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皇权之争,宝藏之谜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皇子和太子之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两人经常对某些事的意见处于对立面,这一次也不例外。


    但大多数时候,三皇子和太子之间的意见只会得到少数大臣们的支持。


    大多数肱骨大臣都是处于中立!


    但今日,不仅有萧瑀和裴寂两名大臣支持三皇子,还有杜如晦和房玄龄支持太子。


    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发生,群臣心中都震动。


    一个刚刚上任的长安令,竟然加剧了皇子之间的竞争。


    李世民也没想到,一个方源竟然差点令整个朝堂所有大臣都沸腾。


    一众大臣看着皇座上的李世民,等待李世民对三皇子和太子意见的确定。


    “太子所言,深得朕意。”


    “朕以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诸位皇子要深明其理!”


    李世民缓缓道。


    三皇子和太子中,他更觉得太子所言合理。


    但并不是说三皇子所言就一无是处,只是用的时候不对。


    一个强权,一个仁政,这个时候的大唐需要仁政,而非强权。


    “儿臣遵旨!”


    太子李承乾心中一喜,当即行礼。


    三皇子李恪和其他皇子也纷纷行礼,表示谨记。


    “另外,辽州城射杀百姓朕已经知道!”


    “那些百姓已经不再是我大唐百姓,而是被东突厥收买的叛徒!”


    李世民继续说道。


    他从收到方源的奏折开始,就已经想好了结果。


    一群屈服东突厥淫威下而攻城的百姓,不再配成为大唐的百姓。


    城中数万百姓,和攻城的数百百姓,毫无疑问选的是前者,杀的是后者。


    但理由却不能说二选一,会被一些腐儒弹劾,倒不如说他们被东突厥收买省事。


    “陛下圣明!”


    方源当即附和。


    由李世民当朝将此事下定论,以后不会有人拿这事攻击自己。


    三皇子李恪一听,眼神闪过几分恼怒,但犹豫片刻,最终没有反驳李世民的结论。


    萧瑀和裴寂也是如此,犹豫片刻没有将这件事继续说下去,因为他们知道皇帝已经提前知道,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


    “好了,刚才朕之所言,从即刻生效。”


    “关于毗沙门军师一事,交由大理寺卿全权负责,长安令配合调查。”


    李世民继续说道。


    锐利的目光扫过下方众臣。


    有心想要抗议的大臣最终没有抗议。


    毕竟皇帝和太子的意见都一致,没必要再反驳。


    “陛下睿智!”


    “臣等遵旨!”


    方源继续附和。


    群臣中有大臣附议。


    “方源,你暂且退下吧。”


    “你刚接手长安,早些回去熟悉政务。”


    李世民挥挥手,要将方源打发离开。


    方源留在这里,说不定还会遭到其他大臣的弹劾。


    不如将他赶走,省得成为攻击的对象,也不用自己担忧他应付不来。


    “臣告退!”


    方源会议,行礼离开。


    不少大臣看着方源,眼神各异。


    有人感叹,有人仇视,有人想要刀了方源。


    一位皇子加两位国公弹劾,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这一刻,方源这个长安令正式进入一众大臣的心中,不再小觑。


    走出太极宫后。


    方源顿时松了口气。


    刚才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第一次上早朝,第一次被这么多大臣围攻弹劾。


    要不是太子李承乾反对三皇子李恪,今日可能没有这么快落幕。


    从今日的初步印象看,太子李承乾和三皇子李恪都是人中龙凤,都非常不错。


    但可惜,按照历史的记载,他们两人最终都没能走上九五之尊,便宜了还是小屁孩的李治。


    所以不管是太子李承乾,还是三皇子李恪的招揽,方源都只能拒绝,避免以后被新皇清算。


    至于提前抱住李治的大腿,方源还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的李治太年轻了,而且自己的路也还很长。


    沉思中,方源走出了皇宫,回到长安县衙熟悉现在的政务。


    约莫半个时辰后,有衙役禀报,大理寺卿李道宗到来,接手毗沙门军师一桉。


    “迎接!”


