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宝玉挨打,快请冯渊!【6200字】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政听说忠顺亲王府来人,心下难免有些疑惑。


    他虽然迟钝,却也不是真的傻。


    贾府是旧勋代表,忠顺亲王却是新贵魁首。


    两边素无什么来往。


    而且对方连帖子都没下,直接点名要见。


    这姿态,有些来者不善的意味啊!


    可左思右想,贾政又想不出自己何时得罪过这位亲王。


    一面想着,口中就吩咐道:


    “快请厅上坐,我稍后就到。”


    看了一眼还在一旁站着的贾环和宝玉,斥道:


    “还不滚回去读书?”


    两人如蒙大赦,灰熘熘的跑回了后院。


    贾政说完,也急忙进内更衣。


    等出来接见,两人彼此见了礼。


    贾政才知来的是忠顺王府长府官,邹德清。


    二人在厅中归坐,自有人献茶。


    等人都下去了,邹德清却不碰茶杯,更没什么寒暄,就直接道:


    “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贾政一听,连忙整容。


    只见邹德清冷笑一声,继续道:


    “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先生做主,不但王爷领情,就连下官亦是感激不尽。”


    贾政听了这话,实在摸不着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


    “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


    他的态度极为端正,生怕对方借机发作。


    贾政知道最近新贵和老勋相互攻讦不断,说不得对方就是来找茬的。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自问也没什么得罪忠顺亲王的地方。


    只要自己作足姿态,料定对方不能把他怎么样。


    “也不必承办,只用老先生一句话就完了。”


    可惜,邹德清见他起身,却是动也不动,只冷笑道:


    “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也不见他的踪迹,因此我只能满城察访。”


    贾政闻言更加迷惑了,不知忠顺王府的戏子和荣府有什么关系。


    刚要说自己不清楚,却听邹德清又继续道:


    “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这话说的阴阳怪气,直接指往宝玉身上。


    可贾政却是不大相信的。


    他也听闻过琪官的名,府里却不曾请过一次。


    再说,宝玉素日都往脂粉堆里胡混。


    如何会认识一个名满都城的戏子,又是如何招惹的呢?


    “下官知道尊府不比别家,岂敢擅来索取?因此来前也启明了王爷。”


    邹德清说到此处,立刻整容起身。


    “王爷亦说:‘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他老人家的心境,断断少不得此人。’”


    贾政见他模样,已经躬身听旨。


    邹德清宣了忠顺王的口谕,也没坐下,只冷笑着道:


    “故此求老先生转致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之意,二则下官也可免去操劳求觅之苦。”


    说完,还朝贾政打了一躬。


    这可把贾政吓了一跳,忙过去相扶,口中还道:


    “大人稍待,我这就将犬子叫来相询!”


    他此时已经信了几分,自是又惊又气。


    不过还是存着几分侥幸,希望宝玉不曾做过这样的事。


    当即,贾政便命人唤宝玉出来。


    刚刚考校一半就匆匆结束,宝玉正舒了口气。


    不想,才回了后面就有人来召唤。


    他也不知是何缘故,匆忙赶来。


    贾政一见他,便立即开骂:


    “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府上!”


    这话看似在骂,实则也是提醒。


    让他知道这边所为何事。


    宝玉听了,顿时唬了一跳,忙回道:


    “实在不知此事。究竟‘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况更加以‘引逗’二字。”


    听到是来找琪官的,他心中就已经慌了。


    好在他不傻,也不想出卖蒋玉涵。


    说着还哭了起来,以期为自己的话增加几分可信。


    贾政见此,倒是心中一松。


    不管真假都好,只要没被抓了现形对方也不能怎样。


    大不了就是训斥几句,就算过去。


    等把这边打发了,再关起门来教训就是。


    可惜,没等他再开口,却见邹德清冷笑不已,还道:


    “公子也不必隐瞒什么!或藏在你家,或知其下落,早点说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呢?”


    宝玉只当对方诈唬他,自然还是不肯承认。


    他连连摇头,口中只道:


    “实在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过!”


    就怕你承认的太快!


    邹德清闻言,却正中下怀。


    他冷笑两声,继续道:


    “我来此自是有证据,只怕当着老大人说出来,公子岂不吃亏?”


    说到此处,也不等对方分辨。


    他就朝宝玉腰间一指,道:


    “既说不知,琪官那红汗巾子怎到了公子的腰里?”


    那汗巾子不是北静王的吗?


    怎么忠顺王府的人也知道了?


    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了魂魄。


    目瞪口呆的看着邹德清。


    “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的大事倒不晓得了?”


