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1章 洪灾与瘟疫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新带领第八军第一师,乘船从浔州城出发,进攻南宁府。


    船只走到横州太平关,赵新就明显感觉,河流的水位在逐渐上涨。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瓢泼大雨下了快一个月。


    浔江及其上游河流郁江,河水水位肯定暴涨。


    赵新看到河水涨水的速度,他担心发生洪水。


    命令船只降低速度,靠岸行驶。


    宁可让速度慢一些,也绝不能因为洪灾造成太大损失。


    当船队到达永淳县附近,河流水位明显暴涨。


    郁江的水位,都要淹没两岸的堤坝。


    这种情况,明显要发生洪灾,河流已经不适合行船。


    赵新立刻命令所有军队抛弃船只,上岸寻找高处避水。


    他们弃船时,河流水位还在快速暴涨。


    有些河流的河水,已经要没过岸边。


    第一师参谋长林永光,看到河水依然暴涨,这些士兵还要搬运辎重。


    他立刻下达命令。


    “所有部队抛弃辎重,不要管船上的物资和大炮,把船拴到岸边。


    所有人背着枪械和食物,立刻上岸。


    多拿一些饼干和罐头,这种不需要生火就能食用的食物。”


    第一师的士兵,在军官的组织下,全部登上岸,固定好船只。


    他们上岸不久,找到一处较高的小山坡。


    赵新和林永光等人,就看到巨大的洪峰冲过来。


    数米高的洪峰,直接拍在岸边的船只上。


    第一道洪峰把这些船拍的剧烈摇晃,有些不太结实的船,直接被河水拍散架。


    林永光是甘肃人,他从来没有见识到这种景象。


    “我滴个神,这洪水也太大了。


    大自然的力量,真不是人力能抗衡。”


    “决堤了,前方决堤了。”


    赵新等人,顺着士兵呼喊方向看去。


    他们居高临下,可以看到永淳县附近河堤决堤,海量的河水灌入到田野之中。


    田地里面正在抽穗的水稻,直接被洪水淹没。


    赵新看到这里,他吩咐道:“立刻派传令兵通知军长和苏都督,郁江这里发大水。


    郁江这里都发大水,下游浔江那里,还要加上柳河流域的河水,下游大概率会发生洪灾。


    他们处在下游,让他们注意洪灾。


    二师三团以南方人为主,他们大部分都会水。


    让三团留下来救助百姓,现在永淳县明朝官府的官吏都跑光了。


    永淳县的百姓,就由我们来救助,不能放任不管。”


    参谋长林永光补充道:“通知下去,无论是我军的士兵还是百姓,都不允许喝生水。


    洪灾之后,所有水源都被污染。


    看似洁净的水,也要烧开再喝,要不然会生病。”


    洪灾过后,船只被毁掉和冲跑三分之一。


    赵新留下一个团,负责维持永淳县的秩序,帮助百姓从洪灾中恢复过来。


    等待秦王府派遣的当地官员过来接收。


    他带着第一师主力,继续向南宁府发起进攻。


    赵新时刻注意郁江的水位,察觉到水位不对,立刻就紧急上岸避水。


    快接近南宁府,部队携带的船只,已经损失大半。


    南宁府明军如果抵抗激烈,他们也只能等待后勤部队的支援。


    赵新很是奇怪,南宁府这里河流水位反倒降低很多。


    他们乘船行军,很快看到岸边,出现数量极多的流民。


    流民的数量,足有五六万之多。


    赵新立刻带领第一师停船,军队有序的下船,把这些流民包围。


    流民人群中,一个白胡子领导者,作为流民代表走了出来。


    赵新听着他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话,他是一句没有听懂。


    部队之中也没有配备翻译。


    他能听出来,这人说的是粤语。


    但他们军中,两广人员找不出来十个,绝大多数人,听不懂粤语。


    语言这个问题,真让人头疼。


    他能听得清,北方大部分方言,四川话交流也没问题。


    南方各地方言差距太大,那真是千里不同音。


    同样是粤语,他就感觉很多地方的人,说的粤语都不一样。


    还好有统一文字,听不懂说的内容,可以用书信交流。


    赵新正准备翻兜拿出纸笔。


    一个青年男子站了出来。


    他用官话介绍道:“这位长官,我们是南宁府的流民,南宁城都已经被水淹了。


    南宁府大部分地区,都被洪水冲垮。


    我们已经有三天没吃饭。


    求求长官,赏我们口饭吃吧。”


