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八章 恩威并施(万字更新,求订阅!)

作者:每天三问吃什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祈应龙双眼圆睁,一时无言。


    胜利者享受支配一切的权利,这是不争的事实。


    顾担想要做的事情,无关乎他支持与否,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


    当个人伟力达到此等程度,无人能够制衡之下,的确可以随心所欲。


    仁义道德,总好过豺狼成性。


    大祈皇帝祈应龙几次张口,最终说道:“你大可去做你想的那些事情.看看结果是否一样!”


    历史上也不乏有些强者企图建立起一个大同之世,虽然仅是一小处地方的大同之世,但最终的结果,莫不是让人扼腕叹息。


    小地方如此,更遑论一国?


    理想走进现实听起来很是美好,但在现实靠近理想的过程之中,磨难委实太多,道路又过于曲折,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那就不是你所能看到的了。”


    顾担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又从地上捡起了一叠纸。


    那是祈应龙第二次所开出的条件,大祈国库的八成之物。


    “取笔来!”


    顾担说道。


    祈应龙沉默片刻,招了招手。


    很快便有近侍将毛笔送了过来。


    顾担拿着毛笔,开始直接在那纸张上写好的字迹上修改起来。


    祈应龙有些好奇,但又不好探头张望,只能默默的站在那里,听着那笔尖划过纸张所传出的细微声响,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连全部国库都仍自说不够的人,又要对着大祈国库之中的金银财宝做些什么?


    顾担的速度极快,几乎不需要多少思考的时间,一张又一张纸被他放在一旁,等到全部勾画一遍后,站在一旁寄送毛笔的近侍已经呆立在了那里,惊讶的目光不住的往他的身上扫去。


    “拿过去。”


    当最后一张纸也已落墨,顾担微微抬了一下下巴。


    “是!”


    近侍不敢怠慢分毫,生怕顾担后悔也似的将那些纸张收拢到一起,又递到祈应龙的眼前。


    祈应龙伸手接过,好奇的目光落上去后,一时间竟呆住了。


    不是因为顾担狮子大开口,而是因为,顾担所要的那些东西,太少了。


    是的,太少了。


    比他第一次拿出的条件,还要少。


    大概只有国库的三成左右——换做别的时候,这当然也是一笔极大的,足以让他心痛不已的花销,可这是赔偿,关乎身家性命的赔偿!


    不取走全部便已称得上仁慈,更何况只要区区三成?


    祈应龙甚至忍不住用手掌揉了揉双眼,他的眼睛没有看花,更没有做梦。


    紧接着他便迫不及待翻阅第二张、第三张几乎所有他所准备的东西,数量都大幅度的减少了,唯有布帛和粮食稍稍多了些,也只是刚到四成的样子。


    相比起他第一次就拿出的六成国库之财富,近乎彻底打了一个对折!


    当翻越到最后一页纸张的时候,祈应龙才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上面倒是多了不少的字。


    比如废除大祈百姓的等级制度,自此之后再无一等民、二等民、三等民,比如对天下的百姓赔礼道歉,罪己诏,退位让贤,比如称颂墨家之道,特别是尚贤、尚同、节乐、节葬.


    当全部看完之后,祈应龙心中生出了满满的怀疑和不真实感。


    这些条件比他所预想过的最好的结果,还要好上太多。


    好到让他觉得这可能只是一个恶劣的玩笑,是想要让他见到希望,然后再亲眼目睹希望破灭时候的狼狈模样的恶劣玩笑。


    “这就是伱的条件?”


    哪怕明知道这份条件很可能是在耍他,就像是抓住了猎物的捕食者的玩闹,祈应龙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当然不止。”


    顾担斩钉截铁的说道。


    “.”


    祈应龙哪怕有了些许心理准备,听到的时候还是如遭雷击。


    果不其然,哪里会那么简单呢?


    “这一次的赔偿之后,大祈征伐了大月几载,便要赔偿几载。数量,就定为国库的一成之数。”


    顾担说道。


    “就这?”


