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章 各方反应(上)

作者:迷糊又无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最先抵达的是薛母,薛王氏。


    薛蟠并未告诉她宝钗出事,而是自己寻了关系出的城。


    等薛母从帮薛蟠出城的老亲处知晓此事,吓得差点没晕过去。


    可想到倭寇攻城在即,而她一双儿女俱在城外。


    却连晕都不敢晕了。


    她动员了几乎所有老亲,可除了派人去寻,也没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特殊时期,总不能因她一家而影响金陵的安全。


    好在,正在她愁苦间得到消息,便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文龙!宝钗!我的儿啊!真是你们回来了吗?”


    隔着城门,薛母就一遍一遍的呼唤。


    “文龙?宝钗?能听到吗?是我啊!”


    门外的刘昭听得心烦,就让抬他的庄丁回去通报一声。


    片刻之后,薛蟠来到城门口,强忍着没有哭嚎。


    “妈!是我们!你不要担心,我和妹妹都很好!”


    得到回应的薛母稍稍安心。


    于是,她不再继续烦刘昭,而是在城内催促董宇开门。


    知道薛家得罪不起,董宇只能一脸陪笑的说着车轱辘话。


    但死活也不敢开门。


    好在,指挥使穆琨,国子监忌酒李守中很快就都到了。


    董宇和穆琨禀告之后,才派人出去查验。


    事情本就是真的,自然也很容易就能查实。


    看到摆放整齐的人头,出来核验的吏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三确认,都是东洋打扮。


    随行的人员也都是本地口音。


    他没有直接让人开门,而是拜别刘昭,又被吊篮拉回城里。


    这是因为人在城外,所说的一切城内都不会信。


    防止被敌人挟持。


    核验吏员回去不久,城门就缓缓打开。


    随后三波人马,各自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在马车上,薛家母子二人就抱头痛哭。


    “呜呜呜!”


    “我的儿啊!”


    反而是宝钗,耐心的在旁劝说起来。


    “妈,哥哥,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合该庆祝才是。”


    就这样,两人哭了一路,宝钗劝了一路。


    直到回府,母子二人才逐渐平复。


    薛母屏退左右,一边安抚着还在抽泣的儿子,一边担心的看着女儿。


    “宝钗,你这一日夜如何过得,那冯家……”


    “妈!”


    哪怕是亲妈相问,宝钗也难免羞怒。


    她直接出言打断,道:


    “昨日那小冯老爷,因和哥哥起了冲突被豪奴围住,让我送他出城也只是权宜之计,并非有意轻薄。”


    “只因城门忽地关了,他担心我的安危,怕我若出事都怪到他的头上,才迫不得已将我带回冯府。”


    不等薛母多问,宝钗连珠炮似的说着。


    “从始至终,他都以礼相待,连同车都不算,我在车厢内,他和长随在车厢外。”


    “在他府里,我们连面都没见过,从进府开始便由其奶娘孟嬷嬷接待,并无半点失礼。”


    薛母完全插不上嘴,有些惊讶的看着宝钗。


    她却还在继续:


    “此事你可以问莺儿和张嬷嬷,她们都全程在我身边。”


    “况且这还只是白天,后来哥哥又寻了过去,与我住在一个院子。”


    似是怕薛母不信,一口气搬出三个认证。


    见哥哥已经不再抽泣,还指着他道:


    “哥哥虽被冯府的人绑了,但其实也是情非得已。”


    “只因当时倭寇将至,小冯老爷不想与他纠缠,便让人押送到我的院里,交由我安抚哥哥。”


    薛母顺着宝钗的目光看向薛蟠。


    薛蟠犹豫了一下,但也点了点头。


    “后来我才知道,小冯老爷当时是带人去剿倭寇了的。”


    没等薛蟠说什么,宝钗又道:


    “妈,这事我只说这一次,以后咱们和冯府又无来往,也没必要再提。”


    “若是有人问起,你便如此说就好,想来事急从权,也不会有损名声。”


    不知为何,虽然解释清了,心里却越发烦躁。


    难道是热毒犯了?


    可又没有其他症状。


    宝钗又看向薛蟠,道:


    “还有,哥哥也不要再找冯家麻烦,毕竟他们剿灭倭寇,为江南之人都出了口恶气。”


    我哪敢找他麻烦?


    薛蟠心中想到。


    他现在还在想着昨晚砍头的那一幕。


    宝钗却怕他不明白其中厉害,更加细致的道:


    “再则,小冯老爷是今科解元,咱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怕,但也还是少得罪读书人。”


    “免得那些读书人口诛笔伐,清流御史借机再参薛家几本,实在得不偿失。”


    说完之后,宝钗才反应过来。


    自己似乎很久没这样了,不由得有些讪讪。


    果然,薛家母子面面相觑。


    他们都发现了宝钗的异常。


    尤其是薛母,其实只是心疼她,想要关心一下。


    没想到女儿反应这么激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自从薛父去世,宝钗就变得罕言寡语。


    有好几年没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了吧?


    即使宝钗不说,薛母也早就想好了应对。


    宝钗虽在外住了一晚,但是她还小得很。


    离及笄都还有两年。


    二来,像她说的,有丫鬟婆子全程跟着。


    如今又知道薛蟠这个哥哥也是随后就到了,且在一个院子住着。


    必然也能免去更多口舌。


    三来,这个姓冯的也是乡宦人家,自该知晓薛家在金陵的名声。


    只要不傻,必不至于往死里得罪她家。


    本以为宝钗经过此事多少会受些惊吓。


    可薛蟠哭了一路,宝钗却想着这些。


    最主要的是,句句不离那冯家!


    虽说宝钗向来最是稳妥,但毕竟年纪还小。


    莫非……


    薛母呆愣片刻,似是想通了什么,后又想起了什么。


    她没再纠结这事,而是打量着宝钗。


    直看得宝钗有些发毛,才道:


    “宝钗,前些日子得个信儿,还没及和你说,今上选秀在即,除聘选妃嫔外,还要求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原本还在犹豫,如今薛母却下定了决心。


    她看着宝钗,直接问道:“我想你去试试,可好?”


    没等宝钗回答,她又自顾自的道:“选不上也无妨,就当陪我去都中探探亲戚,你姨母家的那块玉,你还没见过呢!”


    宝钗沉默片刻,才道:“一切听由母亲安排。”


    说完便再次陷入沉默。


    一旁的薛蟠忽地道:“妈,我和你们一起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