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2 买了厂自然得动管理层,何况还关系到芯片产业

作者:葫芦村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板,唐怡我已经安置好了,不过她的状况似乎有些不对劲……”


    罗小丽发现,自己称呼谢旸老板越来越顺口了。


    把唐怡的情况给谢旸汇报了,至于谢旸去不去,她也不提建议。


    “什么原因,你问了吗?”


    谢旸皱起眉头。


    唐怡的性格,会因为被开除就变得惆怅?


    这年头的人可没有那么容易抑郁的。


    “问了,她没说。”罗小丽回答,“曹师傅还在值班室,如果你要过去,我给曹师傅打电话。”


    时间不早了,谢旸本不打算去。


    唐怡有些反常,索性去看看她在玩什么。


    “行,你让曹师傅来送我,我去看看。明天还要工作,你早点会宿舍休息。”


    时间不早了。


    厂里现在忙,几乎没有休息。


    哪怕谢旸按照尚未制定实施的《劳动法》,平时加班1.5倍工资,周末2倍,法定节日3倍来计算工资,可也是感觉到自己如同邪恶的资本家,不断在压榨自己的员工。


    时代如此。


    倒也没人表示不满,甚至很多人对偶尔的不加班还会表达不满。


    没办法,谢旸自己平时也几乎没有休息。


    都不知道哪天是周末。


    罗小丽递了一把钥匙给谢旸,没说话。


    谢旸默默地接过来,同样没说话。


    破旧的面包车驶离工厂,工业区的路灯依然明亮,即使快到十二点,外面依然热闹。


    很多工厂都是加班到11点半才下班。


    赶货的情况下,通宵都是正常。


    工业区外面的夜市,这会儿正是热闹的时候。


    “曹师,怎么还没到?”


    谢旸皱起了眉头。


    从厂里出来多十来分钟了,路上车很少,车子开得快。


    距离可不近。


    “快了。”


    曹云峰并未多说话,心中却滴咕,怎么还没到,得问罗小丽啊。


    一直到了隔壁镇上,曹云峰才把车停到镇子一个都是七层楼的小区。


    这里应该是安置小区。


    小区外面有一条商业街,这会儿人也不少。


    小区门口年轻的保安把车拦下来,曹云峰说了几个小时前才来过,保安又问了不少,还登记了曹云峰的身份信息跟车牌号,才放人进去。


    这安保还不错。


    想起自己让罗小丽找个环境好,还得离公司租的房子比较远的地方,也就没法说什么了。


    “谢总,在302,我在楼下等您?”


    曹云峰问谢旸。


    “不用,你先回去休息。一会儿我如果回去,坐摩的。”


    谢旸摇头。


    时间太晚了。


    曹云峰又不是自己的专职司机,让他在下面等着并不是很合适。


    “摩的太危险,尤其是这么晚……”


    “不用,也许我不回去。”


    谢旸皱起眉头。


    他清楚这年头治安并不是很好,不过,这里是关内,天天晚上都会有联防治安队查暂住证,也有公安巡逻,自己不乱跑,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曹云峰没说话。


    看到谢旸上楼,也没有返回。


    要想成为谢旸的专职司机,就得有专职司机的觉悟。


    302。


    唐怡打开门,看着谢旸,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你来了?这么晚,你应该休息……”


    头发有些凌乱,没有化妆,一脸憔悴。


    跟平时青春有活力的靓丽女孩一点都不沾边。


    “刚忙完,这段时间都比较忙。”


    谢旸进了房间。


    房间没有装修,只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套二,看起来有六七十平米。


    客厅并不大。


    就一张长条木头椅子,门边有个鞋柜,旁边餐厅摆放了一张小长条餐桌。


    电器什么的都是没有的。


    两个卧室,都开着门,床上都是新的床上用品。


    屋里东西不多,却收拾得很整洁。


    唐怡的两个包就放在客厅的地上,显然不是她进来后收拾的。


    应该是罗小丽帮着收拾了才走的。


    “还没吃饭吧?正好我也饿了,刚才来的时候看小区外面的街道上还有不少店在营业。”


    也不管唐怡同意不同意,谢旸就拉着她出门了。


    “等等,钥匙我放在桌子上了。”


    在即将出门的时候,唐怡终于意识到了问题。


    两人下了楼,谢旸看到曹云峰的面包车没走,只是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


    倒不是怕曹云峰知道什么。


    曹云峰是从宾馆的宿舍把唐怡拉到这里的。


    门口保安显然是认识唐怡,出门的时候也没有多问什么就给开门了。


    随便找了一个带着烧烤跟炒粉的小店,这里还有好几桌客人。


    穿着围裙的中年老板娘拿着一支笔,一个小本子走到桌前。


    “你吃什么?”


