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8. 第 198 章 迁都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红叶跑到孔雀王朝,骑到人家脸上输出,放了几炮,就大摇大摆的离开,却把孔雀王朝那边的人吓得不轻。


    他们以前经常看到姜国的大船来往,虽然羡慕姜国的实力,但也不是特别害怕。


    两国之间门,有巨大的山脉阻隔,姜国想要打过来,就只能从海上攻打。


    在孔雀王朝的人看来,姜国建造成千上万条大船是不可能的,就算可以,也要再等几十上百年,毕竟姜国的海上事业才刚刚展开。


    可红叶在船上放的那几炮,却让孔雀王朝的人一下子就警惕了起来,君王和大臣紧急开了好几次会。


    “姜国之强,不单单是强在船只的制造上,他们的武器也厉害得过分,若是我们遇上大.炮,也只有败北的份。”


    “我和姜国来的商人打听过,姜国在他们那里,就是天下霸主,已经收服了好几个强国,用的就是大.炮。”


    “据说,被灭的那几国,随便拎出来,都比咱们的王朝强,但依旧打不过姜国。”


    一个国家的强弱,其实很容易分辨出来,姜国来的商贾,用的武器更锋利,衣着更华贵,食物更丰富……


    孔雀王朝的贵族,有的还坐船去过姜国,更是深知两者的差距,主动劝君王服软。


    “姜国现在还有卫国没有收服,所以姜王应该没心思对付我们,这次要不是海上的盗匪太嚣张,姜王应该也不会想着教训我们。”


    “趁现在还有转圜的余地,我们应该下令禁止普通人出海,免得这群贱民给王朝带来麻烦。”


    “最好再派使者,去找姜王赔礼道歉,以示诚意。”


    在实力面前,其他都是虚的,见识过大.炮的威力,孔雀王朝这边,立刻就开始把礼物装船,送去姜国,赔礼道歉。


    孔雀王朝如今的态度,姜蓁也不是很意外,只对典客问道:“他们道歉,带的什么赔礼?要是些破烂,我就不见了,你去招呼他们就行。”


    典客是掌管诸侯和部落首领接待事宜的官员,让他接待孔雀王朝那边的人,不算失礼。


    “是一船贵重的珠宝、玉石、香料……”典客递上了对方的礼单。


    【哎这不错,有诚意,可以见一见。】


    【幸好送的不是什么土特产,否则等蒸汽机船弄出来,就再安排红叶去他家门口玩一圈。】


    姜蓁和直播间门的人一样,都很实在,发现对方送的礼物的贵重,立刻就原谅了对方,见了使者一面。


    “虽说我们抓获的海盗,都是孔雀王朝的人,但我知道,他们都是自作主张,并不是你们王上指使……你们放心,只要你们王上管好百姓,海上的商道平安,我姜国不会乱来……”


    听着姜蓁说着这么贴心的话,使者表情激动,赌咒发誓的保证,绝对不会让国内百姓再生乱。


    姜蓁心里不太相信这个保证,但面上却很欣慰,笑眯眯的的说道:“没关系,若是孔雀王朝管不住海盗,我姜国自会出手。”


    这话一出,使者的表情立刻就变得诚惶诚恐了起来,姜国出手,指不定又要给他们来几下。


    有那个实力,姜蓁才不打算装好人,表述完自己对海盗的不满,姜蓁给人送了几套姜国的纪念币,就把人给打发走了。


    对方是来赔礼道歉的,她回一点小玩意儿,也够意思了。


    红叶带着人在海上肆无忌惮,卫国在草原上给匈奴敲了几棍子闷棍,把之前的仇报了之后,却老实的缩回去了。


    他们卫国也不是铁打的,每次打仗都最需要征集粮草和民夫,对百姓的负担极大。


    姜国比卫国不知道富裕多少,姜蓁都觉得国内百姓需要好好修养几年,更别说卫国。


    这次卫阳出征,虽然打了胜仗,但回朝之后,依旧不算开心,对卫王提醒道:“要保证后勤,还是得先把水泥路修好。”


    “姜国现在就在国内大肆修路。”卫王的表情有些羡慕,又有些无奈,“卫国想修路的话,还得缓两年看有没有机会。”


    “哎”卫阳也跟着无奈的叹气。


    庶民的主要职责是种地,粮食也是国之根本,卫王想要有什么行动,首先要保证的自家粮仓。


    可卫国的粮仓,就没满过。


    再对比一下姜国的富裕,卫王只觉得心口泛酸。


    有高产的粮种,外加科学的种植方法,秋收过后,姜国的粮食产量,就已经能勉强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


