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3章:骊山北麓,秦始皇陵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怀疑是蜀王?!”


    李世民声音冰冷,杀气凌凌。


    他看着方源,也不知道是对方源带着杀意,还是对李恪带着杀意。


    “陛下误会了。”


    “我只是将自己知道的说一遍,完全没有怀疑蜀王,也不敢怀疑蜀王。”


    方源微微低着头,没有和李世民对视。


    之所以选择告诉李世民,是想要让李世民头痛和忙碌。


    从火铳事件开始,自己和皇帝的关系就有些决裂,不再像往常那样子。


    如此情况下,只有出现更大更烦的事情,李世民才没有时间理会自己。


    当然,李世民也不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杀自己,最多就是决裂更加大。


    “你下去吧。”


    李世民深吸口气,压抑着怒火,摆摆手道。


    “臣告退!”


    方源松了口气,退下。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怒火,一脚踢翻了身前的案桌,仰天咆哮一声。


    他怒,怒的是李恪竟然这么愚蠢,竟然做出自绝皇室根基的行为。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对李恪和李承乾明争暗斗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李恪彻底触犯了他的底线,这样的皇子他不需要,朝廷也不需要。


    “来人,传李恪!”


    李世民咆哮大喊。


    这种事他不想乱猜,直接问。


    因为猜没用,只会让自己越发暴躁。


    而是不是李恪,大概率是能问出情况的。


    毕竟已经授命程咬金去接应被抓拿的山贼。


    李恪若是敢撒谎,逼问出结果后,他下场更惨。


    没多时,李恪到来,但他不是一个人过来,而是押着杨豫之过来。


    一见到李世民后,李恪就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头。


    见到这一幕后,李世民心中的怒火消去不少。


    “父皇,儿臣事先对劫持粮草一事全然不知!”


    “全是杨豫之和寿春两人自作主张,派人劫持的!”


    李恪惶恐大叫道。


    在得知方源进宫之后,李恪就思考着对策。


    后面皇帝要驱除宫女和太监,李恪就猜测方源会告密。


    于是立即压着杨豫之来见皇帝,想要将事情撇得干干净净。


    可惜的是,派人去强请寿春县主的时候,寿春县主不见了。


    话落,李世民以一种看死人的眼神看向被绑起来的杨豫之。


    “陛下,冤枉啊,冤枉啊!”


    “我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劫持粮草啊。”


    “都是蜀王殿下指使的,他怀恨方源,想要借此机会报复方源。”


    杨豫之哭天抢地喊道。


    脸上的惶恐之意更盛。


    他是真的比李恪更加惶恐,更加担心李世民杀他。


    不管怎么说,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虎毒不食子,李世民就算是因为名声也不会杀李恪的。


    但自己就不同了,杀自己完全没有压力,甚至还会很乐意杀自己,以平民愤或者以平心头之恨。


    但好在,自己的夫人没有被抓来,那自己死不承认,强行指使是李恪,自己或者还能够保全性命。


    李世民的眼睛一眯,视线从杨豫之的身上转移到李恪的身上。


    “父皇,儿臣自然没有傻到自断我大唐的根基。”


    “而且儿臣是和方源不和,但完全必要在这件事上动手。”


    “儿臣身为皇子,刁难方源有太多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这般。”


    李恪心中怒不可遏。


    完全没想到今日还会被杨豫之反咬一口。


    以前这么听话的一条狗,今日也有叛主的一天,当真该死。


    “陛下,陛下啊。”


    “臣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出如此叛逆之事啊。”


    “臣派过去的独眼乔荣期曾是蜀王殿下的护卫,因伤隐退,一直为蜀王殿下做事,如果不是蜀王授权,臣怎么调动得了他啊?”


    杨豫之哭喊着说道。


    他眼泪鼻滴一起流,看上去可怜至极。


    “父皇,儿臣真的没有。”


    “乔荣期虽然是儿臣之前的护卫,但离开皇宫后他就由杨豫之管理了。”


    李恪心中大惊,哭喊道。


    好一个杨豫之,好一个寿春县主,原来都想好了。


    动用自己之前的护卫,哪怕不是自己指使的,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再加上杨豫之一口咬定,现在又不知道寿春县主在哪里,自己跳进黄河都难以洗清。


    “陛下.”


