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取中华而代之

作者:孑与2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坑杀降卒这种事对于云初这个当事人来说,一点都不愉快。


    如果不坑杀降卒,就只能交给杨景他们。


    云初愿意把百姓交给杨景去贩卖,却不肯把降卒交给他,如果守不住这个底线的话,再过一些年云初还得再来一遭辽东,继续剿灭以杨景为首的匪帮。


    坑杀降卒这种事情张东海干的最为顺手,趁着夜晚降临,大军出动,将降卒们分割开来,然后……


    所以,百姓能投降,军人不能,即便是投降了,也会被对方当做隐患,需要重点监控,如果没有监控的把握,就不如一埋了之。


    云初还有五天时间赶到卑沙城下,所以,在第二天四更时分,大军就离开了银城,临走的时候,云初一把火烧了银城。


    碧绿的草原上,顿时就升起一股浓烟,而云初部的大军继续在这个巨大的烟柱底下行军。


    接连攻克高句丽三座雄城,这让云初部的将士们斗志非常的高昂。


    已经初步形成了战无不胜的自信心。


    军队就是一头需要不间断的胜利喂养的怪兽,这种精神上对战斗力的加成非常的强大。


    再加上这支军队长久的脱离于大军之外独自作战,导致云初本人对这支军队的指挥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解决掉了建安城跟银城,方圆四五百里再无高句丽的城池存在。


    原本躲在半岛上的高句丽非常的贫穷,那里多山且气候恶劣,所以,忙碌一年都不得饱食,直到获得辽东之后,这才变得富裕起来,更是借助着辽东的矿产,加强了军备,才有了与中原王朝抗衡的实力。


    云初不想小看渊盖苏文,因为这个喜欢背着五把刀的高句丽宰相,一言不合就杀了原来的高句丽王吗,以及满朝文武,再把原来的高句丽王的侄子高藏扶上王座,至于高句丽大权,自然握在他的手中。


    听说渊盖苏文最钦佩的人物就是曹操,更喜欢曹操自称是汉家臣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背叛大汉的行为。


    所以,他就自称是高句丽忠贞的臣子,决定一生都不背叛高句丽,只做臣子,不做君王。


    为此,他为高句丽王高藏费尽了苦心,不但亲自安排高藏的住处,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高藏当王妃,还让自己的儿子渊建男充任高藏的侍卫大臣,有的时候,他连高藏每日吃的饭食,以及生病时候喝的汤药都要过问一下。


    在渊盖苏文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高句丽王高藏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


    所以,当云初的大军终于看到大海的时候,所有人都欢腾起来了。


    就连因为养病一只坐在马车里的温柔都要亲兵背着他去海边好好地看看。


    可惜,这里没有好的沙滩,所以,大海也就那么回事,至少在云初看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云初部抵达高侃营帐的时候,他几乎是惊呆了,因为高侃的军营实在是大的有些过份。


    再看看高居老虎山上的卑沙城,云初就很不理解,大唐十万大军的军营外边为何还会有一座高句丽城池存在。


    云初缴令的时候高侃非常的满意,十五天走了九百里路不说,中间还攻克两座高句丽雄城,这样的战功虽然算不得是整个东征大军中最顶尖的,却也是最拔尖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其中最厉害的是裴行俭跟苏定方,他们已经平灭了百济这个立国六百年的国家,百济王扶余义慈来降,太子扶余隆与百济众城主都已经奉表归诚。


    苏定方按照战前商定的策略,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


    大唐的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了大唐版图。


    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就是苏定方跟裴行俭商议之后觉得打了这一仗的收获不多,主要是百济国内的人投降的太快,导致带着口袋来百济发财的府兵


    为您提供大神孑与2的《唐人的餐桌》最快更新,!


    第三十六章取中华而代之免费:,!


    四的人因此死去。


    不知你督造船只的时候,可有工匠腰部以下生蛆的状况?」


    刘仁轨道:「虽然没有行元弘嗣的恶政,却也相差无几,工匠们从日出之时一直忙碌到日落时分,片刻都不得安闲,百姓怨言深重,其中以河北道,山东两地工匠最为激烈。」


    云初又道:「平灭高句丽虽然很有必要,其实不用这么着急吧?」


    刘仁轨瞅着云初的眼睛道:「你有所不知,高句丽原有京都为平壤,后更名为长安。


    太宗年间,有唐使者入高句丽,见到当年隋炀帝攻伐高句丽时被俘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鸭绿水畔,又有三十万隋人头颅尸骨堆积的京观,至今犹在,随蛇虫鼠蚁进出。


    前隋攻伐高句丽者,并非自隋炀帝开始,而是从文帝就已经开始了。


    还有,以太宗皇帝之英明,岂能不知征伐高句丽的之危险,为何在江山初定之后,边大举攻伐高句丽?


    这中间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云初道:「什么原因?」


    刘仁轨喝一口酒笑道:「高句丽处处模仿中华,处处以中华为表,实则是欲取我中华而代之。


    如此,这边是最危险的敌人了,不论是哪一位帝王登基,高句丽都是我大唐的必征之国。


    现在,你明白陛下为何会如此急迫了吗?」


    第四章送到,感谢兄弟姐们的月票,推荐票,明天见


    最快更新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孑与2的《唐人的餐桌》最快更新,!


    第三十六章取中华而代之免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