    大祈皇帝忍不住道。


    随即他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这只有这些条件?”


    “我之前说过的话,也算数。要宰了那些胆敢侵吞民脂民膏的乡土士绅,世家大族,乃至皇室贵胄。我要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顾担目光微垂,“你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大祈皇帝祈应龙一时失神。


    他忽然明白过来,顾担来这里,不单单是为了清算。


    他不仅是要为大月的百姓来讨一分说法,还要为大祈的百姓,也去谋取一份未来。


    天下的道义.天下的道义,从来都不局限在一地。


    大月如此,大祈亦是如此。


    可叹他试图百般逢迎讨好,姿态礼仪做足,却连对方真正的想法都没有摸清楚。


    哪怕白寻道给他带来了“天下的道义”这几个字,可未曾亲眼目睹过道义的人啊,又要怎么才能够明白呢?


    现在,他明白了。


    对方有的不仅是冠绝天下的实力,还有冠绝天下的心胸。


    顾担要的不是聚集天下所有的财富堆砌成金山银山,躺在上面安稳享乐。


    而是要天下的百姓少遭受一些苦难。


    道义二字,说来容易。


    可当这份选择真正摆在面前,面对那无穷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够忍得住?


    可笑他百般谋划,却唯独忽视掉了眼前的答案。


    天下天下,他自己都未曾将大祈当做天下的一部分,偏激的以为对方口中的天下,代指的便是大月之地的百姓。


    这一刻,他真切的理解了为何会有人将旁人当做圣人。


    原本预计之中的灭顶之灾,竟从来都未曾压在他们的头顶上过。


    反倒是他们始终都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明白了。”


    大祈皇帝祈应龙神色肃穆起来,他对着顾担深深的鞠了一躬,一鞠到底,心悦诚服。


    随即掷地有声的说道:“如今所愿,我将尽其所能的配合,虽死无悔!”


    这份战败的代价,远比他想要的要美好太多。


    到头来,一个外来的人,竟比他这位皇帝,更加关心大祈的百姓。


    这当真如同笑话。


    “事情还没有完。这些年的征战,税赋加了不少吧?我不希望这个冬日有人被活生生的冻杀,饿死。也不希望在我下次来到大祈的时候,听到某地的豪强劣绅仗着背后有人为非作歹。”


    顾担坦然受其一礼,不容置疑的说道:“否则的话,大祈的皇室,可以换一家。”


    祈应龙迟疑片刻,哪怕明知这个时候实在不该继续质疑,但有些话也不得不说,“制度的转变并非是一朝一夕,更不要说此前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便是从现在开始清算,到来年开春都不见得能够做完.疆域广阔,消息一个来回最少都要月余的时间,真不是我在推脱。”


    “那就能做多少做多少,这么多的宗师,一个个皆是死人不成?!”


    顾担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代君王能够决定很多事情,但也有些事情是无可奈何的,政令的通行也绝非是皇帝长个嘴,下面的人就会全心全意去做。


    但话不说的死一点,这些家伙根本就不会上心。


    顾担的目光转向薛闻剑,走到他的面前,拽起衣领,“对我都敢拔剑,对贪官污吏,反倒不敢拔剑了?”


    薛闻剑面色潮红,不知是内伤过重还是羞愧难当,“我当然敢!”


    “那就去杀啊,还要我来教你?”


    顾担一把将他丢开,目光转向谭、辛两位宗师,“你们二人继续待在大祈,和他们一起去做这些事。如果有谁喜欢‘网开一面’,或者下不了手,那你们就帮他们体面。如果有人拦着”


    顾担笑了笑,“若觉得我很好说话,那也不妨再试一次。”


    他的话语轻松而自然,几乎不带有任何的杀伐气。


    却是让大祈皇帝心中一凛。


    此前为何那般谦卑?


    还不是因为白寻道亲眼死在了他的眼前!


    别看现在顾担是一副讲述仁义道德,在世圣人般的样子,但下起狠手来的时候,可绝不留情面!