    谢旸问唐怡,唐怡茫然地摇头。


    谢旸眉头皱了起来。


    看着憔的唐怡,没说什么,到店里面随便弄了一些烧烤,再点了两个小菜。


    “老板,先上半打啤酒。”


    很快酒上来了。


    唐怡在一旁,一直有些失魂落魄。


    谢旸开了酒,正要往杯子倒,唐怡却一把抢过去,咕都咕都不停,一直到一瓶酒喝光,打了个嗝。


    “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办法总会比困难多,说说吧。”


    谢旸叹了口气。


    唐怡这样子,肯定是遇到大事了,要不然不会如此。


    要是装的,怕是奥斯卡的小金人颁发给她都不够。


    唐怡没说话,拿起一瓶没开盖子的啤酒,用牙齿咬开啤酒盖子,又灌起来……


    接连喝了三瓶,唐怡打了一连串的酒嗝,随后却哭了起来:“呜……我出国培训的机会没了……”


    啥?


    出国培训?


    谢旸有些愣神。


    这个年代出国热兴起,无数人削尖脑袋想要去国外看更圆的月亮。


    谢旸完全没想到,唐怡也是这中间的一员。


    “没了就没了呗,出国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国外无论是种族还是文化,都跟咱们不同,再说了,国外不一定比咱们国内机会多……”


    “你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我是为了出国才来这边的!也是因为知道土川宾馆每年都有外派出国培训的名额才去酒店当前台的……每天下班后我都拼命学习,当初听到你用流利的外语跟外国客户交流,我才希望跟着你学习外语……”


    谢旸还真没想到,唐怡对自己,居然是这么回事。


    他没法说话。


    周围几桌听到她陡然加大的音量以及带着哭腔的语气,纷纷盯着谢旸跟唐怡。


    唐怡情绪激动地说着,没有理会周围。


    谢旸更不会理会。


    “原本,我以为这次肯定会有我。我打算出去后就不回来了……所以那晚上才……前两天,我们领导找我,说出国培训机会宝贵,我以为我可以接受任何条件,可当他提出来后,我却……”


    唐怡说完,就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起来。


    周围人更是不停地看向谢旸。


    这种事情,倒也常见。


    年轻情侣吵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倒也没人上前来干涉。


    谢旸叹了一口气,明白了。


    怕是唐怡的领导想要让唐怡用身体交换出国培训机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局面。


    谢旸突然发现,一点都不了解唐怡。


    也不知道如何劝她。


    自己送她出国?


    唐怡要去哪个国家,去干什么都不知道。


    好一阵,唐怡哭声才小了下来,她抬起头,用手背抹了抹眼泪,对着谢旸挤出了一个笑容,“果然,哭出来就好受了……让你笑话了。”


    说到这里,她又拿起一瓶酒,用牙齿豪迈地咬开瓶盖,给谢旸满了一杯。


    “来,敬你一杯,至少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有人帮我……”


    “……”


    谢旸不知道说什么。


    唐怡跟他以前接触过的女人,太不一样了。


    心中有些堵。


    谁遇到不受控制的事情,都会如此。


    谢旸仰头干了一杯酒,好受了一些。


    恰好烧烤上来了,唐怡没有了之前的颓废,拿着串,一口咬在烧烤上,横着用力把签子扯了下来。


    一口酒一口串,彷佛谢旸不存在。


    吃了好几串,不知道是不是被谢旸盯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有三天没吃饭了,饿了……”


    三天没吃饭!


