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弹劾香山县,吞并小琉球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b>这些西番不识好歹,还想往我们大魏身上扣帽子!」


    「可不是嘛!被冯大人弹指间就说得哑口无言了!」


    「哼!丢了点商货,就想让我大魏出兵?」


    「不自量力的蕞尔小国罢了!不过冯大人唇枪舌剑,果真厉害!」


    「确实,不愧是带过兵的!刚刚冯大人说话,我仿佛看到了刀光剑影啊!」


    「你以为稼轩之名,是谁都能叫的?」


    「……」


    从四夷馆中一出来,鸿胪寺众官员就开始吹捧起来。


    这些人都是鸿胪寺的鸣赞、序班,不过是八、九品的杂官。


    面对冯一博这样正五品大员,还是他们的上官。


    这些人自然不吝夸赞。


    何况刚刚冯一博的表现,也是不卑不亢、行止有度。


    确实值得如此夸赞。


    等他们都夸得差不多了,冯一博才把手虚抬。


    众人见此,立刻安静下来。


    只听他道:「你们可别光顾着拍我的马屁,此事还需你们为我作证呢!」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完全不明白有什么需要作证的。


    刚刚冯一博在四夷馆中的话,已经算是把这事盖棺定论了。


    现在只要形成奏折,往内阁一报。


    这事就算翻篇了。


    那些福朗思牙人,再去哪告也都没用。


    还需要他们作什么证?


    「这些福朗思牙人,不顾大魏的警告,在濠镜澳驻扎。」


    冯一博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再次重申了福朗思牙人的错处,道:


    「如今出了些事,自然也与我们大魏没有关系。」


    众人一听,还以为他是怕刚刚一番操作落人口实。


    毕竟一套踢皮球动作,看起来多少有些推诿的意思。


    此时定是想让他们帮忙证明一下,那些都是秉公办理。


    并无任何推诿。


    众人觉得自己懂冯一博的意思了,一时纷纷附和起来:


    「没错,这事他们违制在先,后续一应祸端,自然也是他们自己负责!」


    「正是,这事与咱们大魏毫无关系!」


    「他们不守规矩,出了事想起咱们来了?想的倒美!」


    「可笑!大魏又不是他们家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


    众人正说的起劲,冯一博却摇了摇头。


    顺着刚才的话茬,继续道:


    「虽然和我们无关,但我们还是要从自身找找问题……」


    说到此,他话锋一转,说了一句让众人都陷入沉默的话。


    「所以我们该弹劾香山县!」


    鸿胪寺的一众杂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时都懵在那里。


    怎么压住福朗思牙之后,还搞起自己人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上层大佬们的党争吗?


    那可不是自己玩得起的!


    他们面面相觑,却谁也不敢开口。


    知道他们地位不高,对这些事很少参与。


    冯一博自也不怪他们,还笑着解释道:


    「香山县擅自将濠镜澳的土地和海奥,提供给西番使用,既违法礼,也辱国体!」


    在里面和弗朗斯牙人说的话,说是避重就轻的踢皮球,也没错。


    但冯一博却并不是为了推卸责任。


    相反,他已经想好让谁承担责任了。


    这个人,就是香山县令。


    冯一博要用他杀一儆百,让大魏官员都知道知道。


    勾结西番,或者,给西番提供便利。


    可能是会受牵连的。


    只要这个风向被卷起来,那西番在大魏就很难有立足之地。


    想要抢夺大魏市场,就必须依靠大魏的人。


    而大魏海外最大的势力,自然就是流求。


    如此一来,流求就能光明正大的,达成半垄断状态。


    之所以不是垄断,是因为还有大魏的一众南方士绅,及众多勋贵、皇商。


    正是这些原因,冯一博此时掷地有声的问道:


    「我等身为大魏官员,如何能视而不见?」


    刚刚还都夸赞不已的鸿胪寺众人,此时都不再出声了。


    心里恨不得把之前的话,都收回来才好。


    你冯大人年纪轻轻,就是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


    还兼任鸿胪寺右少卿,专司海外一应事务。


    老师是礼部尚书,座师是内阁首辅。


    岳父是兰台寺大夫,还得了皇帝赐婚,兼祧仕宦名家之女。


    有这样强大的背景,想做些实事当然没问题。


    别说你弹劾香山县,就算是弹劾广州府都没问题。


    但这种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不论是党争,还是弹劾,对我们这些小杂官来说,还是少沾惹为好啊!