    方源放下手中活。


    带着县丞和主簿两人迎接。


    大理寺卿李道宗不仅官阶比方源高,而且还是亲王。


    “下官方源,拜见任城王。”


    方源率县衙上下迎接李道宗。


    这是一个和李世民差不多年龄的中年人。


    长相有些凌厉,眼眶微微凹进去,令人望而生畏。


    “见过方令!”


    “本王是来交接的!”


    李道宗客气道。


    同时还上下打量着方源。


    他刚才也在朝堂上,见证方源被弹劾的一幕。


    一个被前宰相和现宰相同时弹劾都安然无碍的人,他很是好奇。


    而且来交接之前,皇帝李世民还提前与他交流过,明里暗里表示方源是个人才。


    “任城王这边请。”


    方源做出邀请道。


    很快,方源就将人迎接进大厅。


    大厅处已经稍微改变格局,一旁放置了茶几,正有人煮茶。


    没多时,宋国公府上的挑水工沙子实以及另外三个活抓的黑衣人被带到。


    还有四十多具尸体,方源也一并将他们带来转交给大理寺卿李道宗。


    “活抓了这么多人?”


    李道宗有些意外。


    还以为就只抓到一人,不曾想竟然是四人。


    要知道,现在毗沙门的势力对于朝廷来说,几乎都是未知的。


    每多一个关系人物,朝廷就多一分了解毗沙门,更有把握将其铲除。


    “目前只确认到他的身份,宋国公府上的挑水工沙子实,剩下三个正在查。”


    方源指着沙子实说道。


    昨晚抓的人,今天开始调查身份。


    以这个时代的情况,调查身份都需要些日子的。


    “好的,本王明白了。”


    “方令,你任何时候有任何消息,都可以找本王。”


    “如果本王不在大理寺,应该就在府上,也可以去找本王。”


    李道宗重重点头道。


    他执掌大理寺时日不多,很多经验不熟悉。


    来的时候,李世民也交代过,可以多些听从方源的调查。


    故而在朝堂的时候,李世民的意思是李道宗全权负责,方源配合调查。


    主权虽然转移到李道宗的身上,但实际上方源还参与其中。


    换一句话来说,危险也转移到李道宗的身上。


    “下官明白。”


    方源行礼说道。


    “那本王就先办桉了。”


    “宋国公那边本王还得亲自前往。”


    李道宗笑了笑说道。


    他其实不需要亲自到长安县衙这里的。


    但考虑到李世民的一些吩咐,也想来看看方源这个人。


    “好的,下官送你。”


    方源点点点头,送李道宗出门。


    看着李道宗等人离开的背影,方源看了看天色,没有再值班。


    方府内还有墨采苓在,或者可以从她的口里得知更多的消息。


    方源没有将墨采苓供出去。


    将她杀人一桉和毗沙门一桉分开处理。


    因为人已经交给巨子,方源要先看看巨子的决定。


    没多时,方源回到新方府,进入后院巨子等人研究的地方。


    方府尽管是新的,但除了九层观星楼,其他设计都将慢慢恢复原状。


    此时,巨子正和墨采苓对坐一席,墨采苓是被绑住手脚的,自由被限制。


    “方源,你回来了。”


    巨子起身迎接方源。


    一旁的墨采苓也看向方源,不过没有说话。


    “巨子,怎么样?”


    “我刚刚毗沙门的人已经转交大理寺。”


    方源问道。


    故意将转交人的话说给墨采苓听。


    如果巨子和墨采苓有交易的话,那这话能起到震慑性作用。


    如方源所想,墨采苓的神色当即发生轻微变化,尽管隐藏得很深,但还是被方源捕抓到。


    “她答应以后不再追杀我,并许诺欠我们一个人情。”


    “而且将来墨家宝藏开启,愿意将里面的宝藏分一成分给我们。”


    巨子看向墨采苓,沉声道。


    这里面墨采苓总共开出了三个条件。


    每个条件都挺令他心动的,觉得可以放人。


    “信得过吗?”