    这意味着唐怡至少考虑了三天才给谢旸打电话。


    这三天,唐怡一直在纠结。


    虽然唐怡只简单说了一句,谢旸很清楚,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土川宾馆属于合资酒店,外资出资,管理,而中层以下应该都是国人。


    想到跟唐怡滚床单的那晚上,唐怡说她不想在宾馆干了,或许事情就已经有了苗头。


    唐怡说她想要自己创业,开个饭店……


    而谢旸并没有在意她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甚至觉得唐怡是为了傍大腿才那样干。


    即使让侯平去香江,他也没有跟唐怡联系,什么都没说。


    没办法,遇到的女人太多。


    而都是一个目的,谢旸自然也会如此想唐怡。


    “现在怎么打算?”


    谢旸问唐怡。


    “还能怎么打算?反正出国机会没了,也懒得去继续寻这些机会,正好,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开个饭店,等老娘有钱了,就出国玩儿去!”


    唐怡跟之前判若两人。


    看着唐怡,谢旸想了想,还是说了。


    “侯平去香江谈麦当劳代理权了。”


    “那个没意思,我就开个小饭店就行了,地方都看好了,我手里只有一千多块钱,不够,你如果想帮我,借我五千块钱。”


    唐怡看着谢旸。


    五千?


    能做什么。


    “真的,如果你真的想帮我,借5000给我就行了。如果只是卖早餐,只要搞个三轮车就好了。但是我想从早餐到宵夜一起,得添置不少东西……”


    唐怡一脸坚决。


    谢旸点头,没有再劝。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原则。


    即使对唐怡的看法有改观,信任,依然是有限的。


    谢旸不了解唐怡。


    吃了宵夜,谢旸准备掏钱,才尴尬地发现,自己身上就没带钱!


    “我就知道你没带钱!”


    已经微醺的唐怡一脸鄙视地看着谢旸,“那么大个老板,吃顿烧烤都给不了钱……咯咯……”


    说到后面,唐怡自己都笑了。


    谢旸也只能尴尬地笑笑,没办法,平时根本就不出门,哪怕来到这个世界几个月了,也依然没有改变以前的习惯。


    以前一部手机就走天下,根本就不需要用到现金。


    第二天,一直到早上九点多谢旸才醒。


    “你醒了?我给你做了早餐,你尝尝……”


    唐怡看着谢旸出来,欢快地说道。


    一碗熬得很浓的粥,两张烙饼,一个拌黄瓜、一个凉拌海带丝。


    “不是昨天才搬进来?”


    “罗小丽昨晚上送我过来,跟曹师傅一起帮忙添置了这些……当时我还有些不甘心……你尝尝这味道如何,给点建议……”


    唐怡有些尴尬。


    昨天她自己的状态很差,跟谢旸在一起,喝酒发泄后,就好了很多。


    再加上晚上又干了令人愉悦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了原来的颓废。


    “味道不错,你如果要做大众生意,这样不行。在这边厂里不包吃住的厂虽然多,很多人,只要填饱肚子就好,并不在意精致与否,更没有时间坐下来慢慢吃;如果做精品生意,你那点钱不够……要我说,真不如多投点钱,搞一个大点的门面,招两个厨师,几个帮工……”


    谢旸吃了,味道确实不错。


    可这年头,普通打工人根本就没有功夫去关心食物是否精致,美味,能填饱肚子就好。


    至于有钱人,对于环境什么的要求又高。


    “你只管说好吃不好吃就行了,其他不用你建议!”


    唐怡没好气地说道。


    两人即使一起滚了床单打了扑克,她也没有那种突破了关系的女人那样。


    给谢旸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


    “行,味道不错。”


    谢旸没好气地说道。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自己好心建议呢!


    怕是等到以后,自己的午餐都可以拍卖,这女人,却不珍惜。


    “曹师傅在楼下等你,你吃了自己下去……我还有事情要忙……”


    唐怡说完,就进了厨房。


    这让谢旸感觉更不好,彷佛,自己是个工具?


    吃了饭下楼,曹云峰的车依然停在楼下,这会儿他正依着驾驶室的门抽烟。


    “老板,您下来了?”


    看到谢旸出现,曹云峰急忙把还有半截的烟丢到地上踩灭,跑了过来。


    “昨晚上不就让你回去?要是公司其他人用车怎么办?”


