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大蒜素和青霉素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河这几天工作很规律,上午处理政务军务。


    下午去科学院,用显微镜研究抗生素。


    少年班的学生们,作息也非常规律。


    学生们上午帮助苏河整理,小学的知识体系。


    下午协助苏河研究抗生素,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微生物相关知识。


    秦云用小刀在一个用牛肉熬制的胶状体上切了一刀。


    这种东西非常像皮冻,  都把它叫做牛肉冻。


    老师说牛肉冻,那是他现在能找到最好的微生物培养基。


    秦云把切好的牛肉冻,放在显微镜上观察。


    这个牛肉冻上,在显微镜上能看出,有很多非常像葡萄的细菌。


    老师说牛肉冻培养基上面,有很多葡萄球菌,  它们是感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秦云相信这句话,他们从感染伤者死亡伤口出提取的脓液。


    里面就有很多葡萄球菌。


    老师带领他们正在研究两种抗生素。


    抗生素是专门对付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药物。


    “老师,  这些葡萄球菌,  生长要求已经达到您说的地步。


    我们是不是开始用抗生素对付它们。


    抗生素真能杀死这些致病菌,感染这种绝症就有救了。”


    苏河听到秦云的呼唤,他立刻走上前,通过望远镜查看葡萄球菌的状态。


    这些葡萄球菌菌落已经稳定。


    这些天苏河找到葡萄球菌,就花费了一定时间。


    通过培养基培养细菌,是各种杂菌都有。


    他通过不断的筛选,现在才弄出较为纯净的葡萄球菌。


    有了这些葡萄球菌,苏河就能找到大蒜素和青霉素。


    少年班第一期学生,现在都有重要的研究工作,没办法过来帮忙。


    少年班第二届学生,年纪又太小,很多人都帮不上忙。


    苏河让他们观察显微镜,记录葡萄球菌等细菌的状态。


    他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认识到细菌这种微生物。


    苏河给学生们一张表格,让他根据培养基上面的情况,填写相关内容。


    有这些学生帮助,他已经培养出一大批葡萄球菌。


    苏河培养这些葡萄球菌,  就是为了用它们找出两种抗生素。


    它们分别是大蒜素和青霉素。


    这两种抗生素制备要求最简单。


    其中大蒜素最容易,青霉素需要的技术要求很高。


    苏河很早就知道,大蒜中能提取大蒜素。


    但他不知道提取方法,也没有显微镜。


    无法观察大蒜中的某些物质,能杀死细菌。


    苏河准备好葡萄球菌,离开去这个房间,他去的蒜素和青霉素研究区域。


    苏河先来到大蒜素眼镜区。


    大蒜素这种简单的广谱抗生素,苏荷早就想制备。


    没有显微镜,找不到大蒜素正确的生产工艺。


    生吃大蒜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大蒜素在大蒜中含量很低。


    把人吃到撑死,那也吃不到足够治疗疾病的量。


    曲清漪负责管理这片区域,她同时也与王文君联系,协助药物实验顺利进行。


    有很多忠心耿耿的警卫团士兵,再用各种方法加工大蒜。


    他们把大蒜榨汁、浸泡、清蒸、用酒精浸泡、用油脂浸泡等十几种处理方式。


    苏河把自己能想到的办法,都给安排上。


    曲清漪看到苏河过来,恭敬的说道:“秦王殿下,我们这些天,已经处理了一吨大蒜。


    按照秦王殿下的吩咐,  不只是用浸泡、清蒸等一种加工方法。


    我们还打乱操作的顺序,  比如先用酒精浸泡,再进行榨汁儿。


    一共挑选出一百八十二种加工方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大蒜汁。”


    苏河看到曲清漪眼底满是血丝,知道她这段时间也很辛苦。


    不知道大蒜素的提取办法,必须要用穷举法,想尽所有可能,把大蒜素找出来。


    他已经拿下四川,又准备开始科举。


    大明朝绝对不会对他放任不管。


    现在是崇祯四年,大明朝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大明朝还具有调动三四十万兵力,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只有把这些大明朝的精锐打垮,大明朝才会进入到蛰伏状态。