    方源坐下,眉头微皱道。


    他对墨采苓不熟,表示怀疑。


    没有实质的交换,都有可能是空头支票。


    “方令,请不要怀疑我的人格!”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请你相信邓陵氏之墨都是相守承诺之人!”


    墨采苓沉声道。


    仿佛是被冒犯到一样盯着方源。


    “邓陵氏之墨信守承诺!”


    巨子在一旁说道。


    邓陵氏之墨自古以来就以信守承诺称着。


    墨采苓在邓陵氏之墨之中地位匪浅,有下一任巨子的可能。


    他虽然是巨子,但他和墨采苓不同的分支,仅仅是他这个分支的巨子而已。


    所以说他们为何会有正统之争,争的就是巨子的这个称呼,成为三个分支唯一的巨子。


    “墨家宝藏和隐太子宝藏有什么关联?”


    方源沉吟片刻,沉声道。


    他怀疑,两个宝藏就是同一个宝藏。


    只是怀疑而已,没有真凭实据,毕竟掌握信息太少。


    “不知道。”


    “我曾怀疑两个宝藏是同一个宝藏。”


    “但实际上,两个宝藏的分布不同,应该不是同一个宝藏。”


    墨采苓沉声道。


    还有一点她没有说,那就是时间差的问题。


    墨家宝藏从秦末开始就有,而隐太子才去世几年?


    “那个毗沙门教徒是不是你杀的?”


    方源点点头,再问道。


    那个假和尚的尸体方源也没有交接。


    他虽是毗沙门教徒,但被方源归为墨采苓一桉。


    “是。”


    墨采苓沉吟片刻,沉声道。


    “原因呢?”


    方源眉头微皱道。


    果然,死者是不会撒谎的。


    假和尚的尸体上的伤口就是墨采苓留下。


    这种伤口很有代表性,不容易作假,每到伤口深浅一致需要很深的功力。


    “他是毗沙门的护法之一,手里有开启墨家宝藏的第二把钥匙。”


    莫采苓沉吟片刻,还是如实交代。


    “毗沙门的护法?”


    “你对毗沙门了解多少?”


    方源顿时来了兴趣。


    现在朝廷都没有掌握多少毗沙门的情况。


    至于墨家宝藏的第二把钥匙,方源直接忽略掉。


    他一如既往,对墨家宝藏还是隐太子宝藏都不是非常感兴趣。


    因为宝藏意味着天大的危险,里面无非也就是各种珍宝钱财等等。


    而钱财,以方源掌握的各种生意,钱只是时间问题,无需冒那么大险。


    “毗沙门的结构其实很简单。”


    “一军师,两佛陀,九菩萨,十八罗汉,三十六护法,之后是各种虾兵蟹将。”


    “你在辽州抓到的那个山贼头,就是三十六护法之一,都很神秘,我一个都没见过。”


    墨采苓有些诧异看着方源。


    心中奇怪方源竟然关心毗沙门的情况更胜于宝藏。


    但这样也好,毕竟问宝藏的事她不一定回答,影响和方源之间的交易。


    “你知道我抓了那个山贼头?”


    方源眉头皱了皱说道。


    连墨采苓都知道自己抓了人,那毗沙门肯定也知道吧?


    “我还有人在辽州城,知道此事不难。”


    墨采苓解释道。


    “毗沙门军师最大吗?”


    方源沉吟片刻,再问道。


    “不是,他之上还有个门主。”


    “但听说门主是个小孩,而且还好像出了意外。”


    墨采苓摇摇头道。


    “小孩?”


    方源和巨子都感到惊讶。


    一个小孩竟然能统治这么庞大的组织?


    “听说的,我不确定。”


    “毗沙门很强大,比我墨家还强大。”


    “我这次重伤,就是被毗沙门的一个佛陀打的。”


    墨采苓脸色难看道。


    要不是毗沙门的佛陀出手,她也不至于落入圈套。


    如方源之前所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没有用。


    可惜,她当时重伤,被方源的人找到,最后差点被毗沙门的军师送上路。


    方源点点头,不再继续问。


    他面露沉思,思考着墨采苓能不能放。


    大理寺那边已经在查毗沙门的事,可能会查到墨采苓。


    如果将墨采苓放了,到时候大理寺查到,该怎么向大理寺交代?


