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只要控制了货币,谁还管龙椅上坐着的是谁?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显然,这场议和从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是注定的了。


    或者也可以说,是从倭国在高丽和马岛接连失利之时就已经注定。


    就像之前,狗子和薛蜒去倭国传话时说的那样。


    要么降,要么亡!


    只有签了条款,才接受你的投降。


    不然等待倭国的就是继续战争,直至灭亡。


    而马岛这一场议和大戏,不过是让倭国众人明白自己的处境罢了。


    关白细川澄晴不明白,就被拿来立威。


    国主山浅草不明白,就成了这场大戏的丑角。


    有了这两个先例,其他倭国大名就算再傻也都明白了。


    所以,山浅草醒悟之后,就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国主,还等什么呢?”


    听到狗子的催促,山浅草回过神来。


    环顾四周,见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唉!”


    他无奈一叹,随后就老实的签字加印。


    见到这一幕的其余倭国大名,面色都极为复杂。


    但山浅草已经开了头,他们自然也别无选择。


    陆续上前,都献上自己的押印。


    因为银矿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尼子家主的心中最为不甘。


    可自己的邻居,大内家主就在旁虎视眈眈。


    若是他不签,那很可能就要被取而代之。


    大内家若联合东海郡,自己的地盘必然不保。


    尼子家也会沦为第一个被立威的势力。


    正是明白这些,尼子家主不敢不签。


    而且他怕自己稍一犹豫,大内家就会主动出击。


    所以,继山浅草之后,尼子家主是第一个抢上前去签了的。


    一众倭国大名一看,国主签了,有银矿的尼子家也签了。


    而他们的付出的,不过是通商口岸的关税。


    有的家族甚至都没有港口,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即使有港口的,也就是赔款的利息。


    还是十几家共同承担。


    比起价值十几亿的银矿,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倭人也算是人,是人就怕比较。


    有了尼子家这样损失惨重的一对比,这个条款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少,自己不是最惨的那个。


    只稍一沉吟,其他大名也就都跟着签了。


    见他们甚至开始抢着签,冯一博和狗子不由相视一笑。


    等四份条款都被收了回来,看着上面十几个新增的押印。


    冯一博满意的点点头,宣布道:


    “好!我代表大魏宣布,今日的议和非常圆满!”


    说完,他含笑起身,看着在场倭人,又道:


    “以后的倭国,就是大魏的藩属,无论是东海郡,还是高丽,咱们之间都是自己人,再不用打打杀杀了。”


    辽东代表和高丽代表,纷纷起身附和了两句。


    倭国众人面面相觑,觉得这些话格外刺耳。


    不是不想打打杀杀,只是他们打不过人家。


    这时狗子也跟着起身,满意的看着倭国众人。


    尤其是第一个签约的国主山浅草。


    他一脸的和气,再没了刚才的蛮不讲理,笑呵呵的道:


    “以后倭国和咱们东海郡也要常来常往,可以自由贸易了!”


    倭国众人听了,一时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高兴的是,此前东海郡一直封锁倭国的航线,重要要开放了。


    除了去大魏和高丽航线,还能勉强维持往来。


    所有倭国往南的航线,全都被东海郡封锁。


    即使是去大魏,若是运气不好。


    碰上东海郡船队,也一样连活口都很少留下。


    而想去南洋和当地人,还有海西人交易。


    更是连门都没有。


    流求海峡那边,长期有东海郡船队巡海。


    航路又是固定的几条,碰不到的几率太小了。


    而现在,虽然签订了这样的条款。


    但竟然意外的开启了南洋航路。


    心思通透些的,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得利了。


    而难过的,自然是这样的好处,建立在倭国被迫签订了这样条款的基础上。


    还有……


    “但也只能和东海郡交易,倭国的交易地点限定在流求!”


    狗子紧接着一句,就让刚刚以为要彻底开放的倭国大名愣在那里。


    搞了半天,白高兴一场。


    你们东海郡管这叫自由贸易?


    这明明是要垄断倭国市场,还让他们自己送货上门?


    “流求是各方贸易的集散地,大魏、南洋、海西,各处的货物应有尽有!”


