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大汉天子神仙化

作者:江左俊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定为甘肃总督,总揽甘肃大权。


    五虎为守备大将,统筹甘肃兵马。


    大汉天子亲自坐镇兰州城,八万户马步军驻守城内外,饮黄河水。


    兰州城的戒严,很快取消。百姓们得以出门谋生,主要是帮官府做工。


    甘肃一战,虽然时间很短,但几乎摧毁了兰州城的商业。现在突厥断丝绸之路,商业不通。


    许多百姓没有生计,恰巧官府招募民壮,修建道路,还给钱给饭吃。百姓们欢呼雀跃,成群结队的参加甘肃的大建设。


    以兰州为中心,道路似蜘蛛网一般,向外扩散,与陕西相连。


    水泥还没运来,暂时是夯土路,算是水泥路的路基。等水泥运到,就可以铺设水泥路了。


    朝廷还准备在甘肃建造水泥厂,就地生产,就地使用。


    随着时间过去,甘肃的商业,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吐蕃国的商路还是通畅的。


    而且自河北运送来许多的商品,到了甘肃之后,都成为了紧俏商品。


    再则。天子坐镇兰州城,天子行辕的吃穿用度,还有八个万户马步军战兵的消费。


    市场巨大。


    甘肃想不繁荣起来也难。


    而且今年与去年不同,大汉朝风调雨顺。东到扶桑,北至三汉,西方甘肃,粮食全面大丰收。


    甘肃产粮不多。吴年干脆下令免了今年甘肃粮税,还让官府出钱,收购粮食,既稳定粮食价格,也作为西征的储备。


    西边的玉门关,被加宽加固,建造出了一座座的粮仓。官府的粮食,一辆一辆的运送往玉门关储藏起来。


    百姓高价卖粮,手中有钱,也敢花销。进一步的促进了商业繁荣。


    整个大汉朝。


    国富刑清,号令严明,整个国家散发着强盛的气息。


    社会非常的稳定。


    就像吴年之前说的一样。区区韩老成哪怕是能收敛人心,也只是小恩小惠而已。


    大汉朝太大了,国力太强。当大汉朝施仁政,施德政的时候,效果是拔群的。


    秋收之后,甘肃的百姓就没有几个人记得韩老成是谁了。


    说的凄凉点,韩老成的尸骨未寒。


    汉朝太强了。


    强的可以扫平一切。


    甘肃这个地方海拔高,气温低。在秋冬的时候,十分寒冷。按照甘肃人的固有思维,这个时候就是老婆热炕头的时候了。


    能干的活少,吃用储备的食物,每天烤火取暖生孩子就行了。


    但是大汉朝又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


    与别的地方一样,吴年在甘肃圈了一些地作为皇庄,建造出了玻璃大棚,种植新鲜的蔬菜。


    不过甘肃这新鲜蔬菜,吴年不是用来卖的。除了自己以及行辕近臣吃用之外,全部供给战兵。


    汉军的伙食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战兵撇开肚皮吃,主粮管够,肉蛋顿顿有,冬天还有蔬菜。


    可把一些本地汉子看的馋,恨不得立刻从军,为大汉天子效命。


    没办法。


    甘肃这个地方确实是穷山僻壤,百姓过惯了苦日子。很多百姓一辈子吃的肉,可能没有汉军一年,甚至一月多。


    更别说冬天还有蔬菜吃了。


    只可惜现在汉军足用了,吴年没有扩充军队的打算。


    百姓只能扼腕叹息。


    总而言之,随着时间过去。甘肃人就把韩老成抛之脑后了,心安理得的加入了大汉朝。


    也可以昂首挺胸的大声说自己是汉人。


    与此同时,大汉天子与大汉齐王在玉门关外,击破突厥十万的战绩,也传遍了整个甘肃。


    把大汉天子的威望,推到了新的高峰。


    凉州府。


    一片土地肥沃的良田上,立着一座庄子。正是吴年圈的皇庄。


    皇庄内的玻璃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绿嫩的蔬菜,与现在寒风呼啸的季节,充满了违和感。


