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4章 都很拥戴他(加更)

作者:巅峰小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收好了银子,杨若晴问宁肃:“棠伢子大概几时能回来?”


    这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送药材过来。


    除了卖药材,她最想要的,还是跟他见一面。


    宁肃想了下,道:“若是事情进展顺利地话,明日晌午之前应该就能回来。”


    明日晌午?


    杨若晴琢磨了下,嗯,是可以等他。


    若是太久,要个三五日,即便她愿意等,队伍里其他人也不一定能沉住气。


    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已经离家四日了。


    原路返回还得四日,中间再耽搁太久,家里人也挂念。


    “那我后日早上再启程回去。”杨若晴道。


    等棠伢子明日晌午回来,一起吃两顿饭,后日一早动身,运输队也歇息得差不多。


    宁肃点头:“好!”


    “这个镇子,虽不是太大,不过南来北往的行商都在这里落脚,商品倒也齐全。”


    “晴儿,今日你若无聊,可以在镇子里逛逛。兴许还可以淘得一两件新奇之物。”


    他接着又道。


    杨若晴欣然一笑:“那必须滴!”


    逛街购物,她最喜欢了。


    宁肃又道:“棠伢子不在,我本该尽地主之谊带你们到处去转转,奈何军中事务繁多,我……”


    看到宁肃眼底的歉疚,杨若晴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宁大哥你无需自责,咱又不是外人。”


    她微笑着道:“你尽管忙你自己的去,我们有落脚的地方,手头又结算到了银子,回头想睡睡,想逛街逛街,自在着呢!”


    听到杨若晴这话,宁肃才宽慰一些。


    他起身辞行,杨若晴也起身送他到屋门口。


    他突然想起什么,又转过身问她:“荣升的事儿,风棠兄跟你说了吧?”


    “啥?”


    杨若晴怔了下。


    看她这副迷糊的样子,宁肃恍然,随即笑了。


    “风棠兄从军时候虽不长,可他在军中却表现卓越。”


    “尤其是在上回围剿黑风寨山贼的任务重,更是表现勇猛,功劳不菲。”


    “我与夏侯将军联名上书,为他请功。”


    “如今,风棠兄已提拔为军头,手底下管着一支百号人的队伍,那些兵士都很拥戴他……”


    什么?


    棠伢子做了个小头目了?


    杨若晴脸上的笑容顿时明媚起来。


    眼底,更是有着难以掩饰的骄傲和自豪。


    “嗯,他表现不赖,等他明日回来了,我也要好好嘉奖他一番,让他再接再厉!”


    她微笑着道。


    宁肃也笑,点了点头:“那我就先回军营了,晚些时候再来找你。”


    “没事儿,宁大哥你忙你的。”


    送走了宁肃,杨若晴还靠着屋门,回想着关于骆风棠做军头的事儿。


    越想越开心,越想越激动,也越想越自豪。


    这就是她杨若晴挑中的男人,注定不会平凡!


    “东家姑娘,想到啥好事啦?嘴巴都快笑歪到一旁去啦!”


    一道打趣的声音突然传来,把她的思绪拉了回来。


    抬眼一看,是李大耳。


    “不告诉你!”


    她心情大好,对李大耳抿嘴一笑,故意道。


    李大耳咧了咧嘴,正要回屋,又被她喊住。


    “大耳朵,把兄弟们都喊来我这屋,跟他们说,发饷啦。”


    撂下这话,她转身回了屋子候着。


    这边,李大耳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


    一个箭步跨进屋里,赶紧把其他人睡午觉的人喊起来。


    “快快快,东家姑娘喊咱去发饷啦……”


    众人一骨碌爬起身,眨眼功夫,就全来了杨若晴这屋。


    杨若晴看着面前众人,抿嘴一笑。


    把宁肃拿过来的银子拿出来放到桌上,又拿出一本册子来,念给他们听。


    册子上记载的,是这一趟所送药材的种类,斤两,单价,卖了多少钱……


    认字的,看的一目了然。


    不认字的,也听得清晰明朗。


    “……终上所述,这一趟药材统共作价九十两银子整。”


    杨若晴话音落,放下册子,视线落在面前众人的身上。


    “兄弟们的薪酬,照着咱们之前拟定的规矩,算上路程,和押送货物的售价,分给兄弟们的酬劳应是……”


    她一边说着,长庚在一旁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二两银子!”


    长庚大声报了出来。


    杨若晴暗暗点头,是二两没错。


    二两银子?


    大家伙儿听到这个数字,都怔了。


    大家都是庄稼人,家里守着几亩田地过日子。


    一年到头,菜园子里的菜,供一家人糊口。


    地里的棉花,供一家老小穿衣盖被子纳鞋。


    菜籽磨得菜籽油,供一家人炒菜吃油,但还得省着些吃。


    田里的稻谷,麦子,扣掉苛捐杂税,剩下的也就是一家人的口粮。


    即使这样,每年都还要过一个多月青黄不接的日子。


    若是赶上年成不好,挨饿的时间就更长。


    所以说,指靠着田地里那些收成,撑死了就管一家人不饿死,不冻死。


    除此外,再剩不下半点存粮。


    农闲的时候,有木工泥瓦工手艺的汉子们,都要出去寻点活来贴补家用。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庄户人家甭管自个吃不饱肚子,都得拉扯两头猪,养几只鸡鸭。


    从年头到年尾,用稻壳,野菜,泔水啥的来喂养猪和鸡鸭。


    鸡蛋和鸡鸭,可以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孩子改善伙食,打个牙祭。


    猪拉扯大了,可以卖钱。


    一家人一年到头的活水钱,或是走亲访友,人情往来,或是看病吃药的钱,就只能靠着这两头猪。


    猪,才被称为宝,是庄户人家的盼头,希望。


    若是赶上运气不好,猪发猪瘟了。


    那可真是白忙活一场,连抓猪崽子的本钱都还不起。


    即使运气好,两头猪拉扯大,顺利出栏卖掉了。


    连皮带肉撑死了也就卖二两多银子。


    而且这二两多银子里面,还没扣喂养过程中的成本……


    如今,这出来四日,押送一趟货物来南面。


    路上包吃包喝包住,还能结算到二两银子的纯钱!


    相当于一家人一年到头拼死拼活的积蓄!


    就这么跑一趟啊,二两银子就到手啦?


    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个个高兴得,嘴巴都快要咧到一边去了。


    宝柱兴奋的道:“一趟就赚了二两银子,这可比在家养大肥猪省事多了。”


    “哈哈,回头我让我媳妇莫养猪了,********给我带好孩子就成,背着孩子上山挖野菜太辛苦啦!”


    玉柱握着手里的二两银子,也激动的道:“一趟就赚了二两,四两银子能娶一个媳妇儿,哈哈,我这一趟就赚了半个媳妇!”


    “哥,等我再多跑几趟,媳妇本就赚够啦,不用爹娘和你们操心啦!”


    边上其他人,也都各有各的打算。


    大牛想攒钱盖屋子,大贵想购置田地,左旺想买条牛,长庚想为闺女小雨攒嫁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