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3章 缘起缘灭终有尽!

作者:裴屠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越是大权在握,极尽富贵之辈,越是渴求长生。


    是故,秦皇寻仙的传说流传极广,秦末至明三千载,不乏将之奉为圭臬效仿的帝王将相。


    只是,秦皇寻仙到底寻到了什么,却是众说纷纭。


    有说三千方士迷失在东海之中,带着三千童男女扎根于后世称之为扶桑的岛屿上,开枝散叶,建立国度。


    有说陆沉寻回了道果以及遗失多年的远古仙佛之路,却受限于天地,只是从中悟出了武道。


    更有传言,秦皇已然服下了不死药,于骊山之下长眠,等候重生。


    ……


    诸如此类的传言,不计其数,其中真假更是难以分辨,只是,陆沉先后三次东渡出海,却当是确信无疑的。


    “远古有多远,无人可知,但陆沉,的确得了造化,甚至可以说是远古之后,最大的造化之一。”


    望着那佛像,达摩合十双手:


    “老衲东渡而来,途经三百四十七岛,曾于一无名岛屿上,见得陆沉遗留之痕迹……”


    “最大的造化?”


    听得老僧语气之中的波动,杨狱心中微动。


    潮起三千年,问世的不仅仅是道果,更多的是远古仙佛遗留的痕迹,以及层出不穷的仙魔幻境。


    这些,都可算造化。


    只是,能被这位佛门不世出的大宗师称之为最大的造化的……


    “岁月掩埋了太多的东西,老衲走遍诸岛,翻阅天下佛经道藏,也不过有个模糊印象……”


    说话间,达摩踱步,行至那小庙之前,杨狱二人随行,听着他讲述远古奥妙。


    “佛说恒沙世界,道言寰宇诸天,我等所在之天地,远古称之为‘天荒’、陆沉称之为‘山海’,这方天地非唯一,甚至,可说微不足道……”


    达摩缓缓讲述所知。


    寰宇诸天?


    恒沙世界?


    类似的记载,杨狱所知不少,神色也无甚变化,戒色闻所未闻,神色震动有有些恍惚:


    “祖师,这世间,难道真有‘天界’‘佛界’吗……”


    他心中颇为惊诧。


    伏龙寺也算佛门大派,典籍繁多,关于远古仙佛,他自然不是一无所知。


    但他理解之中的佛界、天人界,只是先贤对于某种境界的向往,不想,居然真有?


    “若你身怀道果,当知冥冥之中,有着一尚未复苏的‘天海界’……”


    说着,达摩看了一眼杨狱,后者点点头:


    “道藏、佛经之中的仙界、天界、神界、佛界、幽冥界,应当与天海界有关,但是否是天海界的别称,就无人知晓了……”


    “阿弥陀佛。”


    戒色合十双手,心中难掩震动:


    “寰宇诸天,恒沙世界,这世上果真有如此多的天地,那又该有多少人在受苦……”


    下山的十多年,戒色经历之事着实不少。


    青州难民、德阳大旱、龙渊大雪、西北兵灾……种种际遇,他所见之真实,非佛经上可以得到。


    “只怕是,很多很多……”


    达摩深深看了一眼戒色和尚,旋即垂眸,继续道:


    “相传,远古之年,仙佛驻世,佛经之中记载,那时,于须弥大山上,有十八罗汉,十九珈蓝,五方揭谛,二十四天王,八大菩萨,九世尊佛……”


    他的声音,带着强烈的意志,闻听其声,两人眼前,都似有光影浮现,好似那座传说中的圣山,真个在此刻展露一角。


    杨狱尚可自持,身边的小和尚却是浑身颤抖,几乎想要顶礼膜拜。


    “须弥大山……”


    杨狱眸光微凝。


    十八罗汉、十九珈蓝、五方揭谛,这,只是统称,而非罗汉、珈蓝只有这么几位。


    正如十都、九耀,指的是同位阶至强之位,而非此位阶最大之数。


    “潮起潮落,须弥永在,佛韵永在,纵然一时隐没,未来,也终有现身之时。”


    说话间,达摩神情庄严而肃穆:


    “老衲之所以认为陆沉得了远古之后最大的造化,不是因为其人本纪上称‘大日如来’,


    而是因为这尊佛像。”


    “这佛像,虽无五官,难见法相,可老衲翻阅佛经,终是寻得对应,


    祂法号‘龙树王’,亦成龙树王佛,与世间大自在王佛、诸天王佛、药师王佛等尊佛,并称为,须弥九大尊王佛!”


    “龙树王佛!”


