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朝会

作者:随缘笔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东都洛阳,


    洛阳在隋炀帝杨广开挖了大运河后,如今更加是成为关系到天下枢纽的核心。谁能夺取洛阳,谁便可取得向任何一个方向扩展的便利。


    可以说不管是宇文化及,还是李世民,亦或者是李密都想攻占洛阳。


    随着四明山那一战带来的影响其实极其的大。


    四明山那一战,


    太惨烈了。


    十八路反王基本上被王明屠杀殆尽,剩下的瓦岗军也是多亏了他们跑的快,不然的话一样要凉在四明山。


    十八路反王被杀了差不多了,按理来说应该是对朝廷和王明更有利才对。


    只需要去接收他们的地盘,就可以再次一同全国。


    可惜,


    这个时候天下四大门阀的李阀、宇文阀公然的反了。


    宋阀虽然没有打出旗号造反,但也差距不大。


    朝廷的实力对付他们任何一个都不怂,但同时抵挡三方势力绝对是力不从心的。


    于是王明只能是让大隋朝廷的势力进行收缩,壮士断腕。


    避免出现给人送经验的情况发生。


    杀死十八路反王,反而是便宜了李世民他们。


    这让他们一路接收了不少,那些死去的十八路反王留下的财产。


    这可把李阀的李世民、宇文阀宇文化及、瓦缸寨李密,这些人乐坏了。


    兴冲冲的在各地接收死去活着的十八路反王留下来的势力。


    只是,


    他们没高兴多久,然后就是每天都在问候隋炀帝杨广的家人了。


    他们都没有想到。


    没有想到啊!


    那么的心狠。


    那么的绝。


    王明一口气放弃了大半个天下,只保留了洛阳和周边的地方。


    其他的地方全部放弃了。


    而且带走了大量的粮食和人口。


    对人口!


    王明后来吩咐了,普通百姓愿意来的,可以带上。


    方法也简单,跟着就有饭吃。


    于是,


    普通的平明百姓大多数都跟随隋军撤离了。


    留下来的人基本都不是善茬。


    比如:啸聚山林的土匪,这些人身上有官司呢!再加上也自由惯了,不想再被束缚。


    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也没有选择走。


    那就是地主豪绅。


    他们不可能走!


    他们也没办法走。


    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不单单是一个家乡那么简单。


    哪里是他们经营了好几代人才出来的成果。


    你让他们放弃?


    他们这么可能放弃?


    怎么能放弃?


    土地就是他们的财产,就是他们的命,就是他们的一切。


    而且他们也有底气。


    这些地主豪绅,有钱有粮,有大量的家丁和佃农。


    他们就是这个地方的土皇帝。


    这些人信奉的道理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果然,


    在朝廷势力撤离后。


    这就出现了一个势力真空。


    失去了朝廷的管制,失去了法律的约束。


    这简直就是诱惑啊!


    赤洛洛的诱惑啊!


    于是,


    这些本来没有反心,没有大志向的地主豪绅,心中的那个欲望之火,便被点燃了。


    他们的野心也被点燃了。


    这些个地主豪绅,山林土匪,纷纷走进了官府衙门。


    自己当起了哪里的领导人,那里的土皇帝。


    大隋朝廷是直接放任的,无所谓。


    基本没什么感觉。


    王明一心修炼都不知道这事。


    杨侑和独孤盛王世充这些人,听了也就乐呵乐呵。


    当个笑话听了。


    但是,


    这可就苦了想要逐鹿中原的李阀秦王李世民、宇文阀的宇文化及、瓦缸军的蒲山公李密了。


    也是这个时候,他们才真的感受到,地方家族力量的恐怖。


    起初地方家族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世民他们横扫了。


    但很快这些地方家族就反应了过来。


    于是,


    就纷纷撤离了官府衙门,回到了自己的家族领地。


    回来的时候,那叫一个缺德啊!


