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水泥路

作者:江左俊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贝塔城。


    知府衙门,后衙内。


    吴年身着单衣,简单的打了一套拳法。却已经汗流浃背。他从旁边大内侍卫手捧的盘子内,拿起了白色的布巾,擦了擦脸上的汗。


    然后,他与吴敏一起来到了凉亭内坐下。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在这么热的天打拳,有点受不了。”吴年拿起了石桌子上的水杯,狂饮了一杯水后,对吴敏感慨道。


    “请父王保重龙体。”吴敏认真的说道。吴年常在军旅,南征北战。身体方面,着实让他担心。


    “是应该保重。”吴年笑着点了点头。


    父子二人聊了会家常后。吴年话题回到了当下,抬头问吴敏道:“儿子。对于目前的态势。你有什么想法吗?”


    “回禀父王。没有。”吴敏叹了一口气,郁闷道。


    乌龟阵本就难破。


    更何况蒙元这么强劲,有与汉军正面作战的能力,却摆出防守的阵势。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是吗。”吴年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下令集思广益,凡有人有办法破阵,便重重有赏。


    到目前为止,他也收到了很多条陈建议。但没有一个是真的有用的。


    真是头疼的紧啊。


    而一定要在强攻城池,慢慢推平。与兵贵神速,直接进攻蒙元大都之间做选择的话。


    吴年选择慢慢推平。


    孤军深入,粮草不济。


    那是十分危险的。


    就在这时。一名大内侍卫,捧着一个黑色的盒子快步走了过来。进入凉亭后,他弯腰一礼,禀报道:“大王。这是朝廷这月发来的折子。”


    “嗯。”吴年嗯了一声,让他把盒子放在桌子上。


    吴敏很有分寸的站了起来,走出了凉亭。


    吴年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这儿子分寸感,真的很强。君君臣臣分的很清楚。


    吴年伸手打开了盒子,取出了内部的折子,一一看了起来。尽管他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内阁大臣。


    还有太子作为监国。


    但是每过一月,朝廷就会送来这样一个盒子。里边放着一些重臣的折子。


    刘知行还会把一个月内,朝廷内处理的大事,写成一个总纲,交给吴年。


    吴年虽然领兵在外,但对朝廷内的事情,了如指掌。


    吴年看着看着,便看到了工部尚书马有光的折子。


    “嗯,不错。”吴年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吴敏虽然分寸感很强,但到底年轻。见吴年眉宇间透出喜色,便忍不住问道:“父王。是发生什么好事了吗?”


    “嗯。工部尚书马有光上折子说。因为一些发现,使得工部水泥的产量,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吴年笑着把折子,递给了吴敏观看。


    这偷看与被允许看还是有区别的。


    吴敏见状便也不客气的伸手接过了折子观看。身为吴年的儿子,他对于科技上的事情,颇为了解。


    也知道水泥是什么东西。


    “恭喜父王。”吴敏也跟着喜上眉梢,笑着恭贺道。


    “嗯。”吴年嗯了一声,十分愉悦。


    等等。


    忽然。吴年目光一凝,皱起了眉头。刚才我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但是一闪而过,没抓住。


    但既然出现过了,那就是有迹可循。


    吴年坐了回去,低头陷入了沉思。


    吴敏见状若有所思,然后轻手轻脚的离开了凉亭,低声吩咐一名大内侍卫道:“守住出入大门,不许进,不许出。”


    “是。”


    这名大内侍卫先看了一眼吴年,才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了。


    吴年这一沉吟,便过去了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他抓住了刚才一闪而逝的想法,哈哈大笑了起来。


    “父王,可是有了对付蒙元人的策略?”吴敏露出喜色,回到了凉亭中坐下,露出期待之色。


    “嗯。”吴年遮不住的笑意,却没有立刻把策略说出来。而是抬头对亭外的大内侍卫,说道:“去取地图来。”


    大内侍卫听见父子的对话,也是喜上眉梢。


    大王的策略,一定是好策略。


    我大汉殄灭蒙元,已经不远了。


    “是。”一名大内侍卫应了一声,然后转过身匆匆离开了。过了一会儿,他抱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走了回来,弯腰递给了吴敏。


    吴敏伸手接过,放在了桌子上,打开盒子取出了其中的地图铺展开来。整个蒙元的国土,包括外东北、东北地区。


    最北达到外兴安岭,最东达到库页岛。


    地形有群山、平原,水力资源十分发达。


    在群山之间,有三座很大的平原。其中一座平原,便是松嫩平原。蒙元大都便在松嫩平原的北部,靠山的地区。


    目前汉军打下了三座城池,理论上来说,可以走一条不那么笔直的直线,直达蒙元。


    只是路上有十几座城池阻拦,并有重兵把守。


    推平这些城池,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直接进兵蒙元大都,则粮草跟不上。


    怎么办呢?


    很简单。


    科技提升生产力。


    “儿子。我打算修建一条直通蒙元,很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吴年在蒙元大都与三城之间,划出了一条直线,笑着对吴敏说道。


    “呃!!!!”吴敏愕然。目前的路,都是土路。运送粮草,依靠人力或牲畜拉动大车前进,速度很慢不说。遇到雨天,道路坑坑洼洼,速度减半再减半。


    运粮的队伍,在土路之中挣扎。被蒙元探子探听了去,骑兵一上来,便是抢、烧粮食。


    汉军如果派兵护送,多了不行。


    少了也不行。总而言之,直袭蒙元大都这条路,充满了粮草上的挑战。


    如果修建了水泥路,当然可以加快运粮的速度。但不能解决,被袭击的问题。


    那修了水泥路,不等于没修吗?


    “你是不是以为为父老糊涂了?”吴年笑着问道。


    “不敢。”吴敏连忙弯下腰,低着头说道。


    “我们在修路的同时。用水泥、钢筋,在路旁修葺小城。每过十里,就有一座小城。”


    “从辽东调来,那四个幽燕的守备万户。每座小城,派遣一个千户的兵丁把守。这些小城,既负责防守,也负责示警。”


    “比如。一座小城,负责探听三十里范围的动静。在发现袭击运粮队伍的敌军骑兵之后,就点燃烽火,通知运粮队伍。”


    “运粮队伍得到消息,便可以加快速度,提前进入小城避难。”


    “冯冲的骑兵,还可以在路上游走。发现蒙元骑兵小规模的可以吃掉。大规模的可以驱赶。”


    “你觉得怎么样?”


    吴年笑着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说给了儿子听。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