情。


    这些卫所兵断了投降,黄衣贼的念想,只能选择誓死保卫开封城。


    这还是一石二鸟之计。


    除了能让城内的明军更忠心,不会想着去投黄衣贼。


    黄衣贼很快就会到达开封府,那时还有很多人,没有被饿死。


    黄衣贼救不救,那些即将死亡的人。


    即将饿死的人,马上就是他们治下的百姓。


    不救,人心就散了。


    伪秦王苏河,还怎么装出一副仁义道德的样子。


    救人,黄衣贼就中计了。


    河南这段时间大旱,又不断遭受兵灾,粮食产量极低,都需要去南直隶买粮。


    黄衣贼的粮食,必然要从远方运过来。


    救人,大军就缺少粮食,必然会拖慢,黄衣贼攻打开封的速度。


    至于这个过程,会造成很多泥腿子死亡,赵德佩完全不在乎。


    这些泥腿子死就死了。


    为了大明而死,他们也死得其所。


    事情果然不出赵德佩所料。


    明军毫无军纪,带来了很多沾血的粮袋。


    有一些卫所明军,队伍中还带着衣杉不整的妇女。


    赵德佩立刻向这些人介绍,黄衣贼对于军纪不好的明军,不接受他们投降。


    他们被黄衣贼抓住,那连挖矿的下场都没有,必死无疑。


    不只是自己死,还会连累家族和子孙后代。


    现在要避免这个情况,只能选择守住开封城,彻底击败黄衣贼。


    赵德佩看着这些明军卫所将领,看他的眼神充满了仇恨,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他就是让这些明军知道,他们投降黄衣贼,绝对没有好下场。


    让他们拼尽全力,也要想办法守住开封城。


    赵德佩立刻安排这些卫所军户,开始在城中挖地窖。


    黄衣贼使用热气球,能从天上直接炸回粮仓。


    他把粮食都藏在地窖中,让黄衣贼想尽办法,也无法摧毁开封城内的粮食。


    只要有粮食有兵,他有信心守住开封城,守到朝廷派援军救援开封城。


    ………………………………


    苏河拿下孟津县,立刻带着秦军主力部队,顺着黄河向河南首府开封城进攻。


    这一路秦军势如破竹,明军在河南有能力的军队,都跟着卢象升去攻打李自成。


    大部分都已经被秦军俘虏。


    留守的军队,基本都是老弱病残。


    他们连弓箭都没有几副,拎着上锈的刀,站在城墙上守城。


    秦军都不需要攻城,只是对城池开几炮,这些明军立刻打开城门投降。


    苏虎看着第三军第一师师长周大虎,他作为先锋,不断攻城略地。


    但他一点成就感都没有,第三军拿下这些城池,实在是太容易了。


    基本就是传檄而定,他们秦军过来,城内的知县和士绅早已经跑光。


    只剩下一些卫所军户,战战兢兢的守城,看到秦军攻城,立刻就会投降。


    苏河看到苏虎脸上,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他说道:“苏虎,现在这情况极为正常。


    明军精锐被卢象升抽调走,剩下的一些精兵,开封城那些文官为了自保。


    也会把他们全部抽调到开封城,用于守卫开封城。


    在这些文官的认知里,开封一旦丢失,那就等于河南丢失,他们承担的责任太大。


    这些文官也在开封城,哪怕他们是为了保命,也要把军队调到开封。


    剩下的这些军队,就是老弱病残,基本没有战意。


    不要因为这些明军,就太过轻视明军的战斗意志。


    他们的战斗意志不强,但也不会这么弱。”


    王世元在一旁听着秦王苏河的讲述。


    他对明军这个现象,一点都不意外。


    要不是秦王对待士绅太狠,一些明军文武官员投靠秦军没有好下场。


    他们早就选择投降,都不会跑到开封府城。


    秦军进攻速度很快,一路打到开封城周边。


    暗卫河南负责人鲁树来到大都督营帐。


    他向苏河行礼之后说道:“报告王上,开封现在已经变成一座空城。


    根据我们暗卫的情报,开封城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这三位大明河南地方官。


    他们听到秦军已经打下孟津县城,十多万大军被秦军全歼。


    他们立刻选择逃离开封城,这三人的逃离,直接带动大量明军文官逃离。


    我们暗卫派出大量人手,确定这些文官全部逃离,这不是在演戏。


    城内的明军已经失去主心骨。


    河南情况既定,我们把情报力量,全部派到顺天府,准备摸清顺天府的情况。”


