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把傜隘
24閸欓攱鏋冪€涳拷
閸氼垯缍�

第三百三十六章 曹斌那复杂的口碑

作者:穿云雀本书字数:3238K更新时间:2024-08-05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一首定场诗过后,说书先生一拍醒木讲道:


    “且说御驾来到真定府,见城外辽国兵马杀来,个个都如狼似虎,仿佛凶神恶煞。”


    “一时间,百姓惶惧,众臣忧心,多有怯懦畏战者,纷纷进言暂避。”


    “圣上见此,拔剑而起,奋而斫案,顾左右而言曰:‘朕亲临沙场,乃是为百姓而来,有言退者必如此案!’”


    ......


    头一段故事就写出了皇帝英明睿武的高大形象,顿时将他吸引住了,不由眉开眼笑。


    连因为受伤变得惨白的脸色也红润起来。


    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曹斌一眼,训斥道:


    “俊才,若朕没有记错,这东西是你的手下编造吧?”


    “为何如此不符实情?”


    曹斌连忙“委屈”道:


    “臣只是对编者讲述了大概过程,细节方面却是他们自行填充。”


    “此事与微臣无关啊!”


    皇帝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摆手道:


    “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潘仁美见状,忙低声笑道:


    “陛下,这不怪忠靖候,其实老臣也记不得细节。”


    “只觉得这段故事,很符合陛下的形象。”


    听到这话,包拯有些无语,他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也知道这里面九成都是假的。


    皇帝铸造良好形象,有助于百姓对朝廷产生信任,这点他是赞同的。


    但他又担心皇帝在这些吹捧中迷失自我,所以有些不高兴。


    历史上,有很多昏君就是这么一点点陷落的。


    说到底,他还是有点看不惯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


    见包拯瞪自己,曹斌笑道:


    “包大人可别瞪我,故事可都是王丞相亲自审核过的。”


    皇帝咳嗽了一声,道:


    “包卿家就不要计较了,俊才平日里公务繁忙,哪里有时间为属下讲述战事细节?”


    “这些不过下边的人胡乱猜测而已。”


    这次连潘仁美也无语了。


    要说别人公务繁忙他赞同,要说曹斌没有时间,谁信?


    就没有见过这么懒的人。


    大部分公务靠属下,自己吃喝玩乐。


    或许是因为曹斌权欲不大,若是自己,才舍不得下放这么多权柄。


    其余食客听得津津有味,唯有方金枝一行人颇有不屑,其中一个男子低声嗤笑道:


    “这种故事一听就是假的,亏得他们也信。”


    随后,说书先生就说到了曹斌力战十将。


    这算是故事的高潮,却并没有夸张,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够夸张了。


    只是增加了很多曹斌的心理描写。


    重点突出了他的忠心和“家国情怀”,武艺反而削弱了不少。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


    擅长讲故事的都知道,主角面对的环境越险恶,越能体现他的品格......


    这时,说书先生正说到:


    “俗话说,主辱臣死,主忧臣劳,那忠靖候见圣上忧心,不由想到诸葛武侯鞠躬尽瘁之言。”


    “一咬牙,一跺脚,暗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今日虽然百死无生,但也正是尽忠之时。”


    “于是取过浑铁点钢枪,翻身上马,出城而去......”


    听到这里,皇帝感动地热泪盈眶,抓住曹斌的手道:


    “俊才,朕有负于你......”


    见说书先生把曹斌的心理说得这么详细,皇帝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曹斌亲口描述。


    曹斌不动声色地抽回事手,大义凛然道:


    “陛下何必如此?这是臣的本分......”


    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渲染得有点过头了。


    包拯却不住赞叹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非至诚之人,怎能说出如此至诚之言?”


    “此句可做包某警身之言!”


    曹斌连忙谦虚道:


    “包大人也知道,曹某不通文墨,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包拯看向曹斌的眼神更加喜爱,郑重道:


    “就因为你不通文墨,才更显珍贵赤诚。”


    说着,他又摇摇头道:


    “不过,不读书终究不妥,本府有读书心得三卷,一会儿差人给你送到家里。”


    “要努力上进啊!”


    曹斌顿时愕然,确定自己坑了自己。


    玛德,包拯这是又沾上自己了?


    这时,说书先生已经开始讲述曹斌力战十将的高潮部分。


    说得是险象环生、精彩至极。


    在他嘴里,好像曹斌随时会被辽将干死......


    食肆百姓正听得聚精会神,说书先生一拍醒木道:


    “要听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食客们顿时不干了,嚷嚷道:


    “接着说啊,曹斌虽然胜了,但辽军还没退啊。”


    “玛德,拉屎拉一半,小心老子砍死你!”


    说书先生见状,吓得连连作揖,苦笑道:


    “后边的书,老朽还没背下来,少容片刻,少容片刻。”


    说完,逃一般走了。


    这时,食肆里已经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来:


    有人惊诧道:


    “没想到曹斌这小子竟真有些能耐。”


    “那可是辽人,听说个个如狼似虎,他竟然斗败了十员大将。”


    听到这话,有人赞同道:


    “曹斌不是个纨绔子弟吗,我在江南就听说过他,都说这人极为荒唐,不是个东西。”


    此话一出,顿时惹了众怒,先前那人道:


    “你们外地人懂个屁,我汴京男儿虽然平日荒唐。”


    “但到了真格的时候,咱们不弱于人。”


    “知道为啥皇帝老子,要封曹斌为神威忠靖候不?”


    “那是因为曹斌武艺无人能敌,吓得辽人不敢出战,所以才有了这个封号。”


    听到这话,皇帝含笑点头,对曹斌三人道:


    “这人说的倒是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又有人说道:


    “曹斌这厮虽然不靠谱吧,那也是我汴京儿郎,轮不到你们外地人说三道四。”


    “再者说,曹斌这几年也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吧?”


    听到这话,有人顿时点头赞同道:


    “谁没个少年轻狂呢,我觉得吧,曹斌年岁渐长,肯定不会胡闹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脸上与有荣焉。


    曹斌没有想到,这次的宣传效果这么好,自己的口风竟然在汴京变得这么好了。


    不过你们夸就夸,老翻旧账就没有意思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