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好言相劝

作者:闪闪繁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直到糜芳、糜贞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杨凌这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他注意到,一旁的赵云忍不住笑着揶揄道,


    “大哥,糜小姐如此花容月貌,你若是将她娶回来给我们当大嫂,倒也是相当合适。”


    “好你个小子,竟然敢开你大哥我的玩笑了!”


    杨凌佯怒地瞪了他一眼,转身朝城中走去。


    赵云强忍住笑意,赶忙跟在他身后。


    等兄弟二人回到住处,却发现典韦正在堂上等候。


    见杨凌、赵云回来,他赶忙迎上前来,


    “大哥,三弟!”


    “怎么了,二弟。”


    杨凌奇怪地道,


    “今天不是你当值嘛,你不守在州牧身边,怎么回来了?”


    “大哥,我有事找你。”


    典韦无奈地叹了口气,把荀彧、郭嘉、戏志才刚才求他帮忙的事,说了出来。


    杨凌脸一黑。


    我的好二弟啊,你可真会给我找事做,我真谢谢你!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杨凌自然对屠城之事颇为抵触。


    但他心中也很清楚,徐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想要轻松拿下不是容易之事。


    曹操以屠城之举作为威胁,震慑徐州的守军。


    除此之外,屠城往往伴随着抢掠,以此也可激励手下士卒奋勇杀敌。


    这也是杨凌最终没有选择劝阻的原因。


    可他没有想到,典韦竟然会答应荀彧、郭嘉和戏志才的请求。


    这可就难办了。


    曹老板的父亲被人杀害,他这会正在气头上。


    自己刚刚才求他放过糜芳,这会又要去劝他不要屠城。


    这不是为难我胖虎吗?


    杨凌摸着下巴,眉头皱起。


    “大哥,你要是觉得为难的话,就算了吧?”


    典韦小心翼翼地道。


    “也罢,既然你都答应了他们,那大哥我也只能去试一试了。”


    杨凌叹了口气,最终决定还是去劝阻曹老板。


    无论如何,徐州那些百姓都是无辜的!


    他思索片刻,就嘱咐赵云暂且在家中等候,自己带着典韦朝州牧府走去。


    曹操正在忙碌着什么,见到杨凌走来,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先生来了!”


    看来今天杀了边让一事,让他心情愉悦许多。


    “州牧!”


    杨凌行了一礼,面色肃然道,


    “我此番前来,是想相劝州牧,不要再徐州行屠城之举。”


    听到这话,曹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有些冷淡地道,


    “我原本以为先生你能理解我,却没想到你跟其他人一样!”


    “我当然理解州牧。”


    杨凌缓缓道,


    “但我之所以劝州牧,是为了州牧的大业考虑!”


    “哦?”


    曹操来了几分兴趣,盯着杨凌道,


    “说来听听。”


    “州牧行屠城之举,表面上看是为了发泄心头愤怒,但实则是为震慑徐州守军,激励手下人马,对否?”


    杨凌问道。


    “不错,先生还是懂我。”


    曹操神色缓和下来,点头应道。


    “但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咱们刚刚平定黄巾军叛乱,正是休养生息之时,马上又要春耕,不该妄动干戈。因此我军并不占据天时。”


    “陶谦占据徐州,经营许久,我军也不占据地利。”


    “若是州牧再行屠城之举,可是连人和也丢了!”


    “州牧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此乃天经地义。其他人阻拦你的话,也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州牧若一意孤行,非要血洗徐州,也就给了其他势力出手阻拦你的机会。”


    “州牧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杨凌的一番话,让曹操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杨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


    见曹操的神情不像刚才那般抵触,杨凌就又继续道,


    “州牧进攻徐州,不单单是为了报父仇,也有想拿下徐州的意思吧?”


    “不错,我正有此意。”


    在杨凌面前,曹操也懒得伪装,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


    “等州牧拿下徐州后,那些百姓就是你的子民。”


    “州牧现在屠城,那不就等同于屠杀自己治下的子民吗?”


    “况且如此一来,也会让徐州百姓对州牧产生抵触与反抗,不利于主公日后的统治。”


    话说到这里,曹操的面色微变,已经没有那么坚决。


    “他们若是抵触反抗,将他们杀完便是!”


    他冷哼道。


    杨凌明显听出曹操的语气有些赌气的成分,心中忍不住发笑。


    但表面还是正色道,


    “还请州牧理智。而且州牧此番杀了边让,张邈、陈宫等人心中对州牧也是颇为不满。只怕他们也会借机兴风作浪!”


    想起张邈、陈宫他们刚刚离去时的态度,曹操心头一紧。


    他不敢大意,连忙认真地道,


    “那依先生所言,我该如何是好?”


    杨凌摸着下巴,思索片刻,这才缓缓道,


    “州牧可先派人在徐州境内宣传,告诉当地百姓,你此行只为报父仇。”


    “但凡主动投降的人,绝不会伤害他们一分一毫。”


    “若是负隅顽抗,拿下城池后便会屠城。”


    曹操点头,


    “好,就按你说的办。”


    但他随后迟疑道,


    “那该如何提防张邈、陈宫他们?”


    杨凌想了想,缓缓道,


    “在黄巾军肆虐,刘岱战死后,除了作为陈留郡太守的张邈外,兖州士族并没有多少人马。”


    “他们若想搞什么小动作,很有可能去外搬救兵。”


    “距离陈留郡最近的,只有河内郡的张杨和吕布。”


    “依我看,他们很大概率会去联系吕布。”


    就在过去的两年间,司徒王朗通过美人计离间了吕布跟董卓的关系。


    在吕布斩杀董卓,还未来得及控制局势,就又被李傕、郭汜给赶出长安城。


    他先后投奔袁术、袁绍,但都因为其狂妄的性格而被赶走。


    无奈之下,吕布只得暂居在河内郡。


    “主公可派一员大将镇守兖州,并暗中留下一支人马,以作应对。”


    杨凌建议道。


    “那先生觉得留谁比较好?”


    “妙才将军吧。”


    杨凌想也不想便道。


    夏侯惇在军中威望甚高,而且为人谨慎,留他镇守兖州最合适不过了。


    “也好,妙才正好知道先生的身份,就留他在兖州,听候先生的吩咐就是。”


    曹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