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4章 明升暗降

作者:闪闪繁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曹丕装模作样地说了几句场面话,故作为难地从荀彧手中接过箱子。


    众人见状,纷纷拱手行礼,齐声道,


    “见过魏王!”


    “诸公不必多礼,以后还需要诸公辅助孤打理天下。”


    尽管曹丕强忍住心头的激动,但微微上翘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的心思!


    为了让朝局不出现动荡,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也是有些仓促。


    待到日后一切稳定下来,届时会重新走一遍正规的流程。


    按照当世传统,曹操的棺椁在魏王府停留了几日。


    等到外地官员、武将前来吊唁完毕后,由曹丕率领军队,亲自护送着棺椁前往邺城。


    曹操在生前曾经留有遗言,在他死后不得厚葬。


    曹丕没有派人修建什么高大的陵墓,一切都从简进行。


    看着曹操墓穴的入口,被土给封堵起来,杨凌的心情,也是极为复杂。


    这一刻,他又想起了那一句诗。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曹操入土为安之后,曹丕也是在邺城,举办了正式的就位仪式。


    不仅天子刘协派出使者,甚至连乌桓单于、匈奴单于,也都亲自到场。


    曹丕就位之后,除了对司马懿、陈群等人大肆封赏提拔外,对杨凌也没有吝啬。


    他以天子的名义,增加杨凌的食邑,以示恩宠。


    与此同时,知道曹操去世后的刘备、孙权等人,也是没有闲着。


    他们抓住机会,组织起兵马,试图对曹军进行反扑。


    然而曹仁善守,再加上杨凌打下的坚实基础,连续三次挫败联军的水陆进攻。


    ……


    许都城。


    魏王府。


    一切尘埃落定后,曹丕坐在往日属于父亲曹操的位置上,心情依旧很激动。


    “此番孤能就位,汝等功不可没。你们且放心,再等上些许时日,该给你们的,孤绝不会吝啬。”


    曹丕深吸一口气,对着司马懿、陈群等人道。


    几人对视一眼,皆是笑道,


    “多谢魏王!”


    “魏王,当务之急,咱们要将兵权抓在手中。”


    司马懿缓缓道,


    “如今征西将军(夏侯渊)镇守长安,前将军(夏侯惇)都督合肥军事,安南将军(曹仁)坐镇荆州,自然不必担心。咱们唯一要注意的,便是中军。”


    曹丕闻言,眉头微皱。


    如今担任中领军、中护军的,分别是典韦、许褚。


    曹操信得过他们二人,但曹丕可信不过。


    尤其是他俩还是杨凌的结义兄弟。


    让他俩继续掌控中军,就等于两把利刃,悬挂在曹丕头上!


    “要不直接拿杨凌开刀,如何?”


    曹丕目露凶光。


    虽说他能就位魏王,杨凌出了不少力,但想起先前跟杨凌的恩怨,他就忍不住恶向胆边生!


    若是将杨凌除去,别说郭照了,貂蝉、甄宓等等美人,都能落入自己手中。


    想到这里,曹丕就心头一阵火热!


    “魏王不可!”


    司马懿赶紧站出来,劝阻曹丕。


    “仲达不是跟杨凌有仇,为何会劝孤?”


    曹丕有些不悦地道。


    “臣自然是跟杨凌有仇。”


    司马懿从容不迫地道,


    “但跟魏王的大事比起来,这点恩怨又算得了什么?”


    “仲达此言何意?”


    曹丕皱了皱眉头。


    “难道魏王不想取代大汉,从而自立吗?”


    司马懿问道。


    听到这话,曹丕的呼吸瞬间变得粗壮起来。


    他自然想!


    先前他就劝说过曹操,想让曹操代汉自立。


    奈何曹操虽有野心,却也不愿意背上骂名。


    但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可没有曹操的心理负担。


    曹操在去世前,将一切反对曹氏的势力,几乎都一扫而空。


    若不是顾忌太多,曹丕恨不得立刻把刘协赶下头。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对付杨凌了。”


    司马懿认真地道,


    “最起码眼下不能。”


    “况且魏王要想一统天下,也离不开杨凌,因此必须也对他进行拉拢!”


    “等到日后天下一统,魏王登基为帝,到时候还怕收拾不了他么?”


    曹丕闻言,顿时大喜道,


    “仲达果然足智多谋!那依你看,该如何拿回兵权?”


    “很简单。杨凌不是跟典韦、许褚感情深厚嘛,魏王直接升他俩的军职,把他俩打发到杨凌军中,不就行了?”


    司马懿笑吟吟地道。


    “好,就按照仲达所言!”


    曹丕点头道。


    ……


    次日一早,曹丕便将杨凌、荀彧等人,请到魏王府来商议政事。


    等处理完朝廷的政事后,曹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对杨凌道,


    “典许两位将军,跟随孤的父亲多年,已是劳苦功高。”


    “孤有意提拔他们二人,不知征南大将军可有异议?”


    杨凌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看向一旁的典韦、许褚。


    二人也是神情有些茫然。


    “魏王有意赏赐他俩,自然是好事,属下又怎会有异议?”


    杨凌淡淡一笑。


    “那就好。”


    曹丕呵呵一笑,跟着面容一肃,


    “典将军跟许将军何在!”


    典韦跟许褚不敢怠慢,立刻迎上前来,沉声道,


    “末将在。”


    “即日起你们二人便升为奋威将军、扬武将军。”


    曹丕顿了顿,又满面笑容地道,


    “你们跟征南大将军兄弟情深,正好去他帐下效力,也好立下战功,岂不美哉?”


    典韦跟许褚万没有料到,曹丕给他俩升官便罢,还把他俩派到杨凌军中,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二位将军愣着作甚,还不快谢过魏王?”


    一旁的杨凌,开口提醒道。


    “多谢魏王提拔!”


    二人异口同声地道。


    典韦、许褚虽然不清楚,但堂上的其他人,却是心中跟明镜似的。


    奋威将军、扬武将军都是杂号将军,虽然听起来挺唬人,但实则权力并不如中领军、中护军。


    曹丕此举便是明升暗降,看似提拔了典韦、许褚,实则是从他俩手中,将中军夺了回来!


    经过这么多年的征讨,曹操重新给大汉朝制定了军制。


    如今大汉的军队,分为外、中两军。


    外军便是驻扎在各州、各郡的军队,例如夏侯渊在长安,张辽在合肥,曹仁在江陵,分别是由四镇或者四安将军指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