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3章:海上丝绸之路,责任归属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问题又推到我这里?”


    “陛下,当时三大厂在我手里的时候,大家可不是这样说的。”


    “如果三大厂一直在我手中,现在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现在出问题了要我擦屁股,过分了吧?”


    方源满怀委屈说道。


    三大厂原本是自己的,后面被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夺取。


    因为刚好各种问题出现,三大厂的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方源顺手给了他们。


    但是给了他们是给了他们,不代表三大厂出了问题之后又要自己解决,而且还不是自己的厂了。


    “方源,现在不是三大厂的问题,是通货膨胀的问题!”


    长孙无忌沉声道。


    他不能让方源揪着三大厂的问题。


    否则接下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在我看来,就是三大厂的问题。”


    “只要解决了三大厂的问题,通货膨胀就能够解决。”


    方源冷哼一声道。


    “胡说!”


    “三大厂的根本问题是在于纸币太多导致,怎么说解决了三大厂问题就解决了通货膨胀?”


    长孙无忌不想。


    他只是觉得方源就是故意这样转移矛盾。


    方源也是冷哼一声,没有回长孙无忌的话。


    “方源,你说解决三大厂的问题就能解决通货膨胀?”


    李世民心中暗骂了声方源,随即乖乖提问。


    通货膨胀关乎朝廷的问题,关乎大唐江山,他不得不主动点。


    “原理上说不通,但实际上却可以如此。”


    方源沉声道。


    从通货膨胀开始,方源就一直在想如何解决。


    之前一直都没能想出解决办法,于是将三大厂变相卖给了长孙无忌和高士廉。


    时至今日,方源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应该能够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就算不能完全解决,也能将它彻底压下去,随着时间而消失。


    “快说!”


    李世民顿时激动追问。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人也是看向方源。


    两人都不相信方源解决三大厂就能解决通货膨胀,觉得方源是故意将问题推到三大厂,好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陛下,明人不说暗话。”


    “长孙尚书和高尚书利用不正当手段夺去我的三大厂,又联合三省六部对我进行革职,我很有怨气。”


    方源沉吟片刻,沉声道。


    话落,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嘴巴都张大。


    就是李世民也忍不住头稍微上前,满是惊讶。


    这种话都能当面说出,方源这是情商低还是要干嘛?


    为由马周忍不住对方源竖起大拇指,觉得方源就是快意江湖。


    他作为教书先生的时候,就是看不惯一些官员的虚伪。


    “方侍郎,你不要含血喷人!”


    “三大厂明明是你卖给我们的,收钱的时候你可没少收的。”


    “还有你的降职,是你犯错了事,三省六部走流程降职的,与我们两人无关!”


    长孙无忌沉声道。


    不管是三大厂还是方源降职,他们都有理有据。


    尽管都是他们作为牵头人,但他们都是符合正规流程的。


    像方源这种含血喷人的操作,他是最看不惯的,绝不承认。


    “三大厂的地是我买的,厂房是我建设的,你只是给予补偿,没有给钱购买。”


    “长孙尚书,你要是有意见,我们可以拿出清单对峙,看看是卖还是补偿。”


    方源冷哼一声道。


    三大厂当时的交易不能说卖。


    只是方源不想要了,给长孙无忌他们,顺便要些补偿。


    “哼,对峙就对峙!”


    长孙无忌不怕,冷声道。


    “好了,你们不要吵了!”


    “方源,你要怎么样才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李世民气得拍桌子,怒道。


    估计方源是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却心有怨气。


    那就看看要怎么样才能解决方源心中的怨气。


    “三大厂是长孙尚书和高尚书强抢强卖过去的,如果能将三大厂还回来,我愿意全力压下通货膨胀问题。”


    方源沉声道。


    “方源,三大厂我们投入巨大,说还给你就还给你?”


    高士廉顿时不满意了。


    三大厂他们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中,除了工人的月俸投入了将近一百万之外,还有其他数十万的投入。


    如此大的投入一分钱都还没有赚到,就还给方源,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不过高士廉话还没有说完,长孙无忌的手就拉了下他。


    “还给你可以,但是你得保证解决问题!”


    长孙无忌沉声道。


    三大厂在他们的手中就是赔钱货。


    短时间内,他们不能关厂,还得每月支付钱给工人。


    按照现在的情况,未来多长时间能够盈利都不确定,留着只会是拖油瓶。


    既然如此,那还给方源也可以,还能在皇帝面前留下好印象,影响太子竞争的力量。


    “方源,辅机都这样说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李世民很满意地看向长孙无忌,缓缓道。


    还是自己的老战友深明大义,方源这混蛋只会气自己。


    “三大厂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同样如此。”


    “我需要长孙尚书或者高尚书再给三大厂给予三个月的月俸。”


    方源沉声道。


    他自然是看出了李世民的不满意。


    但那又怎么样,谁叫自己有办法解决问题呢?


    “不可能!”


    方源话都没说完。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就纷纷开口。


    三大厂一个月就将近五十万的月俸,再支持三个月,还没有回报,不是要他们的狗命吗?


    “三大厂一个月月俸多少钱?”


    李世民觉得脑瓜疼,沉声道。


    如果不高,这边钱宁愿自己出。


    “将近五十万。”


    长孙无忌气冲冲说道。


    李世民一听,顿时打消了自己出钱的想法。


    五十万,三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万,大唐一年的税收才勉强两千万而已。


    “如果长孙尚书和高尚书不愿意出这笔钱,我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陛下,总不能事情我来做,钱也要我自己出,某些人却什么都不干吧?”


