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章 新旧对立疑云显秋狝(xiǎn)打围铁网山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总是能让人慢慢适应一切。


    冯一博加官进爵的事,以极快的速度传遍都中。


    一时成为各府前、后宅中热议的焦点。


    无数大姑娘、小媳妇,都深恨当初自家没有眼光。


    为何没能像薛、林两家一样,把握住这样的金龟婿。


    大魏已经有近十年,没有新的勋爵产生。


    能在这个时候立功受赏,拿到勋位。


    其未来,完全可以用“不可限量”来形容。


    但仅仅数日之后,这事的热度就过去大半。


    被别的新鲜事,所慢慢掩盖。


    除了有人偶尔,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还有不少勋贵开始邀请他,参加一些高端聚会之外。


    冯一博的生活,基本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不过,这件新的热点事件,说来也与他有些关联。


    这件事就是,景顺帝要再去铁网山。


    打围狩猎。


    大魏朝廷每年都要组织一次,由皇帝亲自参加的大型狩猎活动。


    这并非是让皇帝散心,出去游玩。


    而是按照周礼举行。


    当然,真如周礼所载。


    皇帝一年四季,每一季度都要有一次这样的活动。


    甚至周礼之中还有对应的称呼,分别是:


    春蒐(su)、夏藐、秋狝、冬狩。


    在冯一博的理解中,周礼的天子狩猎,本身带有军事演练的目的。


    相当于以打猎的形式,展示军队的威武。


    对诸侯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大致类似于冯一博前世所知的,阅兵和军演的组合。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原王朝被始皇帝统一。


    开始进入了郡县制。


    从此,没有了许多诸侯国需要威慑。


    打猎的方式,也慢慢沦为一种象征式的仪式。


    当然,其存在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那就是体现皇帝不忘兵事的雄心壮志。


    这次之所以说“再”去铁网山打围。


    是因为三月底时候,就已经举办一次春蒐。


    也是在铁网山进行的打围狩猎。


    只是冯一博当时还在海外,而且也没有参与的资格。


    这样的仪式,就只有武勋才有资格参与。


    不过如今再次举行打围,冯一博已经有了勋位。


    自然接到了礼部的通知。


    而且最主要的还有,这一次景顺帝对外宣称:


    是因为东海国归附,才再一次举行秋狝。


    以彰大魏国威。


    所以,冯一博算是这次活动的半个主角。


    即使没有勋爵,这次也必然要参与。


    毕竟没有他出使东海国,也就没有献土归附的事。


    其实,一年一次的狩猎活动。


    按理来说,最适合的,也是秋狝。


    毕竟春天的时候,动物好不容易熬过整个冬天。


    没什么肉不说,还是交配的季节。


    再加上,春天又是农耕的重要时间。


    所以,皇帝这个时候打猎,也要十分克制。


    不仅要避免狩猎母兽,还要避免毁坏农田。


    而夏天,正是庄家旺盛的时候,一般都是以除害为主。


    多是以鸟、雀、鼠


    等,祸害庄家的动物,作为狩猎的对象。


    这些东西,显然也无法彰显皇帝的威武。


    至于冬天,北方太冷,出行不便。


    为皇帝的安全着想,也已经很少出动。


    所以,秋收之后,才是最为适合的狩猎时间。


    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山间野兽为了过冬,也都积累了足够的脂肪。


    正是膘肥体壮,最为肥美的时候。


    皇帝若是这时打围,也可以臂鹰持弋,尽情骑射。


    之前举办春蒐,据说是因为边地那边,王子腾捷报频传。


    景顺帝才决定借此举行一次打围,以彰显大魏的武功。


    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活动并不是很顺利。


    草草了事回了都中。


    冯一博接到了消息之后,就让人找来冯紫英、贾家兄弟相聚。


    想要问问都需要做什么准备。


    几人边喝边聊,说了很多注意事项。


    比如穿什么衣裳,带什么东西等等。


    冯紫英还答应帮忙弄一匹军中宝马,给冯一博代步。


    即将散场的时候,冯紫英却一直不动。


    等贾家两兄弟离开,他才笑着说道:


    “一博,咱们兄弟相交,也有一阵子了。”


    “你初得勋位,又赶上去铁网山打围,我想了想,不得不提醒你几句。”


    冯一博知他有话要说,也不觉得惊讶,只笑着道:


    “哦?紫英兄请讲,我洗耳恭听。”


    说着,他摒退下人。


    亲自上前,给冯紫英斟满酒。


    才又回到座位,一副洗耳恭听状。


    冯紫英浅尝一口,便开始说道:


    “武勋之中,虽以四王八公等开国勋贵居多,但以忠顺亲王为首的新勋贵,显然也不可小觑。”