    鸿胪寺众人都暗骂不已,生怕被冯一博牵连了去。


    好在,冯一博也没逼他们表态。


    说完笑了笑,就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离开了。


    他在这里说这些,其实就是在像各方透露自己的意图。


    想让各个势力都知道,自己没有政治考量。


    只是一心为国而已。


    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减少朝中各派阻挠。


    很快,他的奏章就顺利的,到了内阁张松越的手里。


    「这个冯渊办事到底利落!」


    张松越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冯一博驳斥福朗思牙的全过程,都有人向他汇报过了。


    可看着眼前的奏章,他还是忍不住摇头叹道:


    「只是为何偏要多此一举呢?」


    这个香山县的县令,虽然对内阁来说,是个芝麻小官。


    但毕竟也是他的门下。


    因此张松越决定驳回冯一博的弹劾,保住自己的党羽。


    正在张松越准备披个叉,驳回这份奏章时候。


    身边却有人忽地插言,问道:


    「老师,冯渊应该是一心为国,并无他想吧?」


    张松越微微一愣,转头看去。


    发现竟然是跟在他身边,一向很少出声的刘昭!


    一时间张松越心念电转,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刘昭毕竟是第一次帮人说话,心中难免紧张。


    被张松越盯着,顿时额头见汗。


    好在,张松越也并没点破什么,只轻笑一声,道:


    「香山县也不是什么肥差,让他和广州府推官调换一下吧。」


    府推官和县令都是七品,说来像是平调。


    但府推官虽在府城,却不如县令是一县主官。


    虽然张松越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但显然还是改了主意。


    刘昭顿时松了口气。


    知道自己的话终究是有用了。


    等晚上送老师回家,临到门口之际,刘昭躬身一礼,口中道:


    「今日多谢老师成全。」


    张松越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学生,说的是白天的事。


    见刘昭并无遮掩,还直接道谢,


    他不禁有些欣慰一笑,摆手道:


    「咱们师徒之间,不必说这些客套的。」


    顿了一下,又补充道:


    「何况你第一次帮人,我如何能驳了你的面子?」


    对于刘昭帮人说话,张松越没有觉得不好。


    反而认为是刘昭成长了。


    刘昭闻言却有些不好意思,还解释道:


    「我只是相信一博的为人。」


    对冯一博的为人,张松越不知可否,只笑着道:


    「以你的性子,还从未帮任何人说过话,今日倒是为这个冯渊破例了。」


    虽然只是陈述,但刘昭觉得老师误会自己了,连忙正色道:


    「一博虽是弟子的好友,但今日出声也只因我觉得他是一心为国。」


    张松越先点了点头。


    也不知是认同冯一博一心为国。


    还是认同刘昭的解释。


    随后又笑着问道:


    「但不是你的好友,你还是不会为他说话,对嘛?」


    这话意有所指,自然是在点拨刘昭。


    刘昭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竟面露羞愧,道:


    「让老师为难了。」


    他认为自己本不该出声,让张松越改变主意。


    没想到张松越一听,顿失笑道:


    「这有什么为难的?你呀!」


    他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弟子的性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性子,张松越才更喜爱他。


    可又不想他被这个性子所限制。


    张松越摇头道:「浩然你哪都好,就是心思过正。」


    见刘昭依旧一脸羞愧,就问道:


    「君子有几个朋友不是很正常吗?」


    说到此,张松越口中还轻声吟诵: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刘昭自然知道这是欧阳修《朋党论》所写。


    可还是不知道,张松越这个时候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六一居士都说,君子有朋党,小人有利益。」


    张松越见刘昭一脸疑惑,就解释了一句,才又问道:


    「浩然,你明白了吗?」


    刘昭以状元之才,如何能不懂他的意思。


    只是这个时候,他只能装傻。


    「老师,我正是相信一博的为人,才帮他说话。」


    刘昭没有回答张松越的问题,而是继续解释着,道:


    「弹劾香山县,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显然他不是为自己牟利。」


    说到这里,他面露恳切的道:


    「所以,他是君子。」


    这就是他对张松越的回答。


    张松越强调的是朋党,刘昭强调的是君子。


    两人的话,南辕北辙。


    各有所持。


    「唉!」


    张松越闻言不知可否,只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不过他知道。


    有些事情,无论你如何君子。


    有了第一次,就难免会有第二次。


    他也不急于一时。


    徒弟慢慢教,还有的是时间。


    冯一博不知道,这边刘昭帮了他一把。


    虽然不帮影响也不大。


    但香山县令被申斥之后,沿海各府县都会当做是内阁的态度。


    自此,对所有外国人都更审慎了。


    另一边,和福朗思牙人一起到都中的,还有一个使节团。


    这事本来不归冯一博管。


    但闹到了朝会之上,冯一博想不知道都不行。


    知道这事,冯一博才有些恍然。


    怪不得内阁都没怎么把福朗思牙人当回事。


    和这件事一比,福朗思牙人那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这支使节团,是小琉球国来求援的。


    原来小琉球国被倭国入侵,已经灭国在即。


    有大臣趁乱逃了出来,险象环生的到了大魏。


    想请宗主国派兵帮忙收复失地。


    毕竟是灭国之祸,很快就闹到了朝堂之上。


    群臣物议沸腾,纷纷对倭国表示谴责。


    最后商量出的结果,是暂停倭国朝贡。


    直到倭国放还小琉球一众王室成员和官员,并撤走军队。


    这样的大事,冯一博自然十分关注。


    又找同僚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具体情况。


    等他得知,倭国竟然只派了三千人,和一百多条小船。


    就把小琉球国的国都围住。


    尚氏国主已经被迫投降,同王子、官员等一百余人被押送到倭国。


    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难以置信的同时。


    难免也有些痒痒。


    正好有流求的货船抵达,冯一博就悄然安排了些事情。


    另一边,乔治·史塔克一直没离开。


    三五不时的,就想各种办法提出抗议。


    对此,冯一博并未理会。


    鸿胪寺的人,得了上官交代。


    自也懒得搭理。


    而且不久之后,又发生一件大事。


    再没人顾得上福朗思牙这边了。


    原来,朝廷派去倭国的使节还未回来,小琉球那边就又传来易主的消息。


    一股海外势力,剿灭了倭国的三千大军。


    宣布占领小琉球。


    不用问,这自然是流求的手笔。


    接到冯一博的消息,流求就立刻安排出兵。


    一万精锐和数十艘大船,以剿倭为由登录小琉球。


    别的不说,流求军队打倭人真的是经验丰富。


    轻轻松松就打出了碾压局。


    别说三千倭人面对流求一万精锐。


    就算一万倭人面对流求三千精锐,都一样是送菜。


    分分钟就要被团灭。


    他们的三百条小船,撞的撞,烧的烧。


    只俘获了百余,收作渔船。


    倭国的三千正规军,全部被玉碎。


    之后,流求这边高调宣布:


    小琉球改名为小流虬,从此归到黑龙王治下。


    为了让小琉球岛民,更容易接受黑龙王的统治。


    冯一博还编造了一个传说。


    流求这边对外宣称,小琉球这里本来的名字就是流虬。


    正是黑龙王座下一条虬龙死后所化。


    现在黑龙王转世降临,取回此地是顺应天意。


    也只有黑龙王才能保护小琉球不受倭国欺侮。


    而且,这里归黑龙王所有,才能祭慰虬龙之魂。


    换句话说,就是。


    黑龙王要超度小琉球。


    大魏这边接到消息,也重视起来。


    不是重视小琉球灭国。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是重视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的巨寇。


    「东海黑龙王」!


    为您提供大神迷糊又无奈的《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百八十四章 弹劾香山县,吞并小琉球免费.


    <b>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