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7章 战争影响 龙凤胎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杜源走在大街上,看到面带笑意的百姓。


    战争已经胜利,百姓感觉头顶上的乌云消失。


    他也一样,心中一直担忧苏统领会战败,他这种从贼官员,绝对没有好下场。


    剑门关一战,他看到曙光,  现在苏统领彻底占据四川。


    他完全放心安心工作,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前途。


    杜源看到几名老师领着一队小学生,给路人读报纸。


    这是学生的实践课,让学生体验社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他们手中挥舞着军旗,慷慨激昂给路人讲苏统领打下四川的各个战争。


    杜源来到悦来酒楼,  朋友林文静约他一起吃饭。


    “杜哥,我在这里。”


    杜源看到有人叫他,发现坐在包厢里的林文静。


    林文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


    他拿起桌上的二锅头,  给杜源倒了一杯酒。


    “还是杜兄魄力足,我当年瞻前顾后,没赶上那次机会。”


    林文静很后悔,统领府那时缺少官员,通过招贤馆招募官员。


    他因为害怕,还想考大明的举人,不想留下依附反贼的坏名声。


    他没有去参加招贤馆。


    现在看到统领府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壮大,已经占据四川。


    苏河割据一方,正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势力。


    很可能推翻的明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林文静就开始懊悔自己胆子太小。


    “文静老弟,你不用着急,统领府很快就举行科举。


    据我们内部的消息,应该是今年秋收之后。


    考题以实用为主,我听王尚书说过一言片语。


    好像会分科考试,根据知识不同,  进入到不同的衙门。


    数学很重要,最好学一学小学课程,  这样机会更多。


    你多去了解心学汉中学派,  这样对你科举有好处。”


    杜源接到林文静的邀请,他就知道这又是向他打听科举的情况。


    苏统领的捷报传回汉中,他就接受好几个人的宴请。


    这些以前一直在犹豫的读书人,看到苏统领打下四川,地位稳固。


    他们都变得很急切,想办法打听科举的情况。


    这些人看到苏统领至少也会成为一个割据势力,乱世已经来临,他们纷纷根据自己的情况下注。


    王尚书给他们透过口风,可以向外透露一些科举情况。


    这在统领府内部,都是公开的资料,保密的资料,杜源也不可能得到。


    没有王尚书的交代,杜源不敢透露任何消息。


    他把自己上司送进大牢,全家被流放。


    他上司想要反叛,还让自己加入。


    举报上司,这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这件事情做出来,名声就不太好。


    特别是现在的上司,  看他都有些不顺眼。


    杜源看到这次苏统领打下四川。


    四川现在的官位很多,  他就请求外放,在四川谋一个知县。


    林文静认真听着杜源的讲述,他点点头说道:


    “汉中学派我早就加入学习,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派,谁都可以去那里听课。


    想要退出汉中学派,都不用提前告知,随时可以自由退出。


    认为自己是汉中学派的人,都可以对外宣称自己是汉中学派学子。


    汉中学派是一个思想学派,不是与东林党类似的政党。”


    林文静早有准备,他和很多学子一起去汉中学派听课。


    汉中学派这里不记名,也可以买书偷偷学习。


    学习汉中学派的思想,非常方便。


    杜源喝了一口酒,他祝福道:“文静老弟,你的学识比我还强。


    我当年多次考科举,成绩都非常差。


    只能去大家族当一个私塾先生。


    文静老弟多次高中举人,只是被人冒名顶替。


    苏统领欢迎人才,以文静老弟的本事,科举考中不难。”


    林文静听到杜源谈及件事,他脸上就露出沮丧的神情。


    这是他最为伤心的事情,连续考了两次,公布出来他写的文章都中举,上面的名字却不是自己的名字。


    他写的文章,被人偷梁换柱。


    他看到这些人的家世,就没有报关的想法。


    这些人的爷爷,不是内阁阁老就是六部高官。


    他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亩地小士绅的儿子,根本斗不过这些人。


    林文静喝下一大杯二锅头,只希望统领府的科举,少一些黑幕。


    他看苏统领也是有远见的人,应该会保持科举的公平。


    ………………………………


    钱富文和丁万年,在钱家的客厅喝着酒。


    “丁老哥,这是我们家酒庄储存的珍品,我平常都不舍得喝。


    很纯的高度白酒,这一批存货喝完,就没有二锅头喝了。”