    宝玉没了主意,也止住了哭泣,


    此时他露出几分犹豫,眼神也有些闪烁,却还是道:


    “我也是听说,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处,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


    眼见对方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他早已没了主意。


    一时只觉自己什么也瞒不过了。


    他现在只想着,先打发了这个长府官。


    免得再说出点别的事来!


    万一说什么见不得人的,那贾政就要打死他了!


    想到这里,他还怯怯的补充道:


    “想是,想是正在那里,也未可知。”


    见自己的后手还没使出,宝玉就出卖了蒋玉涵。


    邹德清心中十分不屑,嗤笑道:


    “公子这样说,他一定是在那里了。”


    说着,他就起身拱手,告辞道:


    “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再来请教。”


    贾政此时已经彻底明白,对方还真不是找茬。


    宝玉确实和一个戏子有染不说,还是忠顺亲王的禁脔!


    一时,他只气得七窍生烟。


    一边急急跟上去要送邹德清,一边还回头眼神凶戾的对宝玉道:


    “你就在这等着!我回来还有话问你!”


    等将邹德清送走,贾政怒气冲冲回了院里,大叫道:


    “给我拿住宝玉!”


    众门客和仆从见此情形,都知道宝玉又惹祸了。


    纷纷过来想要规劝。


    贾政理也不理,一边往里走,一边又接连喝命道:


    “速拿宝玉来!拿大棍拿绳来!把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到里头去,立刻打死!”


    小厮们连忙应声,便有几个匆匆先来找宝玉。


    宝玉也知这次凶多吉少,贾政一出去就让人回去求援了。


    此时贾政的小厮来了,援兵却还没动静。


    他顿时吓得委顿在地。


    贾政进来一见他这副模样,更加怒了。


    “给我按住,往死里打!”


    宝玉知道这次动真格了,一时也不敢求饶。


    只在那像个受气媳妇似的小声哭泣。


    小厮们打了十来下,贾政就看出猫腻。


    他上前一脚踢开掌板的小厮,又一把夺过板子。


    自己就狠命的开打。


    一边打,还一边数落着宝玉的罪责:


    “啪!”


    “唉哟!”


    “我让你流荡优伶,还表赠私物!”


    “啪!”


    “啊呀!”


    “我让你荒疏学业,还游手好闲!”


    “啪!”


    “啊呀~!”


    “我让你流连内宅,还涂脂抹粉!”


    “啪!”


    “啊~~~~!!!”


    “……”


    这边只几下,就把宝玉打得哭天喊地。


    一声比一声叫的惨。


    把贾政听得心烦,又命道:


    “堵上嘴,我非打死他不可!”


    小厮上去堵嘴,贾政又接着抡起板子。


    宝玉何曾有过这样苦楚?


    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能哭喊几声。


    现在嘴被堵住,只能呜咽着流泪。


    没几下,就渐渐气弱,哽咽难出。


    众门客上来恳求夺劝,贾政还哪里肯听?


    一时,连他们都一起骂了去,道:


    “就是你们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


    正这时王夫人到了,上去一把抱住板子,哭道:


    “老爷要怪就怪我!都是我惯的!”


    她不及去禀贾母,披衣趿履就往这边来了。


    也顾不得仪表,更不顾有人没人。


    一时众门客、小厮都避之不及。


    贾政还想再举板子,却被王夫人却死死抓住。


    她生怕再打几下,宝玉就要命丧黄泉。


    贾政见此,将手一松,退后两步跌在椅子上,才颓然一叹:


    “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


    王夫人见他松了手,才松了口气。


    但她哪敢掉以轻心?


    一边护在宝玉身前,一边又哭道:


    “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保重!老太太年岁高了,身上又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贾政还没说话,史老太君也闻讯赶来了。


    身旁还跟着李纨、探春和几个丫鬟相扶。


    一众门客小厮见了,才忙避让出去。


    贾母一进来,就见宝玉下身的血都渗了出来。


    一时气得嘴唇发白,颤巍巍的指着贾政,道:


    “你不如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全都死了才干净了!”


    王夫人见贾母到了,才彻底放下心来,连忙去看宝玉,


    一见宝玉的惨状,顿时又放声大哭起来。


    贾政见贾母进来,忙振作精神。


    他上前相扶,还陪笑道:


    “老太太怎么出来了?有什么吩咐,只叫儿子进去便是!”


    贾母一甩手,却是理也不理。


    只回头命人去找大夫。


    这时,宝玉被人解下汗巾子。


    只见下身已然青紫一片,还有片片血渍。


    臀腿间,竟无一点好的地方。


    一时,王夫人不觉哭得更凄厉几分。


    “苦命的儿啊!你让为娘的可怎么办好啊!”


