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二章,侧写

作者:诸羊黄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对于演员而言。


    能够拿捏住角色的内核本质是演绎好的第一步。


    能不能通过演技将这角色的内核演技发挥。


    才是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此时此刻,李清看着眼前拿到的剧本。


    准备参与接下来的剧本围读。


    刘郁白的文戏,台词很少,基本上只有和李玉堂的那一段对戏,都浓缩在里面了。


    烘托出刘郁白堕落的原因。


    戏不多,甚至是非常的少。


    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不一样,也在这里有所体现。


    电视剧有大把大把的‘空挡’去塑造角色形象,是能够接受慢热的塑造的,让一个角色弧光。


    电影不同。


    就算是主角,也得给人第一印象能够将角色临摹出来。


    刘郁白的戏份。


    大多是武戏。


    这其实也是陈德笙愿意选择李清的原因之一。


    除了极端人设内核适合电影塑造之外。


    通过武打桥段,刘郁白已经能将角色完成到七成了。


    因为功夫高强就是武状元的第一印象。


    下限有武打戏托着呢!


    对于李清文戏表现的,更在意的反而是和李清对戏的王学义。


    在对自身实力自信的前提下,老演员们都喜欢和有演技的对戏。


    对自身的表现也大有好处。


    要和臭棋篓子下棋也显不出自己能耐啊!


    .....


    接下来的剧本围读如期举行了。


    大量文戏的李玉堂、阿四、阎孝国他们。


    甚至甄子诞饰演的小内奸,都有不少的文戏。


    “少爷!少爷说这是好的,这便是好的,我信少爷的。”谢锋霆露出一个天真的笑意来。


    他所饰演的阿四是李家的家仆。


    作为旧时代的奴仆,他是幸运的,遇到了李玉堂一家人。


    李玉堂也没亏待他,将他待如子侄,关心他的想法,身体,教他认字,甚至以家长的名义帮他提亲。


    “阿四,你喜欢那个姑娘吧,喜欢,便说出来,我同他提亲。”


    ....


    “爹爹!”


    李玉春悲愤一声,她是剧院的女儿。


    亲眼看着爹死在了阎孝国的杀手手下,而自己只能悲愤,而不能做些什么。


    ....


    “这真的是我的女儿吗?”


    甄子诞看着眼前的小姑娘,眼里有许多的愧疚。


    纠葛。


    他恨妻子离开自己。


    也恨自己是个烂人,赌鬼,也正因为如此,妻子才会离开自己,才会嫁给李玉堂当他家的小妾。


    ...


    “军人当死于边野,何须马革裹尸还?”


    “干了这杯酒,诛杀国贼,报效朝廷!”


    胡君双眼坚毅,却是中气十足的样子。


    那一股自然的正气和忠义感,让人觉得他才是正派!


    ....


    “你说,我做错了什么吗?”李清对着剧本呢喃道。


    像试镜的时候一样。


    “我只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女人罢。”


    “但她做错了什么呢?”


    念叨台词的时候,语气在颤抖。


    还有母庸置疑的癫狂。


    将角色的内核展现,台词也完整流畅。


    还是比较稳的。


    陈德笙看了一圈剧本围读。


    有不错的,有差强人意的。


    谢锋霆是意料之外的不错。


    李玉春是意料之外的有些不济,但也足够努力,问题也不大。


    王学义,良家辉,他们都演技都在意料之内,都是老戏骨级别的演员了,文戏表达信手拈来。


    陈德笙甚至有些担心,和他们对戏的年轻演员们支愣不住了。


    其中最让他意外的是胡君!


    清庭的头号杀手,原本是期待他在武打戏上发挥成绩的。


    没想到这台词功底和表现力那么强!


    电视咖转电影,完全没问题啊...


    至于李清...


    陈德笙甚至都快忘了。


    在进行剧本围读的时候,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了。


    差吗?


    不差,真不差。


    比起李玉春要强,要好许多。


    也许是因为台词上的体现,展现的幅度也比较有限。


    只能说,七成成分期待放在打戏来看到话,还是不亏的...


    就是文戏真差了黎鸣许多。


    肉眼可见的。


    .....


    此时此刻,距离《十月围城》正式开机还有3天的时间。


    陈德笙晚上和王学义聊天。


    两人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


    在聊天的时候,也聊到了目前片场的演员们身上。


    讨论了李玉春,她的文戏演绎应该酌情减戏,增加武打戏份。


    谢锋霆的阿四可以多给些文戏的表现。


    又比如说阎孝国,王学义甚至有些手痒,想当场就跟他对文戏。


    自然而然的也聊到了李清的身上。


    “其实这年轻人还真不错。”


    此时,王学义顿了顿。


    “能接的住我的情绪,也可以放心了吧。”


    能接的住戏,至少是不会出岔子了。


    按部就班的演就行。


    陈德笙也赞同与此,也就略过了。


    其实也就一开始大家对李清比较关注,毕竟是顶掉了黎鸣的角色。


    但如今都要开机了,大家也都更关注角色本身了。


    在《十月围城》这部群像剧里,刘郁白的表现时间只是二线。


    群像剧也是要分戏量高低的,戏多了,表现的就更多了。


    像谢锋霆,王学义,甚至甄子诞他们才是一线。


    此时此刻,李清也默默的等待着开机。


    在等待着开机的这段时间里,李清也去收集了许多东西。


    清庭的史料。


    别的角色对刘郁白的看法。


    坦白说,在这电影里,和刘郁白有交流的也就阿四和李玉堂。


    没有太多别的地方可以借鉴去侧写的。


    “嗯,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入手呢。”


    目前来看好像就真的只能各凭本事。


    而李清也稍微找到了自己的角度。


    晚上回到酒店住所的时候,向陈德笙导演借阅了晚清年的纪录片。


    结合历史,结合辛亥。


    李清仔细想想,这一次,不从武状元刘郁白的角度出发。


    侧写人物小记,不仅仅是需要从角色本身的角度出发。


    用其他人的视角,去代替主视角,去审视。


    以时代而言,武状元的视角,注定是高高在上的,是没办法和这个时代的罪恶共情的。


    要不,可以从不那么高高在上的视角,去看待这个时代。


    去看待刘郁白?


    李清突发奇想。


    这一波不仅仅从。


    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