    丁万年来钱富文家,给他儿子丁德贵定亲。


    他儿子在军中立下大功,这次战争结束,基本上会被封爵。


    丁万年十分满意自己的做法,自己这个最没出息的孩子,现在变成最有出息。


    他之前定亲的人家在河南,对方直接退婚了。


    他通过媒人与钱家沟通,都看中了对方,刚刚谈完亲事,封爵之后就成亲。


    丁万年看着桌上的酒,他了解一些这酒的内幕,倒了一杯,小小的抿一口。


    “粮食酿酒完全被统领府禁止,现在连高粱红薯都不让酿酒。


    我估计四川那里也不太乐观,存粮只能养活人口和畜生。


    酿酒这种不是硬性需求,只能等粮食富足再说。


    听说你家这酒,还喝死了后金一个有名的贝勒。”


    钱富文一听这话,他开心的笑了两声。


    “你也听到后金那里传过来的消息。


    那应该是个醉鬼,喝太多二锅头,直接醉死过去。


    这种情况少见,我估计后金那个贝勒,得罪他们大汗,喝的就是毒酒。


    我们家酿造的二锅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钱富文现在敢说这句话,之前用发霉粮食酿造的二锅头,全部都销往草原。


    他没想到这种酒,毒性会大到真能喝死人。


    现在酒庄,已经不再销售发霉粮食酿造的二锅头。


    发霉粮食酿造成工业酒精,卖给马乾坤道长,让他用作化工原料。


    这是苏统领,亲自交代的事情。


    苏统领说发霉粮食制造成酒精,这些酒精遇到高温和浓硫酸,里面的黄曲霉会死掉。


    丁万年又喝了一口二锅头,这酒劲真大。


    “果然是好酒,就是之后喝不到了。


    粮食酿酒禁令解除,估计我这个老骨头,都要入土了。”


    丁万年感慨道。


    钱富文向丁万年请教道:


    “丁老哥做粮食生意。


    朋友非常多,特别是东南地区朋友很多。


    这次苏统领占据四川,工商业肯定会迎来大发展。


    我们父子都在官府工作,但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要给他们找点事干。


    我家族一直从事贸易和酿酒,贸易主要是向关外蒙古贸易。


    现在我们没办法和蒙古贸易,只能让家里继续扩张酒厂。


    苏统领又禁止粮食酿酒,只允许酿造工业酒精和医用酒精。


    咱们这个身份,违法的事情不能做。


    丁老哥见识多,帮我指一条明路。”


    钱富文真的想捞钱,办法有很多。


    他想办其他工厂,很轻易就能办下来。


    他儿子钱明义,专门负责管理这些工厂。


    钱富文却不能这么做,他们钱家从一个小小的商贾,崛起成为汉中有名的家族。


    他们被很多人盯着,绝不能做影响自己和儿子前途的事。


    钱家有人犯法,他会第一时间找巡检抓走。


    钱家只能发展自己本来的产业,他们做了数百年,这种事情最熟悉。


    丁万年听到钱富文这么说,他也认同战争结束,工商业必有大发展。


    他派出管家,去四川那里考察,建立新的粮食加工厂。


    粮食加工这个行业,现在很赚钱。


    粮食在产地完成初加工,再经过运输,能省下很多运输费用。


    “钱老弟,自古酿酒除了用粮食,就是用水果。


    水果不好运输,现在种水果农民太少了。


    我这么多年听人谈论,除了粮食适合酿酒的就是葡萄和甘蔗。


    咱们汉中和四川,都缺乏这两种作物,暂时酿酒不太可行。


    你有酿酒这个技术,可以转行酿造醋或酱油。


    这种调料现在很稀缺,又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钱富文听到后眼睛一亮,酱油和醋现在卖的很火,这种调料是必需品。