    谢旸满脸不悦。


    曹云峰这表现得太过分了。


    “老板,昨天晚上出来前,罗部长就交代了,让我等着您……”


    看到谢旸不高兴,曹云峰急忙解释。


    真不是他自己愿意。


    罗小丽是行政部负责人,公司的司机班又归行政部管,再加上曹云峰本来就想成为谢旸的专职司机,那样工资更高。


    听到是罗小丽的安排,谢旸也没法说什么。


    “走吧。”


    路上车不多,自然不存在堵车什么的。


    现在又是快十点了,街道上也没有多少人。


    工业区跟唐怡租房子的镇之间,还有着大片的农田,同样也有很多工地。


    很快就回了公司。


    “咦,这是谁的车?这玩意儿上市了?”


    看到办公楼前面停着一辆崭新的奔驰300SEL,也就是人称“虎头奔”的车。


    这车可不便宜。


    到岸价格7.8万刀,要是算上上户等的费用,得近百万。


    关键这玩意儿没有指标是买不回来的。


    路面上跑的,很多都是黑车。


    至于如何上户,自然有人去搞定。


    国内汽车产业才刚开始起步,国内轿车正轨市场都没有形成。


    进口汽车大部分都是政府引进,引进什么车,都是根据情况来的。


    成立了一些合资汽车厂,产能也跟不上市场需求。


    不管是标致还是丰田,都是看到巨大的市场需求才建厂的。


    豪华汽车进口关税高得离谱。


    关键是没有指标根本就搞不到。


    外资企业投资,会有免税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外商自带指标。毕竟没车办事不方便。


    合资企业注册资金同样也有指标。


    谢旸并不觉得自己公司目前需要这样的车去充门面,所以也没去找管委会要购车指标,有面包车,能用就行了。


    《日月风华》


    门口突然停了这样一辆车,不疑惑才是怪事。


    大客户上门?


    曹云峰看着前面的虎头奔,双眼发直。


    谢旸也没理会他,直接上楼。


    付思源带着两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自己了。


    “老板,这两位是易达电子厂的厂长何华灿跟副厂长毛文斌。”


    付思源看着谢旸进来,平静地对谢旸介绍着两人。


    听到她的称呼,谢旸看了她一眼,也没说什么。


    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40万港币的年薪,很高了。


    两人听到付思源的称呼,虽然意外谢旸的年轻,却也急忙站了起来。


    这可是他们的新老板,脾性如何都不知道。


    别因为不礼貌而被开除了。


    香江的工作机会虽然多,高薪工作却没那么好找。


    “老板好~”


    谢旸打量着两人。


    何国灿四十出头,国字脸,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而副厂长毛文斌年轻多了。


    “坐吧。外面那辆奔驰是你们的?看来之前易达电子厂的效益不错啊。”


    知道对方身份后,谢旸就有些疑惑。


    贺丘北本来就不重视电子厂,只不过能生产电子表而已,两人的薪水也不高,厂长一年也就6万港币左右。


    却开着那么昂贵的车。


    成本就是这样上来的?


    “老板,那辆车不是易达电子厂的,是贺丘北先生利用自己的指标带过来,送给您的,目前还没有上牌。”


    付思源说道。


    贺丘北送给自己?


    一时间,谢旸脑海中闪过无数的想法。


    贺丘北这是啥意思?


    电子表这块,虽然谢旸让冯元庆以15元的价格把贺丘北手里囤积的货收了,慢慢投向市场;冯氏电子主要精力是生产带芯片,功能更多的新一代电子表。


    可这次也让贺丘北损失了上千万。


    连电子厂都低价卖给了谢旸。


    双方签了合同,第一笔订单的2000支BP机还没交货,贺丘北先给了30万刀的货款不说,还给自己送一辆上百万的车?


    以德报怨?


    “贺总这两天忙,同时也在筹钱,明天应该会过来,他希望旸宏科技能加大供货量……”


    付思源彷佛知道谢旸的疑惑,开口解释。


    听到贺丘北明天要过来,谢旸也就没多说什么。


    他拿起办公桌的电话,拨打了电子车间的电话。


    “让赵明智跟姜涛来我办公室一趟。”


    放下电话后,谢旸看着两人:“先等一下,我让这边的负责人过来,到时候一起了解情况。”


    两人急忙点头。


    眼前的年轻人是老板,衣食父母呢。


    来之前,贺丘北这样的大老亲自交代他们,得好好干。


    谢总虽然年轻,可舍得给钱。


    付思源年薪40万,他们也是知道的。


    他们没有拿到那样高年薪的想法,哪怕新老板给他们把薪水翻一番,也非常不错了。


    努努力,日子过得紧吧一些,也能买上郊区上千尺的大房子了。


    这样可以让妻子跟孩子不用跟别人一样挤在很小的空间里。


    现在香江的房子,偏远一些的郊区,一套上千尺的房子,价格都得两百万以上呢!