    哭着儿子,又想起贾珠来,便道:


    “珠儿若是还在,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她这是在暗示贾政,两人就这一个儿子了。


    可一哭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好。


    唯李纨也有些受不住,跟着抽泣起来。


    这边见贾母落泪,还不理自己。


    贾政只能再次上前,继续陪笑道:


    “老太太也不必伤感,都是儿子一时性急,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不劝还好,这一劝,贾母顿时冷笑两声,道:


    “你的儿子,自然你要打就打,想来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早离了你,大家干净!”


    说着,便对身旁命道:


    “去看轿,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金陵去!”


    随后贾母又叫王夫人,道:


    “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儿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为官作宦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


    嘴上说着王夫人,眼睛却斜睨着贾政,还道:


    “你如今若是不疼他,将来还能少生些闲气呢!”


    这话已经不是影射,就是直接冲着贾政了。


    贾政一听,当即直挺挺的跪下,道:


    “母亲如此说,儿子就无立足之地了。”


    说完,连磕几个响头谢罪。


    王夫人与李纨等上来又解劝半晌,贾母的气方稍稍消减。


    这时有人抬出春凳来,七手八脚的将宝玉放上。


    贾母、王夫人便匆匆回去,带着宝玉至贾母屋里。


    等有大夫瞧过,上了药,说不会伤及性命。


    一众女人才都松了口气。


    随后宝玉又被送回自己屋里静养。


    乱了半日,众人才渐渐的散去了。


    等到这边人都走的差不多,只剩王夫人、邢夫人、李纨和两个姐妹陪着贾母。


    这时贾家一众男丁又都聚到了贾母屋里。


    李纨立刻带着一众姐妹回避。


    这边贾赦进门见过礼,便当着王夫人的面,直接道:


    “要我说,今儿个这顿打还是太轻了!若是再惯下去,咱们阖府都要给他陪葬!”


    王夫人目光一凝,却没说话。


    倒是贾母顿时又怒,指着他道:


    “明儿个我就带着娘们,还有宝玉回南京,你们兄弟俩搭伙过倒是正好!”


    贾赦闻言却是不怕,冷笑道:


    “母亲,你知道宝玉做了什么?”


    这话一出,屋里几人都是一愣。


    就连邢夫人也有些不明所以。


    他们都只以为,是宝玉荒废学业惹怒了贾政。


    一时也没人问及缘由。


    贾赦一见,顿时冷笑不已。


    他自己也不说,而是看向贾政,道:


    “我是从外面得的信儿,也许不准,还是让老二自己说吧!”


    众人目光顿时都汇聚到贾政身上。


    一时间,贾政只觉如芒刺背。


    “唉!”


    他先叹了口气,才道:


    “这里也没有外人,我就直说吧。”


    贾赦闻言却是不屑,嘲讽道:


    “外面早就传开了,还什么外人不外人的?”


    贾母一个眼神,他又讪讪的别过头去。


    贾政这时有些颓然,开始讲道:


    “今日忠顺王府的长府官找上门来,说宝玉藏匿了亲王府唱小旦的伶人,还……还表赠私物!”


    说到这里,似觉有些难以启齿。


    只是顿了顿,还是如实道:


    “他腰上的汗巾子就是那伶人的!”


    屋里女人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事若是贾赦、贾珍,或者贾琏做的。


    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可宝玉虽然不上进,在内宅却一直是个乖宝宝形象。


    如今说他勾搭了一个戏子?


    尤其贾母,闻言顿时哆嗦着道:


    “噢哟哟!宝玉终日只和姐妹们玩,如何会做这样的事?”


    王夫人也忍不住跟着开口,直接定性道:


    “定是那伶人勾搭,教坏了宝玉!”


    “嗤!”


    听到这样的话,贾赦忍不出笑出声来,道:


    “这事可没那么简单!我都还是在外面听人说起,才知他闯了这么大的祸,不信你问问琏儿,外面怎么说的!”


    众人又看向贾琏,贾母皱眉问道:


    “怎么说?”


    贾琏被点名,只能硬着头皮道:


    “回老太太的话,忠顺亲王府的人这两日满城寻找琪官,就是哪个伶人,闹得满城皆知,也未曾找到。”


    说到这里,他面露为难,可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道:


    “最后找咱们荣府,才得了消息找到那琪官。”


    一听满城皆知,贾母顿时脸上不好看。


    王夫人也尴尬不已,再说不出维护的话来。


    “母亲,如今朝中新旧勋贵争端不断,但还囿于名声,只在朝上明争暗斗,而且我们有大姑娘坐镇宫中,暂且还无人针对。”


    贾赦说到此处,就有些激动起来,继续道:


    “可如今被人抓住把柄,若是忠顺王府弹劾上去,对我们倒是没什么,可难免会污了娘娘的名声啊!”


