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收军心 杀蜀王 审士绅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军进入蓉城,控制住局势之后。


    迅速扑灭蓉城各处的大火,逮捕蓉城所有官员。


    派遣士兵看住所有士绅的府邸,如果有人敢反抗,立刻调集士兵消灭。


    苏河亲自带兵,来到巡抚衙门。


    这里有很多乱兵,正在翻着院内的箱子。


    他们看到有人到来,  想冲出院子。


    苏河看到冲出来的人,身上都鼓鼓囊囊,好像带着什么重物,走路都走不快。


    “把这些人拿下。”


    士兵立刻上前,用火枪对准这些乱兵。


    这些人吓得身体发抖,身上藏着的银元宝,都被抖落到地上。


    士兵很快控制住局势,苏河看着乱糟糟的巡抚衙门。


    院子里堆满了一箱箱的银子,有很多箱子被搬空,  银子掉落一地。


    他初步估算,这里至少有三百万两银子。


    苏河看向跟在他旁边的大明降将。


    这个人劫持四川巡抚张论,打开了蓉城北城门,他记得非常清楚。


    “张云清,张将军,四川巡抚衙门,怎么会存下这么多银两。”


    苏河很好奇,四川巡抚张论,为什么要存这么多银两。


    银子储藏起来,它只能成为贵金属。


    只有把银子花出去,流动起来,这才是钱。


    钱才能能驱动人的利益,办成很多事。


    “苏统领,叫小人名字就可以,  在您面前不敢称将军。”


    张云清先谦卑的说道。


    他知道面前这个人,将会决定他的命运。


    “苏统领,四川巡抚张论以防贼的名义,让城中士绅商贾捐钱。


    还以协防城墙的名义,  每户都要抽一名男丁,不想出人就要交钱。”


    苏河听到四川巡抚张论这种做法,他都忍不住要笑出来。


    蓉城百姓抵抗很微弱,张论的做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张论这种人,领兵作战不太行,折腾起百姓来,他们很有一套。


    “张云清,你把所有的降将都叫到这里来。


    你们反正的待遇,我全部兑现。”


    降将正在与他们交接军队,只有这些军队完全放弃抵抗,他们才算完成反正。


    苏河估计,现在军队已经交接完成。


    张云清非常开心,行礼之后离去。


    他还记着反正的两条主要待遇。


    第一条,主官奖励五千两银子,士兵奖励十两银子。


    第二条,保持原有职位不变,  反正前统领多少人,反正后还统领多少人。


    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他们这些人,  又没做下人神共愤的恶事,不怕黄衣贼找后账。


    当然要及时改换门庭。


    苏河看着张云清兴冲冲的走了。


    他对李凤鸣吩咐道:“对蓉城实行军管。


    我负责笼络这些降将,你去给反正的士兵发放银币。


    我已经通知下去,让军中祝师给降兵做思想工作。


    争取把这些降兵,大部分变成我们的士兵。


    最次也要让降兵,不再反对我们。”