    赵新立刻吩咐士兵,拿出一些饼干,提供给这些流民。


    这种汉中府出产,经过油炸的面饼。


    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拿出来就能吃。


    士兵们就在这里为流民提供饼干和开水。


    赵新向这些人,详细了解南宁府的情况。


    南宁城都被水泡了,洪水都没过南宁城城墙的一半。


    糯米汁三合土城墙经受不住水泡,南宁城城墙全部垮塌。


    现在南宁城那里,洪水已经散去。


    南宁城中的很多房屋和粮食,都被洪水泡过。


    食用水泡过,已经发霉发臭的粮食,南宁城很多人陆续死亡。


    南宁府很多地方,已经发生霍乱瘟疫,他们这群人,就是从疫区逃出来。


    瘟疫太可怕,留在疫区那是十死无生。


    赵新安抚好流民,他立刻召开军事会议,通报他了解的情况。


    参谋长林永光性格直爽,直接说道:“这事儿还用想,南宁那里发生霍乱疫情。


    这是瘟疫,这可不是与明军战斗。


    我们懂瘟疫吗?军医都不懂,他们更擅长外伤。


    不懂过去,那不是送人头,自己死了不要紧,还给官府添乱。


    秦王府派大批文官过来,其中就有很多老师和医生,还有卫生部的专家,他们才能处理瘟疫。


    我们把这个事报上去,等待上面的答复。


    先把流民安顿好,不能让南宁府的流民扩散出去,瘟疫传播出去,整个广西都会倒大霉。


    等到有人正式接手这里,我们就进入广东找军部。


    南宁城城墙都没了,那里又出现瘟疫和断粮,南宁城的明军,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第一师师部达成一致意见,暂时停止进行,他们分别给都督府和军部,汇报这里的情况。


    ………………………………


    被秦军俘虏的广西总兵张桂,他看着浔江河水涨势很不寻常。


    张桂立刻求见秦军统帅苏熊。


    他处在秦军之中,现在浔江明显有发大水的迹象。


    河水一冲,他现在还是个残疾人。


    其他人也能跑,他可跑不了。


    为了自己小命和未来打算,必须要通知秦军。


    苏熊正在指挥第一军,猛攻梧州城。


    梧州城城池坚固,上面又有红夷大炮守城。


    两广总督熊文灿督战,明军士气非常高昂。


    广东的明军不断增援梧州城。


    现在梧州城内的明军,已经达到二十万之多。


    明军几支部队轮换着守城,哪怕明军守城伤亡巨大,他们也能坚持下来。


    苏熊很好奇,张桂这个降降,有什么事情找他。


    难道他能劝降梧州城内的守军。


    张桂获得苏熊的接见,他见到苏熊第一句话,就让苏熊汗毛竖立起来。


    “苏都督,你快撤军吧!浔江即将发洪水,你再不撤走,你们大军就会被洪水淹没。”


    苏熊听到这句话,他立刻惊讶的站起身。


    “张桂,你说这个是真的。这里即将发大洪水。”


    张桂认真的点点头,道:“以我的经验来说,这里即将发生洪水。


    梧州这里每年都会发一场洪水。


    当地人都有经验,现在广西这里,已经下了将近一个月的大雨。


    浔江是广西大部分河流的干流,它上游是郁江和柳河,流经广西大部分地区。


    每年广西下大雨,梧州都会发洪水,没有一年例外。


    从我出生以来,广西年年下大雨,也没有一年例外。


    苏都督如果不信,随便找一个梧州这里年纪大的百姓,就能证明我所言不虚。


    你看梧州城建设在高处,就能明白梧州这里的情况。”


    苏熊瞪大眼睛,他有些后怕的说道:“张总兵,你说的情况是真的,我亲自为你请功。”


    张桂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之前犯下很多事,不能立下功劳,等待他的不是死刑也是长期劳役。


    现在有苏熊这样的秦军大人物,为他担保请功,自己有很大可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苏熊没有只听信张桂一人的话,他叫来都督府参谋部的众多参谋分析梧州的情况。


    同时让李正峰去询问梧州这里的百姓。


    最后所有结果汇总,浔江发生洪灾的概率极大。


    苏熊下定决心,立刻进行撤军。


    哪怕是这几天因为暴雨,梧州城头上的红夷大炮,因为下雨等原因,防水措施不太好,经常发生哑弹。


    秦军已经取得优势,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他通过审讯俘虏已经知道,梧州城上的红夷大炮,能在雨天开火。


    主要是他们采用明军水师舰船,使用的点火方案。


    用烧红的铁条,直接伸进药室中点火。


    不使用在雨天,因为空气潮湿,点火概率降低的火绳。


    再加上红夷大炮上方的防水设施,梧州城上的红夷大炮才能开火。


    秦军很快撤离到高处,远离浔江的岸边。


    苏熊在这时,也接到了第八军传来的消息。


    浔江的上游郁江已经发生洪水,洪峰很快就会到达下游。


    第八军传来消息的第二天,郁江和柳河汇集的洪峰,就已经到达梧州这里。


    巨量的洪水直接漫过岸堤,很快堤坝就承受不住洪水的冲击。


    浔江发生大决口,洪水直接淹没梧州,这里变成一片泽国。


    苏熊看到这种景象,他暗道庆幸。


    没有张桂的提醒,第一军的人员得到第八军消息能撤离。


    武器辎重会被洪水冲毁,那就没办法进攻梧州这样的坚城。


    ………………………………


    广西巡抚古千道,跟随大军一起来到广西,他已经在桂林城正式办公。


    “大人,这是都督府转过来,各地的情况。”