    方源略带嘲讽说道。


    李世民再次感到头痛。


    确实,问题本来是他们三人的。


    方源现在提供办法去解决,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却什么都不做,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被方源这么一说,一时间说不出反驳的话,感觉要掉进方源设置好的坑中。


    “陛下,民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力出力,没力出钱。”


    “方侍郎有能力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其中遇到的金钱问题,自然得有人承担,这才公平。”


    马周突然开口。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顿时看向马周。


    马周神色淡然,好像是没有看到两人吃人的目光。


    “朕以为确实应当如此!”


    “长孙无忌,高士廉,你们两人如何选择?”


    “是选择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还是选择出现支持解决问题的人?”


    李世民沉吟片刻,不得不同意方源的意思。


    确实是一人出力一人出钱才叫公平,才能堵住方源的不满。


    “臣,臣选择给钱!”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出两人的不满。


    可是不满又有什么用,谁叫他们解决不了三大厂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真是可悲,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都是站在帝国的最高层,手下能人无数,却解决不了问题。


    这其实怪不了下面的问题,主要是方源制造出来的东西太过新颖,人们还没有影响经济带来的影响,无法解决纸币过多的问题。


    “很好!”


    “方源,你有什么办法说说吧。”


    李世民松了口气,颔首看向方源道。


    “这里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我挑一点好理解的来说。”


    “还是利用对外贸易,减少我国纸币的存量,扩大贸易,减少内需,解决问题。”


    方源沉声道。


    “现在不少世家正在对外贸易,正是因为他们的贸易通货膨胀问题才得以解决。”


    “但是,现在有能力的世家都在对外贸易,想要再扩大对外贸易几乎不再可能!”


    “方源,你的这个方法似乎不是很行!”


    长孙无忌沉声道。


    对外贸易,又是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虽然能够压制得住通货膨胀,但只能是压住,而且时间很长。


    就比如现在从长安城去高句丽等国家的贸易,一趟来回要三四个月,时间太久太久。


    李世民也疑惑看向方源,感觉方源的这个方法不太行。


    “陆地贸易自然不行,但海上贸易呢?”


    “我们大唐有陆地丝绸之路,但却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方源呵呵一笑道。


    他对海上丝绸之路早有想法。


    钢铁轮船的打造就是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当时方源听到王诗语的话后灵光一闪,于是开始打造钢铁轮船。


    “海上丝绸之路?!”


    “你打造的钢铁轮船就是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李世民顿时眼神一亮,并且想到方源开的船厂。


    “不错。”


    方源得意一笑。


    “海上丝绸之路早就有人想过,甚至也有人尝试过。”


    “但是海上运行凶险,无法知道路程,时间成本依旧十分巨大!”


    长孙无忌提出自己的想法。


    陆地丝绸之路给大唐带来了无数的好处。


    现在提倡的对外贸易虽然不是丝绸之路,但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需要的时间成本巨大,风险也巨大,估计比现在的对外贸易成本还要大很多。


    “那是没有钢铁轮船的情况下。”


    “而且王家的王诗语曾经试过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失败了,但是她知道路线。”


    “只要给予她一定的支持,我现在五艘钢铁游轮,能暂时压住通货膨胀。”


    方源沉声道。


    这些天,王诗语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出海。


    但是被方源留下,说是再给她造两艘船再出发。


    现在另外两艘船已经快试水,很快能够出海。


    到时候五艘船出动,一次能带出很多货物。


    也能带很多纸币出去,尝试打开海外市场。


    也就解决了现在国内纸币过量的问题。


    “当真行?”


    李世民沉声道。


    这方法没人成功过,他有些担心。


    毕竟关乎江山的稳定,不得不在意一些。


    “十之八九。”


    方源没有打包票。


    在他的构思中,没问题的。


    “陛下,既然方侍郎说可行,那就让他试吧。”


    “但我们已经出现,如果方案解决不了,责任在于方侍郎。”


    长孙无忌沉声道。


    他觉得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很多很大。


    但既然方源要试,那就让他试,反正已经和他们无关。


    如果事后再发生通货膨胀的问题,以及三大厂的问题,都是方源的问题。


    “方源,你以为呢?”


    李世民略显不满。


    事情还没有开始,就撇清楚责任的问题。


    刚才对于长孙无忌的满意,现在又消失七七八八。


    “长孙尚书这么怕责任,不愧是吏部尚书。”


    “我没问题,但为了保证我施行方案的过程中不受钱的影响,我强烈要求长孙尚书和高尚书提前支付三个月的月俸!”


    方源呵呵一笑,随即沉声道。


    “提前支付?”


    “三个月就要将近一百五十万,方侍郎让我等任何凑齐这么多钱?”


    高士廉是不愿意的。


    因为他不知道中途会变成什么样子。


    万一方源的方源很容易解决问题,那自己舅甥不是亏了?


    “高尚书说这话,陛下你信吗?”


    “长孙家和高家没有钱,说出去谁信啊?”


    方源冷哼一声,看向李世民说道。


    高士廉的脸顿时一僵,愤愤看向方源。


    高家和长孙家这些时间的糟蹋,已经没什么钱了。


    “朕以为,如果长孙尚书要划分责任,那就按照方侍郎说的。”


    李世民沉声道。


    他也不觉得长孙家和高家会没钱。


    “陛下,臣愿意提前给钱,给我们十天时间吧。”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说道。


    一百五十万虽然多,但和责任相比,他宁愿给钱。


    后续一旦方源有哪里做得不好,他绝对不会放过方源。


    高士廉冷哼一声,但同意了自己外甥的意思,同意提前给钱。


    “如此,没意见了吧?”


    李世民沉着脸看向方源。


    都是朝廷重臣,却像是生意人一样斤斤计较,丢人。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