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疍户参军 军港选址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都督府副都督,海军部部长李青木,正在接见一位名叫李平浪的小排长。


    “小李,你不要紧张,我有任务安排你去做。”


    李平浪站的笔直,敬了一个军礼。


    “请长官安排,我一定会努力完成任务。”


    “这个任务不算难,现在广东地区已经完成分地工作,你们疍户都解除贱籍,分配到了土地。


    我会在都督府给你安排职务,你临时客串招兵人员,动员疍户参军。”


    李平浪听到长官布置这个任务,他脸上露出轻松的神色,这事儿不难办到。


    “请长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李青木看到这个汉子走出去。


    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采用这个办法。


    长江水师人数本来就不多,他不可能把长江水师人员都抽调到广东。


    只调来大量的军官和一部分士兵。


    李青木奉命组建南海舰队,守卫广东的海疆。


    南海舰队规模很大,大型风帆战列舰就预备建造二十艘,再加上小型战舰。


    南海舰队需要官兵上万人。


    李青木本来想招降大明水师的官兵,补充南海舰队急缺的士兵。


    但大明水师跑的太快,没有俘虏多少人。


    南海舰队缺额严重,李青木正在发愁时。


    他听到下属汇报,几名刚从新兵营来到南海舰队的士兵,他们表现的极为出色。


    一个人表现出色,那是个人的体质优秀。


    一群人表现出色,这肯定是他们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


    李青木经过了解,发现这群人都是疍户出身。


    疍户他知道,这是大明贱籍,一辈子都生活在船上。


    这群人之前生活的很困苦,但他们水性很好,也不会晕船。


    生活环境太残酷,有晕船毛病的疍户,他们都活不下去。


    这群人是天生的海军,只要稍加训练,这群人就能进入南海舰队。


    李青木是都督府副都督,他受制于军中的制度,没办法直接招兵。


    南海舰队所需要的士兵,必须先经过新兵营的训练,才能分配到南海舰队。


    但军中制度允许定向培养,只要接受的军队和当事人达成协议。


    就可以委托新兵营,完成定向培养。


    这种定向培养,不能由某个将领进行定向培养。


    只能由军种提出定向培养,随机分配到各军之中。


    这个机制,主要是解决技术兵种短缺的问题。


    海军也算技术兵种,可以借助定向培养制度。


    ………………………………


    李平浪接到李青木的任务,他去东南都督报道,担任招兵的官员。


    东南都督府以他为主,给他临时配备十名同事,一起完成招兵工作。


    第一站就是他老家雷州。


    他已经是疍户在军中职位最高的人。


    李平浪的大名,那也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名。


    来到雷州府徐闻县,他看到很多同年龄的少年,正在修剪菠萝。


    这是红毛人带来的水果,每年都能种植好几批。


    菠萝先是在壕镜种植,很快就引种到广东大部分地区。


    李平浪一直觉得,家乡徐闻的菠萝味道最好。


    “李大人回来了。”


    李青木走进村中,穿着官服的他,立刻就被村民认了出来。


    “二爷爷,您怎么来了。”


    李平浪看到他二爷爷拄着拐杖,来迎接他。


    李平浪立刻迎上去,扶住他二爷爷。


    “小李,你带这么多官员来村里干什么?


    你五叔现在是村长,现在去乡里开会。”


    “二爷爷,我现在负责招兵,来村里招兵。


    咱们现在都分地了吗?”李平浪询问道。


    他早早就去参军,不太清楚村里现在的情况。


    看到秦军威武的样子,只需要一句话,就解决他们疍户世世代代的梦想。


    这才是大丈夫的能力,他也要当一个有权的大丈夫。


    老人拄着拐杖,眉开眼笑的说道:“那位将军真是说话算话,他走后不久,就有人接管雷州府。


    也换上了新的知府和知县,县太爷亲自来给我们分地。


    这些田需要交二十年的租子,就变成我们自己的田。


    小李,你家还分了十亩上好的田,其中七亩种水稻,三亩种菠萝。


    县里有商人建了一个罐头厂,高价收购菠萝。


    乡长亲自带人过来与我们谈,签订了收购菠萝的协议。


    我们已经商议好价格,三铜币一斤菠萝,我们种多少,厂里收多少。


    但村里人都不太敢把土地全部种菠萝。


    都想吃自己种的大米饭。”


