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90章:抢我钱财就是杀我爹娘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下午,张三回来。


    经查,薛娇燕提到的那两座山没有煤矿。


    同时,他已经安排好人手,明天就正式开始开采。


    至此,方源的又一桩计划得到落实,煤炭很快就会取代木炭。


    几天后,十月中下旬,天气变得更冷。


    辽州没有下雪,但却有毛毛雨下来,让人倍感寒冷。


    此时,市场上开始有人卖木炭,卖炭翁拖着木炭在路上叫喊着。


    辽州城内,从城南到城西,从城南到城东,从城南到城北的水泥路都相继竣工。


    从辽山县通往辽州城的这条水泥路也正在修建,规划的公路中八成已经正式修建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的公路只有辽州城和通往辽州城的公路,其他三县都不在规划中。


    这一日,李世民走之前提到工部的官员终于到来,工部水部郎中崔正初,携同四位官员。


    “拜见崔郎中!”


    方源携带刺史府上下接见。


    在官职上,方源比他小半级,故而得上下接见。


    “见过方刺史。”


    崔正初等人也向方源回礼。


    他虽然高方源半级,但方源是地方刺史,权力比他还大。


    “请入内。”


    方源客气道。


    与崔正初等人进入刺史府。


    “方刺史真是英雄出少年。”


    “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只是个主事。”


    崔正初边走边说道。


    像方源这般年轻就身居高位的,除去皇室成员,剩下的就是那些大世家的世子们。


    “崔郎中谬赞了,请坐,喝茶。”


    方源微笑道。


    同时心中高看崔正初几眼。


    不是因为对方夸自己,而是他话中的意思。


    崔正初现在看上去只有三十七八岁,不到四十岁那样子。


    他口中所言的主事,也就是个从九品上的职位,与现在从五品上相比,中间间隔巨大。


    用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从九品上走到从五品上,跨越十多个小台阶,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


    众人围着火堆坐下,身体暖和了不少。


    无烟煤还没有造出来,现在方源还是用烤火取暖。


    偶尔会因为烟大呛到流眼泪,或者搞得整个刺史府都是烟。


    “这是皇家商行的茶叶吗?”


    一位年轻的官员,萧宏才惊讶问道。


    “是的。”


    方源点点头道。


    杜妙颜每次炒有新茶,都会先送来给方源。


    几天过去,方源这里的茶叶就喝不完了,也不再用自己这边准备。


    “好茶!”


    “比我买到那些还好!”


    萧宏才感叹道。


    崔正初等人也跟着品茶,纷纷点头。


    现在皇家商行的茶已经正式推行,长安城已经有卖。


    但是供给量还很少,供不应求,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才能买到。


    而且质量也没有杜妙颜亲自送来给方源这里的好,不是一个等级的。


    在杜妙颜的经商计划中,她将茶叶分为三等:特级、高级、中级,没有低级。


    高级和中级分两个价格出售,想喝好茶就出高价卖,没钱或不介意的则买中级的。


    特级不出售,量也很少,只提供给皇室和杜如晦以及方源等人。


    “我府上还有少量特级茶叶。”


    “诸位出发之前,我让府上的人送来给诸位带上。”


    方源轻笑道。


    开始发挥送礼的优良传统。


    这是方源做武陵县主簿的时候,赵才英教他的。


    赵才英那时候教导方源:在官场上一定要学会送礼,贵重无所谓,最重要是送。


    别小看一罐茶叶,有时候能够换来一条天大的消息,从而避免大灾祸等等。


    “特级?!”


    “这,这怎么好意思?”


