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选地建府,颠倒主仆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b>就在贾、周、吴三家,如火如荼的修建省亲别墅之时。


    冯一博也买了块地。


    他打算也凑个热闹,修建新的府邸。


    现在的冯府,还是当初进京赶考时买的。


    本来是当做临时落脚之处。


    没想到这一住,就住到了现在。


    如今他官升数级,又已经入了礼部。


    若无特殊情况,短时间内很难再有什么大的调动了。


    基本算是定居都中。


    如果只有他和尤家娘仨,在加上李守中老两口。


    三进的宅子,其实也不算小了。


    这样的宅子,一般人家住个祖孙三代都绰绰有余。


    但考虑到宝钗、黛玉年龄渐长,再有个三、两年就要陆续过门。


    也是该筹建新宅,以备大婚的时候了。


    毕竟名义上是两房,至少也要分出两个院子才好。


    再加上,冯家人丁单薄。


    冯一博一直向往像贾府那样,大家聚在一处的热闹生活。


    所以,他早就打算。


    要把李守中、林如海、林姑姑等几个长辈,都接过来一起住。


    甚至薛姨妈若愿意,也都接来一起养着。


    另外尤家娘仨,妙玉等妾室,也都该有自己的院子才好。


    这就不是一个三进的院子能满足的了。


    至少也要照比金陵那边的老宅。


    何况以他的财力,再大也是建得。


    因此,这次借着修建省亲别墅的东风,


    他就准备一起把宅子建了。


    材料一起运来,比单独运输还方便不少。


    为此,他在外城踏看多处地方。


    最后,在北门外。


    临近北山根儿处的渣子坡一带。


    相中了一块地。


    这里地势起伏,像是有人整理过的痕迹。


    有四五处平地,有两三处山坡,还有一大片苇塘。


    却是正适合建园子的好地方。


    派人去了长安县问询。


    知道这里是一位退休的工部员外郎,在前几年买的地。


    又找了他在都中的族人打听才知道。


    本来那位老员外郎,想在这里建个别苑。


    谁知刚让人清理了池塘,梳理了地势。


    人就病倒,回乡养老去了。


    于是这里就荒废了下来。


    一年没人搭理,就长满了芦苇。


    冯一博二话不说,直接按照对方购买又加了两成。


    托其都中的族人,联系那位老员外郎。


    那边也用不到这块地了,于是很快就回应。


    最后以整一万两银子的价格成交。


    苇塘南面还有十几户人家。


    都是普通院落,并无豪门宅邸。


    冯一博派人过去挨家洽谈。


    一家大概三、二百两,就都同意搬走了。


    如此才算是彻底拿下这一大片地。


    冯一博之所以相中这里,有三大原因。


    一是这里临近北山,又地势起伏。


    正适合做园子。


    二是这里距离北门不远,进城方便。


    坐车到部里,也就比原来多上一刻钟。


    三就是这处池塘,最让他心动。


    虽然现在看着长满芦苇,但在外城也是极为难得。


    因为,其有活水注入。


    他之所以给足了动迁款,搬走那十几户。


    除了要地方盖正院,也是不想他们继续污染这处水源。


    这片地加起来,虽比不上荣宁二府。


    但也有近四里大小。


    比省亲别墅还要大上半里。


    当然,最后建设完了,单园子来说,肯定没有省亲别墅大。


    而且地段也差了国公府不少。


    但对于冯一博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已经超出其门第了。


    若是位置再好些,那就太扎眼了。


    这里不远不近,也算刚好避开内城的纷扰。


    买好了地,冯一博还特地托了贾琏。


    并叮嘱他不要声张。


    让他帮忙联系了,为荣府规划园林的胡老名公。


    这位胡老名公,雅号“山子野”,最擅筹划园林。


    尤擅“山子”,也就堆石造景的假山。


    说来,荣府修建省亲别墅,就是亏了此人帮忙谋划,


    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等。


    一应点景,都是这位“山子野”制度规划。


    甚至,还帮荣府筹谋省了不少钱。


    从所拆会芳园,及贾赦住的荣府旧园中,挪了很多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


    为荣府省去大量财力。


    可以说,若无这位山子野。


    那省亲别墅,就算掏空了荣府也不一定能建起来。


    毕竟,项目越多,伸手的越多。


    等山子野到了,冯一博就说出了自己的初步规划。


    说来,也是受到荣宁二府的启发。


    冯一博准备要盖一座,一府两院后同园的宅子。


    一府,指的就是一个正门,一个正堂。


    同为冯府。


    两院,自然是两处正院,各带数个跨院。


    分属两房。


    后同园,则是类似贾府的省亲别墅。


    里面可以修建园林、庵堂、别苑、戏台、池塘等等。


    共用一处园子,加强两房联系。


    看似两房,实则一家。


    随后山子野就去勘测地形,开始筹画起造。


    两人一连探讨数日。


    才终于成图。


    大格局上,和冯一博说的大差不差。


    但具体细节上,都是山子野的精巧设计。


    冯一博听了人家的讲解,大干赞叹。


    形容起来就俩字:专业!


