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四章 捐纳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政想到自己才与母亲和好没几天。


    实在不想再惹她老人家生气了。


    “唉!”


    于是,他重重一叹,又慢慢放下锦墩。


    “母亲,儿子身子不适,先回去了。”


    等贾政一走,小院里的牌局也散了。


    宝玉来不及摔玉,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只能默默钻到贾母怀里啜泣着。


    三春姐妹们各自回房。


    宝钗跟着黛玉去了厢房。


    一进屋,黛玉就忍不住兴奋道:


    “姐姐,这首诗必可流传千古!”


    “唉!”


    宝钗闻言却叹了口气,道:


    “我的傻妹妹,你没听姨父说他要离开都中了吗?”


    “啊?”


    黛玉顿时一愣,随后喃喃道:


    “对啊!钦差巡江南倭寇和练兵事,是要回江南了……”


    说到这里,黛玉抬起头,一脸担心的道:


    “姐姐,你说这会不会有危险啊?”


    宝钗自然也有些担心,但她上前轻轻环住黛玉。


    安慰道:“那自然不会,他可是有着‘堪比稼轩’的美名!”


    宝钗的语气充满了信心,让黛玉稍微有了些安全感。


    “姐姐,今天你能陪我住吗?”


    “好,今天我不走了。”


    宝钗点了点头。


    她知道黛玉在担心什么。


    想起自己以前的经历,便讲道:


    “妹妹其实不必担心,之前在金陵时,他就带着二百庄丁,斩杀了上百倭寇,自己却未损一兵一将呢!”


    又见黛玉好奇的看着她,便讲述起两人相遇的过往。


    “那时候因哥哥……”


    ……


    与此同时。


    都中的众多官邸内,都或多或少的。


    发生着类似的事。


    无论文臣武将,还是勋亲贵戚。


    或因冯渊年纪轻轻探花及第。


    或因今日太极殿中诗才心折。


    或因皇帝对其才华风骨认可。


    总之,因为各种原因,都流传着此诗。


    这一首诗覆盖面都中,传播速度极快。


    比起张贴的邸报,还要强上几分。


    甚至不知从何时起,都中甚至流传出一句:


    生子当如冯一博!


    可就是这样一位被人传颂的大诗人。


    此时,却正和一个阉人有说有笑。


    “夏公公,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要捐两个武官,就是不知您能给个什么价格。”


    冯一博寒暄几句,就直奔主题。


    夏秉忠本来被小春子急急叫来,还有些不悦。


    听到冯一博竟是为了捐纳,顿时眼睛一亮。


    “哟!冯侍讲还真是守信,这么快就给咱家介绍买卖了!”


    夏秉忠赞叹两句,便直接问道:


    “不知对方想要几品的缺?”


    冯一博也不绕弯子,直接伸出两根手指。


    “两个千户。”


    “嘶~!”


    夏秉忠闻言兴奋的吸了吸气,又搓着手道:


    “两个实缺千户可不便宜啊!”


    冯一博摇了摇头,失笑道:


    “夏公公说笑了,我说的当然不是实缺,候补足矣。”


    候补千户?


    这可吃不到空饷啊?


    夏秉忠闻言一愣,似乎想到什么。


    试探道:“难道冯侍讲是想在江南……”


    “这是他们的履历,夏公公可否便宜点。”


    冯一博没有回答他,而是拿出两张纸递了过去。


    一张写着:江南应天府江宁县冯家庄陈默


    另一张则是:江南应天府江宁县冯家庄孟俊。


    上面还有他们祖上三代的情况。


    这自然是狗子和猛子的大名。


    夏秉忠一看就明白,他们都是冯家的家生子。


    他有些犹豫,道:“冯侍讲这是在为难我啊?”


    冯一博笑了笑,捧了一句,道:


    “小小千户而已,夏公公岂会为难?”


    “吁!”


    夏秉忠盘算片刻,吐出一口浊气。


    随后一脸严肃的说出了一个金额:


    “五千两。”


    “我曾听人说,捐个五品实缺武官也顶多五千两,怎么到我这儿候补就要这么多?”


    冯一博笑容收敛,声音也有些冷厉。


    “夏公公真是一点儿也没将我当成自己人啊?”


    “冯侍讲是真不懂,还是和咱家装糊涂呢?”


    夏秉忠虽然依旧笑眯眯的,可眼中闪烁着精芒。


    “若是平日里,你找咱家说句话,最多一千五百两一个候补千户。”


    他往前一探身,手轻轻往桌上一压,道:


    “可你这个时候捐官,别说五千两换两个后补千户。”


    “就算是一万两,两万两,怕也没人会接!”


    见冯一博面无表情,也不说话。


    夏秉忠又道:“实话和你说,咱家敢做这个主,还是因为要把人挂到京营,不然……呵呵!”


    京营的缺都是肥缺,哪怕是候补的也比别处贵上不少。


    因为候补若再努努力,是能转正的。


    冯一博因为李守中的原因,算是景顺帝的人。


    夏秉忠才敢把京营的候补卖给他。


    若是一般人,他还不一定敢卖。


    而除了京营,冯一博想买其他地方,就都要经过太上皇那边。


    说到此处,夏秉忠停住话头,冷哼一声。


    又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唉!”


    冯一博闻言叹了口气,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个锦盒。


    “这是本来也是给夏公公准备的,还想着多的就请夏公公喝个酒。”


    一边说着,一边将锦盒递给夏秉忠。


    夏秉忠接过锦盒打开。


    里面是一张五千两银子的汇票。


    “看来我是请不起了。”


    夏秉忠有些惊讶的抬头,就见冯一博正对他微笑。


    五千两的价格,和他想的相差不大。


    不过书架上自然不是一个盒子。


    若是三千两能谈下来,就会拿一个书封。


    甚至最多的一个,是一张画轴。


    里面是一万两。


    正所谓:《不会带团队只能自己干到死》


    冯一博想要干番事业,组建团队必不可少。


    狗子和猛子都是他最信任的人,必须是这个团队的核心。


    而捐纳,就是让他们快速提升,最简单的办法。


    “此去江南,朝中的事还是要有劳夏公公帮忙照看些。”


    夏秉忠沉默了一下,才道:


    “这事你上次给过了,咱家办事你是知道的。”


    “自然,若非信了公公,我也不敢如此托付。”


    冯一博点点头,又郑重道:


    “虽我要去江南,但该给公公的只会多,不会少。”


    “不管他日我回不回来,夏公公这边定然不会白忙。”


    夏秉忠闻言也肃容道:“你自放心去就是,这边若有风吹草动,咱家就知会令师一声。”


    当日傍晚,就有小内监送来两张告身。


    冯一博知道,这还不算完。


    等到了江南,还要找兵部登记。


    把两人调到自己麾下,才算真的解决问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