    杨豫之还想继续指正李恪,但被打断。


    “闭嘴!”


    “将杨豫之打入天牢,严刑拷问。”


    “将李恪软禁蜀王殿,派人看着他,不许他出门。”


    李世民呵斥道。


    你一言我一句,不知道该听谁的。


    那就好好查,看看到底是谁真谁假。


    还有,寿春县主也要抓来,彻查这件事。


    “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


    李恪深吸口气,恭声道。


    他的心有点冷,因为李世民的态度。


    很明显,李世民不相信自己,不信自己所言。


    看,多么淡薄的父子情,看,多么无情的帝王家。


    李世民没有注意李恪的心态变化,他现在正怒在心头。


    李恪说的话没错,杨豫之说的话同样没错。


    如果没有李恪授权,杨豫之敢那样?


    那就看看谁说真话谁说假话。


    被送回蜀王殿的李恪黑着脸赶走所有宫女太监。


    他回到书房,谁都不见,一直呆到夜里都不出门,也不点灯。


    皇帝虽然派人盯着李恪,但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敢撞开门真的盯着李恪。


    毕竟是皇子,今日虽然被皇帝惩罚,但明日可能就恢复尊贵之身,不是他们能得罪的。


    夜色如墨,李恪书房的门窗被人悄悄打开,一个黑衣人翻身进入,轻车熟路来到李恪的面前。


    “殿下,请吩咐。”


    黑衣人恭声道。


    “寿春有消息了吗?”


    李恪淡然道。


    黑夜下,书房没有点灯,看不清李恪的神色。


    “没有,好像是凭空消失一样。”


    “陛下的人也在找她,但同样一无所获。”


    黑衣人恭声禀报道。


    “先不用理她,将本王的一封书信带去给崔润玉,再散步几个消息.”


    李恪沉声道。


    从案桌前摸到一份信递给黑衣人。


    书房虽然暗黑,但半米内还是勉强能看到稍许的。


    “属下这就去办。”


    黑衣人接过书信,恭敬退下。


    从来的地方离开,窗户再次被关上。


    整个过场就好像是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随后,书房的灯被点燃,李恪从书房走出。


    守在门口的禁军见状,松了口气,纷纷向李恪行礼。


    这一夜,长安城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实际上,李恪的信也是次日才到崔润玉手里。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点吧。”


    崔润玉看着眼前的信,呵呵笑道。


    几天后,一条消息震动长安城上下。


    隐太子宝藏被发现,就在骊山北麓!


    传闻隐太子宝藏里富可敌国,得到里面的一定点都能富贵一辈子。


    消息传出的瞬间,大唐上下都震动,就是普通百姓也变得狂热。


    有人第一时间就赶往骊山北麓,想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宝藏?


    第一批前往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走在路上竟然能捡到金子。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原本不信的人也信了,更多人涌过去。


    但是第二批人就不幸了,不仅没有捡到金子,还丢了性命。


    仅是几天的时间,骊山北麓就成为凶险之地,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损命。


    但即便如此,依旧还是很多普通百姓趋之若鹜,被宝藏冲晕了头脑,想要爆富。


    “隐太子宝藏乃朝廷之物,禁止任何人靠近!”


    皇宫很快就有命令。


    并且有一支三百人禁军从皇宫驰出,前往骊山北麓。


    刚开始的时候,军队的出现能起到震慑作用,朝廷也很快就派专业人去调查。


    然而在一天夜里,情况变了,从外地赶来的游侠趁夜攻击禁军,以至于禁军死伤惨重。


    骊山北麓逐渐失控,就算是朝廷有禁军镇守这里,也难挡天下人窥视财宝的心,更多人到来。


    长安城还算稳定,但一批又一批好奇者前往查看,宝藏就好像是一股飓风一样在长安城中吹着,影响所有人。


    其中,也包括方源。


    夜,方府。


    “方源,我得到消息,骊山北麓的隐太子宝藏就是墨家宝藏。”


    巨子叹息道。


    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得知真相还是忍不住叹息。


    因为两者为一的话,想要夺取就困难很多很多了。


    就好像是现在一样,天下共知,再想夺取,损失绝对会很大。


    “知道是谁散布的消息吗?”


