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吕宋局势变幻,移民地位登顶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b>海西巴尼亚(上章已更正)在吕宋统治的时间并不长。


    在他们到此之前,南洋大多地方,包括吕宋在内。


    还都只有来自闽越的海外移民,以及当地的一些土着。


    两大势力虽然偶有冲突,但大多时候还是互利互惠,友好共处的。


    这是中原百姓勤劳朴实,和气生财的理念所致。


    这些闽越移民,带来先进技术,播撒文明火种。


    但囿于自身道德和朝廷的威慑,又或者看不上海外飞地。


    总之,各种原因之下。


    虽然人数众多,却少有建制称王的。


    反倒是那些土着,陆续都建立了政权。


    并向大魏称臣纳贡。


    海西巴尼亚人抵达后,和当地土着发生了激烈冲突。


    吕宋的曼尼拉国,当时颇为强大。


    包括南部巴达彦等地,吕宋大半都受其统属。


    在其国主的指挥下,曼尼拉国奋勇抵御这些海西巴尼亚人。


    可惜的是,最终出现一点意外。


    导致这位国主在海战中不幸阵亡。


    之后,曼尼拉就被海西巴尼亚所征服。


    这些海西巴尼亚人,不仅在曼尼拉城建立了总督府,接替曼尼拉国的统治。


    还在宿雾建立了一个据点,辐射南洋诸岛。


    至此,吕宋基本沦为海西巴尼亚殖民地。


    为什么是几乎呢?


    因为当地还有很强大的势力,不在他们统治之下。


    这些闽越移民,在海西巴尼亚和曼尼拉国打仗的时候,都只作壁上观。


    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管是谁统治都无所谓。


    只要没触及他们的利益,就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心中颇有天朝上国的自傲。


    认为这些西番不敢轻动他们。


    再加上,相比半原始状态的土着野性难驯,闽越移民勤劳朴实的太多。


    海西巴尼亚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和大魏商人保持良好的生意往来。


    所以两边就又达成了新的平衡。


    这样的关系,持续到了天泰帝后期。


    直到吕宋的海西巴尼亚人,和满刺加的海西福朗思牙人。


    在摩鹿加群岛归属上产生分歧。


    摩鹿加群岛盛产的香料,运回海西之后,利润丰厚到让人眼红。


    两方为此爆发了几次小冲突,最后演变为激烈争夺。


    就是这个时候,吕宋当时的总督,把主意打到了闽越移民身上。


    要征召他们和满刺加那边开战。


    他算盘打的起飞,可闽越移民也不傻。


    闽越移民在海外历来中立,自然不会参与这样的战争。


    海西巴尼亚在南洋的兵力稍弱于满刺加,因此当时的吕宋总督已经别无选择。


    可他强制当地的闽越移民参战,却激起了他们的反抗。


    在行军途中,有人组织了反戈一击。


    将包括总督在内的海西巴尼亚人悉数歼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这次冲突发生后,曼尼拉的海西巴尼亚人,开始联合吕宋土着,排挤这些闽越移民。


    把闽越移民赶回大魏的声音越来越多。


    一时间,吕宋风声鹤唳。


    两大势力针锋相对,谁也不肯让步。


    在这样的局势下,有人将此上报大魏朝廷。


    大魏当即遣泉州水师抵达曼尼拉,接回三千多大魏百姓。


    但这次回去的,大多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还有上万普通移民滞留吕宋。


    这些人没了领头的,很快落于下风。


    海西巴尼亚人联合当地土着,对这些百姓展开了血腥屠戮。


    闽越移民几乎被彻底清空。


    至此,吕宋沦为海西巴尼亚人的地盘。


    但这些海西巴尼亚人很快发现。


    没有了这些闽越移民,曼尼拉城都陷入了瘫痪。


    当地垦殖作物和经营买卖,主力一直是闽越移民。


    就拿垦殖来说,土着的效率极低。


    不及吃苦耐劳的闽越移民一半。


    更别提当地的商货交易,没了这些大魏百姓,也都陷入停滞。


    这些西番想要买醉,都没有人会酿酒。


    于是,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陆续又有无数闽越移民流入。


    再次填塞了当地劳动力不足,和商贸的缺口。


    本来事情到此就算结束,但很快又有“吕宋有金矿”传言风起。


    随着这个消息传到了大魏,朝廷也派人前来实地勘察。


    可这样探矿的举动,却触动了吕宋总督敏感的平衡、


    这些海西巴尼亚人认为大魏想要强占吕宋。


    于是曼尼拉的海西巴尼亚人,和当地土着再次联合。


    悉数屠戮了这些后来的闽越移民。


    这次的消息传回大魏,已经是景顺帝时期。


    当时的景顺帝和内阁得到消息,做出的批示是:


    “海外移民,弃家游海,父兄亲戚,共所不齿。”


    “海外争斗,未知祸首,岂以此类,兴动兵革?”


    话里话外,海外移民先抛弃大魏,大魏不会为你们出兵。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当时的景顺帝,刚刚登极不久。


    皇位都还不稳。


    兵权都在旧勋手里,他哪敢妄动刀兵?


    万一是假消息,骗取调兵的命令,再回戈一击怎么办?


    内阁首辅张松越,是以新出炉的帝师身份入阁襄助。


    皇帝都没稳当,他这个帝师更不用说了。


    若是下令出兵,那他很容易被人攻讦。


    扣上一个“不稳健”的帽子。


    正所谓“老成谋国须持重”。


    身为首辅,要是“稳健”都做不到,那基本也该回家养老了。


    他又岂会因为万里之外的事,得一个擅启边衅的名声?


    所以这师徒俩,十分默契的拒绝了出兵的请求。


    这样的消息传回闽越,让一众海外移民的心都凉了。


    另一边的海西巴尼亚人担心大魏会进行报复,于是加紧整军备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但由于缺兵少粮,士气十分低落。


    面对大魏这样的庞然大物,几乎没有任何赢的可能。


    这样的绝境下,海西巴尼亚人也只能悲观等待。


    整个曼尼拉城都笼罩着绝望的气氛。


    曼尼拉总督也有些后怕,


    他一面派人打听大魏动向,一面做起表面工作。


    还承诺归还海外移民财产。


    等知晓大魏的态度,这些海西巴尼亚人大吃一惊。


    他们都做好了的失败的准备,结果什么也没等到。


    这样的结果,让海西巴尼亚人对海外的大魏移民,再无半分顾忌。


    原本答应归还的财产再无后话。


    对大魏移民的统治手段,也越发酷烈起来。


    就算冯一博这次不出兵,想必用也不了多久。


    这边的闽越移民已经难以忍受,准备再次反抗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勐子带兵抵达曼尼拉。


    曼尼拉总督已经提前得到消息,做好了部分战斗准备。


    没办法,船队的规模庞大,在海上遮掩不住行踪。


    想要扮成普通商人的办法是用不了了。


    不过在此之前,勐子已经让人作为先头部队潜入城中。


    准备大军抵达的时候,里应外合。


    曼尼拉总督接到消息,以为是大魏的水师来了。


    吓得让人紧闭水寨,收缩兵力在城中。


    并开始紧急征召土着和盯紧闽越移民。


    却不知,在城里的闽越移民也有不少得了消息。


    此时已经推举出几个德高望重之人,迅速串联起来。


    没等海西巴尼亚人过来,就已经发现了混进城里的流求先头部队。


    并帮忙遮掩了过去。


    对于流求派来的人,海西巴尼亚人基本分辨别不出。


    但这些闽越移民,几乎瞬间就拆穿了他们的身份。


    无他,闽越移民几乎都是老乡带老乡。


    很多都是一个乡镇的。


    而这些流求先头部队,都是生面孔不说。


    还有很多人的口音,是江南一带的。


    若是几十人,倒还不起眼。


    但同时出现七八伙人,都是生面孔。


    又是在这个大兵压境的敏感时期。


    这在闽越移民看来,几乎犹如指路明灯。


    实在是太乍眼了。


    等这些移民表示自己愿意帮手,一起对抗海西巴尼亚人的时候。


    流求这边领头的军官,倒是欣然接受。


    虽然闽越和江南口音不同,但在海外绝对是亲如一家。


    尤其是面对西番的时候。


    流求的先遣部队,选择相信这些大魏同乡。


    之后,闽越移民又了解到,他们竟然是东海黑龙王的人。


    顿时大喜过望。


    大魏几乎已经抛弃他们,他们想要免受欺侮,正需要一个靠山。


    东海黑龙王的名头一出,绝对是不二选择。


    这个名头之响亮,别说是他们,就算是西番也都知道。


    这几年里,只要是在海上混生活的,就没有不知道黑龙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尤其是不久前,这位黑龙王做了一件事。