    毕竟姜国人口少,就一千多万人,搁姜蓁穿越前,一个厉害点的省会城市,人口都比姜国全国的人口多。


    姜蓁虽然护犊子,但也不是小气的人,发现国人的肚子能填饱之后,她就不再干涉姜国和卫国的粮食交易。


    她也不希望卫国的百姓饿死。


    红薯土豆杂交水稻之类的高产作物,把粮食的价格降低了不少。


    但粮价能改变,卫国的贫穷却是没法改变的。


    哪怕姜蓁不干涉,他们也没太多钱买粮食。


    【想想卫国也是可怜,国内挣钱的产业没多少,全都是花钱的。】


    【买粮食要花钱,买棉衣要花钱,买盐要花钱,买纸笔书本要花钱……唯一能挣钱的,就是卖点牛马,可现在匈奴那边的牛马也不太好搞了。】


    卫国的地理条件,和姜国治水前一样,天残,只靠本国出产的粮食,是不够的,以前他们都会暗戳戳的从宋国买粮食。


    现在卫国想买粮食,就只能通过姜国,再加上盐铁之类的物资,不硬碰硬,只玩经济,卫国都扛不住。


    尤其是现在研究院都已经把蒸汽机弄出来了,以后蒸汽机引发的工业改革浪潮,能把卫国拍死。


    所以姜蓁一点都不着急,稳坐钓鱼台,如果卫国准备接着耗,她就把卫国耗干,再动手。


    但姜蓁还指望着卫国投降,所以姜蓁卖地的时候,还是特地给了在卫国一个机会


    “永安城皇城外的那几条街的土地,只有姜国的君侯和重臣能购买,但卫王如果想买的话,给我递个话就行。”姜蓁这话说得客气,因为在她眼里,卫王早晚会成为姜国人。


    卫国太子老实点头,回道:“此事,我会写信告诉父王。”


    永安城所有的土地都是姜蓁的,在城墙和基础设施没弄好之前,姜蓁就没开买卖的口子。


    如今姜蓁一松口,一大群人就拿着钱,直冲永安城选地修房。


    不过西边那片挨着皇城的地方,一般人有钱也买不到,朝廷只卖给有官职的人,方便大家上朝。


    如今大家买到手的,都是一块反反正正的土地,想要什么风格的房子,自己修建。


    不管是古朴庄严的楼宇,还是干脆利落的水泥钢筋建筑,姜蓁都不参与,全凭他们个人喜好。


    毕竟连永安城新建的王宫,风格也很混搭,一半古典美,一半现代感十足。


    虽然现在电灯、空调之类的玩意儿还没折腾出来,可姜蓁总得为以后考虑不是,水泥房就是为以后的新设备建的。


    姜蓁作为姜国臣民敬仰的对象,无论她做什么,跟风的人都有一堆。


    王宫的风格混搭,其余贵族富商的宅子也跟着混搭,先把水泥房子修来住着,然后慢慢打磨精致的木质楼宇。


    那群商贾忙着在坊市里卖东西,坊市那片是最先建起来的。


    “还别说,水泥钢筋建的房子虽然粗糙,但速度就是快。我从海外买来的巨木还没阴干,这水泥房子就已经建好了。”


    “你的水泥房子粗糙,那些贵族的水泥房子可不粗糙,里里外外都贴满了润白的瓷砖,窗户用的都是玻璃……细致着呢。”


    “蓝河县作坊的瓷砖卖得好贵!!贵得我心头滴血!玻璃也是,我就买了几片玻璃,心疼得嘞”


    “我也只买了两片玻璃,装点了正厅。听蓝河县那边的作坊说,他们已经在用新机器了,过两年,玻璃就会很便宜,到时候我再买来装其他房间门。”


    垄断的钱,是最好赚的。


    永安城卖地的钱归国库,但姜蓁在瓷砖玻璃上挣的钱,不比朝廷少。


    同一个贵族,朝堂薅一遍羊毛,姜蓁还要再去薅一遍羊毛……


    贵族本就是最攀比的那群人,有蓝河县那些作坊源源不断的造钱,姜蓁的私库里的积累,比国库还多。


    姜国迁都,不只是人要搬过去,仓库里的东西也要搬过去。


    少府的人打开姜蓁的私库,装车离开的时候,那长长的车队,震惊得都邑贵族的下巴都掉了。


    “王上还是公主的时候,巨富之名就传遍天下,我之前也就听说,如今一看,名不虚传。”


    史官站在路面,默默的数着马车的数量,嘀咕道:“两百车,两百零一车……”


    数着数着,史官就凑到了同看热闹的几个尚书郎身边,问道:“你们掌管的国库,东西还没王上的私库多,你们都不闹的吗?”


    姜国花钱的地方可太多了,国库有再多的钱都不够花。


    反正这天下都是姜蓁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姜蓁私库里的钱,求一求,说不定就掏出来了。


    尚书郎看向八卦的史官,神秘兮兮的说道:“你怎么知道朝中大臣没找过王上哭?”


    “谁啊?谁啊?谁啊?”史官的眼神亮得像瓜田里的猹。


    尚书郎左右看了看,小声说道:“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


    “我办事你放心,除非我死了,不然谁都别想知道。”史官赌咒发誓。


    “找王上哭诉最多的就数医丑大人,其次就是黑壮将军……”


    “嘶黑壮将军也玩这招?”


    “啧没想到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