    冯一博不明就里,皱眉点点头。


    只听冯紫英又继续道:“虽然一博你,该算新勋贵。”


    冯一博才得勋位,自然新的不能再新。


    可是……


    “但你两门亲事,都和贾府有亲,又同我等走的近。”


    说到这里,冯紫英一笑,道:


    “显然,那边不会把你当做新勋贵来看,更不会轻易和你亲近。”


    冯一博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情况。


    他两门亲事,薛家和林家,都与贾府有亲。


    说和开国勋贵亲近,自然没错。


    “正因如此,这次铁网山之行,你一定要多加注意,以防新勋贵对你什么恶意。”


    冯紫英这话一出,冯一博顿时皱眉,问道:


    “此话从何说起?”


    他之前也和贾府有亲,但也没见新勋贵找他麻烦。


    当然,也可能是没什么交集的缘故。


    冯紫英闻言,便问道:


    “你可知,春日里那一次铁网山打围,为何会草草了事?”


    冯一博摇摇头,道:


    “我当时还在海外,自是不知。”


    他其实从贾家兄弟,和冯紫英等人的谈话中,隐约听闻了一点。


    但几人每次都是云山雾罩,彼此露出一个笑意,就点到为止。


    就像一些内部梗一样,你若没经历过,根本无从猜测。


    冯一博自然听不出什么。


    只大概知道,这事宫中传出话来,不让随意谈论


    。


    以他的性格,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和他无关,自然不会细打听。


    冯紫英一副“我就知道”的模样,笑着道:


    “这是因为新旧勋贵之间,在铁网山发生了冲突,最后虽没真刀真枪,但也做了一场。”


    铁网山打围可是跟皇帝一起去的!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还敢搞武力冲突?


    即使没动刀兵,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啊!


    冯一博闻言自是惊讶,脱口道:


    “竟是这样的事儿?”


    冯紫英点了点头,补充道:


    “当时惊动了圣上,派宫人过来喝止,才分开两边的人。”


    “但也正是因此,圣上龙颜大怒,才草草结束了打围。”


    这话让冯一博感觉有些不对,顿时皱眉问道:


    “那为何没听说有人受罚?”


    “自然是有责罚的!”


    冯紫英接口,似乎有些得意的笑了笑,才道:


    “不过两边都是有身份地位之人,即使圣上也不过小惩大戒。”


    “无非罚俸一年半载,丝毫不影响,两边在暗中继续对立。”


    只是罚俸,对于这些权贵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景顺帝这么做,难道是想推波助澜?


    还是真的拿他们没办法?


    冯一博脑海中闪过数个念头,口中却只道:


    “都是为圣上办事,这又是何必呢?”


    虽然他口中的话都是虚套,冯紫英却还是认真回到道: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权、利二字,尤其是军中,一直被我们这些开国勋贵掌控。”


    京营虽然归新勋贵所掌,但各地节度还是旧勋的人。


    这一点冯一博自然知道。


    “而新一代勋贵,多为十三年前那件不可说的事,才获得当今圣上的青睐。”


    安卓苹果均可。】


    “可圣上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偏向他们,毕竟……”


    说到这,冯紫英一脸神秘兮兮的看了看左右,才道:


    “毕竟东宫那位还在!”


    冯一博捕捉到一个关键词。


    “十三年前?”


    如今正是景顺十二年!


    皇帝登极之后,都是转年改元!


    冯紫英又提到太上皇,很难让他不产生些联想。


    十三年前,岂非正是太上皇退位,景顺帝登极之时?


    难道……


    怪不得他这么喜欢李世民,莫非也是……


    不对啊!


    景顺帝并非是兵变上位,而是太上皇亲自所禅!


    这一点,冯一博很确定!


    也不对!


    他没法保证,太上皇不是被逼退位。


    毕竟十三年前,他还是金陵城郊的一个小屁孩。


    这样的秘闻自然无从得知!


    听他问起十三年前,冯紫英连忙收住话头,凝重道:


    “这事干系太大,还是少说为妙,不知道才最好!”


    冯一博点了点头,当即不再追问。


    “咱们不说这些!”


    他提杯遥遥一举,郑重道:


    “多谢紫英兄提醒。”


    冯紫英连连摆手,又拿起酒杯,也郑重道:


    “你我兄弟,不必客气,你小心防


    备就是。”


    两人一饮而尽,冯紫英好似不经意的又是一句:


    “到时候你就跟着我们,至少保你无恙。”


    虽然,冯紫英好似轻描澹写。


    但冯一博总感觉,这才是他今天最想说的话!