    听得这个佛号,戒色已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合十而跪。


    “九大尊王佛,龙树王佛……”


    仅仅只是咀嚼着这九尊尊佛之名,杨狱的心神就不由得有些恍惚,似从冥冥之间,有佛音禅唱之声。


    九大尊王佛,他并不陌生,不止是佛经之中屡屡有所提及,他还在碧水寒潭图之上,许升阳与吕生的交谈之中听到过。


    忍不住,他心思没入暴食之鼎,翻阅起碧水寒潭图,果不其然,看到了关于这九大尊王佛的记载。


    【大自在王佛留在红尘中的所有佛像,全坍塌了,八亿佛子、善信,随佛而去,惨,惨,惨……】


    【东方佛国崩坍,药师王佛,与道门太妙天尊,共归寂灭……】


    【诸佛像,都倒了……不对,白骨菩萨,从幽冥爬出来了……祂身上的业火,在熄灭,祂的骨架,在坍塌……


    祂,爬上了大自在王佛的金莲上!】


    一眼扫过,杨狱看到了关于那位龙树王佛的记载。


    【壮哉龙树王佛,祂立十八大宏愿,以身葬道,燃灯指引,欲为诸佛引道……】


    ……


    “远古劫末,没有任何神佛仙魔的泥像可以留存,这具佛像,非同小可……”


    听得声音,杨狱回神,神情微动:


    “依着前辈的意思,那陆沉所得之造化,极可能来自于龙树王佛,亦或者九大尊王佛中的其他佛陀?”


    杨狱有些心惊。


    九大尊王佛,已是佛中极尊,依着许升阳、吕生的语气,还在他们之上……


    只是……


    “佛经可传承,位阶不可传承,纵然陆沉有天大机缘,得了九大尊王佛之一的传承,但,也不可能晋位王佛吧?”


    杨狱反应过来。


    不要说天变未至,即便天变已至,也绝不存在有人能一步登天。


    欲成九耀,先成十都!


    这是天地至理,无人可以逾越!


    “杨施主所言不差,位阶无可传承,道果认主,也非人力可以改易。只是……”


    杨狱皱眉,就见得灰衣老僧轻抬手擦去佛像上的尘土,轻声道:


    “位阶不可以,神通却可以……”


    “法宝,或许也可以!”


    “神通法宝……”


    杨狱眸光微凝:


    “恕晚辈愚钝,不知前辈提及此事,与进出幻境有何关系?还是说,那陆沉,有此类神通与法宝?”


    “大差不差,大差不差。”


    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达摩仍在清理佛像附近的尘土,小心翼翼到连蚂蚁、飞蛾都轻拿轻放:


    “当年,老衲坐化之前,曾于冥冥之中听到了若有若无的梵音在邀请老衲,虽未见其人,但老衲确信,其人必是陆沉!”


    “他,也未死?”


    杨狱眼皮一跳。


    “也?哦,你说的是大衍山中的那位女施主?果然,他们所得造化惊人,两千年后,也未坐化……”


    达摩有些动容,却也不如何惊讶,见戒色有些茫然,随口解释了几句。


    “有人,活了三千多年?”


    戒色瞠目、骇然。


    三千年,何其之漫长?


    不说个人,纵然是王朝,也要更迭多次,百代传承的世家,至多也不过追溯到两千年。


    一个人,能活如此之久?


    还是说……


    “长生不死?!他们,他们已成仙佛了吗?!”


    “什么仙佛,不过是个靠吃人活下来的老妖怪!”


    提及那老妖婆,杨狱的面色都不由一沉,忙问起达摩,有关这老妖婆的事。


    老僧知无不言,但所说也很有限,与他在邋遢道人、张玄霸处所得无甚区别。


    “灵炁如水,人如鱼儿,潮汐未起,强自活下来,不过如泥地之鱼,颇多痛苦。”


    达摩叹了口气:


    “是故,老衲倒也知晓些延寿存身之法,可那又何必呢?小和尚如朝阳东升,老和尚如垂暮夕阳,夕阳落,朝阳升,此是生灭之道,何必夺人光辉呢?”


    说话间,老僧直起身,扫过身侧的两个后生人:


    “老衲读儒家经典很少,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却很喜欢。只是,不是谁人,都喜欢的……”


    “祖师,您的意思是……”


    戒色心头一颤。


    “前辈的意思是,答应那梵音邀请之人,或许不少……”


    杨狱眉头拧起。


    自秦末至明末,武圣固然不多,可神通主却有不少……


    “老衲如何得知?”