    李凤鸣领命去处理明军降兵。


    苏河答应让反正的大明将领继续统领数额相同的兵马。


    他可没答应,让他们继续统领原班人马。


    这样做就是在军队中搞小团体,这些人会慢慢军阀化。


    让这些人继续统兵,但他们统领的都是新兵营训练出来的士兵。


    有能力的人,可以像吴杰、韩叔凉等人,继续在一线部队领兵。


    没有能力的人,安排他们为屯垦兵团。


    屯垦兵团就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大农场。


    不用外出打仗,他们负责屯田,发展当地经济,维持当地稳定。


    四川就有很多没开发的地方,例如土司所在的地方。


    苏河对于土司,他要坚决实行改土归流。


    人不配合改土归流政策,就要地不要人。


    底层的普通百姓,给予他们平等身份,让他们过的更好,融入统领府建立的圈子。


    土司高层,敢反对土改为流,全部消灭掉。


    边境地区和土司等偏远地区,常规设乡无法管理,就需要屯垦兵团。


    ………………………………


    李凤鸣来到明军降兵的营地,他后面跟着好几个士兵。


    他们每个人都端着一个大盆。


    大盆里面飘散出猪肉和米饭的香味儿。


    每一个士兵,端着肉菜和饭,服务五十名降兵。


    曹正圆盯着端过来的饭菜,他馋的直流口水。


    他平时就吃一些芋头和高粱米,搭配一些泡菜。


    前段时间过年,因为没有发饷,他们家都吃不起肉。


    孙犇揭开装菜大盆的盖子。


    里面是猪肉炖粉条,上面飘着很多油和鲜红的辣椒。


    盖子一揭开,肉菜的香味儿飘散,闻到的明军降兵都在流口水。


    “大家快来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孙犇让降兵排队盛饭。


    他负责的所有人都盛完饭,他也盛了一碗饭,混在人群中吃饭。


    曹正圆端着手中的饭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都已经忘了,肉味是什么滋味?


    今天终于记起来。


    特别是这菜中的辣椒,很对他的口味。


    他见过将领们吃辣椒,这种调料太贵重,他家根本吃不起。


    曹正圆很快吃完饭,他盯着旁边的菜盆直流口水。


    孙犇看到他的样子,笑着说道:“没吃饱,没吃饱我再给你盛一碗。”


    曹正圆惊讶的说道:“你们没吃饱饭,还能再盛一碗,这待遇真好。”


    他立刻站起来,又满满的盛一大碗饭菜。


    “你们的待遇真好,一年能吃一顿肉菜,这日子过得很不错。”


    孙犇笑着说道:“怎么可能一年一顿,我们平时七天一顿肉菜,战时是三天一顿肉菜。”


    “待遇这么好。”


    不只是曹正圆,所有明军降兵都非常惊讶。


    没想到他们待遇这么好。


    曹正圆厚着脸皮问道:“这位兄弟,我们也要加入。


    军中的待遇怎么样,给我们讲一讲。”


    孙犇就等这句话,他可不是普通的炊事班士兵,他是一名祝师。


    他们来的人全是祝师,最擅长做思想工作,特别是诉苦运动。


    孙犇立刻给这些士兵,讲述他们军中的待遇。


    他借着这个话题,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他也是一名大明朝的普通军户。


    孙犇介绍自己的身世,这些人都有共同的经历。


    他们能轻易共鸣孙犇说的事情,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孙犇说着自己以前的苦难,这些人都流下眼泪。


    同时向孙犇倾诉,他们当军户时,受到的苦难。


    孙犇根据自己学习的经验,把他们受到的苦难一点点分析。


    真相就是大明朝廷和将领对他们的剥削。


    曹正圆听完恍然大悟,他立刻把手中舔干净的碗,摔在了地上。


    “我们平时给千户大人种地,战事给他们卖命,这些人就是这么对待我们。


    平时都吃不饱饭,遇到困难还要卖儿卖女。”


    李凤鸣听到降兵营地内,响起阵阵痛哭声。


    他不时还能听到,这些人对将领和大明朝廷的咒骂声。


    人非常容易受到群体感染,与相同身份的人,共情某一件事。


    人群中的祝师,可以轻易把没有共情的人挑出来。


    这些人大部分是家丁兵,他们是既得利益群体,很难通过诉苦运动转化。


    这群人会单独看押,经过严苛的审查,没犯下大错,会被清理出军队。


    剩下的大部分降兵,哪怕是反正的将领重新回到军队,这些降兵也不会在拥护将领。


    将领们已经失去自己最大的底牌。


    这些祝师本领很强大,术业有专攻。


    让李凤鸣来处理,他肯定完不成。


    时机已经成熟,李凤鸣带队亲自给反正的士兵,发放之前答应的赏银。


    每人十枚银币,人人都有。


    发放银币过程,就是强化这些士兵对统领府的印象。


    ………………………………


    苏河请反正的八位将领一起吃饭。


    “大家放心,你们的待遇绝对有保证。


    我苏河这人就有一个优点,从来都是说话算话。


    许诺出去的东西,肯定不会打折扣。”


    张云清等降将,听到苏河的保证,他们更加放心。


    苏河与这些降将聊天,了解四川当地的情况。


    酒席结束后,这些人带着赏银,高高兴兴的回自己家。


    张云清没有走,看到其他将领都走后。


    他直接说道:“苏统领,我和四川行都司都指挥使莫云豹是好朋友。


    他管理四川行都司,大部分都是山区,这是土司聚集区。


    特别是建昌卫,地处凉山地区,彝族土司非常多。


    他经常镇压彝族等土司,手段有些重,才让四川行都司一直非常安稳。


    按照苏统领您的规定,我这朋友肯定会处理极刑。


    你能否通融一下,我有信心说服我朋友归降。”