    把整个地方,的所有没有走的人口,粮食和各种物资全部卷走了。


    独留一个空城。


    李世民、宇文化及、李密自然无法受这个委屈。


    所以他们就去攻击这些家族。


    不打不知道,


    一动手就发现,这些地主豪绅修建的堡垒,虽然比攻城容易,但是很麻烦啊!


    这些堡垒最少都是经过了三代人才修建而成的,有的堡垒南北朝时期就存在了。


    本来攻击一个县,至于要把县衙占据就可以了。


    可是如今,一个县能出现四五个世家堡垒。


    这大大的拖慢了他们攻占天下的进程。


    其实,


    负隅顽抗的世家还好说,打下来就是。


    最怕的就是主动投诚的。


    主动投诚了,那你就不能再杀他了,不但不能杀他,同样你也不能动他们的财产了。


    动了的话,谁还来跟随你?


    李世民他们也头疼。


    不动这些人,那攻下一坐城基本没有好处。


    粮食、金银、值钱的东西一点不剩,全被世家卷走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缺德的地方家族,把本来就所剩不多的人,全部强行签下卖身契。


    人也是他们的财产了。


    所以不管是李密还是李世民,现在最害怕投诚的了。


    同样也有些地方世家开始互相结盟了。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新出来的势力,这些势力是慈航静斋、阴葵派、道门、儒家扶持起来的。


    反正,


    现在李密、李世民、宇文化及他们每天都在骂杨广。


    简直就是缺德玩意儿,缺德到家了。


    。。。。。。。。。。。。。。。。。。


    东都洛阳,


    洛阳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洛阳如今是分为了三股势力。


    这三股势力分别是:皇权、独孤阀、王世充。


    对!


    王世充其实才是洛阳最大的势力。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他祖父支颓耨早逝。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亲生活,因而就改为姓王。


    王世充广泛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


    独孤阀在洛阳的势力其实并不强。


    只有皇宫的禁卫由独孤峰统辖,兵力不过五千之数。


    守城的郎奉和宋蒙秋都是王世充的心腹。王世充掌握了六七万的兵马。


    如果不是知道了四明山那一战的惨烈程度的话,绝对会直接造反代替宇文化及干掉皇帝,自己把持朝政了。


    王明放弃洛阳周边的疆土,也有这层考虑。


    随着其他地方的人马不断向着洛阳汇聚。


    王明的实力反而从最初的最弱,变成了最强。


    把王世充压了下去。


    。。。。。。。。。。。。。。。。。。。。。。。。。。。


    洛水,把东都洛阳城一分为二,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皇宫和皇城位于城西北部;街、坊、巿均分布在城南和东部。


    洛阳城的水利十分的发达,坐船不但可以到达城内,还可抵达城内任何地方,若论内外水陆交通的便利,天下没有一个城巿可及得上东都。


    除洛水贯穿其中外,还有东瀍河、西谷水、北金水渠、南通津渠、通济渠、伊水、漕渠、道渠、重津渠、丹水渠与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车船相接方便无比。


    城内是洛水之端,城中的西北处,坐落着气魄宏大的东皇宫。


    ??皇宫分为皇城与宫城两部分。


    ??皇城围护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呈“凹“形,北面与宫城有城墙分隔。


    ????????皇城城墙都是夹城,有两重城墙。


    北面则有三重,更增其防御能力。


    ????????皇城内东西有四条横街,与南北三直道交错,中央大道居中轴线,什么省、府、寺、尉等官署分别排列在大道两侧的横冲,众星拱月般,不离皇宫左右。


    ??宫城之北,再有曜仪和圆壁两城,使宫城处于重重包围之中,防范严密处,更胜江都的皇城。


    在这些宫殿之中的观德殿。


    观德殿是皇帝召见百官和朝会用的。


    观德殿最上方的龙椅之上,坐着一个长像清秀俊美的年轻人。


    虽然他长得清秀文弱,但是在他的眉宇之间,明显有一股淡淡的上位者气势。


    这种气势是必须有常年的培养,才能诞生的出来的。


    这个年轻人正是杨侑。


    那个隋朝的第三个皇帝。


    此时,


    杨侑正在观德殿处理政务。


    几个月前他们在这个大殿之中商议出来了,去寻求外援的主意。


    于是,


    杨侑就排出了四路使者,分别去往魔门、道门、佛门、儒门。


    去找这四方势力的话事人。


    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让他们出力,大隋朝庭镇压各方的叛乱和不服。


    可是,


    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迟迟没有传回消息,杨侑也有些急了。


    杨侑忧心道:“各位卿家,派出使者已经这么久了,依旧没有得到回信,不知道怎么样了。”