    谢旸没有注意到两人的心思,而是对付思源说道:“公司目前没有法务部,你得先把法务部的架子搭起来,至于要多少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在了解公司情况后跟人事部的向静谈。至于薪水,香江那边的,按照市场价招聘……”


    确定谢旸给自己说事情后,付思源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快速地在上面记录着。


    很快,赵明智跟江涛出现在了谢旸的办公室。


    两人穿着工作服,双眼布满血丝,头发油腻腻的。


    显然几天没洗澡了。


    这是长时间加班造成的。


    谢旸示意他们先坐下,随后对何华灿跟毛文斌两人说道:“之前只知道易达电子厂生产电子表的,你们先给介绍一下厂里的具体情况。”


    “老板,易达电子厂创建于72年,之前生产一些开关等电器,80年引进了一条电子表生产线……现有员工132人……”


    何华灿急忙介绍着厂子的情况。


    毛文斌在一旁补充着。


    “这么说来,从十年前引进生产线,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任何技术升级?就连产品的设计能力也不行?”


    谢旸早就知道易达电子厂垃圾。


    却没想到会垃圾成这样子。


    “是的,老板。不过,易达电子虽然设备老化,一直都没有升级产能跟技术,有一条集成电路生产线,大陆的不少集成电路都是我们厂生产出来的……”


    毛文斌看着谢旸眉头拧在一起,急忙说道。


    谢旸听到有集成电路生产线,没有丝毫的喜悦。


    这条集成电路生产的芯片能用,但是工艺制程绝对早就落后了。


    去年鹅迈尔威肯国推出的486芯片,25MHz,采用1μm工艺制程;就是今年或明年,50MHz的芯片就会采用0.8μm工艺制程。


    “工艺制程是3微米的?”


    姜涛激动地问道。


    谢旸不明白他激动什么。


    国际上最先进的已经采用1μm工艺制程了,看起来只差了2μm,那技术,差着好几代呢。


    到了93年芯片工艺制程就会突破0.6μm;到了95年,就会到0.32μm;97年更是会到0.25μm……


    而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因为技术瓶颈等问题,导致工艺制程在好几年内都无法突破。


    一直到后来台积电的鬼才跟艾斯摩尔合作,放弃一直无法取得进展的干式光刻机,转而投向浸润式光刻机的研制,才取得突破。


    对于这些,谢旸非常熟悉。


    芯片,一直都是被卡脖子,他曾经的公司同样也受到芯片的限制,要不然也不会准备在重来一回的情况下,准备走这条路。


    “谢总,3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完全够做我们的电路板,这个并没有那么复杂……就连中央处理芯片,都可以自己制造……”


    姜涛激动地说道。


    谢旸再次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道?


    何华灿跟毛文斌两人只是看着,也不好说什么。


    厂里的情况他们比谁都清楚。


    技术基础差,即使想要生产一些新的东西,也需要投入不少钱来升级技术设备。


    “目前我是这样想的,由赵部长带着几名管理跟技术人员到香江那边去,先了解情况,另外呢,何厂长先到这边一段时间,了解一下我们这边的技术跟产品,到时候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升级工厂的技术基础……”


    谢旸当着双方的面,提出让两边的负责人对调。


    买了工厂,不可能依然由着原来的管理人员去继续按照以前的模式管理。


    无论如何都不能。


    对调,不仅能更好地掌控情况,也能发现弊端,尽早地解决。


    “先由两个负责人交换,一定的时机后,副厂长跟其他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同样要交换岗位,保持两边同时发展,避免后面出现发展失衡的情况出现……你们没意见吧?”


    谢旸表面上在问几人,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给双方任何反对的权利。


    都清楚,老板为什么这样做。


    反对?


    到时候怕就只能离开了。


    “老板,我没问题。”


    何华灿急忙表态。


    谢旸是老板,都说得这样明显了,能反对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