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4. 第 184 章 合作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中原诸国虽然强盛,可北方胡人的实力也不弱,经常突破卫长城的防线,南下劫掠百姓。


    在胡人实力最强的时候,他们甚至能去抢卫国都邑,然后再继续南下抢宋国,郑国……


    抢完财物,胡人就直接跑路,但被抢的百姓,日子就变得难过,又冷又饿,根本就挨不过那个冬天。


    通过卫国几代君王的努力,再加上如今卫国变法,国力变得强盛,这几年,卫国都是压着胡人打的。


    可能是压过头了,今年胡人那边出了个势头很猛的新王,收拢了草原上大半的部落。


    他们联合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来找卫国立威,抢粮食和奴隶过冬。


    卫阳就是在和匈奴单于对战的时候,受了重伤,直接被人抬回了都邑。


    他虽然退出了前线,可战场的争斗依旧激烈。


    卫国苦寒,又没有新粮种和新农具加持,粮食产量不高,国内的铁矿没有姜国多,冶炼技术也没有姜国厉害……在后勤跟不上的情况下,哪怕卫国兵卒再勇猛,这仗打得也艰难。


    唯一庆幸的是,胡人没有大炮,没办法攻城,卫国现在勉强还能守住自家的百姓。


    可他们要是放胡人南下,就得放弃那座坚守了很久的,可以阻断胡人后路的城池。


    这对卫阳来说,是一种耻辱。


    左相是在早上的大朝上提的建议,保密的效果跟君臣密谈没法比,所以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姜蓁的耳朵里。


    然后姜蓁和几位重臣就开起了小会。


    姜蓁问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卫国的君王一直挺有血性的,应该不会放胡人南下。”郭凡猜测。


    铁血君王会欣赏的,自然是铁血的继承人,所以卫国连续几代君王都有些刚正,朝廷上的阴谋诡计卫王虽然会玩,但人家的信用也是真的好。


    正是因为几代卫王积攒下来的好名声,所以卫国环境艰苦,也依旧有能臣辅佐。


    当初卫国宫变,哪怕命悬一线,卫王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小命,舍弃郭凡的师兄,在郭凡看来,卫王就不是个鬼祟的人,为了拉姜国下水,能放弃自家百姓。


    姜蓁皱着眉头说道:“就怕卫国是真的扛不住,今年胡人的攻势格外凶猛。”


    【有没有姐妹帮忙查一查资料,现在的匈奴是个什么水平?】


    【我查的资料不准确,但好像还挺猛的,人家现在好像能控制整个西域呢。】


    【哟这么一对比,卫国好像还是挺强的。】


    姜国与匈奴接触得少,只根据别处传来的少量情报猜测,直播间门很难感受到想匈奴的厉害。


    与姜国相接的是东夷百部,在长宁郡的各种诱惑下,许多部落都下山加入姜国了,一点幺蛾子都没搞。


    这就让直播间门的观众们心存幻想,觉得匈奴好像也就那样。


    可在姜蓁上辈子所在的那个世界,匈奴一直都很猖狂,在卫青和霍去病杨威之前,匈奴多次南下,经常在长安附近搞事。


    长安可是天子居所,敌人能跑到人家门口撒欢,可见匈奴的张狂。


    怕卫国是真的顶不住,姜蓁果断下令道:“让屠将军他们加快速度,我再派人去卫国商议。”


    姜蓁派使者前去卫国,是抱着合作的心态去的。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融和,姜蓁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是希望和卫国一起通力合作,给匈奴一个教训。


    无论是卫国缺粮食,还是缺武器,都姜蓁看来,都好商量。


    宋国使者来的比姜国使者稍晚一天,但宋国的态度和姜国截然相反。


    宋国使者是来怂恿卫国放胡人南下的。


    “姜国的势头太猛,必须得压一压才行。而且姜国以前的行事那么嚣张,一听说你们要放胡人南下,立马就派人来寻求合作,可见她是怕了。姜国的大炮也就只有攻城好用,真遇上来去如风的胡人,怕是毫无还手之力。”


    看到宋国这副想要搞事的样子,卫王好笑的说道:“到时候百姓遭殃,骂名可是我担的。”


    左相提出了这个意见,虽然有很多人支持,但骂他的人也不少。


    等卫王同意了左相的提议,骂声就会转移到他身上。


    他倒是不介意这点骂声,可人家姜蓁来寻求合作,不仅说话好听,还乐意给好处。


    宋王呢,就一副搞事的心态,宋国大部分的城池已经被姜国占领,亡国就在眼前。


    连自己的国家都快没了,宋王也就不在意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了,他们遭不遭殃,宋王都不在乎。