    独孤盛整理了衣袍后站出队列,对着上方的杨侑正色道:“太孙殿下,道门、佛门、儒家、魔门离洛阳都有些距离,山高路远的,一去一回本来就好时间,如今还各地都不太平,还没有消息正常。”


    虞世基也是立刻站出来,笑着道:“独孤大人说的对,再等等使者一定会带回来好消息的。”


    杨侑听道这里,也是不由的安下心来。心中不由道:“是啊!如今到处都是反贼,路上耽搁点时间很正常。”


    可是,


    就在此时,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一瞬间打破了这个和谐的气氛。


    这说话之人,不是别人。


    正是王世充。


    王世充一脸恭敬与谦和,不知道他性格的人还会以为他是个什么忠臣呢。


    王世充也整理了一下衣服后走出队列,高声说道:“臣认为使者迟迟不归,求援这事情怕是不易。”


    杨侑看着底下这个突然开口的王世充,起初心中也有些忌惮于他,随着各方兵马的汇聚洛阳,这份忌惮也是在渐渐的消失。


    王世充一开始也是有一些傲气,不讲杨侑放在眼里。


    毕竟你是这座城里最厉害的,还有你卑躬屈膝,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杨侑露出一个亲和的笑容,温和的说道:“王卿家有什么高见。”


    王世充立刻朗声说道:“微臣认为去找这四门求助其实并不一个好办法。”


    杨侑、独孤盛、虞世基心中有些对这王世充不痛快,这不是拆他们的台吗。


    但是他们都没有立刻反驳王世充的话,毕竟王世充在洛阳城内的势力,不管怎么说,都还是第一的。


    四方兵马汇聚洛阳,但是那些兵马大多在城外和周边的州郡。


    王世充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众人只听道王世充说道:“这四家虽然实力强大,均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但是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也是错中复杂。


    比如:魔门中分为了两派六道,真的有实力帮助朝廷的只有一个阴葵派,其他的势力人都太少了。


    佛门也是一样的,其势力比之魔门还要分散。一寺一庙就是一个团体


    道门那更加的是难,一个个的追求长生不老,门徒弟子收的少之又少。能对朝廷有什么帮助。


    儒家虽然影响力很大,但是他们却没有实质的领导力。


    随意微臣认为去求助这四个门派的帮忙是没有必要的,就是在浪费时间。“


    朝堂之上的人听到这里,也都不由的点头,觉得王世充说话还是有些道理。


    杨侑也不由的陷入了沉思,思考自己去求助四门的决定是不是有问题。


    虞世基此时却是忍不住了,嘲讽的说道:“既然王大人认为去请儒佛道魔这四家来帮忙是所得,那不知道王大人是不是有什么高见呢?”


    虞世基此时也不想给王世充面子了,他就是想打王世充的脸。


    其实请四门的援助,他虞世基岂能不知道,十分的不易?


    不止是他,这满朝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没有法啊!


    能想到的只有这一个办法而已。


    王世充一点没有慌张,十分自信的朗声说道:“微臣自然是有办法的,不然微臣就不会站出来了的。”


    杨侑闻言有些疑惑,立刻闻到:“王大人请讲。”


    王世充笑着道:“不管十是佛门还是道门,亦或者儒门魔门都没有兵马的,请来也没有什么意义。要请外援就去突厥。突厥人不但有钱粮,还有兵马。只要他们愿意帮忙,那些个反贼算的了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