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5章:阻力很大,方源亲临岭南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几天后,岭南以外的公路修建完毕。


    但是,当公路修建通往岭南之后,立即遭遇当地百姓的阻止。


    当地官府按照方源的命令去说服百姓,去阻止百姓,但却没有起到作用。


    没多时,岭南的官员就扛不住压力,向身处武陵县的方源汇报。


    “岭南僚人冥顽不灵,想要让他们同意修路,太难。”


    张继在一旁,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在武陵县,距离岭南不是很远,对岭南的情况了解还是有的。


    岭南民风彪悍,民智尚未开启,想要让岭南的百姓听从朝廷的安排,很难。


    “前往岭南经商的那几个商队还在武陵县吗?”


    方源淡然问道。


    情况他早就有预料。


    他在武陵县的时间比张继的还要久。


    对于岭南的了解自然比张继还要多。


    “前些日子刚走,好像就是去岭南。”


    张继想了想说道。


    敢去岭南做生意的不多。


    估计全天下也就武陵县的这几家而已。


    传说他们本身就是岭南人,但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岭南,在武陵县中立了家。


    “真可惜,要不然可以让他们帮忙了。”


    方源略显遗憾说道。


    那几家商队在岭南的关系颇大。


    如果他们在这里,那有他们的帮助或许能修路成功。


    “要不,我去找他们回来?”


    张继以为能帮助到方源,当即想要派人去找。


    “不用,你先回去当值就行。”


    方源摇摇头道。


    有没有他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没有他们也不见得自己就没有办法。


    在武陵县做了那么久的县令,方源对岭南的了解不会少于其他人。


    敢选择岭南作为封地,就是有了相应的猜测,也有应对的方法。


    “恩师,我想留下来帮您。”


    张继不想离开。


    想尽自己的可能帮到方源。


    “那你就回去,以我的命令给岭南诸地官员写信,告诉他们,三天后我亲临岭南,让他们一同来见我。”


    方源起身,在大厅里走动。


    “恩师,岭南形势复杂,我担心您有危险。”


    张继立即担忧道。


    “无妨,我有的是人手。”


    方源摆摆手道。


    这次朝廷安排的三百人手,就够方源使用了。


    怎么说自己都是岭南王,岭南的土司们只要没傻,就不敢乱动自己。


    否则绝对不会以平乱那么简单,李靖大军出征前得先来岭南一趟,搞个天翻地覆。


    “是。”


    张继见方源坚持,也就不敢再有意见。


    立即按照方源的吩咐,回去以方源的名义写文书给岭南各地的官员发过去。


    时间一晃三天过去,方源动身前往岭南。


    这一路进入岭南之前,都是很平坦的,十分熟悉。


    但是进入岭南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顿时变成了凹凸不平的山路。


    在这种路上,乘坐马车其实都是一种折磨,于是方源和杜妙颜改换骑马同行。


    “这就是岭南吗?”


    “看上去瘴气很大,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老了容易身骨痛。”


    杜妙颜看着四周,眉头微皱道。


    这里看上去并不是很适合人们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恐怕不健康。


    对于这样的地方,杜妙颜打心底是不喜欢,远没有长安城那么好。


    “个别地方是,大部分地方都很适合居住。”


    方源笑了笑说道。


    岭南是南方,相对潮湿多雨。


    在古代,风雨多不是好事,给人们带来很严重的影响。


    但如果加以规划,其实这样的地方更容易发展,同样适合生活。


    比如岭南海外某处,有个海南岛,四季如春,冬暖夏凉,就很不错。


    总而言之,有方源现在的技术,留在岭南生活并不会并长安城差太多。


    “夫君说的是。”


    杜妙颜笑了笑,没有在这点多说。


    这里已经是方源的封底,只希望后续能够发展好好的。


    如果确实不适合居住的话,那就多去未来岛居住,那里肯定不错。


    随着方源带兵进入岭南,岭南各地的土司都派人认定。


    山道两边森林,有当地土著死死盯着车队。


    他们眼神凶狠,对方源的车队带着敌意。


    但这一路走了很长的地方,没人敢动手。


    “夫君,看岭南的土司都不欢迎我们啊。”