    萧宏才惊讶道。


    他只听说到中级茶也和高级茶叶。


    现在在方源这里听到特级茶叶,顿时就想要。


    但是他很快醒悟过来,看向崔正初,不敢轻易收取。


    高级茶叶已经不便宜,那特级茶叶肯定更贵,可能涉及受贿。


    “茶能提神、强心,是我们此去修复黄河堤坝的重要辅助。”


    “方刺史也是想为修复黄河尽一份心,我等岂能拒绝,都谢谢方刺史。”


    崔正初正色道。


    向方源表示感谢。


    特级茶叶他听说过。


    听说只有皇宫和杜相才能尝到。


    现在听到方源这里也有,他也想尝尝味道。


    “谢谢方刺史。”


    萧宏才当即感谢方源。


    其他官员也纷纷感谢方源。


    “不客气,都是为朝廷效力。”


    方源客气笑道。


    对崔正初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能用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从九品升到从五品,不简单。


    “方刺史,上面有言,说你这里有种叫水泥的东西能修复黄河堤坝。”


    “就是现在的新官道吗,灰白灰白那种。”


    崔正初正色道。


    开始正式进入话题。


    他这次是带着要事过来的。


    “正是水泥。”


    “但不一定能修复堤坝。”


    方源强调道。


    能和不一定能,是两种性质。


    朝廷的定义是能,若水泥修复不了,方源可能会受到牵连。


    “我向朝廷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崔正初深深看方源一眼,正色道。


    “谢谢崔郎中。”


    方源感谢。


    亲自给他倒杯茶。


    这里有州吏在一旁倒茶的。


    但方源还给他倒,算是一种感谢。


    估计是刚才送茶叶起到作用,否则对方不一定理会这一点。


    “请问方刺史让谁与我同去?”


    崔正初端起茶杯喝下茶然后才问道。


    虽然茶文化还没有出现,但意思差不多,他接受了方源的感谢。


    “张三,派人去叫廖丰茂来。”


    “你回府里将我的特级茶叶装五罐带来。”


    方源吩咐道。


    关于随去治理黄河堤坝人选,方源早就有选择。


    也问过廖丰茂的意见,他没有意见。


    “是。”


    张三应是,然后离开。


    接下来,方源与崔正初等人闲聊。


    没多时,方府的茶叶先到,廖丰茂在城南没那么快到来。


    “谢方刺史。”


    崔正初接过茶罐说道。


    感受到茶罐的重量,他很是满意。


    其他几个官员接过茶罐之后,也再次感谢方源。


    “不客气。”


    方源轻笑道。


    看崔正初笑容,方源也知道其中分量。


    之所以叫张三回去,就是怕红絮随便装半罐就送来。


    以张三的聪明,肯定是那最大的茶罐,装最满的茶叶送过来。


    茶叶虽然是特级,但对于方源来说,却同样是不值钱且非常多的东西。


    刚才对崔正初他们说只有少量,不过是让他们心中更加觉得礼物的重量罢了。


    不就,廖丰茂终于到来。


    他骑马过来的,寒风把他吹成红鼻子。


    “老爷,您找我?”


    廖丰茂忍住寒意,向方源行礼。


    “下次不是急事,不用跑那么快,靠近点火边。”


    方源眉头微皱,沉声道。


    心中感动的同时,也有些不舍。


    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护卫,今日要离开了。


    “谢老爷。”


    廖丰茂哆嗦着身体,靠近火堆取暖。


    “这是工部水部郎中崔正初。”


    方源指着崔正初介绍道。


    “拜见崔郎中。”


    廖丰茂先是一愣,随即向崔正初行礼。


    “不客气。”


    “快坐下取暖。”


    崔正初亲切拉着廖丰茂,让廖丰茂坐下。


    此去黄河修复堤坝,虽是他作为主官,但真实做事的是廖丰茂,和廖丰茂打好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谢崔郎中。”


    廖丰茂感谢坐下。


    “廖壮士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我这里随时可以出发。”


    崔正初问道。


    “我,我要一个时辰吧。”


    “还要收拾一下行李和相关的工具。”


    廖丰茂看向方源,看到方源微微颔首才开口。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一个时辰后城门口集合吧。”


    崔正初沉吟片刻,点点头道。


    “谢谢。”


    廖丰茂感谢,准备起身离开。


    “先暖暖身子吧。”


    “你需要的东西让人给你备就行。”


    方源叫住他。


    离开前,方源想提醒他一些事。


    虽然廖丰茂跟着自己这些年,表现挺聪明的。


    但是官场上有些事他可能还不懂,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谢老爷。”


    廖丰茂笑了笑说道。


    然后叫来州吏,跟他说明需要之物。


    水泥,衣服等等,都需要装上一并带去的。


    “方刺史,我们就不打扰了。”


    崔正初突然说道。


    “崔郎中不在这里休息休息?”


