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9章 年底了,六部很忙

作者:二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回京的第一天,飘雪,但是不大。


    不过,转过天,气温下降了不少。


    这种天气,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懒得出门。


    萧念织也不愿意动,但是她已经回京城来了。


    昨天回来,还可以借口说累了,暂时不去汇报工作。


    但是,今天再不去,多少有点不识好歹了。


    所以,萧念织一早收拾好,跟着上了一次早朝。


    嗯……


    这熟悉的,冬季早八!


    不不不,比早八还可怕呢。


    坐着马车,行走在寒冬的街头,听着外面呼啸的北风,萧念织想,她大概理解了,现代时候,冬日上早八的大学生,还有上班族人的怨念了。


    这事儿,放谁身上怨气能不重吧?


    她福利待遇这么好,这一路也哆嗦着,想回家躺着!


    不过,好在如今搬家了,在内城区了,距离并不算远。


    所以,抱着手炉,这一路也算是瑟瑟发抖的终于到了。


    但是,到了并不是终点。


    到了之后,还需要排队打卡,等着陛下那边准备好,然后他们才可以依次入内。


    好消息是,萧念织这个品阶,勉强还能混个内殿的尾巴上,不用在外面吹冷风了。


    这让萧念织,勉强少了几分怨念。


    再想想自己的福利待遇,又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坚持。


    早朝说的什么,萧念织距离远,其实听的也不算是特别清楚。


    时不时的就听着前面的官员在那里小声讨论着,估计也是前面传过来的,他们顺嘴说几句。


    萧念织一边抱紧了手炉,一边听着动静,大概总结了一下。


    一个是秋收之后的税收问题,临近年关,很多东西,也该总结统计了。


    总之,年底了,户部很忙。


    转过年的吏部,也会很忙。


    因为打仗,今年的兵部也很忙。


    又因为农具推广等问题,工部和司农监连同上林苑也很忙。


    也可能是因为临近年关了,所以各地的案件总结,也都提交京城,所以刑部也跟着忙碌起来。


    大家都忙,礼部怎么能闲着呢?


    而且,年关的各种祭祀礼仪,都是礼部在负责。


    ……


    总之,快过年了,六部很忙。


    萧念织如今也是工部的一员,估计回来之后,也得忙起来了吧?


    萧念织漫无边际的想着,不过好消息是……


    西南那边的战事暂时稳住了。


    不过西北如今打的正火热。


    毕竟入冬了,西北边境诸国日子不好过,就想着从中原这边掠夺一些资源回去好过冬。


    如果能攻下几城,来城中猫冬,那日子可能会更加的美滋滋。


    但是,郭大将军在啊,一般人还真打不过。


    西北战事吃紧,而且时不时的就有人受伤的消息传来。


    萧念织听着,心里还一揪一揪的,也不确定,郭大将军还有郭似雪他们怎么样。


    去年一别,对方过年都没回来,是真的很让人忧心了。


    因为郭大将军治军严格,萧念织经常是两三个月才会给郭似雪写一封信。


    这信还需要过几道审,才能送到郭似雪手里。


    对方给自己回信,那就更麻烦了。


    哪怕,郭似雪是郭大将军的亲生女儿。


    但是军中无父子,军纪即是一切。


    所以,她的回信也得层层审核,其实也说不了什


    么,就是一些日常。


    问题,就算是这样,郭似雪也经常都是三四个月才能回一次信。


    此时,距离两个人最近一次通信,已经是半年前自己还在京城的时候。


    这么一想,萧念织又是无声的一声长叹。


    不过,边关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比如说是……


    可能是因为西南西北两边受敌,高国和瓜国觉得自己又行了,瓜国那是一直挑衅,根本不管不顾的,恨不得直接扒上来打。


    但是高国的态度相对来说,一直暧昧的。


    你强,他就跟你交好,又不需要拿什么东西出来,只是摆一个态度罢了。


    那就假装大家关系很好的样子,我再猥琐发育。


    但是吧,如果你碰上困难了,惹上麻烦了,自己家后院都管不过来了,那高国的态度,又变了一层。


    他一开始也只是小心翼翼的试探。


    但是,眼看着西北和西南都打开了花,高国不再装了,他直接跟着瓜国一起挑衅了!


    两国占着地理优势,其实并不算是好打。


    走陆战的路子吧,冬日里,这地方可不算是太好攻下来。


    走水战……


    萧念织也不确定,如今镇东卫那边的战船,都修整到哪一步了?


    海上有没有结冰?


    不过,镇东卫那边传来的,都是好消息。


    最近的消息是十月初传来的,说是赵总督不胜其扰,已经跟高国和瓜国开战了。


    一挑二,不愧是你啊,赵二爷!


    朝臣已经服气了!


    但是,不敢说。


    先不说,那个武将不好惹。


    只说,人家哥哥弟弟还在京城呢。


    哥哥是出了名的京城第一嘴强王者,手里有权,嘴还能说。


    你敢喷人家弟弟,人家就敢站出来,跟你对线。


    来啊,互喷啊,看谁嘴厉害!


    朝臣表示:比不过,比不过。


    至于弟弟?


    赵尚书看着是和气好相处,但是真正跟他同朝共事过的官员们,心里都明镜一般。


    这是和气好相处吗?


    这他娘的是笑面虎!


    问题是,他什么时候笑着扎你一刀,你都不知道!


    如果说赵家大爷,是那种不服就干,咱们正面刚一波的阳间代表。


    那么,赵三爷就是那种,不服我也不说,但是我转过身,就给你一刀的阴间老六。


    而且,东南沿海的稳定,对于大晋的边境安稳,也确实是有利的。


    所以,打起来就打起来呗。


    再不济,还有户部和兵部去头疼。


    关他们什么事情呢?


    哎!


    其实也是关的。


    官窑那边最近又出了些花样玻璃,别说家里的夫人姑娘们喜欢,就是他这些糙老爷们,一个个看的眼睛都转不过来,根本不想撒手啊。


    该说不说,论起圈钱的能力,还得是你啊,陛下!


    问题是,这钱,他们不掏吗?


    不不不,那玻璃,你给我收好,我这就回家取了钱。


    一定要给我留着!


    我不差钱!


    陛下不就是要圈钱吗?


    我给就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