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 赐婚薛家,敲打贾府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说来了圣旨,贾家众妇皆是惊讶无比。


    都道莫非是宝钗封了妃嫔?


    可一早不就说因故落选了吗?


    薛母也不明所以,连忙让人止了戏文。


    又央姐姐王夫人帮忙将贾家众人安顿一番。


    自不必提。


    单说梨香院正堂这边。


    薛蟠安排人迅速摆好香案。


    等薛母和宝钗一到,开启中门全家跪迎。


    夏秉忠乘马而至,身后跟着十几个内监。


    一个个趾高气昂,好不威风。


    进了大门他也不下马,直至正堂方才停下。


    翻身下马后,才满面笑容的走至厅上。


    面南背北而立。


    待薛家人跪好,他才将手中圣旨一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薛家三人整整齐齐的跪着。


    心中各有忐忑。


    却又有着共同的期盼。


    因为此时来圣旨,很可能是册封妃嫔。


    不然,其他事也不会叫后宅女眷接旨。


    “有今科探花,翰林院编修冯渊,其才出众,其德惟馨,予怜其才,而感其德,欲赐降天恩。”


    不是选为妃嫔,是给冯渊降恩?


    这和薛家有什么关系?


    娘仨都没反应过来。


    “又闻薛氏有女宝钗者,行端仪雅,礼教克娴。”


    什么!


    娘仨都是惊诧莫名。


    却又各有不同。


    薛蟠听到这里还有些不知所云。


    薛母则震惊不已,期盼着不是她想的那样。


    而当事人宝钗,却有些恍惚。


    “此二人男才女德,良缘天作,特下旨赐婚!”


    “……”


    这下薛蟠听懂了,却是又喜又惊。


    喜的是,妹妹竟被皇帝赐婚。


    这对薛家真是天大的殊荣!


    起码说明薛家还在皇帝的眼中。


    惊的是,赐婚对象。


    竟是那个让他害怕,又文武双全的冯渊!


    薛母这边则是再无侥幸。


    若非还在接旨,怕是软在那里。


    她对冯渊的印象极为深刻。


    印象有二。


    一是薛蟠所言。


    此人砍下上百人头,只因运送麻烦。


    这是冷血。


    二是王夫人所言。


    此人连番得罪贾母和太上皇。


    这是狂悖。


    所以在薛母的印象中,冯渊就是一个冷血狂悖之人。


    这要是取了宝钗,薛家还能有好日子?


    宝钗还没缓过神来。


    旨意后面说的什么,宝钗都没听清。


    那些也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


    她和冯渊,被赐婚了?


    虽然宝钗承认,对冯渊有些好感。


    但那也只是些许少女情怀罢了。


    绝对未及如此!


    不过,现在想想此人。


    剿灭倭寇在先,探花及第在后。


    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年纪轻轻,就已是清贵的翰林院编修。


    说前途似锦不为过。


    虽哥哥说他得罪过太上皇。


    但今日赐婚又说明他简在帝心。


    起码仕途无碍。


    宝钗还没想太明白,就感觉夏秉忠忽地顿了一下。


    才道:“钦此~!”


    薛家三人听到此,都道是结束了。


    刚想要谢恩,却又听夏秉忠继续道:


    “恭喜薛家,恭喜薛大姑娘,圣上特遣恩赏以贺。”


    随着他的话,有内监手捧礼物,一对对的过来奉上。


    “金、玉如意各一对。”


    “‘鸾凤和鸣’大红宫锻,‘良缘天成’大红宫绸,各四匹。”


    “金锞、银锞各十对。”


    一应御赐,都是成双成对。


    薛家根本不及多想,本能的齐齐高呼:


    “薛家上下,叩谢天恩!”


    薛蟠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起身。


    又毕恭毕敬的奉在香案上,才转身朝夏秉忠抱拳:


    “有劳夏公公传旨,需请诸位吃点酒解解乏。”


    随着他的话,一百两的汇票塞入夏秉忠衣袖。


    薛蟠虽不会做生意。


    但毕竟也是大家子,迎来送往还是懂的。


    夏秉忠扫了一眼,很是满意。


    没想到冯渊出手大方,他这未来的舅哥也不差。


    “劳薛大爷把贾家二房的政公叫来,咱家有些事,还想要交代几句。”


    薛蟠闻言忙不迭遣人去叫。


    夏秉忠也不客气,直接就坐上主坐。


    这边自有丫鬟奉上香茗。


    没过多久,贾政就匆匆赶来。


    “下官贾政,见过夏公公。”


    夏秉忠斜睨他一眼,道:


    “想必贾家应该知道,冯渊与贾家的误会,已惊动了太上皇。”


    贾政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他甚至都不知道冯渊和贾家有什么误会。


    那日王夫人随口一说,也没细讲。


    贾政自然没当回事。


    至于冯渊和太上皇,他倒是知道此事。


    毕竟他向来关注士林动向。


    甚至私下还为冯渊可惜。


    没想到,这事竟然和他家有关。


    其他四王八公之人,知道也没几个。


    太上皇的媚眼,却是都抛给了瞎子。


    “虽圣上未曾说,但咱家合计着,他老人家定是不忍太上皇劳心,所以才赐婚冯薛两家。”


    夏秉忠不管他真的懵了,还是在演戏。


    开口先把景顺帝撇清,然后就开始敲打。


    “既然咱家来这一趟,就擅自做主,为你们两家说和一二。”


    他句句都说不是景顺帝说的。


    但谁都明白,这就是景顺帝的意思了。


    “咱家想着,此事既然从贾家而起,还需由贾家做个结尾,方才圆满不是?”


    贾政依旧不懂,疑惑道:“还请夏公公指点,贾家无所不从。”


    “别别别,也许只是咱家多心。”


    夏秉忠有些无语,但却也不能说的再明了。


    “这事还要贾家自己揣摩揣摩,是不是我说的这么个理。”


    顿了顿,他盯着贾政,尖声道:


    “若是,那就该尽快重修旧好,免得太上皇跟着劳心。”


    若是这还听不懂,夏秉忠也没办法了。


    “若不是,那就是咱家想错了,贾家也不必放在心上。”


    “就当咱家想和贾大人说上几句闲话。”


    贾政以为他这是生气了,连忙拱手:


    “不敢不敢,稍后贾家一定问清此事,定然让公公满意!”


    自己家的事,自己都不知道?


    夏守忠不想和这个草包再多说什么,直接起身。


    “走了!”


    呼啦啦啦,十几个内监都长身而起。


    “等等!”


    贾政喊了一声。


    两步追上夏秉忠,囫囵的往他袖里一塞,


    一个金锭子就落在夏秉忠手里。


    “多谢夏公公指点迷津,小小心意,请夏公公吃些酒。”


    看得出,贾政对这样的勾当都有些生疏了。


    好在,也不是不懂事的。


    ……


    毕竟是在贾家。


    前面宣旨不久,王夫人就得到了准确消息。


    “薛家两房女儿,竟都要嫁了清贵去!”


    这个消息让她心里烦闷不堪。


    原本说的好好的,“金玉良缘”计划就要启动。


    没成想,那姓冯的却横插一杠子!


    而且还是皇帝赐婚,薛家绝对无从拒绝!


    求还求不及呢!


    王夫人静不下心,开始在房中踱步。


    “这让我们宝玉可怎么办?”


    良久方才停下时,面色依旧阴晴不定。


    “难道……只能娶那个娇怯的小黛玉?”


    “不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