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南来信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景顺帝也很无奈。


    对于海禁的提议,他是有些动心的。


    不然也不会让白家锦细说了。


    现在的情况,禁不禁看似区别不大。


    但若禁了海,皇商的生意还会好一点。


    内帑也能跟着受益。


    因为禁海之后,很多小角色就会被踢出局了。


    皇商自然要参与瓜分。


    而且市舶司也不用再花钱去养。


    相对来说,朝廷也能省了些靡费。


    但景顺帝也知道,这些都是一时的。


    海上的生意,基本已经被南方勋贵和士绅所垄断。


    这几年就连皇商都渐渐式微。


    他不是没想过整治。


    但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却是束手束脚的。


    因为这是太上皇时期的遗留问题。


    触及的利益又大,定然会引起极大的反弹。


    很多人你想动,还要太上皇首肯。


    此时听到冯一博把问题又拉回争贡的事,景顺帝才会忽地出声。


    他再次夸赞了冯一博一句,却也将他后面的话堵了回去。


    没等冯一博再谦虚两句,景顺帝又极少的,直接拍板道:


    “倭国使节的事,就按爱卿说的办吧。”


    说完又把话题拉回海禁,道:


    “海禁的事,白侍郎说的也不无道理。”


    说到此处,景顺帝又看向张松越。


    笑问:“老师觉得如何?”


    这是想同意海禁,却又不想留下口舌。


    可张松越滑不留手,自然也不想平白担这个骂名。


    他闻言就和稀泥道:


    “不如就先留宁波和泉州两处最大的,其余的先关了看看。”


    这事和他牵扯不大,他的党羽虽也有些海上生意。


    但禁不禁无所谓,他自问都罩得住。


    还是那句话:


    禁与不禁,影响最大的,都是那些普通海商。


    “果然还是老师持重,就按这个办吧!”


    虽然只留了两处通商之所,距离海禁却也就差一步。


    但终究给普通海商留了一线生机。


    这事与冯一博的关系也不大,他早就悄然退回自己的位置。


    若非刚刚灵机一动,想出解决争贡问题的办法。


    他压根不想多掺和海禁的事。


    也只是张松越问到他,随口搅合两句,


    算是让白家锦难受罢了。


    其实就连白家锦也明白,冯一博肯定不会死命阻止。


    这后面涉及的东西太多。


    别说是他,就算是李守中也不会轻易牵扯进来。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不涉及他的利益。


    冯一博虽然组建了商队,但在宁波也不会有人阻拦。


    而且他正好还要找薛蟠聊聊。


    到时候挂个薛家名义,泉州想必也不成问题。


    一场朝会结束,满朝大老都无所谓。


    普通海商虽艰难许多,却也暂时躲过了灭顶之灾。


    朝廷这边按照冯一博所说,下旨申斥了倭国两支使节。


    两边一时间都被说懵了。


    倭寇的事由来已久,他们自然也都知道。


    但其实与他们关系不大。


    毕竟倭寇主要来源,是一些破产武士。


    他们两家毕竟是大势力,名下的武士虽多,但也还不至于破产。


    不过冯一博让人通知他们。


    谁接受海禁提议,谁就可以参与朝贡。


    明年是否可以朝贡,也要看海禁实施的情况。


    足利这边立刻提出申诉,却连内阁的边都没沾到。


    直接被冯一博就给驳回了。


    藤原氏这边倒是识趣,一口答应下来。


    至于会不会执行,暂时不得而知。


    对他们来说,这次的朝贡成功,就已经赚大了。


    足利氏见状,立刻发挥了倭国的传统品质。


    直接选择道歉。


    表示回去之后,一定会配合大魏实施海禁。


    当然,两家的实际控制区域,在倭国确实不小。


    可距离统一整个倭岛,却还差了十几个大名。


    不过冯一博要的就是一个态度,也是在向倭国其他大名释放信号。


    若是来年有更多的倭国大名加入朝贡的队伍。


    到时候冯一博也会建议朝廷来者不拒,


    最好通通承认其倭国统治者的地位。


    无他,就是单纯的不想让倭国壮大。


    有了大魏给的名份,说不得这些大名再争个几十年。


    处理完这件事之后,冯一博就彻底沉寂。


    他连续出了两次风头,已经开始有人攻讦他。


    有的说他残忍嗜杀,从不留俘虏。


    有的说他恃强侮弱,欺负倭国派来的使者。


    冯一博对此真的很想怼回去。


    不过他也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总有人听着圣母,实际却是驰名双标。


    总有人自诩中立,实则屁股却是歪的。


    当然,现在这些和冯一博的关系都不大了。


    因为他收到江南来信。


    林如海病重。


    顶头上司李守中,顺势给冯一博批了长假。


    正好让他去江南避避风头。


    免得大功新立,总有人惦记。


    信是年底发的,如今过了十五才到都中。


    “妹婿病重,派人来叫你和黛玉回去,我正要派人去找你。”


    一到荣国府,见礼之后贾政就直入主题。


    冯一博闻言点头,恭敬道:


    “回叔父的话,我也收到信了,已经在部里请了假,也雇好了船。”


    “过来府上就是接黛玉妹妹,抓紧时间出发。”


    毕竟两人已经定亲,又接到了亲长的信。


    有些事情也不必过于避讳。


    贾政闻言点头,道:


    “好,黛玉那边想必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只是我母亲听了,正烦忧的紧,你一会儿去后面接黛玉,别惹她不快。”


    黛玉得知父亲病重,自是心急如焚。


    立刻收拾好了东西,和姐妹们一一告别。


    冯一博被领到后宅,见王夫人和薛姨妈正坐在炕上。


    还有宝钗也在。


    史老太君一脸的不满。


    冯一博只以为是黛玉要走的事。


    他连忙上前施礼:“一博见过诸位长辈,特来和诸位长辈辞行!”


    史老太君闻言,顿时瞪了他一眼,道:


    “都走,你们都走吧!”


    冯一博以为是说他和黛玉,刚要安慰两句。


    薛母这时却笑着道:


    “老太君,我们娘仨在府上打扰半年,如今正好和黛玉顺路,就回金陵看看。”


    《仙木奇缘》


    和黛玉顺路,不就是和自己一路?


    冯一博一愣,不由看了宝钗一眼。


    只见她看着镇定,耳根却都红了。


    薛姨妈这边继续道:


    “若是金陵那边没旁的事,我们再回来!”


    “到时候,您老人家可别嫌我们娘仨搅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