    方源好奇问道。


    外面冷死了,那一个时辰也不好租客栈啊。


    “不了。”


    “听说辽州城正蓬勃发展,我想随便走走看看。”


    崔正初摇摇头笑道。


    现在辽州城名声鹊起,他在长安城都听到。


    先是朝廷几次都无法剿灭的太原山贼试图袭击辽州城,被并州都督趁机剿灭。


    后是辽州三县县令联手诬陷方源,被方源趁机反击,抄家发配边关。


    出奇的是,那几个家族的人被送往边关的路上都被山贼杀了。


    有人觉得是方源所谓,但没有证据也没办法。


    最后还有水泥路的出现,被人尊称为大唐第一路。


    故而都来了辽州城,崔正初就想看看辽州城是怎么样子的。


    “原来如此。”


    “那我就不陪崔郎中了,我正准备与廖丰茂说些注意事项。”


    方源点点头道。


    外面冷,他不想出去。


    “不用,方刺史忙就是了。”


    崔正初轻笑道。


    他也没有想过方源陪同。


    他虽然比方源大半级,但还没有资格让方源陪同。


    一个工部的郎中,和一个地方的刺史,是有很大差别的。


    说着,崔正初就站起身,携同来的官员也纷纷起身。


    “我送送诸位。”


    方源起身,轻笑道。


    与廖丰茂等人送到门口就返回。


    刚出刺史府,崔正初等人就感觉寒风袭来,打了个哆嗦。


    路上行人不多,可能是因为天气的问题,都比较少出门。


    “往这边吧。”


    崔正初往一个方向走去。


    恰好这个方向是皇家商行的方向。


    正好此时,襄城公主和杜妙颜从府里走出,正好与崔正初等人撞面。


    “大公主?!”


    崔正初一惊,不确定道。


    作为五品大员,有资格参加朝会和皇宫宴会,他见过襄城公主。


    见到襄城公主竟然在辽州城,他震惊无比,感觉难以置信。


    因为襄城公主明年开出就要下嫁萧家萧锐。


    可如今竟不在皇宫而在辽州城。


    这,萧家知道吗?


    ......


    一个时辰后。


    廖丰茂拜别方源离开。


    随着廖丰茂的离开,方源正式确定再招方府护卫。


    决定之后,方源就让红絮和青媱两人去操办,严格把关,重质不重量。


    几天后,红絮和青媱在辽州一城三县共招了十人,其中有一个方源还认识的。


    此时,时间正式进入十月底,天气更冷了,白天六七度,晚间有时候能够到三四度。


    偶尔还飘着毛毛雨,出门的百姓更冷了,就是方源没事也懒得去刺史府,有事让人通报再去。


    都是在方府烤火取暖。


    因为雨天木柴带来烟雾太大,方源换了木炭。


    只是木炭价格很贵,就是方源不缺钱,也心疼得很。


    十斤就要五文钱!


    要知道,辽州城的米价也才三文钱一斗,即三文钱十斤。


    都比米价贵了!


    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


    这是为什么方源想要搞无烟煤的原因。


    只可惜,煤矿已经开采大半个月,无烟煤还没有弄出来。


    “湖涂啊!”


    “我怎么没想到做蜂窝煤呢?”


    正在烤火的方源突然灵光一闪道。


    无烟煤怎么做其实他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叫巨子他们去研究,仅此而已。


    但蜂窝煤大概知道,用煤粉和水以一定的比例搅拌制作成蜂窝然后弄干就行。


    实际上,蜂窝煤也是无烟煤的一种,只不过穿越前生活在南方的方源很少接触清楚而已。


    有了方源的这个思路,第一批蜂窝煤很快就出现。


    这一日,方源与巨子等人通过测试,正式用蜂窝煤取暖。


    “好用,且不用钱,就是味道有点冲。”


    巨子围着火红的蜂窝煤感叹道。


    “黄山聪呢?”


