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6章:孔颖达被革,王诗语回来了

作者:神桦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爷,已经审到,教唆他们的是孔颖达的一个徒弟,叫戚忠文。”


    狗子回来禀报。


    他们三人的供词都有,最终指向通过一个人。


    也就是孔颖达的徒弟,戚忠文!


    “方侍郎,此人得由刑部审问!”


    刘怡辰强调道。


    眼前这三人被审问她可以当作没事发生。


    但是接下来的戚忠文,必须由他们刑部审问才行。


    “那就交给刑部吧,希望刑部能尽快给我结果!”


    方源颔首道。


    他是没权审问人犯的。


    刚好皇帝的眼线李君羡又在这里。


    那就好吧,由刑部去调查,也信得过刘怡辰。


    “那这三人,就由我带回去了。”


    刘怡辰看向被绑起来的三人道。


    “请。”


    方源也是随她的意。


    “谢谢。”


    刘怡辰离开。


    李君羡也跟着离开。


    剩下的事方源也就没有插手。


    有刑部和大理寺以及长安县衙调查,自然不需要自己再出手。


    时间一天天过去,关于方源杀人灭口的舆论没有停止过,风声大部分都是指着方源的。


    方源猜测这里面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煽动舆论。


    虽然有所猜测,但是方源并没有打算制止。


    没必要!


    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现在事情闹得越大,追究责任就会越大。


    果然,如方源所想,在戚忠文被带走的第三天,刑部得出了结论。


    【戚忠文为了陷害方侍郎,暗中派人刺杀古茂忠和孔辅道,罪证确凿,已经供认!】


    这是刑部的调查结果。


    得到大理寺和长安县衙的肯定而推出来的。


    消息一出,关于方源杀人灭口的舆论顿时熄火,转而变得沸腾。


    “这个戚忠文,是孔师的徒弟吧?”


    “先是孔师的徒孙,后是他的徒弟,看样子孔师也就那样啊。”


    “什么孔师?那是孔颖达,德不配位,文学造诣多高又怎么样,这么一个小人,不配称为师。”


    人们议论纷纷,情绪相当激愤。


    自然,这里面有方源的功劳,他也安排人造势了。


    对于是不是孔颖达在背后搞鬼方源没有深究,反正和他有关系。


    先是徒孙,后是徒弟,与孔颖达没有关系就见鬼了。


    所以打击孔颖达的时候方源没有一丝留情。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召见刘怡辰。


    “陛下,戚忠文已经承认所有罪行,没有援手。”


    刘怡辰恭敬向李世民禀报。


    刑部已经有人呈现过奏折给李世民,说明了原委。


    然而李世民却召见她,这让她感到意外,不知道皇帝要问自己什么。


    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尽管在刑部帮助干活,但就是个挂职,很少进宫见皇帝的。


    “你以为,此事和孔颖达是否有关系?”


    李世民面无表情问道。


    “臣,臣”


    一向爽快的刘怡辰也是犯难,不知道该不该说。


    因为孔颖达现在是太子的老师,是皇帝亲自选出来的。


    如果说和孔颖达有关,那不是打皇帝的脸,让太子怀恨自己?


    可这事戚忠文虽然已经包揽在身上,但以刘怡辰的直觉,是和孔颖达有关的。


    “但说无妨!”


    李世民强调道。


    “臣怀疑和孔颖达有关。”


    “但戚忠文已经承认所有,所以臣就是有怀疑,也只能藏在心中。”


    “如果不是陛下问起,臣是巨是绝对不会将没有证据的猜测呈现给陛下的。”


    刘怡辰沉声道。


    “朕明白了。”


    “刘怡辰,你很喜欢在刑部工作吗?”


    李世民颔首道。


    “是的。”


    刘怡辰有些意外皇帝的转变那么快。


    但面对皇帝的询问,刘怡辰很真诚地回答。


    她确实是喜欢在刑部工作,对未知案件的探索让她无比开心。


    不过这样的事情估计很快就会结束。


    因为自己的爷爷很快就会退休,新任的刑部尚书估计不会允许自己在刑部挂职。


    没有爷爷的支持,自己估计很快就会离开刑部。


    “既然喜欢,那就做出成绩来。”


    “如果你成绩足够,伱爷爷退休后,朕可以考虑让你接替刑部尚书。”


    李世民意味深长笑道。


    “什么?”