    一名青年拿着公文,紧张的和古天道说话。


    古天道看着自己的秘书,这是他进入桂林城,投靠他的一名广西本地士子。


    秦王府派来的官员,组建广西巡抚衙门和各府各县的班底。


    派遣的都是主要官员,秘书和吏员,大部分人员,都是在广西本地招募。


    广西的士绅也极为聪明,看到秦军到来,立刻让自己的族人进入官场。


    这能有很大概率,让自己的家族生存下去。


    他们也是看到,秦王出河有能力夺取天下,这才主动投靠。


    这些士绅想要投靠,也需要经过审查,民怨不大的士绅,才能通过审查。


    古千道翻看着各地的汇报,第一军、第二军和第八军进展迅速,除了梧州府和南宁府等少量地方,广西各地全部被占领。


    广西西部土司最多,这些地方要改土归流。


    现在有第二军四万大军弹压地方,正是改土归流的好时机。


    古千道看到广西柳河流域、郁江流域和浔江流域都发生大洪水。


    他来之前就做好功课,广西这里水利设施不行,河流情况特殊,每年又有强降雨。


    广西河流周边,发生洪水是大概率事件。


    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随着洪水的爆发,同时也爆发了瘟疫。


    “吴志平,立刻把卫生厅厅长徐芷琳叫来。”


    秘书吴志平立刻走出去,其他人,他还需要想一想。


    徐芷琳,他的印象最深刻,身材像水桶的胖大妈。


    他想不出一个郎中,怎么能长得这么胖。


    古千道看到一位二百多斤的中年妇女走进屋。


    他立刻从椅子上走下来,亲自迎接。


    “徐厅长,广西洪水之后,不出您的所料,果然发生瘟疫。


    其中以南宁府瘟疫最为严重,需要您亲自去南宁府坐镇。”


    古千道一点都没有小看这名女人,一名女人能成为从三品卫生厅厅长。


    这是很多男人,都达不到的程度。


    还在卫生部,这个一点都不能取巧的领域。


    徐芷琳是汉中有名的医生,专业就是瘟疫的治疗与预防,擅长治疗和预防霍乱和大肚子病。


    这是古千道回汉中述职,亲自向秦王苏河要的人才。


    徐芷琳没有客气,直接坐在古千道对面的椅子上,翻看着各地汇报上来的情况。


    “南宁府发生的瘟疫就是霍乱。


    现在有了显微镜这种技术,已经证明霍乱是粪口传播疾病。


    三大瘟疫天花、霍乱、鼠疫,每年都会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大规模爆发,会造成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死亡。


    天花已经被我们用疫苗解决,鼠疫现在只能靠养猫和勤洗澡防范。


    霍乱这个也比较好防治,只要不喝生水吃生食,就能断绝霍乱的传播。


    但现在洪灾过后,有口吃的就不错,为了活命,已经发霉变质的水泡粮,百姓们也必须吃。


    大水过后,木柴全部被水淹过,也没有足够的木柴烧开水。


    这样的情况下,霍乱肯定会大规模爆发。


    只要给我提供一大批粮食和煤炭,我有信心带领团队,遏制住广西地区爆发的霍乱瘟疫。”


    古千道听到霍乱瘟疫,他心情就一紧。


    作为之前的大明四川官员,他经常听到四川有霍乱爆发。


    秦王苏河没占领四川之前,四川每爆发一次霍乱,至少有十多万人死于霍乱。


    秦王苏河占据四川,带来了喝热水的习惯,又有乡村医生给百姓治病,监控瘟疫。


    霍乱就没有在大规模爆发,但每年也会在四川夺去数千人性命。


    他相信徐芷琳,一定能解决广西的瘟疫。


    “其他事情我帮不到,物资还是没有问题。


    广西已经被我军控制,但也有一定危险,我会与都督府协商,派警备军保护你们。


    义商杨文才,向桂林运来二十五吨粮食,全部交给你带去南宁府救济百姓。”


    徐芷琳露出笑容,有巡抚衙门的大力支持,她有信心解决霍乱瘟疫。


    古千道派遣南宁知府王言虎和徐芷琳一同出发,带着南宁府各县的知县和救灾物资,共同解决南宁府的瘟疫。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