    让南洋所有海外移民和大魏海商都深受鼓舞。


    那就是,近百颗海西福朗思牙人的脑袋,被捎回了满刺加。


    同时到的,还有黑龙王的口谕:警告他们不许走私。


    虽然只是一个警告,但这是大魏人在海上第一次强硬若斯。


    而满刺加那边,至今也没有什么反应。


    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一些商人,打探了这位东海黑龙王的实力。


    在这些去过流求的商人描述中,都反复提到过四个字:


    深不可测!


    别的不说,自从这位东海黑龙王崛起。


    袭扰大魏沿海多年的倭寇,几乎都被扫灭一空。


    表面上,是宁波卫和泉州卫的功劳。


    但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内幕。


    无数倭寇占据的岛屿,一夜之间被烧成白地。


    还有不少传言,说勾结倭寇的海商失踪。


    也都是被黑龙王喂鱼了。


    只是这事没有证据,因此只在海外商人中流传。


    但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


    很多原本和倭寇有关系,甚至和倭国有些关系的海商。


    在这几年里,都是心惊胆战。


    惶惶不可终日。


    生怕被黑龙王的人误会,在海外被盯上,沉海喂鱼。


    当然,这些都是传言。


    而吕宋的闽越移民,听到黑龙王,首先想到的则是:


    既然黑龙王曾敲打,并警告过海西福朗思牙。


    那同海西福朗思牙实力相当的海西巴尼亚,肯定也不在话下!


    若是东海黑龙王占据这里,那他们这些,同样大魏出身的闽越移民。


    不就是吕宋,乃至南洋的一等公民了?


    到那时别说被人欺侮,不去欺侮别人就算他们心地良善!


    正是想到这些,闽越移民推举出的临时首领们,才各个振奋不已。


    纷纷表示要人要物无所不应。


    流求先头部队自然不会拒绝,当即两边共同定下计划。


    等勐子大军一到,早就混入水寨的先头部队立刻建功。


    曼尼拉的水寨直接从内部夺下,大敞实开的迎接流求船队。


    勐子这边不费吹灰之力,大军就成功入港。


    还无损缴获十几艘,可以容纳三百人的西式战船。


    等到曼尼拉总督反应过来,勐子已经兵临城下。


    虽然曼尼拉城堡筑有厚墙,守御极为坚固。


    但看着城外盔明甲亮的士兵,吕宋总督几乎已经绝望。


    与此同时,闽越移民在城内再次动作。


    勐子准备的火药都没派上用场,城门就已经被人从里面打开。


    除了先头部队有所折损。


    在夺取水寨和开城门的时候,死了十数人外。


    勐子大军几乎没动刀兵,就拿下了曼尼拉。


    与此同时,宿务这边也已经开始。


    流求大军在这里遭遇了海西巴尼亚人的激烈抵抗。


    宿务这边并没有坚城可守,随着流求的军阵压缩,海西巴尼亚人被慢慢围在几座小型城堡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饭团探书


    随着火药的“轰隆”声响起,迎接这些海西巴尼亚人的,只有房倒屋塌。


    战斗很快结束,损伤相比吕宋要多上一些。


    两边加一起,损失了近百士兵。


    这是自新军成立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


    本来按照计划,海西巴尼亚人会作为俘虏送去流求。


    或是伐木,或是挖矿。


    但勐子被这前所未有的战损激起凶性,直接下令不留俘虏。


    至此,吕宋和宿务的海西巴尼亚人。


    全部都被歼灭!


    满刺加总督得到消息,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甚至做好一样被消灭的准备。


    不过,左等右等,却毫无消息。


    等他派出使节过去谈判才知道,那边留下驻军,其余全部撤走了


    这让满刺加的海西福朗思牙人,又是庆幸,又是不解。


    只能归为这位黑龙王是为闽越移民报仇来了!


    至此,大魏在南洋的海外移民,地位一下被拔到最高。


    再无人敢惹!


    ()


    <b>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