    “陛陛下,您说的是真的吗?”


    刘怡辰惊呼出声,两眼发光看向李世民。


    在大唐,女子当官的不是没有,但也很少很少。


    而且身居高位的除了皇室女子之外,再无其他的女子。


    一般是世人的偏见,还有就是女子要嫁人,成亲生子等等会耽误。


    “君无戏言!”


    李世民脸色一板,沉声道。


    “谢陛下,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刘怡辰大喜过望,重重行礼。


    “去吧。”


    李世民摆摆手,轻笑道。


    刘怡辰离开,带着欢快的步伐离开。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随即变得冰冷。


    “传朕旨意,孔颖达教徒无方,不配为太子老师,即日起革去其资格。”


    “另外,方侍郎滥用职权体罚他人,罚其俸禄一年!”


    很快,李世民的圣旨就传出皇宫。


    得知惩罚的孔颖达脸色一白,差点晕厥。


    太子老师对他而言重要程度绝不亚于自己的性命。


    然而,这么重要的东西,却被皇帝剥夺回去,大大打击到他。


    方源,老夫不会让你好过!


    孔颖达在心中诅咒着方源,恨不得将方源挫骨扬灰。


    同时,方源也收到李世民的惩罚质疑,但是却不以为然。


    一年的俸禄对方源来说什么都不是,就是扣十年八年都一样。


    事情似乎就这么结束,但从此方源却被孔颖达盯上。


    孔颖达在朝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徒弟却不少。


    一时间,方源无形中又树敌了不少人。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高士廉第一时间向孔颖达抛出橄榄枝。


    接下来,朝廷没有大事发生,但方源却每天都忙得不行。


    随着王诗语开启海上丝绸之路后,各行业缓慢复苏。


    说是复述,其实就是艰难的挣扎着,等待希望。


    但即便如此,方源就需要盯着钱庄和三大厂。


    三大厂的问题不大,主要还是钱庄。


    依旧不能造纸,怕出现问题。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一个月过去。


    这一日,方源突然收到武如意的急报,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回来了!


    “回来了?!”


    方源激动起身。


    丢下手中的工作,立即前往渭水港口。


    至于皇帝以及其他人,方源一个都没有通知,忘了。


    渭水港口。


    五艘巨大的钢铁轮船停在港口。


    周围很多人驻足,有船厂的,也有渔民以及看戏的百姓。


    轮船上下通道有人来人往,从船上搬运着一箱箱货物下来,数量非常之大。


    “方源!”


    突然间,方源听到一道熟悉的呼喊声。


    循声看过去,就看到王诗语不知道何时已经站在不远处。


    一个多月不见,王诗语变了不少,白皙的皮肤少了些光泽,但看上去更健康了。


    “好,好,回来就好!”


    方源激动说道。


    看王诗语的样子,应该是旅途艰难。


    也是,海上风大浪大,遮挡太阳的地方只有船。


    这一来来回回的问题迭加起来就变得很多,也会变得艰难。


    “我”


    王诗语突然感到鼻子一酸,眼睛不争气湿润起来。


    但思念的话还没有说出口,远处就赶来了一群人,不少大臣赶来,其中竟然还包括皇帝。


    “草民拜见陛下!”


    王诗语整理情绪,恭敬向李世民行礼。


    能让皇帝亲自来迎接自己,真是荣幸至极。


    “回来就好!”


    “那些箱子是?”


    李世民颔首道。


    他心中激动又期待,但还是有些担心。


    因为很多箱子搬下来,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没有卖出去。


    同样,随之而来的王珪等人也是带着担心,怕此行不顺利。


    唯一期待的可能就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都不相信海上丝绸之路那么容易成功。


    “那些.都是我从西域换或者买回来的。”


    “我们带过去的货都卖出去了,纸币也用出去不少。”


    王诗语看了一眼旁边的方源,激动说道。


    此行最开心的不是货都卖出去,而是纸币竟然有人要。


    “好,好,好!”