    苏河微笑着说道:“这个你放心,融入我们华夏文明的人,才是我们的百姓。


    土司生番都不算百姓。


    对于保家卫国,镇压反叛或是贼寇的人。


    我们不会追究他,除非他是为了一己私欲,做法残无人道。


    莫云豹真能投靠我们,他的职位和待遇,都会比之前好。”


    张云清听完,犹豫片刻说道:“苏统领,您最好写一封亲笔信,我亲自带给莫云豹。


    信上说明您的条件,我会尽力劝他投靠您。”


    苏河对于四川行都司这个地方,还是很重视。


    这个地方紧邻着吐蕃,世界屋脊这地方,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领土,早晚都要拿下来。


    他手下也非常缺乏,有经验管理土司的人。


    苏河让苏长胜去查档案,收集莫云豹的资料,他和张云清聊着莫云豹的为人。


    苏长胜拿到资料,递给苏河。


    苏河看完资料,坐下来写一封信给莫云豹。


    他把信件封好,交给张云清。


    张云清接过信件,他看到苏河调查一番,没有直接答应,信心更足了。


    “苏统领,你就等我的好消息。


    蓉城已经被您攻下来,我这个朋友是精明人,他绝对不会做螳臂当车的事情。”


    张云清拿着信件,带着他的心腹,连夜就离开蓉城。


    他听说过黄衣贼的手段,对于自己麾下的士兵,不再妄想能继续统领他们。


    他要找到其他的立功机会。


    ………………………………


    李凤鸣拿着一叠罪状,高兴的走到苏河房间。


    “苏统领,我们成了。


    祝师配合诉苦运动,威力真是太强了。


    明军的降兵不会再反抗我们,将领哪怕起小心思,他们也无法指挥这些士兵。”


    苏河听到李凤鸣这句话,他就知道蓉城稳了。


    现在已经获得降兵军心,只是一个晚上,还没有让这些降兵完全归心。


    降兵却不会再次反抗他们,等到他们经过新兵营训练,家里又完成分田。


    这些人肯定会归心。


    苏河看向李凤鸣手里的罪状,发现这些反正的将领为官还算清廉。


    但只有张云清能领兵打仗,实力还算不错,打赢奢崇明、安邦彦之乱,还因闹饷被降职了。


    其他七名反正的将领,领兵能力极差,土兵他们都打不过。


    这些人也能用在屯垦兵团。


    “李先生,看来我们臭名在外,身上有血案的明军将领,他们根本不敢向我们投降。


    这么晚了,咱们先去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办。”


    ………………………………


    第二天一早,蓉城秩序已经恢复,街面上全是站岗的士兵。


    蜀王等蓉城内的大明官员全部被逮捕。


    苏河让士兵押着这些官员,来到巡抚衙门门前。


    他同时派人通知每户出一个代表,来巡抚衙门旁听审判蜀王等官员。


    没有大理寺官员,苏河亲自审判这些人。


    他命令在巡抚衙门前方,搭建审判台。


    于天佑带兵负责维持秩序,秦山水带一队警卫团士兵负责行刑。


    秦山水走到苏河身边,不好意思的询问道:“苏统领,您说要把蜀王吊路灯,这里也找不到路灯。”


    苏河看着这位身高一米八,膀大腰圆的壮汉。


    只看着长相,谁能想到这人的枪法全军最准。


    “做事要灵活一些,找不到路灯,可以自己做。


    弄个竹竿子,挂上一个灯笼,那不就是路灯。


    只要能吊死人,其他功能可以简陋些。”


    秦山水挠了挠脑袋,带着士兵制作路灯。


    他心里很开心,打下蓉城他们警卫团,基本就没有战事了,活着的感觉真好。


    团长也和他谈过,战事结束,他有希望晋升为连长。


    苏河看到蜀王等官员,已经被警卫团士兵压过来。


    周围来了很多的百姓,他们都被士兵拦住,站在外围观察审判台内的情况。


    “带蜀王。”


