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 故人来访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除了三千正兵之外,营中还留了五百人作为辅兵。


    其余的全部遣散回乡。


    留下的五百辅兵,通通归到狗子名下。


    他们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辅兵,而是更像民夫。


    主要负责的,是营中洒扫、维护、采买、伙食等一应后勤。


    若是将来出征,他们也要帮忙运送物资。


    如此,三千正兵才没了后顾之忧。


    经过一个月的筛选,和末位淘汰的压力。


    留下的正兵都是极为听话,并且能在教导下,分清左右的人。


    所以,除了日常体能和军姿之外。


    又准备加入队列训练。


    猛子按照冯一博的章程。


    先把每十人编为一个小队,有一正一副两个队长。


    十人每日同吃同住,培养默契。


    每三个小队编为一排,由一名庄丁充为排长。


    排长主要负责的,就是带领他们练习队列。


    后续还会带着他们演练鸳鸯阵。


    冯一博一直深信:


    大领导管事,小领导管人。


    而他,就是新军的最高领导。


    当然不用事事亲为。


    只要制定好规矩,并由放心的人严格执行就好。


    所以练兵的事,冯一博全都交给了猛子。


    该教的,他早就教了。


    就算他亲力亲为,也无法做到更好。


    还不如在军中保留一丝神秘感。


    每次他在军中巡视的时候,士兵见到他都会全身一紧。


    这才是领导该有的风范。


    若是每个士兵都和他嘻嘻哈哈,那能带好兵才怪。


    又不是义气干云的匪帮。


    这一日,冯一博正准备去下面视察。


    了解一下正兵的训练情况。


    营门执勤小队的队长,进来找了他的排长。


    排长又过来禀告冯一博。


    “大人,有两人自称是您的同窗,来这里拜访。”


    本来大家伙都要称呼他为大帅的。


    自成一军就可以称为大帅。


    但冯一博拒绝了。


    大帅这个称呼过于拉风,将军又不合他的身份。


    最后还是让他们喊一声大人就算了。


    “哦?”


    冯一博闻言没有太过惊讶。


    甚至还露出一丝笑容。


    因为他已经猜到是谁了。


    等他到营门处迎接,就看见为首两人皆是一身常服。


    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好友周俊。


    周俊当初并没有选中庶吉士。


    他是二甲最后一名,馆选的成绩也很一般。


    就被外放做了知县。


    而他外放的地方,正是紧邻象山的台州府宁海县。


    “见过二位兄长!”


    冯一博遥遥施礼,又高声道:


    “这不是周太爷吗?怎么赏光来了这穷乡僻壤?”


    周俊闻声转头,高呼着回应:


    “一博你可真不讲究啊!到了象山,也不说多走两步,去宁海拜见为兄。”


    冯一博这时已经走近,口中还道:


    “博彦兄可冤枉我了,正想这边步入正轨,再去拜访你们呢!”


    这时另一人拱手,笑吟吟道:


    “一博你不拜访博彦就算了,也不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


    “哈哈!这话没错!”


    周俊闻言大笑,指着冯一博道:


    “我是隔壁县的,但明德兄却是本县太爷,连他都不拜见一下,就是你的不对了!”


    和周俊一起来的,正是象山知县王至善,字明德。


    也是两人的同年。


    这两人,也是冯一博选择象山驻扎的重要原因之二。


    有人可能觉得,这也太过巧合了。


    但实际上,不仅是这两县。


    江南还有数县,甚至府里。


    都有他们的同年。


    还是因为之前倭寇攻南京事,留下的大批“实缺”、


    这些“实缺”里,正七品的就有八个。


    再加上一些正常的人事调动,空出来的缺额。


    冯一博他们这一年的进士,有十二人在江南一带做官。


    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人脉。


    当然,李守中的弟子更多。


    也都算得上是冯一博的隐藏人脉。


    冯一博此时已经走到近前,朝两人躬身施礼道:


    “拜见两位太爷,还请两位给小的做主啊!”


    王至善不太明白,周俊却立刻配合道:


    “有何冤屈还不速速讲来?”


    “小的丢了十五头猪,请太爷给小的找找,找不到就赶紧去买。”


    冯一博一拱手,拿腔拿调的道:


    “总之,这十五头猪我是要定了。”


    “好一个刁民!”


    周俊大喝一声,吓了王至善一跳。


    就听他道:“这十五头猪肯定是在本县丢的,与宁海无关。”


    周俊先撇清关系,又看着王至善道:


    “所以只能由本县的太爷给你买猪啦!”


    “额……哈哈哈!”


    王至善先是一愣,随后大笑出声。


    又指着两人,道:“敢情你们两个把我绕进去了!”


    这么一插科打诨,王至善倒是很快与冯一博熟悉了。


    冯一博也把两人让进营门,带着两人进入大营。


    校场上,士兵们正在练习军姿。


    一个个晒的冒油,却一动不动。


    两人哪见过这个,一时间看的目瞪口呆。


    王至善甚至不敢大声说话。


    只低声感慨:“这就是不动如山吧?”


    周俊心中也是这么想的,附和着点头。


    “厉害啊!短短一月,就有了这般气象!”


    两人对视一眼,王至善又看向冯一博。


    “冯稼轩果然名不虚传!”


    “别别别,我可不敢称稼轩二字,还是叫我一博。”


    冯一博本来正被拍的舒爽,闻言连连摆手。


    又谦虚道:“这些也只是基础,不算什么的。”


    这只军队从无到有,才一个月时间。


    两人闻言也不觉得冯一博是在吹牛。


    “怪道都说江南武备松弛,我见其他卫所,无一处及得上一博练了一个月的兵!”


    听到周俊感慨,王至善也不由叹息道:


    “若是他们有这军容,又怎么会被区区倭寇欺负到头上?”


    江南士人普遍观点,倭寇只是纤芥之疾。


    但官兵都是乌合之众。


    “两位实在过奖了!”


    冯一博谦虚一句,话锋一转道:


    “现在你们总该相信,我真的是忙着练兵,才没去拜访二位了吧?”


    “自然!”


    王至善认真点头,郑重道:“一博练兵如此辛苦,稍后我让人过来劳军。”


    “倒也不必破费。”


    冯一博闻言摇了摇头。


    没等王至善再说话,又道:“你把十五头猪还我就行!”


    “哈哈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