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 广东市舶司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4332年(崇祯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广州城最大的码头建设完成。


    规模宏大的水泥码头,可以停靠上百艘船舶。


    码头上还有蒸汽机起重机,方便货船快速卸货。


    码头建造完成,相关的衙门也启动。


    广东市舶司司长周骑牛,来到位于码头最显赫的建筑里,他把一个牌子挂在大门旁。


    【广东市舶司】


    市舶司准备多时,已经做好开海禁的一切准备工作。


    周骑牛走近市舶司,市舶司其他官吏紧跟着走进去。


    他们都是从各地调过来的精英税警,又经过多次培训,已经掌握海贸的相关知识。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从汉水水师和长江水师,退伍的老兵,专门组成专属市舶司的武力机构缉私队。


    码头的大门打开,许多在外面等待的商人,他们都涌进码头。


    这些商人很快来到广东市舶司衙门大门前,等待市舶司正式办公。


    杨文才也在这里等待,公司必须经过市舶司备案,货物必须通过市舶司交税。


    船只才能驶出港口,并获得带有编号的证件和旗帜。


    有这两样东西,市舶司缉私队在海上巡逻时,才会放过这条货船。


    市舶司的大门打开,一个健壮的大汉,一脸严肃走了出来。


    杨文才看到这个人,他腿肚子都在颤抖。


    周骑牛,没想到他竟然被调到市舶司这里。


    秦王把这个家伙调来,那就是严管海贸的商税。


    周骑牛这家伙,说的好听叫铁面无私,说难听就叫六亲不认。


    周骑牛原先职务,只是宝鸡府税务局三个税务稽查大队其中一位大队长。


    他的亲舅舅,了解税务局的运作程序,偷逃大量税款。


    周骑牛追查偷税漏税案件,查到他舅舅头上。


    他没有姑息养奸,直接把他舅舅送到大牢中,获得了上级的赏识。


    周骑牛又处理几个涉及权贵的要案,声名鹊起。


    其他人不敢严查,周骑牛凭借一股莽劲,立刻严查案件。


    他抓捕二十六名贵族,一名知府,七名知县,小官小吏都数不清。


    杨文才亲自看到周骑牛,带税警冲进丁家工厂,严查每一个账本。


    最后发现丁家其他工厂没有问题,只有这个工厂偷逃税款。


    抓走了一个掌柜子和三个伙计,罚了丁万年二十多万两银币。


    要不是丁老哥账目记载明确,每一笔税都没落下。


    经过周骑牛这么一搞,丁家很可能就栽了。


    谁能想到丁家这种有身份的人家,都会被税警严查。


    杨文才看到周骑牛,他就感到广东这些海商,如果想偷逃税款,会栽一个大跟头。


    周骑牛走出市舶司衙门,眼神犀利地看着是市舶司外的众多商人。


    他一挥手,市舶司的官吏,直接拿出几张公文,贴在衙门外的公告栏上。


    周骑牛说道:“市舶司进出口目录和货物关税,现在进行公告。


    所有想要进行海贸的商人,去工商局注册公司之后,来我们这里登记备案,缴纳相关货物的税款。


    海贸暂时只有广州码头进行,其他码头建设好之后,市舶司会陆续在这些码头允许海贸。”


