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太上皇

作者:江左俊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吴年没有喝醉,浅尝即止。


    倒是不少大臣喝醉了,有人还走上来抱着吴年痛哭。


    这当然不合规矩,有殿中御史打算上来呵斥,被吴年笑着摆手制止了。


    酒宴结束之后,许多人是被抬走的。


    吴年把善后的事情交给了太子,自顾自的离开了大殿,在众人簇拥下,往坤宁宫而去。


    在柳香的伺候下,吴年洗了个温水澡。然后夫妻二人离开殿宇,来到凉亭坐下说话。


    “皇后啊。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吴年说道。


    “嗯?!”柳香惊讶的看着吴年,这称呼。


    “我想把皇位让给太子,然后我们去南京养老。你觉得怎么样?”吴年笑着问道。


    这话并不突兀。


    吴年之前有对柳香透露过。


    柳香笑着点头说道:“好啊。”


    可太开心了。


    退位了,就不用御驾亲征了。夫妻就可以长相厮守了,无论是哥还是自己,都没有几年好活了。


    皇帝与皇后商量好了,那就办吧。


    又过三日。


    吴年把内阁大臣们叫到了乾清宫,与他们商量退位的事情。


    大臣们也不意外,当然也没有反对。


    这其实也只是让皇帝位号而已,真正的皇权,其实早就移交给太子了。


    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过另外有一个问题。


    左柱国、英国公,首辅大臣刘知行表示我也老了,我也想退位让贤了。结果被吴年挽留了。


    让他再干三年,辅佐新皇,治理天下。


    除了挽留刘知行之外,吴年还把北条氏政这个出身扶桑,但跟着他南征北战,出了很多主意的谋士补入了内阁。


    北条氏政还很年轻,就留给儿子用了。


    皇帝、皇后决定。


    内阁同意。


    就足够了。


    吴年没有办什么退位大典,但给儿子办了一个继位大典。


    新皇登基,今年沿用建武年号。


    明年改年号,神武。


    立太孙吴烈为皇太子,封诸皇子为诸王。


    把事情办完之后,吴年就开始准备去南京养老的事情了。琐碎事情有很多,他的后宫妃子当然全搬走。


    除此以外,大量的老太监、老宫女也跟着一起走。


    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南京那边有现成的皇宫,也留守有少数的宫女、太监。


    等事情办妥之后,吴年很是低调的就走了。只是与儿子、老臣们告了一个别。


    也有部分老臣,跟随他一起南下养老。


    比如老家伙刘武、章进。


    随着他们的退休,荣养。整个大汉朝的将军,也完成了新老交替。


    老家伙们都走了。


    新生代就上来了。他们年富力强,野心勃勃。以后怎么对付斯拉夫人,就靠他们了。


    不过吴年的南下路线,并非直线的。而是先去了一趟天津港。


    上午。


    天津港内到处都是严阵以待的大内侍卫,隔绝出了一块空地。吴年与柳香,以及后妃,吴年还年幼的儿女,以及老大臣们,抬头看着前方。


    大海之上,波涛汹涌。


    海风带着咸味。


    吴年不喜欢大海,远征扶桑的时候,差点人就交代在海上了。


    但是一个强国,不能没有海洋。


    大海之上,十艘铁甲战舰,排列成一个队列,巨大的烟囱上冒着滚滚黑烟。


    每一艘战舰上,都挂着“汉”字旌旗。


    蒸汽战船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海军正在逐步替换掉老式战船,之后还要开着大汉朝的庞大铁甲舰队,前往南洋。


    东南亚这个地方,还有海盗袭扰的问题。


    加上大海之上,还有一座座巨大的岛屿,需要大汉朝的无敌舰队去征服。


    这铁甲战舰的用途很大,很广。


    另外。


    朝廷也允许部分商人拥有这种铁甲舰,作为民间使用。


    有了这种铁甲战舰,扶桑与大陆的交往,就会变得更加的频繁。


    加强了两地的联系。


    巩固了中华固有的领地版图。


    “真的有这种铁甲舰哎,真想乘坐它去南京。”文君、明秀姐妹也在场。妹妹明秀紧紧的抓着文君的手臂,兴奋道。


    而且她频频用眼神示意吴年。


    坐,坐,坐。


    吴年没有理会她。


    他才不坐呢,他要坐火车。陆地才好,踏实。


    要是乘船,没准老命就交代了。


    相比于后宫嫔妃与皇后、皇帝们。被大内侍卫隔绝在外边的百姓们,对此则见怪不怪了。


    铁甲战舰的技术不是一下子就成熟的。


    天津人都看了很多年了。铁甲战舰刚出来的时候,确实引起了轰动,但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了。


    相反。


    皇帝才是罕见的。


    百姓们来不是观看铁甲战舰的,而是观看皇帝的。


    吴年在天津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却从不想坐上去的无敌舰队,也就心满意足了。


    然后,他便率领自己的后妃、皇后,年幼的子女,乘坐火车,往南京而去。


    当他们到达南京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北方应该转凉了,但是南京还很温暖。


    吴年不必说。柳香是第一次来南京,看着这座陌生的城市,什么都觉得新鲜,也挺喜欢的。


    退休的生活,当然非常轻松惬意。


    但是无所事事久了,吴年又觉得闲得慌。


    进入寒冬,南京开始下雪。但哪怕雪下的很大,也比北方温暖多了。


    吴年与几个老家伙经常碰面,他们都说自己的老寒腿好了很多。


    南方果然很适合养老。


    今天的雪就下的很大,从早上下到了中午,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吴年穿着厚厚的衣裳,披着大氅,站在宫门前,抬头看雪,看了很久。


    “哥,小心着凉了。”柳香也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从殿内走出,对吴年说道。


    “是有点冷。但我心里头更慌。”吴年转过头来,笑着对柳香说道:“香儿。”


    “我想写本。”


    “哥。不是我说你。冲锋陷阵你是第一,但写。”柳香笑了,摇着头道。


    四周太监宫女听了太上皇帝与太上皇后的对话,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我的文笔当然不行,但我有故事。我讲故事,找文君、明秀姐妹写下来不就行了?”


    吴年兴致勃勃道。


    然后,他说道:“名字都想好了,叫水浒传。”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