    怕卫王被宋国使者蛊惑,卫阳赶紧劝道:“父王,宋王现在就是一个丧家之犬,没必要听他瞎说。”


    “可我担心姜国攻下宋国,缓两年就会对我卫国出手,我们阻拦胡人,就是在替姜国做嫁衣。”


    卫王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君王,眼睁睁的快巨额姜国崛起,心里的憋屈就甭提了。


    “父王,你想得太长远了,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就好。阻止胡人南下,保护我卫国百姓,才是我们该做的。等以后我们真的与姜国为敌的时候,再和他们血战也不迟。”


    话虽然说得乐观,但卫阳还是忍不住叹气,“姜国留给我们的时间门太少了。”


    在新的高产粮种出现之前,姜国想打仗,怎么着也得花个几年时间门,慢慢积攒家底。


    这么慢吞吞的速度,卫国也该跟着发展起来了,虽然对大炮还是没什么抵抗力,但时间门长了,总能找到对付姜国的办法。


    可农庄的一系列产出,加速了姜国积累的时间门,导致姜国现在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完全可以到处撒欢,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撞过来了。


    虽然有宋国使者在一旁怂恿,可有卫阳的劝说,卫王还是没法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准备和匈奴死扛到底。


    与此同时,卫王也向姜蓁服了个软,要了大批的粮食。


    只要有机会,卫王也希望自家前线的兵卒能够吃饱再战斗。


    “有时候我是真羡慕姜国,他们的底蕴真是深厚,不仅能养自家的兵卒,还能匀出这么多粮食给我们。”卫王看着那些粮食就眼馋得慌。


    “姜国打宋国,用的是以战养战的法子,宋国的贵族都快被姜队搜刮干净了,这一战过后,姜国说不定还赚了呢。”卫阳羡慕的说道:“这样的法子也就能在宋国用,在咱们卫国可行不通,卫国的贵族也不富裕。”


    宋国以前就是产粮大国,国内的贵族又嚣张,什么地方都敢去揩一层油水。


    当初郭凡劝姜大头变法的时候,说姜国之富富不在朝廷,这话放在宋国也是一样。


    宋国的资产,大部分都在贵族手里,连宋王都还差点意思。


    现在宋国快要完蛋了,但却是宋王最富的时候,因为他彻底摆烂,派了盗匪去抢劫了大批贵族。


    他身上的大部分钱财,也和姜队一样,都是从宋国贵族身上薅出来的。


    薅完之后,连宋王自己都忍不住感叹,“怪不得姜王会对他们动手,一个个的,果真是富得流油。若是当初我早一点对他们对手,宋国也不会积弱到如此地步。”


    姜蓁对国内的君侯,那是出了名的狠,都杀了好几批了,杀掉的官员,也被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


    他要是有姜蓁半分的狠辣,也不会被逼得这么狼狈。


    不过他现在觉醒也不迟。


    在劝卫国捣乱无果之后,宋王心里就明白,自己的选择不多了。


    一个选择是亡国之后去卫国避难,但现在姜国给卫国送了大批粮食,两国勾搭上了,卫国靠不靠得住还真不一定。


    第二个选择是直接投降,按照投降的时间门和献上的城池数量不同,他能获得不同的爵位待遇。


    可姜国的侯爵,没有封地的实际掌控权,他只能享受富贵,复国无望。


    还有第三个选择,那就是战败过后,坐船出海,在海外默默发展,等实力积攒够了,再杀个回马枪,找姜国报仇。


    去海外,比留在姜国做君侯行动更方便,不会有人监视。


    可海外是蛮夷之地,宋王又不想与野人为伍。


    宋王心中虽然纠结自己未来的去处,可有一点他是明白的,国内那些原本压着他的那些大贵族们,对他的未来起不了任何的帮扶作用。


    所以在迁都的过程中,事故频发。


    没有巨大的城池做依仗,又有内奸的存在,大批贵族的资产都被贼人给偷了,资产大缩水。


    大家完全没想到是宋王动的手,都把怀疑的目光转向了姜国,大骂道:“姜王无耻,尽做些小人勾当。”


    宋王心虚,没好意思跟着一起骂,只偷偷躲在马车里数金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