    李平浪很理解村里人,疍户购买大米的渠道士绅垄断。


    大米价格非常高昂,他们平时都不敢多吃大米。


    主要吃鱼虾,鱼虾不太好储存,捣成酱腌制。


    有些鱼虾酱奇臭无比,还是要捏着鼻子咽下去。


    现在闻到鱼虾的腥味儿,他就有些反胃。


    李平浪安顿好自己的同伴。


    他在二爷爷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他家里。


    这是用木材和竹子搭建的高脚屋。


    第一层养些畜生,主要是猪和鸡。


    他还看到猪圈旁边,养了一头大黄牛。


    做饭的地方,也在猪圈旁边。


    “小李,你参军好啊!乡公所给参军的每一个家庭,都发了一头大黄牛。”


    第二层是居住的地方。


    李平浪刚走进家,他就被亲戚团团围住。


    他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全来了。


    知道李平浪回村来招募军人,他们向李平浪打听秦军的待遇。


    李平浪的父亲说道:“儿子,你来村里招兵,正好成完亲再回去,你媳妇已经来到咱们家,不能再让她等下去。”


    “爹,我这次招兵任务很重,需要走很多地方,哪能来得及成亲。”


    “怎么来不及,马上就成亲,明天就招兵,招完兵就可以走。


    我们两家都谈好了,说清楚你回来就成亲,你媳妇现在都住到我们家。


    我们不能失信于人。


    你当兵,人家才看上你,现在娶个媳妇多不容易。


    现在你来招兵,当上士兵就能成亲,你自己就是一个极好的榜样。


    有你作为榜样,招兵会轻松很多。”


    李平浪经过父母的劝说,他同意现在就成亲。


    他在父母的安排下,当晚就成亲入洞房。


    妻子是隔壁海康县的疍户。


    他们疍户人少,为了保证后代正常生存。


    坚持同姓不婚,尽量去娶邻县的人。


    他们这里和海康县一支疍户关系很好,两支疍户互相通婚。


    第二天一大早,李平浪告别新婚妻子,他和同伴一起来到村里的广场中。


    周围的村长,听到李平浪在村子中宣讲招聘政策。


    他们都带着有意参军的青年,来这里听讲。


    李平浪看到有四五百人,周围村子近半青壮都来到这里。


    “大家都认识我,我也不用做自我介绍。


    我只给大家谈一谈,当兵的好处。


    当兵家里人能获得的好处,大家都见识到了。


    每一个当兵的家庭,秦王府都会奖励一头健壮的大黄牛。


    大家当兵,在新兵营短暂的训练过,就根据自己意向和考核,选择哪个兵种。


    普通士兵,陆军饷银每月十两银币。


    海军饷银每月十五两银币。


    海军不是一般人能当,长时间在大海中,要会游泳、要能不晕船,最好还能操作船只。”


    李平浪说出这个条件,在场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随便挑出一个疍户,都能达到李平浪说的要求。


    “海军的伙食很好,顿顿都有大米饭,每隔一天还能吃到猪肉或羊肉。


    当兵的好处极多,你看看我,当兵之前娶媳妇儿都难。


    当兵之后,好几家人来我家给我说媳妇儿。”


    李平浪这话一出,在场的青年眼睛都绿了。


    像李平浪一样,年过十八还没有娶妻的人,这些人至少占了一半。


    他们基本不是家里的大儿子。


    父母砸锅卖铁,给大儿子说一家媳妇儿。


    等到老二或老三,家里已经没有钱给他说媳妇。


    很多人都是换婚,自己家有姐妹,对方也有姐妹。


    两家人都掏不出钱来结婚,他们互相换婚。


    没有女儿,儿子还多的人家,那想结婚就非常麻烦,大部分都是老光棍。


    一位胡子都白了的男人,听到参军就能娶媳妇,他立刻站起来问道:“我这样能当兵吗?”