    墨采苓见方源沉思,变得有些紧张,担心方源会将她囚禁。


    长安城何不是辽州城,她在这里行为处事都很谨慎。


    若是被方源囚禁,邓陵氏之墨估计救不了她。


    “你的人情好用吗?”


    方源再次问道。


    “就算你让我杀皇帝,我也去杀。”


    “但是能不能成功,我不能保证。”


    墨采苓眼神一凛,沉声道。


    这是说服方源的关键,她得将范围说广。


    杀皇帝都敢杀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做呢?


    “那行,你天黑之后离开方府吧。”


    方源看向巨子。


    看到巨子点点头后,决定放了墨采苓。


    “谢谢。”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修养三天后再离开。”


    墨采苓松了口气。


    但她还担心离开方府之后危险降临。


    毕竟毗沙门军师神出鬼没,难免又再次盯上她。


    以她重伤的情况离开,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不行,天黑就离开。”


    方源摇摇头道。


    墨采苓重伤与否与他无关。


    她多一日留在方府,方府就可能多一分危险。


    身上掌握两把开启宝藏的钥匙,留下来就是一个祸害。


    “不会怜香惜玉。”


    墨采苓白了方源一眼,无语道。


    但方源没有再理他,与巨子小声说几句后离开。


    方源离开之后,巨子替墨采苓松绑,与她聊起墨家的事情。


    处理墨采苓一事后,方源没有再去县衙。


    看了看天色,才己时过半,午饭时间都还没有到。


    想了想,方源命人去邀请杜妙颜姐弟,长孙冲以及秦怀玉等人。


    前两天在一品香楼谈到合作做生意一事,是时候开始了。


    长孙冲几个男子是最先到来的,他们刚想找方源。


    几人都已经有职位,不过事务都不多。


    “方源,我们刚想找你!”


    长孙冲一见方源就说道。


    “那就巧了,里面请。”


    方源轻笑。


    邀请他们五人进府。


    没有去客厅,直接到书房。


    书房适合谈正事,安静且优雅。


    “你还记得黄河堤坝崩裂一事吧?”


    长孙冲神色凝重,沉声道。


    秦怀玉等人也是脸色凝重看向方源。


    “记得,怎么了吗?”


    方源神色也变得凝重。


    黄河堤坝崩裂,严重影响数州百姓。


    整个灾情虽然已经结束,但其实也死掉了很多人。


    朝廷不敢公布,但方源和长孙冲等人知道,至少死了五千人。


    这只是死亡人数,还有受伤人数,以及毁掉的房屋财产等等更不计其数。


    “我们当时查到一些消息,但不方便透露,所以一直没有说。”


    “是因为我们发现一个叫毗沙门的组织,这个组织隐约间还可能和宋国公有联系。”


    “但可惜,黄河堤坝最终崩裂,我们没有时间顺藤摸瓜,最终不能确定是否真和宋国公有关。”


    “今天听你在早朝上对峙,我们一致猜测,宋国公可能真的和黄河堤坝有关,还可能是毗沙门的人。”


    长孙冲沉声道。


    毗沙门一事他们和各自的父亲说过。


    但是关于猜测毗沙门与宋国公有关他们没有说。


    毕竟是宋国公,地位尊崇,不能一点证据都没有就随便猜测。


    也就是今天得知方源抓到来自宋国公府的毗沙门教徒,他们才更加猜测毗沙门和宋国公有关。


    “我能确定黄河堤坝决裂是毗沙门所为。”


    “但宋国公是不是毗沙门的人却不敢确定。”


    “实际上,东突厥铁骑杀入河东道就是毗沙门引导。”


    “也许任城王很快就会查出真相,我们等着就是了。”


    方源沉声道。


    没想到长孙冲等人还查到这么多东西。


    他们不方便透露也是正常,毕竟毗沙门这个组织的名字本身就是禁忌。


    再加上毗沙门不仅敢毁掉黄河堤坝,还敢将东突厥骑兵引进大唐,本身就令人恐怖可怕。


    “原来你知道这么多。”


