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章 冯渊离府,黛玉赏画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黛玉被欺负,冯一博的确有点上头了。


    但他这么做,却不仅仅是因为上头。


    这事其实并不用搞得这么激烈。


    以他外人的身份,只捅开一点,就算解决了。


    毕竟贾府也是要面皮的。


    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李守中的增值立场问题。


    当初李守中就是被贾家这个姻亲牵累,才会卡在国子监祭酒这个位置上十几年。


    如今虽然立场鲜明的上了奏折,但行动上并没有做绝。


    不仅如此,还写信让贾政照顾冯一博。


    为此冯一博还提醒过他。


    但李守中是个端方君子。


    如何会为这事与贾家断绝往来?


    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这次冯一博来贾府,是代表李守中的。


    而他得罪了贾母的事,定然瞒不过有心人。


    这是在为李守中铺平一点回京的路。


    至于得罪贾家的后果。


    说实在的,贾家的门第对付普通人可以碾压。


    但对上清流文官,就未免底气不足。


    别看冯一博只是个举人。


    但别忘了,他是来参加春闱的。


    眼看即将放榜,这时候要是出点事,很容易被放大无数倍,瞬间成为舆论中心。


    没人会傻到触这个霉头。


    除非贾母豁出脸去,就把事闹大。


    但事情的根本,其实就不是悖逆长辈。


    而在于贾府不守“礼”。


    读书重在知“礼”,这是读书人的共识。


    若是这种事闹大,简直是在为冯一博扬名。


    一个不惧权贵,为“礼”坚守的读书人。


    用现在话说,简直就是时代楷模。


    闹大的结果,贾府绝对无法承受。


    所以冯一博才会有恃无恐,但也一直死守“礼”字。


    出了贾母的院,他悠然按照原路返回。


    穿过夹道后又到了南大厅外。


    “政公可还在?”


    见大厅外有个童儿,冯一博上前询问。


    “老爷办事才刚回来,您是哪位,可有提前通传?”


    冯一博闻言就是一笑,道:“麻烦帮我通传一下,就说冯一博来拜别政公。”


    贾政听闻是冯一博,也没多想就让他进来。


    “政公,晚辈要走了,特来告辞。”


    “嗯,一博这段时间应该都在都城,可要常来常往。”


    贾政一句正常的寒暄,却得到一个让他一愣的答案。


    “恐怕不能了。”


    冯一博面带愧色,道:


    “还未向政公道歉,刚刚在后院,一博有些言语不当,惹得老太君不快,还望政公海涵。”


    贾政闻言皱眉,同时也很疑惑,道:


    “哦?母亲向来宽宏待人……”


    冯一博立刻避重就轻道:


    “好叫政公知道,令公子忽然发脾气摔了脖子上的玉,把林姑娘吓晕,在下忍不住就说了几句,没想到就引起老太君的反感了。”


    “这个孽畜,稍后我定要要他好看!”


    贾政怒气冲冲的,似乎要揍宝玉。


    冯一博更加惭愧了。


    他拱着手,别过头,口中道:“实在是晚辈的错,虽老太君有些事于礼不合,也不是我这个晚辈能够置喙的。”


    “于礼不合?”


    贾政刚要追问。


    冯一博就摆摆手,道:“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您问婶婶就知道了。”


    “晚辈告辞。”


    说完似乎没脸见人,拱了拱手就走了。


    只留下一脸懵的贾政。


    似乎想起什么,他怒气冲冲的朝后院去了。


    片刻后,后宅鸡飞狗跳。


    “老爷?你为什么打我啊?”


    “你这个孽畜还有脸问?”


    …………


    贾母院的厢房里。


    屋里只有雪雁一人伺候着,紫鹃已经被打发出去办事、


    而黛玉正看着手中的画卷发呆。


    她其实早就醒了。


    只是,听到屋里争吵之事与她有关。


    她一时不知该如何面对。


    一个女儿家,对于这种事,不论说出什么话来,都会显得十分唐突。


    索性,她就继续装晕。


    黛玉知道,在贾府中,外祖母对她最好。


    也是她最大的依靠。


    但外祖母一心想要两个最爱的凑成一对。


    饱读诗书,学而知礼的她,内心深处并不赞同。


    只是,她也无力反对外祖母的安排。


    可今日,冯一博为她出头了。


    黛玉怎能不为此心潮澎湃?


    没装晕多久,太医就来了。


    事情也算告一段落。


    等太医和冯一博走了,她才装作悠悠醒转。


    之后,贾母让人收拾出来一间厢房,把她安置了进去。


    旁边住的就是贾府的三个姐妹。


    虽还和宝玉一个院,但终究不在一屋住着了。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冯一博将此事捅破,贾母就没法再留黛玉一起住了。


    主要也是因为,她不会把宝玉撵出去。


    到了新的房间,黛玉就把人都支了出去。


    只剩下雪雁一个伺候着。


    到底是自己从家带来的。


    虽办事没那么稳妥,关键时刻却是向着自己的。


    将冯一博送的画轴拿出,一副奇特的画就映在黛玉眼中。


    “这是什么画法?”


    这画与她所见皆有不同。


    正常来说,丹青重写意。


    即使是肖像画,也多是扁平的。


    而眼前这幅画,却给人一种生动之感。


    若非没有颜色,简直就和真人无异。


    画的是她在船上时,穿着男装的模样。


    正是两人初见的装扮。


    之前看名字,黛玉已经意料到了。


    此时却依旧难掩羞涩。


    “可真好看啊!”


    在旁伺候的雪雁被惊艳到了。


    素描的手法,任谁第一次见了都会惊艳一下。


    黛玉却嘴硬道:“这画有些可取之处,但也只得其形,怪道他言说粗陋。”


    雪雁不解道:“可是真的很好看啊!”


    “是吗?”


    黛玉的嘴角忍不住上翘。


    毕竟画上的是她。


    “嗯,这连头发丝都画出来了,冯解元可真细心。”


    雪雁用力点头,又肯定的道:“他一定是把小姐的样子刻在心里了,才能一丝一毫都不差的。”


    黛玉顿时羞恼,道:“别胡说,他能年纪轻轻就考中解元,定是个过目不忘的神童。”


    雪雁奇怪道:“那也不能什么都不忘,他怎么不画我哩?”


    黛玉顿时恼羞成怒:“当然是因为我救了他!”


    “噢噢噢!”


    雪雁自是在打趣她,闻言又故意道:“可冯解元为什么听说小姐和那人住一屋就生气了呢?”


    这下黛玉也怒不起来了,心虚道:“你还说!还不都是你乱说!”


    两人打趣几句,黛玉才继续看画。


    画像上还提了字。


    只是好像得了一点颠张狂素的真意,需要仔细辨别才能认出。


    人生若只如初见。


    简单的一句话,黛玉却恍惚如昨日重现。


    一时间,竟读出了万千未尽之意!


    “可惜只得一句,若有一对定然更好。”


    雪雁闻言轻笑打趣道:“原本都是形单影只,凑在一起不就成了一对?”


    平日嘴上从不输人的黛玉,却没敢再接她的话。


    再往下,还有落款和日期。


    若是贾雨村看了,定然会感慨都是送的画,待遇却不同。


    若是冯一博听了,定会告诉他……


    黛玉确实不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