    “让他大规模造蜂窝煤卖。”


    方源叫喊道。


    黄山聪是府里的护卫。


    目前负责着煤矿的开采。


    对于一些重要的开发,方源都让府上的护卫负责。


    煤矿现在的重要性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但方源知道他的重要性。


    “好的,我这就去办。”


    不远处传来回音。


    方源没看到他在哪里回话,人就走了。


    这时,红絮从其他地方走来,坐在方源旁边烤火取暖。


    “红絮,茶叶给赵公送去了吗?”


    方源问道。


    “前两天已经送去啦。”


    “送了好几斤,都是特级茶叶。”


    红絮一边烤火,一边搓着手回答。


    “等会你把蜂窝煤也让人送去。”


    方源满意点头道。


    ......


    又过了几天,时间进入十一月,蜂窝煤已经进入市场好几天。


    因为价格远低于木炭的原因,瞬间就得到世家和百姓的喜欢。


    城北商业街已经规划好,并没有因为天气原因而停止开业时间。


    在这一日,方源向所有商铺老板发去通知,也包括薛博武那对姐弟。


    薛博武那天虽然大闹开发会,但在此之前已经选好了一个地址,并且也没有人抢夺,事后薛府的管家付了钱。


    此时,辽州城的一座普通府邸,薛博武姐弟穿了七八件衣服,包裹成粽子一样坐在火炕前烤火。


    他们用的是柴,因为雨天的原因,柴木很难点燃,大堂满是烟雾,都快要看不清彼此。


    “小姐,少爷,刺史府邀请我们参加商业街开业仪式。”


    管家走进,一手拿着邀请函,一手几块蜂窝煤。


    一走进大堂,他就被烟雾呛得咳嗽和流眼泪。


    “这么冷,不去...林伯,你另一个手拿着的是什么?不会是木炭吧?”


    “你败家啊,那样儿得多浪费钱,咳咳咳......”


    薛娇燕瞪大眼睛道。


    因为烟雾大,她看不清管家手里的东西。


    也因为烟雾大,她说话一急促就会吸进大量的烟而被呛到。


    “小姐,冤枉啊。”


    “这是蜂窝煤,比木炭便宜二十倍的。”


    “一个一斤重,一个能烧大半天,非常划算的。”


    管家边咳嗽边说道。


    “比木炭便宜这么多...那也很贵啊!”


    “林伯你败家啊...哪来的?”


    薛娇燕小手扇了扇眼前的烟雾,咳嗽道。


    “听说是方刺史体恤百姓,特意研制出来的。”


    “好像原料是从我们武东山的媒,不太清楚,外面都是这样传。”


    管家说道。


    忍着浓郁的烟雾要把木柴换掉。


    “什么?”


    “我们武东山的煤原料?”


    薛娇燕眼睛瞪得大大的,眼泪哗啦啦流下来。


    她瞬间明白武东山价值连城,远超过十贯铜钱,心痛得要命。


    “天杀的方源,你抢我钱财。”


    薛娇燕哭得梨花带雨,越哭越伤心,越哭眼泪越多。


    “不行,抢我钱财就是杀我爹娘,小弟,抄家伙。”


    薛娇燕大叫。


    粽子一样的身体挣扎着起来。


    看一旁的薛博武没有动,又叫了一声,并像往常一样一脚踢过去。


    但这次意外了,薛博武不像以前站起来,而是顺势倒下。


    “弟弟,弟弟,你这么了?”


    薛娇燕大惊,扑向薛博武。


    只是搞笑的是,她穿了七八件衣服,薛博武也穿了七八件衣服,两人都跟粽子一样,她扑过去之后竟然伸手摸不到薛博武的脸,被衣服隔开了。


    一旁的管家见状,连忙小跑过去检查薛博武,大惊失色道:


    “小姐,少爷可能是烟雾吸太多窒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