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天子幸成都

作者:江左俊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坠下的并非陆景。虽然这个可能性极低。


    这个事情,很快就会见分晓。


    吴年回过头来,双脚嗑了一下马腹。战马嘶昂一声,奋起四蹄,似离弦之箭般,驮着吴年回到了大营。


    “陛下。”


    北条氏政、王贵等文武大臣,站在营门口迎接。行礼之后,北条氏政露出期待之色,拱手问道:“陛下。那陆景可愿降吗?”


    “不愿降。但也可能已经死了。”吴年翻身下马,解释了一番后,进入了营门等待。


    北条氏政等文武大臣都是吃惊不已,随即面面相视。


    如今的这情况,陆景已经势穷力孤。


    他就算开城投降,也算对得起楚国皇帝了。不仅拒不投降,还可能已经自尽了?


    众人随即一齐入营,簇拥着吴年站着,等待消息。


    过了不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众人抬头看向前方,只见一名楚军骑兵飞驰而来。


    守卫营门的汉军战兵见只是一骑,放下弓箭,没有为难。


    这楚军骑兵来到了营门前方,约百步左右的地方勒马停下,大叫道:“我乃城中使者。”


    “就在刚才巴蜀总兵陆公已经自尽。城中大乱,诸将商议之后,派遣我来向大汉天子请降。”


    说完之后,他翻身下马,膝盖一软跪下,额头紧贴地面。


    他这一跪,象征着汉楚在巴蜀的战争结束了。


    吴年连破青藏、缅甸、云贵、四川,大获全胜。


    “恭喜陛下。”群臣欢笑,一齐朝着吴年躬身行礼道。


    “同喜。”吴年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陆景有些可惜,但人各有志也没办法。主要是这巴蜀,还是让自己得了。


    距离天下一统,又进了一步。


    吴年抬头对一名近臣道:“告诉使者,寡人准许他们投降,并保证他们的性命。让他回去城中。令城中诸将,率兵出城。”


    “是。”近臣躬身应是,立刻走出了大营。


    吴年则在众人簇拥下,回去了大帐内坐下等待。


    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


    城中诸将没有出幺蛾子,很是乖顺的率兵出城了。十余位大将只带着少数的亲兵,进入了汉营。


    他们还带来了陆景的尸体。


    吴年在大帐内面见了他们,抚恤了一番,然后让北条氏政带着他们前往别的帐篷宴饮。


    降将离开没有多久,吴年便听到了一阵马蹄声。片刻后,张震从外走了进来,行礼后坐下。


    又过了一会儿,吕言训也从外走了进来,行礼后坐下。


    吴年放松了坐姿,左右看了看二人,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说道:“还记得寡人之前的“遗命”吗?”


    “舅舅是说。让我留在四川,统率五个万户的马步军,威胁湖广吗?”


    张震面色一动,拱手说道。


    当时吴年忽然生病,强撑着抓住了最后的时间,安排好了后事。


    便是“遗命”。


    如今吴年没死,“遗命”自然作废。但是战略、战术上的安排,却不会改变。


    长江上游的四川,必须有大将雄兵盘踞。可水陆并进,沿江进攻湖广。


    吴年点了点头,说道:“按照之前的计划,你、吕言训、杨白波、陈平、刘黑山等就屯兵在江州,练兵秣马。”


    “寡人用你为巴蜀提督,许你专断之权。”


    “但鉴于之前传来情报,楚国不断增援湖广边境。你们五万户人马,有些单薄。”


    “寡人打算再建立两个万户。如此,你手中就有小十万人。”


    “之后,寡人会任命两位万户大将。现在城中降兵,你先看管起来。等大将挑选之后,剩下的人遣散回家乡,解甲归田。”


    “是。”


    张震早有心理准备,很是平静的拱手应是。


    吴年对这个外甥,没有不放心的。更何况还有吕言训辅佐,这位可是【智将】。


    加上杨白波、陈平、刘黑山等人,率领小十万人作为偏师,威胁楚国湖广,绰绰有余。


    就这么定了。


    吴年挥手让张震、吕言训离开,又派人厚葬陆景。


    第二天一大早。


    吴年便率领天子行辕的近臣,在王贵、张声率领的大内侍卫的簇拥下,沿着宽阔平整的大道,往成都而去。


    巴蜀平了。


    文武都作了安排。他很放心。


    北上成都是顺路,吴年也想去看看刘备的惠陵。


    大家同为大汉天子嘛。


    吴年北上的速度不快不慢,而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巴蜀。


    落泪的有之,欢喜的有之,平静的也有之。


    大部分人都很平静。


    对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


    那些起兵作乱,呼应汉军的人,自然非常高兴。


    落泪的人,自然就是对楚国有感情的人。


    而无论如何。吴年都已经占据了巴蜀,以目前情况来说,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更改。


    无论什么人,是何等居心。


    都不得不迎接大汉朝的统治,准备做一个汉朝人。


    整个巴蜀,迅速的稳定下来。


    ........


    上午。


    阳光灿烂。


    大批汉军战兵,封锁了南城门,以及一条主干道。


    大将龙且、卫破虏,四川巡抚李光国,以及降将李崇高等人,列队在门前,迎接天子。


    身为败军之将,降将们的心情,都很复杂。


    而龙且、卫破虏等人只有喜悦。


    吴年自青藏高原,南下进攻云贵,一走就是数年之久,还差点死在云贵,变成【先帝】了。


    他们现在能面君,真是不容易啊。


    过了一会儿,马蹄声响起。众人也纷纷收起了心思,表情庄严肃穆。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接近,南方出现了许多开路骑兵。他们的后方是一辆奢华的马车。


    许多人随骑在马车四周。


    马车在众人面前停下。龙且率领众人弯腰行礼道:“陛下。”


    吴年掀开了车帘子,弯着腰走出了车厢,没有去看低头行礼的众文武大臣,而是抬头看向前方的成都城池。


    吴年向来礼贤下士,几乎从来没有过这种轻慢大臣的姿态。


    龙且内心惊讶,微微抬起头来看向吴年。


    吴年看了一会儿后,称赞道:“这就是成都啊。”


    “刘备曾经在这里,做了个三汉天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