    负责这座皇庄的官吏叫林秋生,顾名思义,秋天生的。


    他今年四十五岁,看起来五十多了,但身子骨还算健朗。十六岁成亲,十七岁做父亲,生三男三女。


    三个儿子全部长大成人,也娶媳妇,生下孙子。


    子孙满堂。


    林秋生每日的工作,就是督促庄丁除草。


    时近中午。


    林秋生自大棚内出来,立刻打了一个哆嗦。与大棚内的温度相比,外边太冷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绿油油的大棚,感慨一声道:“尽管天天见,但还是像做梦一样。”


    “冬天竟然能长蔬菜。天子是真的上天之子,能偷天换日。可比什么佛祖、神仙管用多了。”


    林秋生说完话,便往庄子而去。他的婆娘正在率领儿媳做饭,林秋生闲来无事,就抱着最疼爱的孙子林虎子坐在门槛上晒太阳。


    林虎子人如其名,虎头虎脑,十分健壮,林秋生都有点抱不动他了。


    “爷爷。你给我讲讲玉门关之战吧。”林虎子抬起头来,一脸期盼道。他活泼好动,其实是不耐烦坐在爷爷怀中的。


    但他想听故事,呵呵。


    “好。我给你讲讲。”林秋生哈哈一笑,捏了大孙子结实的脸蛋一把,然后眉飞色舞的说道。


    “还记得韩老成吗?就是那个叛贼。”


    “嗯嗯,记得。”


    “韩老成想要逃去西域,投靠突厥蛮夷。天子与齐王将百余人,策马急追。出玉门关,眼看就要追到韩老成了。”


    “但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爷爷你快说啊,急死我了。”


    “前方忽然狂风滚滚,人声马嘶。却原来是突厥蛮夷将一万精兵杀到,要救韩老成。”


    “啊?一万对一百?”


    “是啊。就是一万对一百。要是你怎么办?”


    “赶紧跑啊。哪打得过。”


    “不。天子哪能跑啊。他将百余骑策马上前,击杀了韩老成,然后如蛟龙入海,击破突厥一万人。”


    “天子手持丈八马槊,左右挥砍,亲手杀了三千人。那血啊,把他的盔甲都染红了。”


    “更奇妙的是,天子毫发无损,脸不红气不喘。”


    “杀了三千人?”林虎子的眼睛瞪的溜圆。


    “是。天子亲手杀了三千人。”林秋生很满意孙子的反应,继续眉飞色舞的添油加醋道。


    “突厥人败退走了,天子也退兵回到玉门关。此时。玉门关守军,加上火头军民夫,才两千多人。”


    “你猜怎么的?”


    “怎么的?”


    “突厥大队人马赶到,足有三十万众。旌旗遮天蔽日,战马打喷嚏的声音,就像是响雷一样。”


    “啊?三十万对两千多人?”


    “是啊。你猜怎么的?”


    “这回我知道了。天子是率兵出战吗?”


    “是啊。天子精选勇士八百,身上穿着两层盔甲。大吼一声,“取朕马槊来。”,然后与齐王一起翻身上马,将八百骑兵杀出。”


    “结果就是杀的日月无光,人头滚滚。”


    “突厥三十万人被杀二十万,名王、战将死伤无数。只剩下十万人逃回西域去了。”


    “天子真是骁勇善战。”


    “是啊。真是骁勇善战。”


    “开饭了!!!!”


    祖孙二人正唾沫横飞的说着,被一声开饭打断了。二人对视了一眼,爷爷抱着孙子,进入庄子吃饭。


    没有添油加醋是不成书的。


    虽说吴年在玉门关外的大战,已经极为出彩了。但是经过百姓的口口相传,也是大变样了。


    吴年堂堂霸王,传着传着,就快变成神仙了。


    什么手杀万人。


    什么身高一丈,腰围十围。


    什么使的一柄重达一千两百斤的丈八马槊。


    什么身披虎头吞天甲,跨坐一匹绿鬃啸天驹。


    甘肃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吴年骁勇善战的传说。


    大汉天子善治国,在甘肃施仁政。


    大汉天子骁勇善战,一人杀一万人。


    人设完美的符合甘肃这个民风彪悍的地方。


    吴年想不深入人心都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