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1章 回首掏

作者:闪闪繁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江陵。


    庞统处理完城中的事务,照例来到杨凌的院外。


    “军师,大将军仍旧在歇息,不见外人。”


    周仓摇了摇头。


    说起来杨凌闭门不见客,已经有将近一月。


    庞统早已经习惯,倒也没失望。


    他点了点头,刚准备转身离开,却见到赵云急匆匆地找了过来。


    “军师,刚刚收到消息,孙权的兵马全部撤回了江东!”


    “哦?”


    庞统微微一愣,旋即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孙权好不容易将江夏、长沙两郡收入囊中,正是布控兵力,防止曹军反扑的时候。


    但这个节骨眼上,他却将兵马都撤走,搞不好这里面有鬼!


    “咱们回去议事!”


    庞统看了一眼身后的院子,带着赵云朝前厅走去。


    典韦、许褚、马超等人已经收到消息,正在堂内等候。


    待到落座后,庞统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对于此事,你们有何看法?”


    “依末将看,无非是有两种可能。”


    赵云缓缓开口,轻声道,


    “其一,是孙权与刘备有所图谋,故意做出撤军的样子,设下埋伏,吸引我部主动出击,为的就是图谋江陵!”


    众人闻言,皆是点了点头。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先前周瑜佯装强攻江陵,暗中却设伏,重创了曹仁所部。


    “第二种可能呢?”


    庞统问道。


    “那就是江东出了什么变故,逼得孙权被迫调兵回去。”


    赵云说道。


    庞统摸着下巴的胡须,陷入沉吟之中。


    相对于第一种而言,第二种的可能性很小。


    毕竟江东作为孙权的大后方,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在孙权各种手段之下,跟江东的各大世家终于达成了合作。


    他的心腹大患,手握兵权,割据一方的太史慈,最终英年早逝,了却他的心病。


    南方不断叛乱的山越,被孙权派人连番打击后,也是再无威胁。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


    庞统苦思冥想好一会儿,也没想出个缘由。


    要是大将军在此,以他的智慧,定能猜出孙权的意图。


    对了,大将军?


    庞统眼前一亮,猛然想起,杨凌可是让周仓转交给自己一枚锦囊!


    当初说的是时机成熟之时,莫非指的就是现在?!


    他没再迟疑,便从袖中将那枚锦囊取了出来,打开一看,却是当场愣住。


    看着庞统惊讶的神情,赵云忍不住道,


    “军师,可是有什么不妥?”


    “哪里有什么不妥,简直太妥当了!”


    庞统回过神来,大笑道,


    “其实孙权撤兵,乃是大将军所用的计谋!”


    此话一出,在场众将皆是愣住了。


    大将军所用的计谋?


    他不是患有重病,一直卧床休息的吗?


    见众人一脸茫然,庞统笑吟吟地道,


    “诸位有所不知,其实大将军并非是在养病,而是前往合肥去了!”


    “大将军去合肥作甚?”


    马超疑惑地道。


    “大将军暗中前往合肥,联合文远、汉升两位将军,突袭濡须口,进而威逼建业。”


    “建业可是孙权的根基所在,它受到威胁,孙权自然坐不住,要回兵救援。”


    “此乃声东击西之计!”


    原来如此!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合着杨凌这么久没露面,是去偷袭孙权的老巢了!


    “大将军此计虽然巧妙,打了孙权一个出其不意。”


    赵云皱眉道,


    “但是合肥那边,文远将军的兵力不多,如今孙权又回师救援。”


    “大将军会不会有危险?咱们是否要去支援他?”


    经他这么一提醒,众人也才反应过来。


    “是啊,咱们不能干坐着吧?”


    “得想想办法!”


    庞统将杨凌在锦囊中留下的纸条,摆在桌上,


    “大将军说他自有脱身之计,咱们勿须担忧。”


    “他另有一事,需要咱们去做。”


    “此番大将军所用的,乃是连环计,除了声东击西外,还有一计,名曰回首掏!”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茫然。


    他们可不记得,三十六计里有一计叫回首掏的。


    ……


    油江口的码头处。


    刘备一行人刚靠岸,便见诸葛亮带人迎接了上来。


    “见过主公!”


    诸葛亮行了一礼,跟着疑惑地道,


    “孙权不是请主公前去,商谈联姻之事的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孔明有所不知。”


    刘备苦笑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怪不得主公回来的这么早。”


    诸葛亮听罢,也是有些目瞪口呆。


    他不得不感叹,杨凌的胆识与眼界,当真非常人所能及也!


    “好了,不要在这里站着了,回去说话。”


    刘备带着众人,一边朝公安城中走去,一边问道,


    “我不在的这两天,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回禀主公,江陵那边风平浪静,曹军一直按兵不动。不过益州牧刘璋,倒是派来了信使。”


    刘备脚下步伐微微一滞,讶然道,


    “他派信使前来作甚?”


    诸葛亮压低声音,解释道,


    “听说曹丕派使者去劝说张鲁,张鲁似乎是有意投降。”


    刘备这才恍然。


    张鲁占据着益州的门户汉中,他若是投降曹丕,下一步曹魏的大军就可以直取益州。


    而且刘璋软弱无能,蜀地内屡次爆发叛乱。


    这种情况下,张鲁派遣使者前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求助刘备出手相助!


    “主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诸葛亮的声音中,也透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他当年跟刘备提出的隆中对,便是要占据荆、益两州,而后徐徐发展。


    如今他们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荆州,刘璋又主动邀请他们前往,隆中对战略意图的实现,可谓是指日可待!


    “回去说话!”


    刘备挽着诸葛亮,也是颇为欣喜。


    但当他们回到公安城中,刚在大堂坐下,还没来得及聊起正事时,却见马谡慌慌张地冲了进来。


    “主公,军师,大事不好,曹军渡江了!”


    此话一出,堂中众人皆是大惊失色。


    “什么?曹军怎么会渡江呢?”


    刘备失声道。


    “属下也不知,就在今日拂晓时分,曹军忽然在长江上搭建浮桥,直接冲杀了过来!”


    马谡哭丧着脸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