    苏河走的是精兵路线,他不会蠢到与大明朝拼消耗。


    只能选择尽量降低士兵的死亡率。


    经过野战医院的医生统计,士兵除了在战场上被杀死,最大的死亡因素就是受伤感染而死。


    一旦抗生素被研发出来,感染死的士兵就能被救回来许多。


    他就变成上过战场的老兵,能作为一个班长,带领十名新兵战斗。


    苏河除了抗生素,他还是一直在催线膛枪。


    线膛枪是田佳鹏负责,他设计的铣床,效果很出众。


    铣床能加工出来合格的枪管。


    但铣床的刀具太脆,加工两根枪管,枪管内的膛线就会变形。


    这样完全没有办法量产,只能高成本加工一些线膛枪。


    这些枪作为培训的器械,让士兵能熟练使用线膛枪。


    这样等到现场将量产,就能短时间形成战斗力。


    田家鹏拿走几台显微镜,进入科学院冶金所实验室就不出来了。


    苏河没人可用,只能把曲清漪从王文君身边借用过来。


    只希望第二期少年班尽快成长起来,能成为他的助手。


    苏河让警卫团士兵,抱着二百来個玻璃瓶,走向培养基所在的区域。


    这些玻璃瓶里,全是各种方法加工的大蒜汁。


    苏河已经想到所有加工大蒜的办法。


    希望这里有一种办法,大蒜素的含量能更高一些。


    秦云看到苏河带着一群人走过来。


    她兴奋的说道:“老师,终于要开始了吗?


    大蒜真的能消灭瘟疫,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苏河笑着说道:“瘟疫由多种病菌构成,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病毒。


    现在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没有办法看到病毒。


    大蒜素属于抗生素,它们是专门针对细菌,能治疗大部分感染。


    抗生素对于病毒无可奈何,遇到病毒造成的瘟疫,还是隔离最有效。”


    苏河简单的介绍几句,他平时就这么教导学生。


    对于一些平庸的学生,根本跟不上苏河的思路。


    少年班这些学生都是天才,苏河说的再天马星空,他们都能理解。


    这是苏河教学水平不够,只能教导天才。


    苏河带着学生们,来到放置的培养基的地方。


    这里放置着非常多的培养基,旁边还有最新的玻璃温度计。


    派专人时刻控制这里的气温。


    让温度保持在,葡萄球菌最喜欢的温度。


    秦云看着牛肉冻上面不时出现的小霉点,这些就是葡萄球菌。


    其中有一块儿牛肉冻,老师让他们用木片儿刮口腔,涂在牛肉冻上。


    这个牛肉冻上,长出五颜六色的菌丝。


    秦云第一次发现,自己以为干净的口腔,竟然会这么脏。


    老师说口腔中有很多细菌,引起感染的细菌,就是葡萄球菌。


    苏河立刻让警卫团士兵,用棉签蘸少量的大蒜汁液,涂抹在培养基上。


    他这是在做大蒜素的体外杀菌实验。


    大蒜素在体外,能把细菌杀死,才有可能在体内杀死致病菌。


    警卫团的士兵们都识字,他们在哪里涂哪种标号的大蒜汁液。


    士兵们都认真记录自己的情况。


    每一个人手中拿的玻璃瓶,上面都有编号,记录着这种大蒜汁液加工的办法。


    曲清漪在一旁观看,指导出现错误的警卫团士兵。


    ………………………………


    “老师,你快来看。这些细菌死了。”


    苏河这几天太过劳累,趁着大蒜素实验还需要时间等待结果。


    他坐在桌子上记录,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听到秦云的叫喊声,苏河睁开眼睛。


    秦云站在他身边,惊喜的说道:“老师,你快去看看,培养基上的葡萄球菌,真的已经死了。


    我用显微镜看过好几遍,葡萄球菌真的被大蒜素溶解了。”