    狗子大手一挥,洋溢着满满的自信。


    说着,又看向倭国众人,带着鼓励的表情道:


    “想必,倭国的货物在流求也一定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倭人心中暗骂,表面上却都只能含笑点头。


    好在狗子又补充了几句,才让他们勉强接受。


    “当然,我们也不是强盗,不会强买强卖!”


    只许在你那里交易,这还不是强买强卖?


    “所以诸位的货物,只要在流求照章纳税,就可以自由交易给任何人。”


    这话一出,众倭人心中虽然依旧不满。


    但好歹也勉强放下些心。


    至少,东海郡没想过垄断倭国的货物。


    不然只能卖给对方,那对方说多少钱是多少钱。


    这样的贸易不做也罢。


    现在虽然还有些限制,却也无非是倭国商船不能去南洋和海西。


    还有就是,关税流向谁罢了。


    东海郡这么做,其实多少也是在和大魏争利。


    毕竟,倭国的货物就那么多。


    去流求的航路更稳妥,沿途都有岛链补给。


    而且那里有流求的商人,还有南洋、海西的商人,也有大魏的商人。


    而去大魏更远,还只能卖给当地的商人。


    这一对比,倭国商队去哪几乎已经注定。


    “好了!正事就说到这里,咱们开宴吧!”


    见狗子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冯一博就宣布开始庆祝。


    随着他的命令,很快有人奉上几桌酒菜。


    几方势力,就在简陋的堂中开始饮宴。


    这场宴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就草草结束。


    等先送走了倭国诸人,边军和高丽王李松的人也都喜笑颜开的过来告辞。


    至此,马岛议和才算彻底结束。


    这一场议和虽然胜券在握,但比起之前打仗还要耗费心神。


    直到这些外人,陆续都离开了马岛。


    冯一博整个人才放松了下来。


    主仆三人在马岛的海滩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一边散步,一边聊着些有的没的。


    勐子因为一直在军中坐镇,并未参与搅乱倭国的事。


    此时才算是得了空,闲下来和两人叙叙闲话


    聊着聊着,他就提出了藏在心中的一个疑惑:


    “大爷,你说我们辛辛苦苦打仗,那大半的赔偿,就这么给大魏了啊?”


    作为黑龙府的核心人员,勐子自然看过条款上的内容。


    只是他之前虽然满心的疑惑,但却没有多问。


    因为,他相信。


    以大爷深不可测的心思,绝对不出现这样浅显的错漏。


    如果他都能看出不对,那一定是别有用意。


    所以,他此前并没提出任何异议。


    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想法。


    尤其是对于其中利益的划分,勐子实在无法理解。


    别的不说,只说那么多的赔款。


    东海郡却只占了四分之一?


    这让打生打死的他,心中一直有些憋闷。


    出于对冯一博的忠心和信任,他才一直等到尘埃落定。


    现在外人都走了,他才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不是赚了一半吗?”


    冯一博闻言,笑着反问一句。


    他知道,以勐子的头脑能忍到现在才问。


    已经是这么多年磨炼的效果。


    所以对于狗子的反应,他十分满意。


    “更何况,有些事你还不懂,有些好处独吞了是没有好处的,大家都有好处,才会有更大的好处。”


    这番话说的云里雾里,勐子自然听得如坠云雾。


    他挠了挠头,又问道:


    “赔偿不是只有我们两成半吗?所有好处不是也都在条款上写明了吗?”


    在狗子看来,条款的上写的那些,并没让东海郡占到便宜。


    高丽被倭国打的狼狈不堪,却得到了尹予岛。


    而东海郡覆灭了对方二十万大军,得到的却只有打下来的胖子岛、马岛。


    哦,还有一个高丽给的济州岛。


    就连军费也只有四分之一,其余的四分之三都给了大魏。


    这样的划分,让他感觉东海郡吃的亏太多了。


    这话一出,狗子和冯一博相视一笑,


    随后不用冯一博出马,狗子就为他解释道:


    “条约写的是黑龙府银币,那他们想把银子兑换成银币,我们就先赚了三成六,再加上总金额四分之一的直接赔偿,这不就超过一半了吗?”