    李世民大惊,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


    纸币用出去,意味着大唐的通货膨胀将能够解决。


    像这样的海上丝绸之路再走几次,通货膨胀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都买了些什么回来?”


    王珪插话道。


    现场除了方源和李世民,他是最有资格插话的。


    谁叫他和王诗语同出一族呢?


    “东西有点多,一下子难以说清。”


    “我已经做了笔记,稍后再呈交给陛下。”


    王诗语轻笑道。


    “好,好。”


    李世民点点头,看着从轮船上搬下来的货物,眼神有些不舍。


    因为那些货物都是往船厂搬进去,就是说它们先到方源的手中,然后才会到自己这里。


    这让李世民不满,但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方源开启的,船和货等等都是方源投资,不满也只能忍着。


    不少大臣也露出渴望之色,想要分一分里面的羹,但看皇帝不说话,他们也不敢说话,只能眼巴巴看着。


    其中,最难过的要数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感觉胸口有块巨大的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他们之前信誓旦旦表示方源肯定不会取得成功。


    但没想到,竟然成功了,而且成功得那么的快。


    所以,自己提前支付三个月的薪水,又再一次成为大家的笑柄?


    “陛下,王诗语他们刚回来,估计也累了,要不先让他们休息休息?”


    方源这个时候说道。


    李世民他们来的太快了,王诗语运回了什么都还不知道。


    海上丝绸之路是自己投资和打造的,那些东西自然都是属于自己的才对。


    皇帝你虽然不开心,但我不会因为你的不开心而将属于我的东西分享给你的。


    最多就是下一次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你出钱或者出货物,然后才会有分羹。


    “也是!”


    “海上丝绸之路乃是朝廷的重大方针,朕以为今晚得设宴在皇宫庆祝一番。”


    “王诗语,到时候一定要来,朕要听听你们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下一次海上丝绸之路的想法。”


    李世民是个远见的人。


    知道第一次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功,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哪怕他对方源的那批货物多么垂涎,也不会和方源闹不愉快,完全可以再等下次。


    实际上,其他大臣也是如此,他们对王诗语换回来的东西十分感兴趣,但没有想过要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要求方源给一些的。


    毕竟有下一次的机会。


    “好的,草民一定去。”


    王诗语面带激动,重重点头道。


    身为王家娇女,她之前也没有资格参加皇宫宴会。


    现在是以自己的身份参加皇宫宴会,激动都让她脸色绯红。


    李世民满意点头,看了眼正在从船上搬箱子的长长队伍,转身离开。


    “方侍郎,恭喜啊。”


    “王相,恭喜啊。”


    “王姑娘,好样的!”


    官员们一个个恭喜,跟上李世民。


    最终,现场就剩下方源和王诗语以及王珪。


    “诗语,都换了什么回来?”


    王珪激动问道。


    这次王诗语带回这么多好东西,王家要更进一步了。


    “这”


    王诗语面带难色看向方源,征求方源的意见。


    尽管自己是王家的人,也备受王珪照顾,但东西都是方源的。


    自己出海前让王家帮助自己,但他们以为自己不会成功,没有给到帮助。


    既然没有给到帮助,在自己获得劳动的时候,自然不会有分成的。


    或者自己愿意给,可也得征求方源的同意才可以啊。


    “方侍郎,不会这么吝啬吧?”


    王珪的脸有点挂不住,尴尬笑道。


    这时他也想到之前没有给王诗语任何帮助。


    看着一箱箱从上面搬下来的货物,王珪的心懊悔啊。


    “自然不会,我们先看看吧。”


    方源轻笑道。


    毕竟是王诗语的叔父,面子还是要给的。


    但是要怎么给,还得看看到底运回了什么好东西才能决定。


    很快,方源三人就进入船厂,在武如意的带领下前往新仓库。


    新仓库都是放王诗语从西域兑换回来的货物,数量非常之多。


    “这是清单。”


    王诗语从怀里取出清单递给方源。


    王珪看着,眼中满是浓浓的羡慕。


    “打开看看。”


    方源扫过一眼清单,呼吸变得说道。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