    苏河来到培养基区域,用显微镜对培养基进行抽检。


    他发现涂抹过大蒜汁的培养基,绝大部分葡萄球菌活得很滋润。


    很多大蒜汁大蒜素含量太少,对这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起不到抑制作用。


    苏河顺着秦云手指的方向,挑出培养基放在显微镜下。


    他看到这片区域有很多培养基上的葡萄球菌死亡。


    其中有有几个培养基上葡萄球菌完全消失。


    “哈哈,大蒜素出现了。”


    苏河忍不住笑了出来,他辛苦这么久,终于见到曙光了。


    他立刻叫来曲清漪,查看这种培养基上,大蒜的加工方法。


    曲清漪翻看编号和记录,他告诉苏河。


    这个区域的大蒜汁,普遍只经过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粉碎,用机器完全粉碎浸泡后的大蒜。


    第二道工序是浸泡,用蒸馏水浸泡大蒜。


    第三道工序是蒸馏,效果最好的大蒜素,它是在七十五度的温度蒸馏出来。


    找出来大蒜素,苏河看着眼前的玻璃瓶。


    这里面有浓郁大蒜味儿的金黄色液体。


    这种金黄色液体,就是大蒜素,它的价值在某些时候比黄金还贵重。


    苏河用大蒜素,重复进行抗菌实验。


    实验结果再次印证,大蒜素能有效的灭杀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苏河让曲清漪,探索这种大蒜素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并形成专利,进行秘密注册。


    同时联系王文君和汉中医院。


    用罪大恶极的死囚,开始进行药物实验。


    试验大蒜素每次服用的剂量,服用之后有没有副作用。


    它是否能有效治愈感染等疾病。


    这些没有经过真人药物实验,根本没有办法想象出来。


    哪怕是用老鼠或猴子,它们与人也差距极大,得不到准确的信息。


    还好现在牢里的死囚很多,就让他们做贡献,让他们为科学的发展献上一份力。


    大蒜素已经见到曙光,苏河又把主要精力放在青霉素上。


    苏河印象中,大蒜素的效果较弱,只能治疗症状较轻的感染。


    今后主流的抗生素,还是要看青霉素。


    苏河只记得青霉素是某一种青霉菌的分泌物。


    具体是哪种青霉菌,他完全不知道。


    大蒜素已经用穷举法找到,用穷举法找到青霉菌也完全没有问题。


    苏河带领学生们,不断收集各种青霉菌。


    他们把青霉菌和葡萄球菌,种在一个培养基上。


    只要发现有葡萄球菌,被青霉菌分泌的物质杀死。


    这个青霉菌分泌的东西就是青霉素。


    整个过程枯燥又繁琐,只能一遍一遍的试验。


    苏河知道他这么做完全是碰运气。


    青霉菌的种类太多,有可能汉中这里的青霉菌,都没有分泌青霉素的能力。


    苏河带领学生,不断看着显微镜,排除一个又一个结果。


    苏河没有沮丧,他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能找到想要的结果。


    只要继续实验下去,就能找到青霉素。


    这比其他科学家,在黑暗中默默探索,要容易许多。


    他仔细记录着情况,最起码现在的实验过程,可以排除一个错误答案。


    青霉菌的总量很大但也有限,他把大部分错误答案排除,那就只剩下正确答案。


    ………………………………


    “老师,您快来看。


    这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


    秦云好像找到老师一直说的青霉素。


    她有些不敢置信,立刻找来苏河,验证这个结果的真实性。


    苏河听到秦云的话,他健步如飞,立刻赶到秦云身边。


    俯下身通过显微镜,观看培养基上面的情况。


    他看到青霉菌旁边,出现一片真空地带,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溶解。


    这个迹象就是青霉素产生溶解细菌。


    他们找了这么多天,终于看到青霉素。


    “秦云,你这个青霉菌,在哪个地方发现。”


    “老师,我从家里带来的甜瓜,这几天太忙了,我把它忘了。


    放在宿舍发霉了,正好我们在找青梅菌,我就顺手用这个甜瓜做实验。”