    杜妙颜感受到他们的敌意,心中有些犯难。


    如果当地的百姓都不支持方源到这里做岭南王。


    那往后的入主岭南之后,估计形势不会很好,政策无法执行。


    “意料之中的事。”


    方源对此并不意外。


    反而觉得这次是岭南该有的样子。


    岭南不服朝廷的管教,特别是当地的僚人。


    他们不需要人统治,他们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过不管是哪里的人,底层的百姓想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很难。


    都是当地的土司作怪,才使得岭南的百姓这么抵触朝廷管束。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地的土司。


    一路前行。


    一个多小时后,方源等人来到一处。


    这里还是一处相对平坦的地,四周没有房屋。


    但是,岭南各地的官员都已经集合在这里,等待方源的到来。


    只因为这里将会成为岭南王的王宫,已经开始规划,规划好之后就会在这里修建。


    “臣等拜见岭南王!”


    十多个官员见到方源到来,齐齐向方源行礼。


    当看清楚方源这么年轻之后,都是心神一震。


    “免礼。”


    “辛苦诸位在此等候了。”


    方源从马上下来,淡然道。


    看着眼前偌大的地盘,方源有些感叹。


    这个占地面积太大了,有十多二十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么大的王宫方源根本就住不完,但朝廷的规格是这样,方源想改也改不了。


    就在这个时候,森林里又出现当地的土著,远远盯着方源等人,眼神不善。


    “恩师,我去将他们赶走?”


    张继小声问道。


    “不用,去请几个过来。”


    方源摆摆手道。


    距离很远,他们就算盯着自己也听不到自己说什么。


    与其如此,暗还不如让他们过来,好好听听自己有什么安排。


    “是。”


    张继愕然。


    但还是乖乖听方源的意思去办。


    没多时,大概一个部落一两个人,张继就请来了十多个土著。


    这十多个土著被请来,看到这么多官员在这里,依旧是满脸的敌视。


    “本王想听听你们的汇报。”


    方源看向岭南的各地官员说道。


    这里算得上是荒郊野岭,在这里汇报工作多少有些奇怪。


    但是方源要求,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也不敢有其他意见。


    反倒是还有眼见好的,立即搬来一块干净的石头给方源坐。


    “殿下,下官管辖的三会县十分艰难!”


    “当地土司的权限比我这个县令的还大,而且有约半的百姓不纳税,都是纳给当地的土司,遇到官司更不会到县衙伸冤。”


    一个官员站出来。


    就是三会县的县令,一个中年人。


    是朝廷安排过来的,已经取代了本地的县令。


    在场十多个县令,已经完全按照朝廷的命令,先后更换了所有县令。


    现在在岭南做官的已经是朝廷的人,假以时日,岭南也将会慢慢在朝廷的管理当中。


    但这个时间需要多久,就没人能够确定了,少说也是十年起步。


    “殿下,下官管理的廉江县也十分困难。”


    “朝廷的财政支持不到位,县衙有想法也跟不上。”


    “另外百姓野蛮,县衙想要给他们疏通河流耕种也执行不了,以至于上一年一些庄家活活旱死。”


    又是一位县令站出来。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都举了生动的例子。


    现场十多个县令,听他们所言,他们的治理都十分艰难。


    被请来的土著们听着,从敌视变成震惊,从震惊变成羞愧。


    “岭南的情况本王已经大概知晓,辛苦诸位这些年的付出。”


    “今日,我进了岭南,岭南从今日起就是我方源的封地了,也是从今日起,你们的俸禄将会由本王给你们发,你们的收税也是上交给本王。”


    方源缓缓道。


    话落,众人神色就变了变。


    他们从这一刻开始,从是朝廷的臣,变成是方源的臣。


    虽然他们还是朝廷任命的,但他们领的俸禄却是从方源这里领。


    俗话说得好,谁给钱,就是给谁办事,方源给钱,他们就是给方源办事。


    “你们也不用担心,你们虽然是在本王这里领俸禄,但如果你们干得出色,想离开岭南,完全可以调去其他地方任职。”


    “还有,刚才提到的修缮工程,回去之后给本王传递奏折,本王确查无误的话,会给你们拨款修缮的。”


    方源说道。


    王地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


    在王地的时候,子民和官员都是王的。


    但是他们也是朝廷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殿下睿智!”


