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谋取安南

作者:执笔见春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好像被老爷子察觉到了。”


    朱英站在窗口,看着老爷子和护卫的身影在街道的尽头消息。


    “不过,发现了又如何,还能比商贾更差?”


    朱英爽朗一笑,就商人的身份已经够低了,从目前的猜测看来,自己原身的身份,应该还可以。


    就是可能扯上一些麻烦事。


    假若真是老爷子的孙子,认祖归宗就是。


    对朱英来说,大明大都是他祖宗,关系不大。


    况且他也不需要,一个身份来证明自己。


    他的志向不在大明。


    等夺下安南,当个开国皇帝,还能和大明建交呢。


    或许,还有机会见一见,在后世极为出名的朱元璋。


    想到这里,


    朱英突然想起。


    安南那边,最近应该有情报传来了吧。


    于此同时,


    安南,


    皇宫外,


    一名穿着安南官服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在一个街道上行走。


    受到大明,或者说中原的文化影响。


    这边人服饰,和大明几乎类似。


    这个时候的安南,也是以汉语汉字为主,除了方言上有些不同,在沟通上障碍不大。


    官服男子穿过大街小巷,很快来到一个破败的小门前。


    咚咚,咚咚咚,咚。


    在有节奏的敲打房门后,很快里面就传来了脚步声。


    紧接着门被打开,一个身形有些消瘦的男子出现。


    “什么事。”男子低声问道。


    “家里长短事。”官服男回道。


    瘦弱的男子点点头,查看了一下外面,将男子放了进来。


    “为何穿着官服就来了,这太过容易暴露。”瘦弱的男子训斥道。


    “事务紧急,怕耽误了时辰,还请原谅则个。”官服男子似乎有些惶恐,连忙说道。


    “何事,速说。”


    “朝贡的事被大明拒绝了,胡季犛(mao)现在权势滔天,上皇身体愈加严重,担心陛下年幼,因此想与大明联姻。”


    瘦弱男子闻言,眼睛一瞪道:“安秀公主?什么时候出发。”


    官服男子战战兢兢的说道:“是安秀公主,我朝中地位低下,知道这个消息,已然出发七八日了。”


    “该死,要你何用,这等大事竟是现在才报,给我滚回去。”


    瘦弱男子厉声呵斥,吓得官服男子后背冷汗直冒。


    躬身作揖后,连忙离开。


    官服男子前脚离开,瘦弱男子随后出门。


    转折几处来到一个小酒馆里。


    酒馆里有七名彪形大汉正在肆意喝酒,见到瘦弱男子出现,连忙停止,口称‘大哥’。


    “安秀公主约七日前出发大明京师,尔等立即出发拦截,顺便把消息向东家传递。”


    瘦弱男子直接命令道。


    “遵令。”


    七人立即起身,迅速出门。


    “这么好的机会,可不容错过了。”瘦弱男子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喃喃说道。


    现在安南奸雄弄权,豪族割据,民众起事频繁,正是东家入手的大好时机。


    瘦弱男子曾是大明秀才,也算是朱英为数不多的军师型人才。


    安秀公主的消息,之前就有传播。


    但一直没有具体定夺下来。


    当时瘦弱男子,就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


    如果能将安秀公主劫持,东家以安秀公主夫婿的名义进入安南,便是师出有名。


    以东家的目前势力,谋夺安南,想必不会太难。


    到时候,他便是开国功臣。


    想到这里,瘦弱男子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


    大明皇宫,


    朱元璋已然来到华盖殿外。


    “老四,你在这里作甚。”


    刚过来的朱元璋,就看到朱棣在华盖殿守候着,显然是呆了不少时间。


    “父皇,儿臣昨日梦见母后,半夜惊醒,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今日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去母后陵寝祭奠一番。”


    朱棣面色微微有些伤感,似乎沉浸在昨日的梦境里。


    也是难为他了,在这里足足候了两个时辰。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情变得极为惆怅,感叹道:“还是老四你有孝心,那些个兔崽子,哪里还记得这些。”


    说完后,朱元璋对着身边的司礼监太监刘和吩咐道:


    “刘和。”


    “臣在。”


    “传咱的谕令,容燕王入孝陵祭奠。”


    “臣遵旨。”


    朱棣见此,连忙道:“谢父皇恩准。”


    朱元璋不愉的说道:“哪有老子拦着儿子不让见娘的说法。”


    停顿了下,又道:“老四你到了陵前,帮咱跟大妹子说上一声,她的大孙子,回来了。”


    朱棣微微一震,眼底里闪过一丝喜色:“儿臣遵旨。”


    他没想到事情这般顺利,父皇能这般说,证明心中已然是接受了朱英。


    只是碍于没有证据,所以还不能立即召回宫内,公布身份。


    死而复活这种事,文武大臣没也很难接受。


    父皇必须给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朱英就是嫡长孙才行。


    不然即使强行立为储君,终究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意味。


    朱棣当然心中知道,这个证据,肯定只能是假的。


    毕竟他已然深度调查,朱英绝不是自己的亲大侄子。


    虽然和大哥长得很像,但是这天下长得相似的人,虽少但也有。


    只能说是自己机缘巧合撞到了。


    而朱允炆,就目前来说是名正言顺,一旦即位,朱棣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转身离开的朱棣,正好和被朱元璋召来的六部尚书五人遇见。


    “见过燕王殿下。”几位尚书微微躬身作揖道。


    朱棣微微颔首,几位尚书便急忙朝着华盖殿快步过去。


    见此,朱棣心中有些疑惑。


    今天早朝上,并没什么太大的事情。


    父皇下朝后,朱棣也能猜出是直接去了朱英那里。


    只是看几位尚书的神态,显然是父皇急召。


    难不成这事还跟朱英有关?


    朱棣暗暗留了个心思,便直接朝着王府回去。


    现在已然是午后,来回钟山孝陵时间上已经不够了,只能明日一早过去。


    有了父皇的谕令,他明天也不用上早朝了。


    华盖殿中,看到各部尚书过来的朱元璋,笑着说道:


    “你们来得正好,咱想了个绝妙的法子,尔等帮忙参谋参谋,看看对这灾荒,是否能有大用。”


    -----


    ps:书名改了下,应该还行吧。求推荐票,月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