    等两人最终定稿后,就都放松下来。


    两人到了冯府正堂,自有下人上来香茗。


    冯一博啜了几口解解渴,就不由感叹道:


    “胡老名公的雅号名不副实啊!”


    山子野正喝着茶呢,闻言就是一愣。


    不解问道:“此话怎讲?”


    “我看您不该叫山子野,该叫园子野才是!”


    听到这话,山子野才想起来。


    几日相处下来,这位冯大爷言语幽默。


    时常语出惊人,之后却必有翻转。


    “若无您的制度,我这园子真真失色矣!”


    冯一博自然是欲扬先抑,把山子野弄得没了脾气。


    他哭笑不得的指着冯一博,道:


    “一博你……你真是!”


    正一时竟不知如何形容,就听冯一博还接口道:


    “真是会拍马屁?”


    山子野顿时没好气的道:“真是会胡说八道!”


    “哈哈哈!”


    说完两人都开怀一笑。


    冯一博端起茶来,遛了一口,才又道:


    “这两天见您行色匆匆,倒也没好多问。”


    这几天山子野虽常来府上,还和冯一博去了几趟渣子坡。


    但每次都似火燎腚似的,所以冯一博才常和他玩笑。


    “想来这些日子,胡老应该很忙。”


    冯一博由贾府的事,随口猜测着问道:


    “那几处省亲别墅,应该都抢着找您呢吧?”


    只要说到园子的事,山子野并无谦虚。


    若无这分自信,也做到顶尖。


    闻言稍显得意的点头,口中道:


    “确实有几家找我,算上你这里,我这些日子同时在给四家筹划。”


    “哦?”


    冯一博闻言先“哦?”了一声,就点头道:


    “贾、周、吴三家,我也都有参与其中。”


    一个是材料供应商,一个是园林规划师。


    都算是行业内的。


    冯一博做的几样买卖,山子野自然知道一些。


    因此也没必要隐瞒什么。


    “看来我还真是荣幸,能与三位贵妃的省亲别墅一样,有胡老为着筹划。”


    在冯一博想来,山子野说的四家。


    定然就是贾、周、吴三家的省亲别墅,加上他这处府邸了。


    这段时间,山子野有了大项目,肯定不会接什么小活。


    “贾、吴两家倒是找了我,那周家是从江南请的名家为其操持。”


    没想到,山子野闻言摆了摆手。


    顿了顿,似乎觉得和冯一博说也没什么,才又道:


    “我接的另一家,是赖家。”


    “赖家?”


    冯一博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还一脸纳闷的问道:“哪个赖家?”


    “也没听说宫中有姓赖的妃子啊?”


    没等山子野回应,冯一博似乎想到什么,眼睛一亮,问道:


    “我知道了!是不是戴家?”


    “她家也要建省亲别墅了?”


    六宫之中,有一位姓戴的妃子。


    也是一宫主位。


    但对这次省亲之事,一直没有应声。


    想来是家资不足以支撑。


    冯一博自以为猜中,没想到山子野闻言,却是哭笑不得。


    “就是贾府的管家,赖家啊!”


    冯一博闻言一愣,有些不可置信的道:


    “你说的是贾府的,赖大、赖升两兄弟?”


    山子野点点头,确认道:“对!是赖大管家。”


    说到此,还补充道;


    “他家的园子比不上贵府,但也快有两里了。”


    两里,相当于大半个贾府的省亲别墅。


    怕是不比冯一博的园子小了。


    没想到,这还不算,山子野又道:


    “而且地段比你选的,还要好着不少呢!”


    冯一博选的就在外城,距离城门又不远。


    若说比他好,莫非是在内城?


    要是这样,那可了不得了!


    冯一博闻言显然不信,质疑道:


    “贾府的一个管家,就有如此财力?”


    “这我就不清楚了。”


    山子野摇了摇头,又想到什么,道:


    “但他家肯定不是普通奴才。”


    想起在赖家的见闻,山子野一脸莫名的道:


    “听闻他家的哥儿,虽不是实缺,但也是官身呢!”


    这样的事肯定不是秘密,不然也轮不到山子野轻易知晓。


    也就是说,贾府应该知道赖家的情况。


    甚至,是默认赖家的情况。


    主仆颠倒,尤为可笑。


    但别家的事,冯一博也管不到。


    只觉得这事在贾家也不奇怪。


    因为他从这件事,联想到一些别事。


    之前在贾府里看到,除了宁荣两府的嫡子嫡孙。


    草字辈的见了那赖大,都要叫声“爷爷”!


    当时还觉有些不解,就算现在想起。


    也不由心中一叹。


    <b>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