    他没急着回应,以免提前站队。


    见他沉默不语,冯紫英微微一怔,又道:


    “当然,也许是我多想了,毕竟此次铁网山之行,有一半算是为你庆功了。”


    这话在冯一博看来,像是欲擒故纵。


    当下,他还是不接话茬。


    只道:“哪里的话,此彰显国威之事,我有幸参与罢了。”


    冯紫英见状,便笑而不语。


    起身拱手告别而去。


    冯一博沉思良久,最后还是决定见招拆招。


    对于新旧勋贵的事,他完全不想参与。


    更不想站队。


    毕竟他空有勋位,又无兵权。


    两边的冲突,按理说波及不到他。


    若是开国勋贵这边,硬要把他牵扯进去。


    那他也不会坐以待毙。


    谁敢坑他,他就找谁算账便是。


    是夜,冯一博决定先清一清烦乱的思绪。


    便也没看排班表,直奔妙玉处。


    礼佛一夜之后,果然神清气爽。


    除了准备去铁网山,随御驾打围之外。


    还有一件事,也让冯府上下都忙的不可开交。


    那就是,冯一博和薛宝钗的婚期将近。


    原本,两人的婚期定在夏日六月初六。


    但冯一博远赴海外,临走前就将婚期推迟。


    这次回来,便和薛家商定,


    将婚期定在秋日,九月十五。


    李孟氏还不放心,又找人掐算过,


    绝对是个大吉之日,才算定下。


    可去铁网山打围,定在八月二十。


    有皇帝车架在,速度不会快。


    一来一回,差不多就要十天。


    再有十天狩猎。


    估计等回来,就已经到了婚期。


    为了不那么仓促,冯一博临走之前又和薛家商议。


    再将婚期也推迟几日。


    好在李孟氏找人掐算的时候,还有一个备用日子。


    九月二十五,亦是一样的吉日。


    这一天的黄历上都写着:


    宜成婚,还宜合婚订婚,搬迁赴任,订盟祈福,沐浴纳畜,祭祀等等。


    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能回来了。


    因此冯一博就将婚期改在这一天。


    事涉皇帝打围,薛家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


    当即同意后,又连忙重新通知各家老亲。


    八月二十五,冯一博穿了一身劲装。


    骑上冯紫英从军中淘来的宝马。


    早早出发,和众勋贵一起在宫外等候。


    虽然会骑马,但冯一博却很少骑。


    一是因为城中禁止纵马。


    骑马和坐车的速度相差仿佛,那他为何不选择更舒适的马车?


    二是骑马磨腿,据说经常骑还会罗圈腿。


    为了保持正常腿型,冯一博也不想多骑。


    这就导致,他的骑术仅限于能骑。


    骑射什么的,更是压根别想。


    毕竟骑射和读书一样,都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


    对于冯一博来说,时间都用于读书了。


    虽然也有锻炼身体,却不可能耗费在骑射之上。


    毕竟说文武双全,大多两样都很一般。


    没听说谁不全力以赴,科举还能进入一甲的。


    哦,对了。


    李寻欢除外。


    冯紫英和贾珍,也在打围的队伍之中。


    冯紫英跟在冯唐身边,贾珍则和四王八公聚在一处。


    冯一博远远见到,却并未往他们身边聚拢。


    只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在队伍的嘴后面跟着。


    出发半天之后,队伍就开始缓缓变化。


    冯紫英和贾珍凑到一处,便在队伍中寻找冯一博。


    眼见冯一博在马上悠然自得,贾珍顿时有些惊讶,道:


    “一博兄弟,没看出来,你这骑术可以啊!”


    他本以为冯一博一点不会呢!


    没想到,冯一博骑了大半天时间,丝毫没有磨破大腿的坐卧不宁。


    相比之下,显然冯紫英的眼力更胜一筹。


    一下看到冯一博马鞍上,有厚厚又绵软的垫子。


    “一博,你这马鞍还加了料,倒是能免去些许皮肉之苦。”


    说到这里,却不由坏笑道:


    “不如我们比一比速度如何?”


    但冯紫英的这个提议,显然也没安好心。


    冯一博当即没好气的道:


    “若是速度起来,这些就无用武之地了!”


    冯紫英被他识破也不尴尬,反而大笑道:


    “就到前面二里左右,我爹的位置,怎么样?”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延绵至少五里开外。


    而他们现在正处在队尾。


    即使追出二里地,也不会惊扰到位置偏前的圣驾。


    “不怎么样!


    冯一博自然要拒绝。


    可冯紫英压根不理会他,又笑着道:


    “一博,难得出来一次,一定要享受一下骑马的快乐啊!”


    说着轻轻一挥马鞭,正好扫在冯一博坐下马屁之上!


    “啪!”


    82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