    苏河记得后世,就是在甜瓜上发现的青霉素。


    这种在中华大地生长3000多年的水果,除了带给人们美味外,又立下了大功。


    苏河揉着秦云的脑袋,高兴的说道:“秦云,你立下大功了,这种东西能实现你的愿望,它能解决很多瘟疫。”


    他夸奖完秦云,立刻小心翼翼,把这个青梅菌,接种到其他培养基上。


    青霉菌繁殖到一定规模后。


    苏荷尝试用红薯、高粱、牛肉冻、猪肉冻等东西,来培养发现的青霉菌。


    他通过各种试验,发现这种青霉菌更喜欢红薯汁制作的培养液。


    苏河继续做实验,多次印证这种青霉菌,可以分泌青霉素,它能杀灭很多种细菌。


    苏河经过多次探索,他找到了培养青霉菌,提前青霉素的办法。


    培养液培养出来的青霉素,过滤之后,加入菜籽油。


    青霉素溶于水,青霉素里面许多杂质属于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融入到油脂中。


    抽离菜籽油上面的澄清液,通过活性炭过滤,这就是含有很多杂质的青霉素。


    这种青霉素,已经是现在条件下,大规模生产青霉素最高的纯度。


    苏河制作出一批青霉素,让曲清漪带给医生,用青霉素在死囚身上做药物实验。


    验证青霉素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


    苏河看着穿上白大褂的吴又可。


    他没想到,这个历史上特别擅长治疗瘟疫的名医,竟然成为汉中医院的名医。


    吴又可表现出色,王文君任命他为这是大蒜素和青霉素药物实验的负责人。


    “秦王殿下,我们用死囚实验大蒜素和青霉素,结果已经出来。”


    吴又可一脸兴奋,把两种药物实验的数据交给苏河。


    他被这两种药物治疗效果震惊,这两种药物真是太神奇了。


    苏河仔细阅读吴又可递上来的药物实验报告。


    大蒜素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


    大蒜素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有感染的人连吃三天大蒜素。


    大部分感染症状就消退了。


    特别是对于手术后的感染和小儿胃肠感染,大蒜素有奇效。


    服用大蒜素每天在1克之内的死囚,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一些死囚出现起皮疹呕吐等症状。


