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八章 司马光的理想国 争论

作者:穿云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紫宸殿中,王延龄已经带领众臣排班站定,正等待潘太后返回主持廷议。


    司马光也变得老神在在。


    事到如今,潘太后只能采用自己的意见。


    只要能说退辽夏,保证大宋安稳,自己就算打响了名号,将来或有机会接替王延龄执政,施展平生所学。


    不过,当他看到曹斌与潘仁美一起进殿,眼里顿时闪过一些厌恶和紧张。


    他为人比较保守,最看不上曹斌这种行为浪荡的人。


    更别说曹斌武人出身,喜欢以商业手段谋利,集合了他所有讨厌的特点。


    对他来说,如今大宋艰难的处境,就是曹斌这些武人撺掇先帝伐夏造成的,而且国家财富不变,曹斌所谓的富国富己手段都是在与百姓争利。


    如果说寇准对曹斌的态度是赞赏和警惕参半,他就是完完全全的敌视,视其为奸佞小人。


    让他紧张的是,曹斌此人不讲原则,手段诡谲多变,现在突然出现在朝堂,若要阻挠自己的计划,必会横生波折。


    不只是他,王延龄等人也不自觉得皱了皱眉头。


    正这时,见潘太后和庞太妃也步出后殿,众臣不及多想,连忙拱身行礼。


    “太后,请下旨赦免端王赵吉,令三司筹集钱帛平息此事。”


    行完礼后,司马光迫不及待的出班请旨道。


    潘太后见他挟众臣之势,隐有强逼之意,心里更加膈应,反而不急着让曹斌出头了。


    她杏眼微微眯了眯,看向众臣道:


    “众卿都是此意?”


    听到这话,王延龄等一小半朝臣躬身道:


    “臣等附议司马知院之言。”


    章惇不住出言道:


    “臣还是不赞同......”


    他刚要出班,就被司马光厉声打断:


    “章惇,休要作无益争辩。”


    “若不用我计,你可敢保证辽夏不会合攻我大宋,安然送回太皇太后?”


    章惇顿时无语,愤然而退道:


    “我虽不敢作保,但贿赂敌国以求苟全息事,必不可取。”


    司马光却不管他,只是冷笑道:


    “既不敢作保,你有何脸面强自争辩?”


    “况且只是与他十万贯钱帛罢了,何必多生事端?”


    “难到还要如去年一般,妄动无名无义之兵,使国家陷入危亡之境?”


    说到这里,他看着其余跃跃欲试的大臣,寒声道:


    “不顾国家安危,一味争功好斗,蛊惑圣主招惹强敌者,皆是朝廷奸佞,杀之可也!”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无言,不知怎么反驳了。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辽夏会不会趁者大宋虚弱,皇帝新丧,侮辱太皇太后或出兵攻伐。


    无论哪一样发生,他们都担不起责任。


    潘太后见整个朝堂都被司马光说得陷入沉默,心中正自失望,却见曹斌回身问道:


    “如此说来,司马知院有信心说退辽夏,平息事态了?”


    听到曹斌发问,司马光虽不想与他说话,但也不得不回道:


    “下官自有成算。”


    潘仁美、章惇等人闻言,不由摇了摇头,觉得曹斌也很难阻止司马光。


    相对于拒理力争来说,自然是退让妥协最不容易引起冲突。


    只有庞太妃露出期待的目光,想要看他有什么惊人之言。


    然而却见曹斌好不客气说道:


    “你有个鸟毛成算。”


    听到这话,她差点没崩住,连忙咳嗽了两声掩饰。


    司马光也被气得满脸通红,怒道:


    “忠靖候,你侮辱下官,我要参你......”


    王延龄有些无奈得摇了摇头,他早就知道曹斌这家伙不按常理出牌,却没想到只是一句话,就打断了司马光的节奏,只得说道:


    “忠靖候,若要发言,就好生说话,朝堂之上,不得口出秽语。”


    见王延龄出面,司马光也冷静下来,瞪着曹斌道:


    “忠靖候,你有何见解,还请明说。”


    他眼里带着怒火看向曹斌,只等他说不出充足的理由,就立刻开喷。


    曹斌却不紧不慢从袖子里掏出一叠稿纸,对司马光道:


    “这是大相国寺送来的情报,详细记述了辽人与西夏的密谋内容。”


    “你以为十万贯钱帛就能满足他们?这不过是在试探我大宋的态度罢了。”


    “西夏要横山诸城寨,你也给它?”


    当年曹斌任职外事院时,曾在大相国寺招待辽人,还在寺中挖了不少密道,刺探辽国使团的情报。


    那密道专门在佛像上做文章,辽人住了数次都没有发现。


    这两年,大相国寺的和尚们凭借探听情报的工作,从曹斌那里赚了不少银子。


    司马光完全没有想到,曹斌竟能探到辽夏的密谋。


    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不在意道:


    “不要说我等恩威并施,辽夏不敢太过份。”


    “就是给了那些座城寨又如何?那本是我朝夺取西夏人的城寨,是边乱的祸根。”


    “鄜延经略使种世衡数次上书,言说横山城寨被西夏散兵流贼骚饶,请朝廷拨下钱粮重筑新城。”


    “可朝廷哪里来的钱粮?”


    “依我看,与其占领不义之地,不如直接还给对方,省得两国冲突。”


    听到这话,众臣顿时喧哗起来。


    大宋轮翻大战,真正的收获也就是这横山数城,在地势上钳制了西夏。


    若是给了这些城寨,就等于将大宋数十万将士浴血奋战的战果,白白葬送出去。


    不说众多武臣气得发抖,连寇准等强硬一些的文臣都忍不住了,骂道:


    “司马匹夫住口,你这是卖国之言。”


    若只是赔些钱,他们还能够接受,但大宋还从没有割地的先例。


    佘太君更是气得拿拐杖敲地,只有他们这些参与过西夏之战的武将,才知道打下这些城池有多么艰难,你特么说送就送,也太不把将士们当回事了。


    见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连己方官员都不敢出口帮忙,司马光却并不在意,只是冷肃地看着众人道:


    “本来宋辽夏三国已经和睦数年,若非你等蛊惑先帝攻打西夏,穷兵黩武,我大宋怎会面临如此危境?”


    “辽夏两国难缠至极,你等只会卖弄口舌,可有计策赎回太皇太后,压服辽夏?”


    “若无计策,就不必多言了......”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相觑无言,心里无奈至极。


    潘太后更是脸色铁青,无言以对。


    曹斌见此,不屑得摇了摇头,骂道:


    “那西夏本是夺了我大宋领土,造反立国,”


    “你特么也真够无耻的,这种卖祖宗的话竟也说得出口。”


    说完,再不理他,转身拱手道:


    “太后不需理会这无耻之人,曹某可书信一封给西夏太后,可叫她送回太皇太后,不敢轻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