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势危急,曹斌的过分要求

作者:穿云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富弼连忙问道:“辽国使者何在?”


    皇帝被他一提醒,也反应过来,慌忙道:


    “对、对、对,快传辽国使者,问问他们因何出兵。”


    “是要攻击我大宋,还是因为西夏之事!”


    蔡京摇了摇头道:“辽国使者在昨日已经离开。”


    皇帝一屁股做到椅子上,无奈道:“事到如今,为之奈何?”


    刚刚登基时,他就被辽国打得有点害怕了。


    那时兵力充足,尚且不敌,如今攻打西夏,损失惨重,更加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王延陵犹豫了一下道:


    “陛下,还是撤军吧,萧太后这些年一直克制,或许是我朝攻夏,惹恼了她。”


    “只要我军......退出西夏,辽国也就撤兵了。”


    富弼怒道:


    “不行,我军损失如此惨重,好容易攻到兴庆府,怎能就此放弃?”


    “臣愿意出使辽国,拖住他们。”


    潘仁美摇摇头道:


    “富相,没用的,辽国既然已经出兵,怎能凭你一言就能说退他们?”


    “况且如今这个时候,你赶去辽国也来不及了。”


    富弼百般不情愿,好半晌才道:


    “或许辽国只是陈兵示威,只要我等迅速攻灭西夏,他们见没有便宜可占,自然就会退去。”


    潘仁美暗自哂笑,觉得富弼太过天真,不过他也没有再劝。


    无论退兵或是不退兵,他都乐见其成。


    “这......”


    皇帝有些犹豫,不知如何是好。


    考虑了好半晌方道:


    “既然如此,那就等一等?”


    此时,他是既忧且惧,还不甘心。


    辽国本来正在攻略高丽,大宋才寻机攻夏。


    为此,在年前的时候,大宋甚至对高丽的示好和求救都无视了。


    没想到眼看要攻下西夏,辽国宁愿放弃高丽,也要横插一手。


    说好的兄弟盟约呢?


    没过几天,机宜司再次送来情报,这次就详细多了。


    辽国共派出三十二万大军,兵分三路。


    第一路军出幽州,兵临河北雄州,瓦桥关主将杨宗保已经发来告急文书。


    第二路人马溯黄河而下,沿横山夏州一线,兵进灵州,截断攻夏宋军的退路。


    第三路皆是骑军,轻装急进,直驱贺兰山,支援兴庆府。


    潘仁美一拍大腿道:“我十万大军危矣。”


    见众人都看过来,潘仁美道:


    “曹斌等人虽粮草暂时充足,但箭矢、夏衣等后勤无法补充。”


    “如今后路被断,前后皆有十几万大军合围,若战,则必败无疑!”


    众人尽皆大惊失色,皇帝连忙道:


    “朕这就下旨,派兵接应!”


    西北边境已经无兵可派,若想接应,只能从开封调集京畿禁军。


    潘仁美摇摇头道:


    “辽国兵临瓦乔关,就是为了防止我等增援。”


    “一旦中原空虚,我北部无险可守,辽人就会顺势南下,直抵开封。”


    不仅如此,如今西北空虚,辽国只要控住西夏,返身就能从陕西路兵进中原,威胁汴京。


    到时候,辽国可从太原、延州、保州三个方向夹击,大宋将有灭国之险。


    此话一时,朝堂上顿时雅雀无声,皇帝嗓音干涩道:


    “事到如今,当如何是好?”


    潘仁美道:“速令曹斌、杨家撤退,或许还能够保住几万人马!”


    在他看来,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若曹斌退兵,西夏必会追击,能保住三四万人就算幸运了。


    这还是在不被辽军拦截的情况下。


    若被辽国抢先截断后路,可能会全军覆没,而且这种可能性极大。


    见皇帝看过来,富弼长叹一声道:


    “官家,只能撤退了,希望此时还来得及!”


    只要能保住一部分西北边军,若辽国从西北攻宋,就不会毫无顾忌。


    随后他补充了一句道:“用飞鸽传书吧!”


    皇帝闻言,连忙道:


    “速令皇城司传书延州,命曹斌与佘太君速退!”


    飞鸽传书也只能到达延州,到灵州的飞鸽,急切间还没有培养出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皇城使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欲哭无泪道:


    “官家,微臣死罪,所有到西北的飞鸽全被毒杀!”