    酿造醋只比酿酒多几个步骤,他们酒坊很容易转型,最多就招聘几个大师傅,买下几个专利。


    “感谢丁老哥,还是您的见识广泛。”


    钱富文和丁万年聊着两家人具体的婚事,还有两家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地方。


    他们聊到工厂的收益,发现开工厂赚的钱,哪怕是交税之后,那也比种地赚的钱要多很多。


    ………………………………


    汉中张家。


    张家老爷子,把他几个儿子全部叫到屋中。


    已经六十多岁,大明进士出身的张老爷子,现在依然掌管张家大权。


    作为整个汉中,仅存的几个士绅大族。


    张家奉行的理念就是不搞土地兼并,只靠诗书传家。


    他们属于士绅中的奇葩,却在苏河入主汉中之后,基本没受到损失。


    张家是汉中府最大的书商之一,家中藏书极为丰富。


    “祐枫,你来给大家讲讲。”


    张祐枫简单给兄弟们讲述,苏统领攻占四川的经过。


    张老爷子听完之后,他把拐杖向地上重重一敲。


    “你们是什么看法?”


    张家嫡长子张祐堂眉头紧蹙,思考着父亲是什么意思。


    他随后说道:“父亲,你的意思,我们要完全倒向苏河,不给家族留一些后路。


    我觉得让祐枫出仕,已经能表明我们张家的态度。”


    张老爷子听到张祐堂这么说,他抡起拐杖,重重的打在张祐堂的大腿上。


    张祐枫和其他兄弟立刻拦下父亲。


    “爹,你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张老爷子喘了两口气,坐在椅子上。


    他瞪着张祐堂,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把张家交在你手中,早晚有一天会败光。


    你怎么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


    苏统领已经占据四川,他的实力成倍增长,已经站稳脚跟。


    不再是旋起旋灭的反贼,苏统领已经成为一方诸侯。


    我们张家就在汉中,避无可避。


    只能选择投靠苏统领,大明朝或是其他势力,真的击败苏统领。


    他们都有与其亲近的家族,不会再接纳我们张家。


    现在是苏统领不需要我们,四川的读书人更多。


    苏统领能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持。


    我们张家不主动投靠,就错失重要的机会,现在仅剩下唯一的机会,就是下次科举。”


    张老爷子以他在张家的无上权威,改变张家的态度。


    张家要积极融入统领府,所有子弟都要学习心学,积极参加统领府的科举。


    ………………………………


    “秦张氏,四川前线寄来的信件。


    请秦张氏出来接收信件。”


    邮局的邮递员,站在纺织厂家属院门口大喊。


    秦张氏抱着女儿秦云,从屋内快速跑了出来。


    “李大姐,这是我的信件。”


    秦张氏对这名邮递员很熟悉。


    她丈夫和大儿子都牺牲在前线,她带着小儿子独自生活。


    统领府让她成为一名邮递员,负责运送信件。


    李大姐平时和她们交谈,邮局是由驿站改进。


    负责传递衙门的所有公文,还对百姓开放。


    买一张邮票,就能把信件寄到统领府任何一个地方。


    秦张氏从李大姐手中,接过一张信封。


    看到信封完好无损,数个封漆都没有被破坏。


    她立刻赶回自己的房间,拆开这封信件。


    信封里面是由一张信纸和一个存折组成。


    “云儿,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秦张氏不识字,看不懂信件上的内容。


    她女儿秦云却是一名天才,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能阅读报纸还掌握四则运算。


    前段时间小学期末考试,秦云比其他学生少学了好几个月,她却考得全府第一名。


    老师都夸奖她,今后科举可能成为一名女状元。


    “娘,这是爹寄来的信件。


    爹说战争已经结束,爹成为一名军官,受到苏统领的表扬。


    再等几个月,爹就能回来和我们团聚。”


