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六十二章 功在千秋,罪在当代

作者:盛世天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七百六十二章功在千秋,罪在当代


    在秦朝的时候,能活过四十岁已经非常不易了,能活到六十岁,那简直用长寿来形容。


    如今眼前之人,看穿着不像普通百姓,也不像贵族,因为他没有贵族那种傲慢。


    除去这两样,那么只能说他是一个有学问的学者,但是他到底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却不得而知。


    秦安露出微笑,道:「这位老丈,不是我不说,而是想让大家消化一下,我刚刚所说。


    华夏的文明可以追溯到炎黄那一代,可是到了夏朝,为何很少人去关注,只是关注商周两个朝代?


    因为夏存在太久了,而且夏可以说不是一个朝代,而是朝代的雏形,是部落时代向国家转换的雏形。


    只有到了商朝,大家才真正的关注,至于周朝更不用说,那是因为大秦是灭周之人。


    可是你们知道为何华夏会被人称之为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吗?」


    秦安的问题再次让大家陷入了思考。


    刚刚开口说话的老者也同样陷入了思考,不过很快,他又反问道:「这和百家争鸣有什么关系?」


    秦安笑了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关键,同时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统一六国的始皇帝,也就是我身边的陛下。」


    众人疑惑地看着秦安。


    秦安立马解释道:「自从仓颉造字以来,这华夏之上出现了非常多的文字。


    直到战国七雄,变成七种文字,每一个国家一种文字,直到陛下统一六国创造了秦篆,我又带来了简体字。


    字,是文明的基础,没有字,文明将难以延续。


    我之所以要感谢始皇帝陛下,不仅仅是因为他统一了六国,而是统一六国之后的所有政策,书同文、车同轨、行同轮,统一文字、货币等。开创帝制,加强中央统治。xь.


    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修筑水渠,解决运输困难。修筑交通,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修建宽阔的一路之驰道。」


    「帝师,你之言我不敢苟同。」老者再次开口。


    「大胆,始皇帝之功绩,也是尔等能反驳的。」蒙恬厉声怒斥。


    现场的气氛非常紧张,大家都为老者捏了一把冷汗,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必定会被处死的,可能还会殃及族人。


    「哈哈……」高月大笑道,「嬴政残暴不仁,以为能堵住悠悠众口吗?」


    「看来还是有人看不惯嬴政的暴行,出来指责嬴政。」李左车嘴角一翘。


    不少反秦势力人都幸灾乐祸的看着秦安和嬴政,如此大庭广众之下遭人反驳,他们的脸面算是丢尽了。


    城楼下的嬴阴嫚三女,此时已经恨透了这个老者,自己的相公在说话,你凭什么反对。


    嬴政此时黑着脸,道:「查,给朕查清楚此人是谁。」


    「岳父,不用了。」秦安开口道阻止,「让我来吧。」琇書蛧


    嬴政看了秦安一眼,随后点了点头,道:「小心一点,千万不要掉进他人的圈套。」


    秦安点了一下头,道:「岳父尽管放心,我可是拥有两千年后的学问,还不至于被古人说服。」


    嬴政点了点头。


    「帝师。你为何不说话了?难道你认为老朽反驳得非常有道理?」老者微笑的说道。


    秦安颔首道:「没错,我认同你的反驳。因为你的眼光只看到了眼前,而我的眼光却看到了未来。


    我知道咸阳城一直在传言我是未来人,那么我现在就告诉大家,我确实是从未来而来,知道未来两千年内所有的大事。


    包括天


    下改朝换代的所有朝代之事。


    我之所以认同你的说法,同时又要感谢始皇帝,因为他功在千秋,罪在当代。」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纷纷震惊无比,看秦安的眼神都变了。李斯等人为秦安捏了一把冷汗。


    老者和一些反秦势力的人则是变得惊讶。


    赢阴嫚三女开始担心起秦安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此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完全不顾及嬴政的感受,那可能随时会死的。


    唯有嬴政微微点头,心道:这才是秦安,这才是帝师。如果秦安知道朕是嬴政而只会说好话而不知道劝诫朕,那么朕只会对他失望。


    现在的行为才能配得上帝师之名,何为帝师,教导皇帝勤政爱民,改正错误。


    既然朕有错,那么就要指出来,劝诫朕。


    秦安不顾他人惊讶和担心的眼神,继续说道:「你反对始皇帝修建长城,因为他徭役了无数百姓,死在修建长城上的人不知多少。


    最后人人谈徭役而色变,都认为去徭役就是死路一条。


    只要谁被抽中了要去徭役,已经和家里人写好了遗书。


    这是始皇帝之过,当代之过,他让百万徭役者苦不堪言。


    但是长城却是千秋功绩,长城的出现,挡住了以匈奴为首的异族。


    尔等有谁去过边关,尤其是和匈奴相接的边关,那里的百姓,年年受到匈奴骑兵的掠夺。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一次都会劫掠大量的边关百姓,如今我们打败了匈奴,救出了百姓多达数十万之多,更何况中间还有被匈奴奴役之死的边关百姓。


    这一点你们谁都没有发现,就算当年的李牧,击退了数次匈奴大军的李牧他也没有发现,边关的百姓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可是始皇帝想到了,他想到了抵御匈奴的办法,那就是修建长城,将所有的长城都连接起来,让匈奴骑兵无法越过长城而骚扰边关百姓。


    如果是其他人当了这个始皇帝,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不管不顾,指派兵驻守。


    然而匈奴人是游牧民族,他们是天生的骑兵,往来如风,朝廷的骑兵根本追不上。


    对于边关百姓而言不知什么时候,匈奴人会突然聚集成一支凶狠的军队,转瞬间,又变成散落天边的牧民。


    朝廷的军队就算能将他们赶走,但是无法深入大漠将他们彻底的消灭。


    第二个办法就是修建长城,可是修建长城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所有黄帝都如始皇帝一般,说干就干。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