    周骑牛说完,他就走近市舶司,缉私队即将出手杀鸡儆猴,他要去动员缉私队。


    杨文才看向市舶司公告的相关政策。


    他最关心丝绸的关税是多少。


    杨文才最先看到严禁出口的目录。


    粮食、技术书籍、蒸汽机等物品都禁止出口。


    他找到丝绸的关税,丝绸出口关税高达百分之五十。


    丝绸的价格,按照广州府市价进行计算。


    一匹丝绸市价是5两银币,市舶司每匹丝绸收税2.5两银币。


    杨文才看到这里,他就松了一口气。


    货物按照广州这里的市价计税,而不是按照交易总额计税。


    吕宋那里一匹丝绸,大概是23两银币。


    他从自己工厂,购买到的丝绸价格是4.5两银币。


    这样他不算纺织厂的获利,每匹丝绸的成本是7两银币,真能交易成功,每匹丝绸获利16两银币。


    扣除海船和人员的成本,这些成本往高了算,每匹丝绸只能获利10两银币。


    他准备了六万匹丝绸,真能交易成功,他就能获利六十万两银币。


    这要感谢现在的工业发达,六万匹丝绸,两个月就能生产出来。


    要是没有蒸汽机和和飞梭织布机等机械。


    杨文才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丝绸。


    海贸的价格太高了,怪不得东南士绅死死攥住不放手。


    杨文才激动万分,他已经忍不住,想要尽快出海,赚取大量的银两。


    他立刻走近市舶司,给自己的船舶备案,并对货物进行预缴税。


    出海之前装货,市舶司官员核验正确,就会给他盖章发证书。


    杨文才这次亲自体验整个流程。


    整个流程下来,他这个上岁数的人,都感到流程非常简单。


    今后跑业务,可以放心交给掌柜负责。


    杨文才办好一切手续,他看到蜀商商会会长李宫,站在公告栏下面发呆。


    “李宫会长,我没听说你也购买海船,准备出海贸易。”


    “我的厂子正在发展,暂时还离不开。


    我今天过来,就是看看甘蔗的进出口关税。


    如果能获得大量的廉价甘蔗,我就要及时调整糖厂的生产计划。”


    杨文才听到李宫这么说,他就明白李宫的担忧。


    丝绸是华夏独门生意,他不担心有丝绸进来冲击纺织厂的生意。


    但甘蔗可不一样,海外适合种甘蔗的地方一定非常多,要时刻关注白糖和甘蔗的价格。


    李宫如释重负道:“还好市舶司比较保护相关产业,原材料进口价格关税很低。


    粮食基本无关税,甘蔗关税也只有千分之五。”


    “李宫会长,我看到白糖进口关税很低,它还在禁止出口名录上。


    你们生产的白糖,不能出口海外,无法获得庞大的利润,我看你怎么还很开心。”


    杨文才疑惑的问道。


    如果丝绸不能出口,他所有准备都打水漂,那一定会心痛的发疯。


    李宫语气平静的说道:“白糖价格本来就很高,现在都供不应求。


    秦王不会同意白糖出口,这个我早就有准备。


    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所有能出口的产品,都是供过于求或是出口影响不大的产品。


    凡是影响民生的产品,全部都不允许出口。”


    杨文才把目光再次放到进出口目录上,他发现李宫说的果然是事实。


    他想安慰李宫几句,却发现这人很豁达。


    李盛礼走出市舶司,他却发现自己好友刘三峰没有来市舶司。


    他心里思索:“完了,刘三峰一定是没听进去我的话,想走私货物。


    他还说要近期就开始出海。


    刘三峰太着急了,他就不能忍几天,看看风向再决定。


    好不容易度过兵灾,别再因为贪婪,把家族搭进去。”


    ………………………………


    周骑牛来到码头,这里有三艘武装商船,还有四十多艘风帆快船。


    武装商船上面全是火炮,一个侧面就有三十多门火炮。


    他看着缉私队众多税警,语气严肃的说道:“我们得到线报。


    广东之前的海商,刘家和管家继续进行海商走私活动。


    这是藐视我们市舶司,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三艘广东造船厂新建造的武装商船,本来准备给军队使用。


    我软磨硬泡,多次找苏熊都督和李青木都督。


    终于把这三艘武装商船,拨给我们市舶司。


    这三艘武装商船,每一艘都有六门舰炮。


    之前的海商和海盗基本一体两面,那些人的船上也有火炮,但绝对挡不住缉私队的武装商船。


    你们第一次出征,一定要打出市舶司的名气,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市舶司缉私队队长杜长青带头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抓住这两家人。”


    市舶司税警抓住偷逃税款的人,衙门能获得百分之十的案值奖励,他们这些税警能分到百分之一。


    看着份额不高,但海商走私总额太大,每个税警办案成功,都能获得一大笔钱。


    “我有确切的消息,这两家在今晚,从新会县珠江口出发,一定要堵住他们,证据确凿,办成铁案。


    现在就出发,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周骑牛一挥手,杜长青带着缉私队的税警,登上了武装商船,缉私队全体税警全部出发。


    ………………………………


    新会县珠江边上,十三艘大海船,正在一个隐蔽的码头停靠。


    “动作麻利些,不要弄出声响。


    这可是珍贵的瓷器,还有玻璃厂新出产的玻璃杯。


    这些玻璃杯千万别弄碎了,之前在吕宋岛,用八百两银子买下一个玻璃杯。


    广州卖的玻璃杯,才十个铜板,就能买到差不多的玻璃杯。


    哪怕只卖八两银子,我们这次都能发大财。”