    “我们告诉你这个,还想提醒你。”


    “宋国公和三皇子关系匪浅,你要注意分寸。”


    长孙冲几人相视一眼,震惊道。


    果然,自己等人还是小看了方源。


    “放心,我会的。”


    方源一愣,随即郑重点头。


    他听得出,长孙冲的话明显怀疑到三皇子李恪。


    怀疑皇子大逆不道的行为,没有证据又被人举报的话,得走宗正寺一趟。


    作为宗正寺少卿,长孙冲不可能不懂这一点,但他还是提醒方源。


    方源有些疑惑,但想了想就明白。


    长孙冲是太子李承乾的表哥,天然站在李承乾这边。


    三皇子李恪想要拉拢自己,那么长孙冲就打消自己的念头。


    “那就好。”


    “对了,你找我们是什么事?”


    长孙冲放心点头。


    他正是担心方源投靠三皇子李恪才找方源的。


    长安令的位置很重要,特别是方源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


    就算是不投靠太子李承乾,也不能投靠三皇子李恪,否则会令太子李承乾被动。


    “前两天不是在一品香说合作做生意吗?”


    “我现在稳定了,你们还有没有兴趣合作?”


    方源笑了笑说道。


    他不是真的稳定,而是有那个时间了。


    再加上得罪了萧瑀和裴寂,得在长安城找更多的盟友才行。


    而能和盟友紧密联系的,无疑就是利益,就是钱财。


    “有兴趣,有大大的兴趣!”


    长孙冲几人顿时来了兴趣。


    他们身份很高,国公之子。


    但是他们还没有当家做主,能动用的钱财太少太少。


    而方源的生意能赚大钱,他们都是知道的,都想和方源合作做生意。


    “慢着,不叫我姐吗?”


    杜荷大声打断众人。


    “还有襄城公主,叫了吗?”


    秦怀玉也插话道。


    “萧锐呢?叫不叫?”


    程处默也跟着说道。


    提到萧锐,众人明显微微变色。


    上次在一品香酒楼,方源提前离开,他们猜测是和萧锐闹不愉快。


    尽管不知道方源和萧锐之间有什么矛盾,但很明显两人之间有些不愉快的事。


    现在程处默提起萧锐,几人都是有些尴尬,并且还想到如果宋国公与毗沙门有关,那萧锐会不会也和毗沙门有关?


    可以说,长孙冲和秦怀玉几人对萧锐的感情已经出现裂痕,估计再不能像以前这么好。


    “叫了妙颜和襄城公主。”


    “襄城公主和萧锐两人为一体,来一个就够了。”


    方源笑了笑说道。


    几人一听,也就没有再说其他。


    主要是杜妙颜和襄城公主来就行,萧锐无所谓了。


    “那就等他们两人来再谈?”


    长孙冲提议道。


    对此,方源没有意见。


    也没等多久,杜妙颜和襄城公主到来。


    两人一个是长安城第一美女,一个是长安城第二美女。


    一到场,方源的书房都像是添加更多色彩,众人的心都活跃几分。


    “方源,今天早朝很厉害啊。”


    “舌战群臣,裴相和宋国公都哑口无言。”


    襄城公主一到就取笑道。


    她看着方源的眼神有些闪躲,不像往日澹定。


    毕竟担心被人看穿她和方源的不正当关系,也担心杜妙颜生气。


    “公主,你这是棒杀我啊。”


    方源摇摇头,无语道。


    什么舌战群臣,说得真夸张。


    这要是传出去,裴寂和萧瑀不是更记恨自己几分?


    不过想了想,好像两人也不会放过自己,没有必要担心这个。


    众人哈哈大笑,杜妙颜和襄城公主两人相继坐下。


    “我们开始会议吧。”


    “我打算成立一个生意集团,旗下掌握各种生意和技术,以合同股份进行分配职权和分红......”


    方源缓缓说道。


    他准备在长安城打造自己的生意集团。


    一个远超过在武陵县和辽州的生意规模将从这里崛起,面向整个大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