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科举篇 第090章 会试开始

作者:佯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现在临近年关,年味也变得越来越浓了,时不时有鞭炮声在耳畔响起,让人一惊一乍的。


    但是,齐誉却是充耳不闻,一脸凝重地走在返回的道路上。


    是的,此时的他,正在思考一个不解的问题。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洛渊对自己的态度会是那么冷漠,难道自己哪里得罪他了?


    这也不太可能啊!


    在此之前,两人都没有见过面,何来的得罪一说?


    真是奇怪!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要去想了,还是尽快回去复习功课要紧。


    现在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任何的一点时间,都不能有浪费。


    ……


    回到住所时,却见谭俊彦已经做好了午饭,菜里面居然还有一点点的肉。


    嗯,这些菜都是他出钱买的。


    他声称,这是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而请客吃的答谢饭。


    这饭菜,有些清淡了点吧……


    不过也没办法,他目前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么多,囊中羞涩呀!


    齐誉还是很善解人意地接受了他的好意,并以致谢。


    通过这件事情能看得出,这位仁兄还算是个实诚的人,最起码懂得感恩之心。


    相比那些没赚到便宜就觉得是吃亏的人,不知要好出多少倍了。


    总之一句话,他人品还行。


    吃过了饭,二人就各自复习功课去了。


    考试前的临抱佛脚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加深印象。


    故,必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齐誉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光是灯油都要熬掉好了几壶,除了攻读《登科荟萃》之外,他还买了一些额外的书籍浏览。


    不是别的,正是有关于羁縻之策的各种文献,这也是洛渊之前特意提到的。先不管会不会考到,预习了再说。


    ……


    时间一天天过去,匆匆如梭。


    年二十九的这一天,空气中飘来了阵阵浓香,很诱人。


    唉,这是某户人家开始过油了,也不知自己的家里都炸了些什么好吃的?


    年三十的这一天,满大街贴得都是大红春联,处处透着喜庆。


    年节是个很注重团圆的节日,尤其是晚上的年夜饭,一家老小全都围在一个桌子上,守岁迎新。


    在饭桌前。


    老人们总结着这一年的得失。


    大人们在盘算着开春后的计划。


    而小孩子们则在憧憬着未来几天里有可能收到的红荷包。


    我的家人们呢?


    她们又都在做些什么呢?


    ……


    终于,挺过了这个难熬的年节。


    在之后的时间里,一天天似乎过得越来越快。


    嗖嗖地……


    元宵节的烟花就如同是昙花一现,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六的这一天。


    钦天监宣布:开印!


    于是,京城就再次正常运转了起来。


    而衙门里,也开始办理公务了。


    礼部在第一时间就张贴出了关于科举公告,今年的恩科会试于二月初九正式开考!


    这是一个传统的时间点,按步照班,并无变动。


    按流程的上来说,会试和乡试相差并不算不大。


    整科的考试依旧是分为三场进行,每一场考试三天,场与场之间也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贡院也是完全封闭的,吃喝拉撒睡还是全在里面。


    从级别上来讲,会试属于是高规格的科举考试,是由礼部尚书亲自主持。


    总裁,是判定考子成绩的第一把手,也是填榜的总大拿,此职通常是由翰林院的大儒担任。至于其麾下的座师,则是由内阁重臣共同商议后指定和选任的。


    会试的考生有两种类型的人构成。


    第一种是全国各地的正榜举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上过关斩将,迈过了乡试的门槛,如今来到这京城的贡院蟾宫折桂。


    第二种人是就读于国子监的监生,他们大多都是靠着‘某二代’的背景进入的学府。如今,他们也在等待着崭露头角的机会。监生是不用参加乡试的,这也是科举制度中最不公平的一块。


    不过,一旦进入了会试,这两种人就是公平对待了,绝对不存在什么大腕二腕。


    你想,皇帝在那盯着呢,你想拼爹还有用吗?


    总得来说,会试一视同仁!


    不管你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也好,还是少年自负凌云笔也罢,只要你豪气犹存,雄心仍在,就可以考这一科碰碰运气。


    也由此可见,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自正月十六这天开始,紧张的气息就弥漫开来了。


    礼部才刚刚开衙,考子们就蜂拥而至了。


    所谓何事?


    办理浮票是也!


    是啊,无论是什么考试,办理准考证都是第一步的要事!


    齐誉也不敢耽误,一大早就跑过去排队了。


    谁知,还有一大波人来得更早。


    那条由众考子组成的一字大队有一里路之长,一眼望去,全都是黑压压的人头。


    人真多!


    多得让人感觉牙瘆。


    不过运气还好,终于在日落西山时,轮到了齐誉。


    ……


    二月春风似剪刀。


    寒冬渐去,南风徐来,大地上的万物也开始复苏了。


    不过,当下依旧是春寒料峭,早晚时还是要穿棉衣御寒的。


    这就是北方的春天,和江南之地大不同。


    这一天,天色才蒙蒙发亮,贡院的大门前就人满为患了。


    这些人全都面色肃然,看起来很谨慎的模样。


    是的,今天是二月初九,会试的开考日!


    就在昨天夜里,齐誉有点小小的失眠。


    睡不着并不是因为紧张所致,而是因为有些想家了。


    犹记得,每逢临考的时间,母亲周氏都会不停地烧香拜佛,虔诚祈祷。以至于后来,这种信仰还感染到了娘子。


    相信在这个时候,家里头一定是香火缭绕,祈盼云云。


    朦胧的半睡中,甚至听到了她们的念叨声……


    ……


    一阵凛冽的晨风吹过,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个哆嗦。


    真是冷啊!


    冷也得坚持并挺住!


    科举考试是不允许穿棉衣衫的,否则就会以作弊论处,所以也只得多穿一些单衣了。


    但是,十层单也赶不上一层棉,无论你如何多穿,都挡不住这刺骨的寒气。


    在这个节骨眼上,最怕的就是染上个风寒什么的,别说是考试发挥了,就连小命都会堪忧。


    对于这一点,齐誉是有切身体会的,也不禁暗自祈祷起来。


    自求多福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