    其实,狗子这个账只是粗算。


    而且就算是粗算,也算得很保守。


    倭国若真的还清赔款,那东海郡获得的就不是一半。


    而是大半。


    黑龙银币重七钱二分,含银八成九。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东海郡兑换之后,就会变成含有六钱四分银子的黑龙币。


    那么,即使对方还的快,算上利息约莫有将近四亿两银子。


    只要都兑换成银币,黑龙府直接就赚下一亿四千四百万两。


    其中一亿银币是直接赔偿,折合六千四百万两银子。


    所以粗算之下,黑龙府能拿到两亿零八百万两。


    何况,利益还不止这些!


    倭国所有通商口岸开放,东海郡船队就会抢占先机。


    大批量涌入倭国进行交易。


    而且关税作为利息,收了之后也一样要换成银币。


    那各个地方的钱,会不会也慢慢变成银币?


    更何况……


    这时冯一博微微一笑,看着才有些恍然勐子问道:


    “你觉得,这笔钱给了大魏,他们会舍得熔炼成官银吗?”


    勐子刚刚才明白点赔款的弯弯绕,一听这个问题就挠了挠脑袋,犹豫道:


    “这个……应该不会吧?”


    他虽然憨直,但又不傻。


    银币不融就能当一两,融了就只有六钱四分。


    任凭是谁也不会舍得熔炼吧?


    “当然不会!”


    冯一博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又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目的。


    “那么以后,我们的银币是不是会在大魏流通起来了?”


    大魏朝廷和边军收到银币之后,大概率不会熔炼。


    如果直接用来交易,就会让黑龙府银币流通。


    而且,一定是按照面值。


    以一两银子的价值去流通。


    可惜,勐子没听出其中蕴含的经济之道,闻言依旧不解道:


    “可那有什么用?我们直接去买东西不也一样?”


    不等冯一博说话,狗子就没好气的道:


    “用银币去大魏买东西之前,需要大魏认可我们银币的价值,不然,银币一出东海郡,就要按分量算了。”


    】


    除了泉州和东海郡往来最为频繁,有不少人开始用黑龙币交易。


    其余地方收银币的时候,都是按照七钱二分的银子来算的。


    但是,如果大魏官方将银币当做一两银子花出去。


    那收到银币的人,肯定不允许银币贬值。


    也会以一两银子的价值去用。


    同样的,边地的银币也是一样。


    倭国和东海郡开启商贸之后,很显然也会受此影响。


    也就是说,冯一博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黑龙币快速进入大魏和倭国的市场。


    如此,就能慢慢辐射整个东方。


    “这事别说是你,可能连内阁也不一定能搞明白。”


    冯一博见狗子倒是明白了几分他的意图,笑着点点头。


    可说到内阁不一定明白的时候,似乎海风都变得冷了些。


    “经济之道浩如烟海,我连皮毛都还没摸到,更何况其他人?”


    很大程度上,他不敢滥用自己所知的粗浅经济学。


    就是生怕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正是因为对经济学的敬畏之心,让他一直小心翼翼。


    所以除了铸造黑龙币,他几乎没有使用过其他手段。


    说到这里,冯一博不由轻轻叹了口气,才道:


    “很少人明白金钱的力量,有些事,就连皇帝都奈何不得!”


    他此前一直忧心,大魏的新钞会滥发。


    东海郡之所以铸造金银币,除了因为发现矿脉。


    也有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怕受到牵连。


    勐子闻言,却目光微微一缩。


    随后他有些兴奋,又有些迟疑的道:


    “大爷……咱们是要造反了吗?”


    他一听内阁和皇帝都奈何不得,第一反应就是要举旗造反了。


    “造你个头!”


    冯一博正暗自感叹经济之道的博大精深,却被勐子一句话打破。


    “造反造反!就知道造反!”


    他有些恼火给了勐子一个脑勺,又没好气的问道:


    “你们跟我这么久,我什么时候和你们说过要造反了?”


    勐子被打的一缩脖儿,讪讪的挤出个笑容,一句不敢反驳。


    “唉!”


    冯一博见此,只能叹了口气。


    随后他的目光飘向远方,口中喃喃道:


    “只要控制了货币,谁还在乎龙椅上坐着的是谁?”


    这话的声音不大,却蕴含极强的力量!


    可惜的是,不是谁都能理解这股霸道。


    至少这个世界上,应该还没人明白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