    苏河走出营帐,来到黄河大堤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开封城的守卫。


    他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景象。


    开封城的守城秩序很好,这不像是没有人指挥的军队。


    现在的开封城,未必是一座空城。


    苏河没有大意,他直接派遣第三军和禁卫军,两个军的兵力围攻开封城。


    他看到苏虎等人即将上战场,吩咐道:“先派兵把开封包围,试探一下开封城明军的实力。


    我们不要笃信所有情报都正确。


    我军现在平均速度太快,后勤部队没有跟上。


    如果开封城抵抗激烈,我们就围而不攻,等待后勤部门把重炮运过来。


    直接用重炮攻城。”


    苏虎和齐刚毅,领命包围开封城。


    ………………………………


    苏河站在黄河大堤上,用望远镜观察第三军和禁卫军攻城情况。


    因为缺少重武器,他们只能用75火炮和少量的120火炮攻城。


    一些精锐的炮兵,他们可以碰运气把炮弹打到城头上。


    苏河看到北门第三军的士兵,在炮声中发起冲锋。


    平常的小县城,这一波冲锋,守军就会变得异常惶恐,有人选择开城投降,有人死守城墙也守不住。


    开封城的明军,他们却用红夷大炮回应秦军的攻城。


    红夷大炮射出的霰弹,收割着前方秦军的性命。


    苏河站在黄河大堤上,他看得非常清楚。


    秦军顶着开封城的炮火,已经冲到城墙上面。


    他们却被开封城的明军,拼命赶了下来。


    第三军连续组织三次冲锋,都没有稳稳的占据城墙。


    “这不是空城,这是一座明军守卫森严的城池,缺少重武器,没办法攻下。”


    苏河看向站在身旁的王世元吩咐道:“王世元参谋长,你传我的命令,通知第三军和近卫军撤回来。


    开封城的明军作战意志很强,我们暂时先围城,等一等重炮,直接用大炮轰破城墙。”


    秦兵士兵听到,开战时很少听到的鸣金声。


    秦军士兵不再选择攻城,立刻撤回来,包围开封城。


    苏河看着秦军士兵撤退,他不准备用大量秦军性命,去换取一座开封城。


    等到秦军后勤部队,把重炮运上来之后。


    开封城这种青石城墙,根本挡不住重炮的轰击。


    苏河回到营帐之中,他立刻叫来后勤部部长姜之鱼。


    姜之鱼一脑门子汗都没来得及擦,直接来到营帐中。


    “小鱼,孟津县口径150毫米以上的重炮,多久能运到开封这里。”


    姜之鱼一边擦脑门上的汗,一边回答道:“王上,至少还需要十天时间。


    二月之前,我们后勤部的运输队,肯定能把重炮运来。”


    苏河点点头,道:“还有十天,可以等等。


    我们的时间很充裕,正好给李大壮一些时间。


    让他们快些拿下河南其他地方,来开封城会合,一起北上进攻大明北直隶地区。”


    苏河看向姜之鱼,询问道:“你出汗这么多,是从其他地方跑过来,遇到什么急事了。”


    姜之鱼说道:“王上,我去调查军粮的数量,我们的军粮可能不够,现在应该少吃一些。”


    苏河听着姜之鱼说军粮不够,他感觉有些不对。


    “我们携带的军粮剩余很多,再吃两个月完全没问题。


    孟津县城两个月就解决,没有耽搁多长时间。


    按照后勤运输军粮的计划,二月份之前,就会陆续有军粮到达。


    我们没有必要,省着吃军粮。


    士兵作战,必须要保证他们充足的体力。”


    姜之鱼向秦王苏河,说明他了解到的情况。


    开封府周边的明军,在他们没有到来之前,大肆收刮开封府周边的百姓。


    特别是对百姓储存的粮食,一点都不放过。


    有的明军,还有一些良心,只是夺取了一些粮食。


    但有人敢阻拦他们抢粮,立刻就会把阻拦的人杀掉。


    有的明军趁着抢粮,无恶不作。


    百姓粮食被收走,他们去封冻的黄河中捉鱼为生。


    鱼的数量太少,没办法满足百姓生存,只能啃树皮刮木屑为生。


    后勤部队采买人员,准备去乡间采买一些蔬菜,发现了周围村落中的惨状。


    姜之鱼经过调查,受灾的百姓,高达二十多万人。


    苏河直接吩咐道:“给军队说明情况,让军队自愿让出一份粮食,救助受灾的百姓。


    我们现在也缺少粮食,只保证他们饿不死。”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