    大蒜素的强大有效的治疗效果,这些微弱的副作用根本毫无影响。


    苏河看到这里就放心,大蒜素完全可以用于战场。


    野战医院治疗士兵时,只要能有效治疗术后感染,士兵手术后存活率会提高好几倍。


    大蒜素的出现,对于任何人都是好事,特别是对于婴幼儿。


    医生之前对于感染毫无办法,只能靠人自己挺过去。


    现在有大蒜素,就可以治疗感染,最起码能削弱感染的情况。


    让人的免疫系统能发挥出作用,有时间战胜疾病。


    大蒜素能有效提高百姓的人均寿命,还能为秦王府带来庞大的利益。


    苏河又看向青霉素的药物实验结果。


    青霉素的出现,真正改变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


    二十名死囚服用青霉素,每日服用剂量从0.01克到1克。


    只要每日达到0.5克,死囚就会死亡。


    每日超过0.1克,死囚就会出现严重水肿、紫癜等症状,感染得到控制,但引起极大的副作用。


    苏河看到这个结果,他直接被惊住了。


    青霉素的副作用太大了,这简直是毒药。


    不是致死就是半残,哪怕是青霉素再有效果,它都不能作为可以使用的药物。


    青霉素致死致残率太高,苏河不认为这是青霉素的问题。


    青霉素效果是针对细菌的细胞壁。


    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根本没有细胞壁这个细胞结构。


    青霉素对人完全无害,


    它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需要使用前做皮试。


    青霉素过敏反应,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二十名死囚全军覆没,这绝不是过敏反应。


    苏河估计现在的提纯技术不过关,青霉素里面的杂质太多。


    现在没办法进行无菌培养,青霉素中还可能混入一些杂菌。


    这些杂菌产生了一些致命的毒素。


    苏河继续看实验报告。


    吴又可等医生,发现青霉素无法内服使用,他们又转向外用。


    他们发现青霉素的外用效果非常好。


    青霉素的外用效果,要远超于大蒜素的外用效果。


    一名死囚大腿已经出现溃烂,感染非常严重。


    使用外用青霉素清洗伤口,并对伤口敷药。


    感染立刻就被控制住,这名死囚的命保住了。


    青霉素外用的副作用也极低,除了偶尔引起患处的水肿,没有发现重大的副作用。


    苏河看完药物实验报告,他露出开心的笑容。


    秦王府现在。有大蒜素和青霉素这两种抗生素。


    它们一个内服,一个外用。


    联合使用这两种抗生素,就能有效治愈之前的很多绝症。


    苏河看着吴又可,吩咐道:“科学院已经制备许多大蒜素和青霉素。


    我授权你们汉中医院,治病过程可以对百姓使用大蒜素和青霉素。


    吴医生,你们要建立完善的病历资料。


    统计好患者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探索每一种疾病是否能用大蒜素和青霉素治疗,用量用法是多少。


    为普及大蒜素和青霉素,打好坚定的基础。”


    吴又可听到秦王殿下,让他们给所有百姓使用大蒜素和青霉素。


    他非常高兴,当医生就要治病救人。


    有了这两种药物,他就能攻克很多疾病。


    吴又可有些纠结,最后还是开口询问道:“秦王殿下,大蒜素和青霉素售价多少钱。


    这种能治疗感染绝症的药物,售价应该非常昂贵。


    我建议医院尽量定价低一些,让大多数百姓能用得起。”


    “吴医生,你放心吧!这种药物,大部分百姓都能用得起。”


    吴又可听到苏河说完这句话,他鞠躬致谢,为所有百姓感谢苏河。


    他在苏河秘书曲清漪的陪同下,拿着带有暗码的手令,去科学院实验室领取这两种药物。


    苏河在想着大蒜素和青霉素的定价。


    大蒜素和青霉素,工业化生产,成本不算太夸张。


    吴又可等医生的药物实验数据。


    这两种药物,每一个疗程药物,用量十克左右。


    现在细菌没有抗药性,大部分的感染,一个疗程就能彻底治好。


    苏河让医院定价一个疗程100两银币。


    一克药物,就高达十两银币。


    这种昂贵的价格,别说普通百姓,小有身家的商人都会肉疼。


    这价格是大蒜素和青霉素对外销售的价格。


    汉中医院对于秦王府治下的官员和军人,提供免费治疗。


    官员和军人直系亲属,享受半价治疗。


    价格昂贵的大蒜素和青霉素,苏河让祖庙介入。


    祖庙的炎黄信众,可以享受半折优惠,一个疗程只需要五两银币。


    这个价格,普通百姓也能承受。


    祖庙还有很多帮扶功能,平时信众们的捐款,就用于帮助受困难的信众。


    医院长期有祖庙祝师驻守,他们主要是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和帮助有困难的百姓。


    银行也会提供相应的贷款,帮助生病的百姓渡过难关。


    苏河尽量让秦王府治下百姓,不会因为没钱治不起病而死亡。


    他看向在自己身边的秘书长钱明义,吩咐道:


    “明义,你亲手筹备制药厂,主要生产大蒜素和青霉素。


    生产的专利技术,我会让科学院转交给制药厂。


    制药厂有警备军驻守,制药厂所有工人都要通过重点审核,必须要保证药物配方的保密性。


    我会通知苏长胜,让暗卫协助你们审查制药厂工人。


    一个月时间,必须要准备足够一万人使用的大蒜素和青霉素。


    你能不能做好这件事。”


    苏河少见的给钱明义施压,必须要准备数量足够的抗生素。


    大战即将开始,不能因为药物不足,放弃抢救一些士兵。


    钱明义鞠躬,郑重的说道:“请秦王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做好这件事。


    严格保守制药厂的秘密,绝不会让它外泄。


    一定能完成秦王殿下交代的任务。”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