    苏河一声令下,丁德贵等大嗓门的警卫团士兵,冲着外面喊道。


    有其他士兵接力传递,不断重复这句话,把审判台内的情况,传递给周围的百姓知道。


    “蜀王朱至澍罪大恶极,侵夺民田、强抢美女、勾结官府残害百姓。


    我判处蜀王朱至澍死刑,没收是蜀王府全部财产。”


    蜀王朱至澍嘴被堵着,直接被秦山水,挂在了刚刚用竹子制作的简易路灯上。


    他挣扎了几下,就没了生息。


    苏河根本不用审判,昨天晚上士兵诉说的罪状,有一大半都与蜀王朱至澍有关。


    大明把藩王当猪养,这些人心里都有些问题,经常有藩王以折磨百姓为乐。


    只要藩王不造反,犯下的恶事朝廷根本不管。


    瑞王朱常浩,他笃信佛教,又刚来汉中没几年,犯下的罪苏河都忍不了。


    蜀王府在蓉城扎根很多年,蓉城一大半百姓,都受到过蜀王府的伤害。


    蜀王府犯下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真要审判蜀王朱至澍犯下的案件,一个月时间都审理不完。


    不只是蜀王朱至澍,蜀王府一大家子人,大部分都被吊在路灯上。


    百姓看到蜀王朱至澍被吊死,他们不断欢呼。


    有的人在高喊青天大老爷。


    苏河对旁边的汉中报社副主编吩咐道:“把今天的事情描写清楚,登上报纸头版头条,与治下所有人分享这个消息。”


    四川巡抚张论很快被警卫团士兵压上来。


    张论看到这种情况,他立刻跪地求饶。


    “苏统领,我投降。


    我擅长管理地方,又了解大明的官场。


    我对您是一个有用的人,要饶了我吧。”


    苏河冷哼一声:“你这种大贪官,我可用不起。


    蓉城岌岌可危,你竟然想收刮钱财,还逼死了一百三十六人。


    你担任四川巡抚短短几年时间,竟然收刮六百多万两银子。


    收刮这么多钱,快赶上大明一年的粮税。”


    这种又贪又蠢的人,苏河可不敢用。


    他直接让警卫团士兵,把四川巡抚张论吊死。


    “带侯良柱。”


    四川总兵侯良柱被警卫团士兵带了上来。


    他的右臂已经不见,整个人都奄奄一息。


    侯良柱守德阳城时拒不投降,被直接炸掉了右胳膊。


    他没有直接死亡,但因为伤口感染,也快不行了。


    沐启申就比他死的更快,直接被乱枪打死。


    “侯良柱强抢民女、侵吞军户粮饷,导致很多军户饿死。


    屠戮百姓,杀良冒功。


    罪大恶极,判处死刑。”


    侯良柱也被吊死在路灯上。


    苏河处置蓉城所有有名有姓的官员。


    他根据资料和官吏举报,发现蓉城大明官场,基本烂透了。


    当官两年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是贪官,只有几个刚当官的书生活了下来。


    苏河通过处理贪官,在百姓中建立了威信。


    他对着百姓,郑重地说道:


    “我今天为大家做主,大家揭发士绅,只要有人证或物证,你们就可以直接来这里告他们。


    这些人会受到应有的审判。”


    百姓听到这句话,他们立刻沸腾起来。


    看到审判台前,那一排排被吊死的人。


    这些都是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大官。


    打进蓉城的贼寇,他们竟然能审判这些官员。


    现在是贼寇统治蓉城,也许真能给他们复仇。


    一名青年妇女高喊道:“大人,我有冤屈要申诉。


    民女田李氏,我家夫君只是爱好西学,买了一些西学书籍,其中有本书籍封面是一个断臂的女人。


    族长田元康就以有伤风化的名义,把我夫君田家鹏腿打折,又阻止郎中来看病,导致我夫君残疾。


    把我们家祖辈传下来的家产全部侵吞。


    一共有三千两银子和一千六百亩地、蓉城府内三间铺面。”