    李平浪有些懵,他依然面带笑容回答道:“秦军对于士兵年龄有要求,参军需要年龄大于十六岁,小于三十岁。


    身体还要健康,身体虚弱有残疾的都不要。”


    “我这次来村里,专门招募海军。


    谁想要参军,来我这里登记。


    我在雷州府招完兵,带着你们去新兵营训练。”


    很多疍户都动心,来李平浪那里报名。


    还有一些需要回家商量,但他们也跃跃欲试,准备去参军。


    李平浪看着参军的人数很多,他露出笑脸。


    今天他在徐闻县招募,明天要去妻子家乡所在的海康县。


    李平浪很快走遍雷州府,带着大量预备新兵赶往新兵营。


    他之后还要去潮州府等广东沿海地区,招募更多的疍户参军。


    ………………………………


    苏熊看着李青木走进东南都督府。


    “李老弟,海军的兵员足够吗?


    海军的海港选择,到底选择哪个地方。


    你要下定决心,广东现在的水泥厂已经投产。


    你要不选择地方,提前预定好材料,到时候水泥和优质的木材,全都打造民用港口和民用船舶。”


    李青木点点头道:“我回到广州城,就证明我已经准备好。


    南海舰队在我的构想中,由三支舰队组成。


    主舰队和两支分舰队,需要三个海港和大量的官兵。


    我派去招兵的李平浪,他真是一个人才。


    宣传参军能解决婚姻大事,招募了一大批疍户,让新兵营定向培养成海军。


    兵源问题已经解决,等到战列舰造好,新兵也能训练好。


    我这段时间,走遍广东所有港口,又与被俘虏的明军谈话。


    基本确定海军港口所在的位置。


    主舰队的港口选择九龙港。


    这是广州府新安县发现的一个港口。


    这里的船舶不多,没有珠江口的海港繁华。


    但这个港口夹杂在九龙半岛和大岛之间。


    港口靠近陆地,能获得大量的补给。


    又有一座大岛,阻挡着风暴。


    它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军港,这个港口还是一个优秀的深水港。


    我们准备建造的大型风帆战列舰,可以轻易停靠在这座港口。


    哪怕之后的军舰,造的再大,这座港口都不会有军舰搁浅。


    两个分舰队的港口,一个选择防城港。


    它守护广州西部地区,防备越南莫家王朝。


    最后一个是海口港,现在琼州府没有打下来。


    海口港还不在我们的治下,但只要南海舰队建立。


    我们可以轻易击败大明水师,我绝对不会让琼州府脱离广东太久。”


    “军港确定就好,这样就能让工匠设计军港,准备好建造军港的物资。


    现在各种物资都很紧缺,我们军方想要与地方抢物资,那也要有充足的理由。”


    苏熊语气也轻松很多。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与金银花争夺汉中和四川运来的工匠和物资。


    物资的分配,一般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配。


    军港的建设,它是既重要又紧急的项目,应该排在第一序列。


    但金银花强词夺理,他说军港都没有计划好,这个项目一定不紧急,想要给军港稍后拨发物资。


    李青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苏兄,我有一件事,想求你帮助。”


    苏熊豪气的说道:“什么事情,你直接说出来。


    能帮的我尽量帮,帮不了的事情,我也没有办法。”


    他也没有大包大揽,李青木都办不到的事情,他想办到也非常困难。


    “你们第一军打破壕镜,俘虏一大批红毛人。


    这其中有擅长风帆舰队建造的红毛人和配合他们的汉人。


    我们南海舰队,正需要建造风帆战列舰,现在还在摸索中。


    有这些红毛人的加入,进展会快很多。”


    李青木早就盯上这批俘虏,他一直关注这些俘虏的消息。


    第一军已经初步甄别完这些俘虏,准备把他们转移到地方。


    李青木这才来面见苏熊,准备通过军方的特权,保下一批优秀的工匠。


    军方的俘虏,军方有优先挑选,让他为军队服务的权利。


    苏熊语气平淡的说道:“这是一件小事,李老弟既然打了招呼,我就让人把会建造军舰的工匠挑出来。


    其余的俘虏,再转给广东巡抚衙门。”


    李青木达到他的目的,起身拜谢道:“谢谢苏兄,你帮了我们大忙,有了这些工匠,我们海军会很快造出风帆战列舰。”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