    李恪沉声道。


    隐太子宝藏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这种传说中富可敌国的宝藏,想独吞的人肯定很多。


    但现在,竟然闹得天下皆知,太过让人意外,也感觉不对劲。


    “已经问墨采苓了,但还没有得到答复。”


    巨子摇摇头道。


    墨采苓自从上次方源救她一次,她又欠了方源一个人情。


    “让大家抢吧,我们不要这个宝藏。”


    方源沉声道。


    他想要宝藏,但有自知之明。


    方府从掌握印钱之后,就不会再缺钱。


    天下的钱都将会从方源手里印刷出去,方源已经是财神爷。


    更何况,三百保安已经运输粮食还没有回来,无力应对宝藏的问题。


    “我会约束下面的人。”


    巨子正有此意。


    他是真的不想要宝藏。


    只要能够好好做研究就可以。


    但如果方源想要,他也会帮忙的。


    “夫君,叔叔被皇帝调去看守骊山北麓。”


    杜妙颜这个时候走来说道。


    这是朝廷第二次派军前往骊山北麓。


    第一次派三百,第二次派五百,前后八百了。


    皇宫的禁军本身就不多,派这么多禁军过去,皇帝不怕皇城空虚?


    “出发了吗?”


    方源眉头一皱,沉声道。


    杜楚客作为中郎将,被派过去也正常。


    但杜楚客的能力可能无法胜任,恐怕会遭遇暗杀。


    现在骊山北麓已经乱了,军队过去也难以镇压,会被游侠暗杀。


    朝廷的第一次三百禁军就死伤超过大半,那里已经没有了秩序。


    “半个时辰后出发。”


    杜妙颜神色凝重道。


    她也很担心杜楚客的安全。


    “半个时辰.”


    “让叔叔注意安全,一切以自己安全为主,稍有不对劲就逃回来。”


    “另外我再给墨采苓修书一封,让还人情,让她照顾照顾叔叔或者不要暗杀叔叔。”


    方源喃喃,沉声道。


    杜楚客是中郎将,身边应该有高手保护。


    这种情况下,能暗杀他的估计只有邓陵氏之墨的高手。


    “我这就去!”


    杜妙颜郑重点头道。


    “妙颜,主要是远离战场!”


    方源叫住杜妙颜,提醒道。


    躲过暗杀什么的都不是安全之计。


    只有离开战场,才能真正的安全。


    尽管逃离战场有逃兵的风险,但总比出现意外好。


    现在杜如晦离去还没多久,皇帝应该不会太过怪罪杜楚客的。


    “我会提醒叔叔的!”


    杜妙颜重重点头道。


    她明白方源的意思,也支持方源的意思。


    不过不可能一去到就逃跑,得看情况和机会。


    万一朝廷能够镇压江湖游侠以及普通的百姓呢?


    不过这些不是方源和杜妙颜考虑的,是杜楚客考虑的。


    杜妙颜离开。


    杜楚客正集合军队。


    夜里的御书房召开紧急会议。


    “朕没想到,一个消息引得天下人狂热。”


    李世民环看在场众人。


    视线在王珪的身上停留片刻。


    当年为了获得隐太子宝藏的秘密,以高官请王珪回来。


    宝藏还没有真正拿到手,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以至于朝廷现在很被动。


    这是次要的,关键是让李世民觉得在这场交易中感觉亏了。


    “陛下,臣以为军队镇压不妥。”


    “现在不仅是黑恶势力,江湖游侠,就是普通百姓也趋之若鹜。”


    “这个时候朝廷镇压,只会加大伤亡,很可能会影响我们朝廷的声誉。”


    房玄龄是第一个开口的。


    他不主张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朕也不想以军队的形势镇压。”


    “但当前的情况,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李世民沉声道。


    他也不想暴力出手。


    但皇帝的命令已经约束不了他们。


    如果不动用暴力,隐太子宝藏就会被窃取掉。


    “我们可以不镇压,我们守住那里就行。”


    “凡是取到宝藏的,我们再要回来,或者要一部分。”


    房玄龄继续说道。


    话落,众人都是一愣,惊讶看向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