    更何况,他们这些人,在顾担这边更无丝毫的情面可言,反而有仇。


    他们没有犯错的机会,这是赤裸裸的警告。


    从始至终,顾担所看重的都不是他们这些人,而是那群生活在大祈土地上的百姓。


    由他们的掌管这份权柄,还是换一个人掌管这份权柄,于顾担而言,没有任何的区别。


    “您放心,吾定当竭尽所能!谁敢拦,便是亲儿子我都不会放过!”


    大祈皇帝祈应龙拍着胸脯保证道。


    “你们,有问题吗?”


    顾担的目光又看向了几位宗师。


    这些宗师平日里不动身,但动身的时候,的确是天下间最为顶尖的力量。


    只不过这股力量通常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统治,而非是将其当做天下变革之力的一部分。


    为了赶时间,通常不干涉太多权利斗争的宗师,也得行动起来。


    “没有问题。”


    七位宗师彼此对视,心生庆幸。


    他们这是捡回来了一条命,没有如同白寻道那样被活生生的逼死。


    这些小事情,当然满口答应下来。


    毕竟作为宗师,谁还没杀过几个人呢?


    “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不会像是今日这么好说话了。”


    顾担目光扫视全场,淡淡的说道。


    直到这个时候,祈应龙方才松了一口气,心知顾担说的都是认真的,“您放心,对于大月子民们的赔偿我将尽快送过去.至于您想要我们做到的那些事情,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做,绝不拖延。”


    顾担看了他一眼,意兴阑珊的点了点头,招手示意一旁的荀轲,“走吧。”


    注视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竟真的就这样开始向皇宫外走去,祈应龙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受。


    当目光之中那身着青袍的身影渐行渐远后,方才如梦初醒,祈应龙忍不住开口说道:“我知道您的名讳,可天下间的人却只当墨丘是圣人,您做的这些事情,万家生佛都不为过,为何不愿提及自己的名字呢?”


    “我不需要。”


    遥遥的,大祈皇帝听到来自风中的声音,隐约间传递了过来。


    缥缈而清冷,像是隔着一整片天地。


    蓦然间,一句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却已遗忘在记忆深处的话突然翻涌入脑海。


    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用。


    走出皇宫的时候,天色已是蒙蒙亮起。


    当重新踏足大道之上,街道两旁已有不少人开始为了生计所奔波。


    黑夜已经过去,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两个异乡客行走在异国他乡之中,步履轻便且从容。


    “顾先生”


    沉默了许久的荀轲忽然唤道。


    “嗯?”


    顾担应声。


    “您其实早就想好了吧?这些事情.”


    荀轲问道。


    “想了一些。杀人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武力是很好的东西,但做事也不能全凭武力。有的时候,也需要恩威并施。”


    顾担回答。


    “真好啊。”


    荀轲眼角带笑。


    战事总因鲜血而起,但愿不必皆以鲜血而终。


    这天下的百姓,不能总是苦一苦,也是时候甜一甜了。


    “哎~哎!”


    路过一处小摊贩的时候,一个伙计拼命对着二人打着招呼,嘴中呼唤不停。


    转头看去,正是先前热心的为他们讲述大祈皇都美妙之处的那个小贩。


    “两位,你们当真去皇宫啦?”


    小贩满是好奇和羡慕的问道。


    他可是一大早就起来了,亲眼见到这俩人从皇宫前的那片地方踏足朝天街,这要不是在皇宫里过了夜,谁信啊!


    “是啊,没骗你吧?”


    顾担笑着说道。


    “厉害啊!那你们见到皇上了吗?宫里怎么样?漂亮不?”


    小贩惊异且羡慕,接连不断的问道,满心好奇。


    “见到了。”


    顾担回头看向大祈皇宫所在的方向。


    此时正值朝阳升腾之际,但大祈皇宫依靠的那座山上却又泛起了浓浓雾气,天际流云映朝霞,山间白雾伴青衣。


    此间行人如麻,远方美景在望。


    云光互挽,白雾披山。


    恍如仙境。


    “当真美景。”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