    “臣等回去之后,立即整理资料给您发去。”


    立即有几个官员出声。


    他们都是迫切需要钱去办事的。


    有方源的这句话,他们觉得事情成功了一大半。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能做成,完全就是因为钱不够。


    “丑话说在前头了,想做事情,要做出实际成绩,否则该追究的还是要追究。”


    方源眼神一沉,冷声道。


    “臣等遵旨!”


    官员们顿时一惊,立即应是。


    “另外,本王决定,岭南各地今年开始不收税,持续三年。”


    方源颔首,随即沉声道。


    话落,包括被请来的土著,官员们都骇然看向方源。


    三年不收税,就是朝廷也没有做出过这么重大的决定,也太震惊人了吧?


    这里面绝不是一分钱那么简单,而是无数钱财的支出却得不到回收!


    “殿下,此事甚大,还请慎重!”


    有官员站出,担忧道。


    免税对当地百姓来说,绝对是最开心的政策。


    但是对于衙门来说,却可能会令他们的工作难以执行下去。


    “不急,听本王说完。”


    “三年免税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岭南的修路问题。”


    “本王决定修一条路通往各个部落,由当地县令主持,由各个部落自己动工,凡是不愿意配合的,不得享受免税政策,凡是配合的,自己部落修好的那一天开始,正式免税三年。”


    方源沉声道。


    他本来是打算修一条路从外面到里面即可。


    但是今日请了这些部落的人过来,想法又发生了改变。


    既然都是修路,那就修多点,给各个部落都修上,让他们自己修。


    自己只是提供原料,他们提供人手,相对而言,需要花出去的钱变得更少。


    而且还能收割一波岭南各部百姓的心。


    “殿下睿智。”


    察觉到方源此举圣明的官员立即站出来。


    大部分知道公路重要的官员,都知道方源此举的重要性。


    有了路,以后治理各部就简单很多,对他们的管理会好很多。


    “殿,殿下睿智!”


    被请来的土著也激动说道。


    免税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而且还是三年的免税。


    三年的免税可以让他们过上三年幸福的生活,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


    “都散去吧,将本王的三年免税政策三天内传遍整个岭南。”


    方源摆摆手说道。


    “臣等告退!”


    官员们小声议论着,最后纷纷离开。


    被请来的土著也离开,离开的步伐有点快。


    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回去告诉他们的部落,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没多时,关于岭南王决定三年免税的消息就传遍整个岭南各部。


    岭南各部的百姓得知之后,直呼是青天大老爷,欢呼岭南王的到来。


    对于来说,免税就是天大的好处,谁给他们好处,谁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然而,对于当地的土司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差点没把他们气死。


    “这个岭南王是来找茬的吧?”


    “该死的,我们大半的子民都是给我们交税,现在他一声令下免税三年,他们还给我们交吗?”


    “可恶,还要我们出人帮忙修路,他怎么如此阴险,携民意以使我们迫不得已同意三年免税政策,不得不修路。”


    “怎么办,就这样顺着那该死的岭南王意思?”


    各部落的土司都很愤怒。


    因为方源的这政策看似快哉岭南各部。


    但对于他们土司来说,却是给他们巨大的重创。


    单单是有一半百姓税收都是交给他们这点,就带来巨大的伤害。


    相信今日之后,那些给他们交税的百姓开始有想法,要自己免税,否则就偏向方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