    刘三峰心中憧憬着,他发大财的场景。


    当他在广州看到玻璃杯,最低售价五枚铜币,他只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三年前他在吕宋岛马尼拉,花费八百两银子,买下一个精美的玻璃杯。


    用精美的盒子包装好,送去南京城。


    没想到这种东西,现在竟然这么便宜。


    随后他就想到,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红毛人总不能拿只值十枚铜币的东西,卖给他八百两银子。


    管豹有些担忧的走过来。


    “表哥,听说广东市舶司在今天就成立了,我们好几个月都挺过来了。


    怎么就在今天又进行海贸,这不是在挑衅他们吗?”


    他们刘家和管家世代联姻,关系一直很好。


    刘三峰看向自己的表弟,他解释道:“我们就是在市舶司成立之后才能出海。


    秦军海军小型军舰,不断在海上巡逻。


    偶尔还会与大明水师,发生激烈的冲突。


    现在秦军海军,已经把大明水师的军舰,打的不敢接近岸边。


    秦军海军很多军舰,在海上不断巡逻。


    我们这些商船满载货物,跑的哪有军舰快。


    商船的模样与渔船差别也很大,一眼就能认出来。


    我们在之前出海,我们就是白纸上的一滴墨点,非常的明显。


    现在市舶司成立,很多人都参与到海贸之中。


    我们这时候出海,才不算显眼,能骗过秦军海军。


    市舶司缉私队才几个人几条船,他们想抓住我们,那完全是在大海捞针。”


    管豹听到刘三峰的解释,他才明白为什么现在出海。


    所有货物全部装好,船只躲在河边的芦苇里面。


    刘三峰等人吃着已经凉透的饭菜,他们不敢生火热饭,怕释放的烟被其他人发现异常。


    管豹担忧的说道:“我们已经半年没有出海,没有给海上各位大当家送钱。


    没有买通行令旗,不知道我们的船只,会不会被这些人拦截。


    特别是大海盗刘香,为了恐吓我们这些海商,他出手极为残忍。”


    刘三峰语气轻松的说道:“放心吧!这些人也知道广东这里的变故。


    之前还有一点香火情,畜生都知道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


    这些海盗之中也有聪明人,知道不能涸泽而渔。


    他们还想之后安心收钱,我们出海之后,肯定会先与我们联系。”


    时间过得很快,天上完全黑了下去。


    十三艘大船借着月光,缓缓驶出芦苇荡。


    怕被其他人发现,船上都没点着灯笼,他们都是开船的老手,凭借之前的经验把船开出珠江口。


    ………………………………


    杜长青就在珠江口外的海上等待。


    “队长,周司长的情报准确吗?现在天都这么黑了,还看不到有船只出来。


    我们用不用让各船,打开船头的电石灯,搜索一下海面的情况。”


    “用小船儿通知各舰,继续保持灯光静默,等待小船的信号。


    哪怕就是等到明天早晨,也绝不能因为我们打草惊蛇,惊走了这条大鱼。”


    杜长青依旧沉着冷静,他相信情报的准确性。


    这是广州官府一位小官提供的情报,他绝不会以自己的官位为代价,提供一条假情报。


    缉私队的小型船只,不断在珠江口外海游弋,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突然一只小船,发现了目标船队的踪迹。


    他打开船头的电石灯,直接照亮了周边海域。


    武装商船桅杆顶上负责瞭望的税警,激动的喊道:“前方发现十三条海船,这与目标非常相似。”


    杜长青向前方看去,十三艘大海船被电石灯照出来,正准备从珠江进入到大海。


    “发起进攻的命令,敢反抗允许炮击。”


    旗舰发出进攻的信号弹。


    市舶司缉私队的武装商船,立刻包围了这十三条海船。


    刘三峰看到大量的武装商船包围过来。


    他吓得脸色煞白。


    “这怎么可能,我们完蛋了。


    出海消息这么隐秘,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


    刘三峰瘫坐在甲板上,他们这些满载的货船,根本跑不过武装商船。


    货船上有三门火炮,现在开炮反抗,那就是找死。


    他可是见识到,秦军火炮的强大。


    杜长青带着缉私队的武装商船,把走私船团团围住,控制所有走私船,抓住了走私团伙。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