    达摩摇摇头,结束了这个话题。


    突然,他伸出手,将那佛像自庙中取出,递给杨狱:


    “此次老衲于你颇多利用,这佛像,权当聊表心意了……”


    杨狱心中一紧:


    “您这是?”


    “此方仙魔幻境,固然与老衲有所干系,但究其根本,仍是被天地拓印截取下来的一段岁月之影……”


    将佛像递出,达摩平静道:


    “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持此佛像,多走一走,或许会有所得。”


    接过佛像,杨狱才看到佛像背后,有着深深的字迹,那是:


    陆沉于此悟道!


    “多谢前辈。”


    放下佛像,杨狱微微躬身。


    达摩坦然受了这一拜,继而,提起戒色,转而离去:


    “杨施主,三月后,若得空,大佛山上见!”


    杨狱躬身:


    “好。”


    ……


    ……


    “龙树王佛……”


    轻抚着这尊无面目的佛像,杨狱只觉躁动的心灵变得十分平静,一股祥和自在之气充斥心海。


    伴随着若有若无的佛音,他心神澄明,诸般念头都变得纯粹而活跃,眼前的天地都变得十分之活跃。


    “陆沉。”


    轻触佛像背后的刻字,杨狱心神幽静。


    达摩的话,让他心惊,却似乎又不出意外。


    同为秦末东渡重洋寻仙的方士,那老妖婆有延寿长生之法,名气更大的陆沉,未必就没有。


    只是,依着这位佛门大宗师所说,那陆沉,似乎在招揽那些寿尽的强者……


    若是如此……


    “那梵如一,寿过两百,大限之日未见得还有多远,或许……”


    心念闪过,杨狱托起佛像起身。


    以指点眉心,催千里锁魂,一尊佛像,重不过二三百斤,自不会对杨狱有所妨碍。


    持此泥塑,他的脚程很快,前后月余不到,已然将方圆数千里踏遍,将诸多藏匿之伥鬼摄拿。


    这头山君自然是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藏匿之伥鬼很是不少,前后一月,也仍是有所遗漏。


    不过……


    微微闭目,感知着生死簿,以鬼婴为首的五鬼,也都被他派了出去,前后一月有余了。


    以生死簿残页为媒介,杨狱甚至可以察觉到五鬼的动作。


    以鬼抓鬼,自比他一人来回奔波要快许多。


    “死!”


    桀桀怪笑,鬼婴大口吞着伥鬼。


    嗡!


    某一瞬间,杨狱心头一震,眼底浮现出了诸多信息。


    【为虎作伥】


    【来自十都位阶‘山君’‘虎妖’‘暴虎’……】


    【以鬼作伥,驱使邪魅,虎啸山林,聚引成煞……伥鬼无尽,则山君不死……】


    “伥鬼尽,则山君死。”


    心头似乎有着一声极尽怨毒的虎啸炸响。


    伴随着最后一只伥鬼被鬼婴吞噬,杨狱只觉心头似有光芒绽放,伴随着自佛像传来的佛音。


    他只觉心神拔高到了极限。


    这是天人合一,却比之往日要深入太多,恍惚之间,他只觉思维前所未有的活跃,往日里困惑,想不明白的关卡,纷纷迎刃而解。


    这种感觉无比奇妙。


    就好似境界在这一刹间无限拔高,过去两年间卡住自己的疑惑,变得无比之简单。


    就好似一尊远古大佛,在为他传经解惑……


    这是,


    悟道!


    ……


    ……


    “时候,到了。”


    几乎是杨狱神飞冥冥的同时,大佛山上的灰衣老僧也自睁开了眼。


    咔嚓!


    正自演武的戒色心头一震,骇然望去,就见得‘虚空在破碎’!


    “祖师?”


    戒色面色一变。


    “缘起缘灭终有尽,是分别之时了……”


    伸手,将满脸错愕的小和尚推出了幻境,达摩长身而起,来到了大佛山顶。


    “您这是?”


    如林巨石间,梵如一有些惊诧。


    “阿弥陀佛!”


    不看他,达摩合十双手,高诵佛号:


    “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嗡~


    渐趋崩溃的幻境深处,有声音传来:


    “本座很好奇,你以‘天眼通’窥见了什么,才会甘愿赴死……”


    无形的大手,弥天也似落下,散碎的光芒于其指间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好似,整座山林,都在其掌印覆盖之下。


    大佛山巅,老僧站立如蚁。


    合十双手,他想了想,如实回答道:


    “贫僧瞧见你,机关算尽,人亡道消……”


    ------题外话------


    状态很差,出门散心中,这几天,先每天四千字吧……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