    苏河听到后非常高兴,终于有人领头,要来告士绅。


    士绅对外通过土地剥削佃户,对内也通过宗族剥削宗族内的旁支。


    想要剥削其他人,必须要通过残酷手段压迫反对者。


    没有触犯法律的士绅,那真是凤毛麟角。


    这种安分守己的士绅也方便改造,让他们转化成工厂主,放弃土地发展工业。


    只要以苏河定的法律为基准,就能消灭九成九的士绅。


    再加上赎买安分守己士绅的土地。


    就能完全消灭以土地出租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士绅。


    士绅利用土地收租,对生产力发展,没有一丁点贡献。


    只要能让占人口九成九的底层农民分到土地,并限制土地的正常流通。


    苏河就能获得农民的支持,他们送儿子丈夫上战场。


    建立足够的军队,推翻的明朝并挡住游牧民族的入侵。


    农民种自己的土地,积极性也很高。


    生产出足够粮食,渡过小冰河时期。


    “把田元康等人带过来。”


    苏河开始审理这个案件。


    人证物证俱在,案件也不复杂。


    就是宗族族长利用自己的权威,用宗族家法侵夺宗族旁支的家产。


    “罪犯田元康,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非法侵夺别人的财产。


    判处退赔财产,补偿五百两银子。


    罪犯判处二十年劳改徒刑。”


    田元康听到苏河的判罚,他不断磕头,哀求道:“我用的是宗族家法,这符合大明律和儒家礼教。


    大人,您不能因为这种理由处罚我。”


    苏河一拍桌子,怒斥道:“现在大明律管不到你们,在我的治下,就要遵守我定的法律。


    把他拖下去。”


    警卫团的士兵刚想把田元康拖下去。


    有一名仆人打扮的老头,冲了过来,呜呜的大叫着。


    苏河立刻派人,把这名老头带了过来。


    他是一个哑巴,艰难的书写歪歪扭扭的文字,控告田元康。


    他的女儿被田元康玷污,投河自尽。


    他去告官,反倒被田元康说他诬告。


    他被打了十大板,出了衙门就被田元康抓住,把自己的舌头给割掉。


    苏河让警卫团把田元康拖了回来,继续审理他身上的案子。


    田元康没有杀死这个人,就是用这个人警示其他人,展示他作为族长的权威。


    士兵很快找来当时的小吏和田家的家奴作证。


    苏河确认事情的真实性,判处田元康死刑,立刻执行。


    秦山水带着警卫团士兵,把田元康吊死在路灯上。


    他身边有蜀王朱至澍、四川巡抚张论、四川总兵侯良柱等大人物陪着,死的并不孤单。


    蓉城百姓看到苏河,真的给百姓做主,轻易就吊死一名势力庞大的士绅。


    他们踊跃控告蓉城士绅做下的恶事。


    苏河毫不容情,把一名名士绅吊死。


    秦山水把一些势力小的士绅和帮凶,直接用麻绳勒死。


    竹子有很多,但死的人实在太多。


    已经快没地方摆放了,只有主犯才有资格吊在路灯上。


    “我后悔呀!早知道黄衣贼手段酷烈。


    我就应该支持张论大人,把黄衣贼挡在城外。”


    还有士绅看到警卫团前去家里抓人。


    纠集家丁和族人,准备反抗警卫团士兵的抓捕。


    他们直接被警卫团士兵用大炮轰开家门。


    所有反抗的人,全部当场枪毙。


    苏河连续审讯了三天,蓉城士绅,九成以上被他处罚。


    其中有三成被处死,家产全部充公。


    六成犯的罪行不严重,家主和其爪牙被判刑,土地全部充公,部分家产被没收。


    剩下的士绅,看到苏河的手段,他们都被吓破胆。


    苏河宣布每一户,最多保留一百亩土地。


    这些大部分都没敢反抗,想要保留更多土地的人分家,他们痛快的把多余土地交出来。


    苏河收缴蓉城府士绅全部土地,这个过程引起一些小乱子。


    但有大军在手,不识时务的士绅,全部被处死。


    他通过审判士绅,也在蓉城建立了权威。


    蓉城府趋近于稳定。


    苏河再次召开军事会议,他留下伤亡最重的四师一旅韩叔凉部和近卫师一旅。


    他们负责蓉城府防务,维持蓉城城内的秩序。


    吴杰带着四师二旅和三旅,向南进攻,拿下荣县和富顺县,这里有盐井。


    李大壮带领近卫师其余兵马,沿着岷江进攻川北其他地方。


    特别是都江堰周边的地区,这是四川的粮食主产区。


    粮食刚收割完几个月,这里的存粮很丰富,必须要拿下来。


    7017k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