    皇帝一听,差点晕过去。


    富弼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皇城司竟然都被人潜入了,这些人也太无能了。


    皇城使连忙解释道:


    “我们怀疑,是辽国公主耶律观音奴麾下间谍所为......”


    见富弼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又连忙补充道:


    “下官已经派快马前往洛阳传书。”


    富弼摇了摇头道:


    “晚了,晚了!”


    见皇帝看过来,只得道:


    “尽人事,听天命吧。”


    潘仁美也微微摇头。


    本来时间就很紧迫,如今还要晚上几天,入夏宋军基本上是没有救了。


    见平日和气的皇帝,脸色煞白,眼中射出疯狂的杀意。


    皇城使几乎瘫坐在地......


    曹斌等人接到朝廷的消息时,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他们也是到达兴庆府不久,只是建造攻城设备,就花费了五六天的时间。


    随后又试探性地对城池攻打了两天。


    还没等尽全力,就收到了朝廷的旨意。


    此时的中军大帐内,众人一片沉默。


    谁也没有想到,本来一片大好的形式,突然急转直下。


    佘太君无奈地叹了口气道:


    “朝廷让我等撤军,但如何撤退却有说法,谁人愿意断后?”


    众人正要讨论,曹斌却摇头道:


    “要撤你们撤,反正我不撤!”


    都打到西夏都城了,难道我的损失白白浪费了?侯爵、公爵不要了?


    就算要撤,也不能吃这么大的亏啊。


    其实他有点不能明说的计划。


    不撤是完败,撤退败得轻点,但也差不了多少,还不如试试。


    众人闻言,顿时一愣,都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佘太君还以为他杀红了眼,劝道:


    “曹斌,你不要冲动,辽国已经出兵,一旦我等后路被断,将有全军覆没之危!”


    杨家大娘也道:


    “如此撤退,我们也不甘心,但要以大局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曹斌指着西夏地图,摇头道:


    “辽国是什么时候出的兵?恐怕都有一个月了。”


    “就算我们撤退,也会遇到辽国大军,如此还不如拼命一搏!”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好半晌,穆桂英才道:


    “就算如此,我们也应撤退。”


    “兴庆府粮草充足,城高河深,最少有五六万守军,急切间怎能攻下?”


    “难道你有信心在数天之内,攻破兴庆府?”


    曹斌摇头道:“没有,我不善攻城!”


    穆桂英翻了个白眼,差点没骂出来,那你还说个屁啊。


    不过还是悉心解释道:


    “就算遇到辽军截杀,我等还有一线生机。”


    “若困于此城,我等十死无生!”


    正在这时,士卒来报才:


    “诸位将军,西夏派出使者前来和谈!”


    曹斌顿时笑了起来道:


    “是谁来了?”


    士卒道:“是西夏议政王,巍名玮哥。”


    曹斌连忙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的功夫,巍名玮哥已经走了进来,他先是行礼之后,道:


    “见过佘太君、忠靖伯、浑天候,与诸位将军。”


    “如今我西夏援军已到,难道你们还要攻城吗?”


    “只要宋军撤军,我大夏承诺,绝不追击!”


    杨家女将闻言,不由露出喜色。


    如果西夏任凭自己等人撤退,那宋军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曹斌却道:


    “要我退军也成,本爵有两个条件!”


    “第一,你西夏国对内对外,皆不准称帝,必须以大宋王号自居。”


    佘太君闻言,不由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提要求虽然有点以弱胁强,但也算正常,可以看出曹斌是真为大宋着想。


    巍名玮哥没有丝毫犹豫,点头答应道:


    “我夏国自与大宋言和,从未称帝,只是以王自居。”


    他这话有点水分,虽然西夏没有对外称帝,但时不时在国书中僭越,对内也是以帝王自称。


    不过曹斌也没有在乎,继续说道:


    “第二嘛,让你家国主上书,称我大宋官家为祖父!”


    众人一愣,还没有明白他的意思,曹斌继续说道:


    “本爵就舔着脸当个干爹吧,还有她们。”


    他指着杨家女将道:


    “你给谅祚我儿挑个干娘!”


    听到这话,众人绝倒,差点喷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