    秦张氏听到这个好消息,他最怕见到那些文质彬彬的祝师。


    他们直接带着一个小盒子,敲响自己的房门。


    这样的场景,每次做噩梦都会出现。


    李大姐就遇到了两次,这是他的家人死在了前线,祖庙烈士阁的祝师来通知她。


    之后还会有统领府官员亲自上门,登记信息并发放抚恤金。


    自己丈夫能寄来信件,这就是天大的幸福。


    秦云拿起那张存折,望着她娘亲,小声的说道:“娘,这是爹寄来的银币。


    他立功受赏的银币,足足有二百枚银币。”


    秦张氏立刻捂住女儿秦云的嘴。


    她察觉四周没有其他人,这才小声的交代道:“这件事情,千万不能和其他人说。


    这些钱也不能动,要等到你爹回来,我们才能动这些钱。”


    她在逃难路上,见识过太多的人间险恶。


    汉中城非常安全,特别是纺织厂家属区,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抢劫。


    她一个弱女子,带着五岁的女娃娃,可不敢暴露家里有巨款。


    秦云点点头,她聪明早慧,明白母亲的意思。


    “苏统领打胜仗,我就能很快见到爹爹。


    爹爹一定会惊讶,我们家巨大的变化。”


    秦张氏都不敢想象,苏统领真的打败仗,她丈夫是什么下场。


    李大姐这种人,又会是什么下场。


    还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


    崇祯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新建好的汉中医院,妇产科产房里。


    房门和产房内,都有女性暗卫站岗,目光警惕看向四周。


    苏母不断在门口转悠,双手合十祈求祖宗保佑。


    王伯诺带着妻子和王仲策,都站在门外,他们神情凝重。


    妹妹王文君进入产房一个时辰,现在还没有结果。


    这是遇到他们最担心的难产。


    他们看到产房门内出现一道人影。


    曲清漪站在门后面,隔着门对大家介绍产房内的情况。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不想错过一个字。


    “文君姐姐的胎位有些不正,医生正在处理,你们要有个准备。”


    苏母听到,就想冲进产房中。


    “文君,你可不能出事。”


    暗卫立刻拦住她。


    “老夫人,你不要打扰医生的工作。”


    暗卫只执行苏河留下来的命令,面对苏河的母亲也不动摇。


    曲清漪表情凝重说道:“文君姐姐让我来通知你们,现在医生正在处理。


    她说自己会没事,让你们不要担心。”


    曲清漪说完,她就重新走进产房。


    王仲策呆呆的看着产房,心中万分焦急。


    他担心妹妹的安全,更担心胎儿的情况。


    王伯诺看到二弟有些惊慌失措,他安慰道:“你不用担心。


    妹妹筹备建立汉中医院,这里聚集汉中所有知名的医生。


    王氏医馆的生意,都被汉中医院抢走很多。


    汉中医院特别精通产科和新式医学。


    自从有了汉中医院妇产科,死亡率降低很多,婴儿也有更高的成活率。”


    “大哥,我这是关心则乱。


    苏统领说每一名医生,都有他擅长的领域。


    聚集所有医生成立医院,分科治疗,能更好的治愈疾病。


    这里现在聚集汉中所有名医,这里治不好,也没有地方能治好。”


    王仲策叹了口气,紧盯着产房的大门。


    产房内,王文君躺在床上。


    她数落着正在接生的医生。


    “我平时怎么教导你们,给我接生怎么还慌慌张张。


    不就是胎位有些不正,我带你们用母牛做过实验。


    把母牛用适当的力度摔打几次,她顺利生下牛犊子。


    遇到难产的产妇,我也教过你们归位手法。


    要不是我现在动不了,还用你们上手。”


    王文君疼得闷哼两声,她发现自己这些徒弟,对自己畏首畏尾,不敢下手治疗。


    “曲清漪,你过来听我的指令。”


    “文君姐姐,我不懂的医术,这能行吗?”