    】


    这些事都是他从别处听来。


    即使别人居心不良,但说的却一点没错。


    元春是如今贾府最大的依仗,就算是贾赦也知道轻重。


    所以他才忙赶回府来,想商量个对策。


    只是见贾母如此偏心二房,才忍不住出言讽刺两句。


    王夫人听了,顿时傻眼,喃喃道:


    “怎会如此?”


    贾赦闻言,又补了一刀,道:


    “如今荣府已经成了都中的大笑话,谁不知贵妃的亲弟弟好男风?”


    贾政一听这话,直接跪在地上,一脸痛苦的道:


    “母亲,大哥,都是儿子不好,惯坏了宝玉,要不让我勒死他吧,也免得污了府里的名声!”


    说着就要起身,去找绳子。


    贾母连忙喊住他,道:


    “你给我站住!”


    贾赦见状,在一旁忍不住奚落道:


    “就算真勒死了也无济于事,不如想想如……”


    不等他说完,贾母怒道:


    “你给我闭嘴!”


    贾赦本来想说,先想想如何解决。


    可被贾母打断,顿时心中气性又起,忍不住道:


    “都这样的了,母亲还维护他?”


    贾母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另一边,王夫人正左右为难。


    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儿子。


    如何也不能取舍,想着就又大哭起来。


    本来要走的贾政听了,顿时怒道:


    “哭哭哭!就知道哭!平日都是你惯坏了宝玉,我稍一打骂你就护着!”


    贾母闻言,只觉脸皮发热,也跟着怒道:


    “是我护的怎么了?”


    贾政闻言,只能哀叹道:


    “母亲,都这个时候了,您就少说两句吧!”


    王夫人这时擦去眼泪,却也没了主意,慌道:


    “这可怎么办是好?宝玉招惹了忠顺亲王,要不找元春说说吧?”


    贾政闻言,顿时摇头,皱眉道:


    “不行!这样的事如何要麻烦娘娘?再说忠顺亲王是圣上的亲弟弟,你这不是让娘娘为难吗?”


    王夫人一听也觉有理,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哀叹道:


    “那怎么办?要是宝玉他舅舅还在都中就好了,可惜他也回了金陵。”


    她一有大的疑难,先想到的就是元春。


    之后就想到娘家人。


    可惜王子腾已经失势,就算还在都中也帮不上忙了。


    邢夫人这时想表现一下,就出主意道:


    “要不找老亲们问问,北静郡王想来……”


    贾赦一听就皱眉,粗暴的打断道:


    “女人家的懂什么?”


    说到这里,他自认是府里最清楚朝中形势的,便为众人解释道:


    “如今朝中咱们老勋和新贵争斗正欢,找北静郡王又有什么用?他不出面还有解决的可能,若他出面那就是火上浇油!”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贾母难得也没有反驳他,还哀叹道:


    “这可如何是好啊!”


    说着,她想起什么,看向贾政道:


    “要不找亲家问问,好歹他是礼部尚书,同忠顺亲王应该有些交情。”


    贾政一听,要找李守中?


    沉吟了一下,就摇头道:


    “按说礼部掌管祭祀,与皇家肯定少不了往来,可亲家的性子,从不攀附权贵,估计与那忠顺亲王也只是点头之交。”


    “这可怎么办啊?”


    满屋人顿时都愁在了一处。


    “要不……”


    贾琏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下,才道:


    “要不找一博问问?”


    “一博?”


    贾赦闻言一愣。


    他知道冯一博有钱,却不知道这个时候找他有什么用。


    难道用钱摆平?


    “一博也是礼部侍郎,而且我听闻他虽和咱们更近些,但和新贵也有些交往。”


    说到这里,贾琏有些犹豫,迟疑道:


    “而且……”


    没等他说完,贾政想到上次东海郡王的事,忙道:


    “对对对!一博是个有主意的!”


    贾琏其实是想起了自己此前几次为难,都是冯一博出手解决。


    此时听了贾政的话,也跟着叹道:


    “不错,每每有什么问题,他都能想出解决之道!”


    贾赦上去就给了他一脚,还啐了一口,才道:


    “你还不快去请人,在这里费什么话?”


    一时屋里众人也没别的主意,只能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都急道:


    “对对对!叫一博过来问问!”


    “那就快请冯渊过来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