    曲清漪紧张的说道。


    “用我平时教你的按摩手法就行,她们这些人不敢上,我教你怎么按。”


    曲清漪硬着头皮,按照王文君的吩咐,开始揉搓她的肚子。


    “轻点儿……向左边……用力推。”


    接生的医生,惊喜的喊道:“老师,胎位正了,我看到了头了。”


    “老师,你使出全身力气。”


    接生的医生,用产钳辅助王文君生产。


    一个女婴很快生了出来。


    接生医生看到这名婴儿没有啼哭,她们神情都紧绷。


    接生医生轻轻在婴儿后背拍两下。


    响亮的哭声,响彻了产房。


    “老师,是一名千金,你看她哭的多响亮。”


    接生医生擦拭婴儿身体,把她包好,放在了王文君的旁边。


    王文君看了一眼皱巴巴的婴儿,刚刚生出来的婴儿,长得不算漂亮。


    这是夫君苏河和她的孩子,只要生出来,凭借她的医术,一定能把孩子养大。


    王文君感到身体一阵剧痛。


    “还有一个没出来,你们继续准备。”


    她没想到,自己怀的竟然是双胞胎。


    第二胎非常顺利,没用任何辅助手段,就生了出来。


    刚刚生出来,就大声的啼哭,哭声非常响亮。


    “老师,这是一名公子。”


    王文君看着身边的一对龙凤胎。


    她生产折腾一个多时辰,已经非常疲惫。


    她坚持喂饱两名婴儿,看着孩子吃饱后睡去。


    她也睡了过去,睡梦中露出笑脸,做着幸福的美梦。


    曲清漪走出产房,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她。


    他们都已经听到婴儿的啼哭声。


    现在最关心,婴儿是男是女?王文君的情况怎么样?


    王仲策紧张的身体都在冒虚汗。


    他最怕王文君出现意外。


    妹妹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


    婴儿夭折,妹妹以后还能再生。


    妹妹难产死亡,哪怕生出男孩,这也是其他人养大。


    没有母亲教导,对王家也不会太亲。


    曲清漪摘下口罩,面带微笑,道:“大家请放心,文君姐姐和孩子都没事,她生了一对龙凤胎。”


    苏母听到后,惊喜万分的说道:“赏,重重有赏。


    接生的医生,每人赏一百两银币,王府中的侍女仆人,每人赏十两银币。”


    苏母非常开心,儿子苏河终于有后了。


    这些钱都是她平时积攒下来的钱,一直舍不得花。


    今天痛快地赏出去,这些赏钱她花的痛快。


    王仲策惊喜万分,这是最好的结果。


    妹妹王文君,平安度过了一场危机。


    苏河带领大军占领四川,他们这个政权,成为一方割据势力。


    这个政权唯一的隐患,就是没有继承人。


    苏河真出现什么意外,造反团队就会分崩离析。


    统领府的军制加上祝师对底层士兵的引导。


    军队中没有军阀存在的土壤。


    将领没有得到苏河的命令,根本指挥不了军队。


    有了继承人,苏河一旦出现问题。


    有他们这些人扶持,势力也不会分崩离析。


    苏河有了后代,就代表势力能延续下去。


    跟随苏河造反的人更加放心,偷偷与大明联系的官员会少很多。


    王仲策从兜中掏出铅笔和纸,把这个情况简单的写清楚。


    他对自己的秘书周文华吩咐道:“让邮局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消息送给苏统领。”


    “大嫂,你一会儿进入产房,帮忙照顾文君。”


    王伯诺高兴的回道:“你就放心吧,我老婆会照顾好妹妹。


    弟妹也快生产了,妹妹没事了,多关心一下弟妹。”


    王仲策看着大嫂和苏母走进产房。


    他们经过专业医生指导,换衣服并用酒精严格消毒,还要带上手套和口罩,才能走进产房。


    苏母走进产房,看到王文君病床边上,摆放两个小婴儿床。


    两个非常可爱的小生命,正在婴儿床上呼呼大睡。


    医生小声告诉他们,可以在一旁观看,现在不允许接触婴儿。


    有医生和暗卫,在旁边精心守护。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