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章 第 48 章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姜蓁原本还想在屠野这儿混个官来当当,谁知道姜王直接把最大的权利都给了她。

    “这剑我用起来真顺手。”姜蓁拿着剑比划了两下,满脸笑意。

    屠野无语:“可不是嘛,你都用这剑干多少事了。王上的佩剑都快成你的剑了。也不知道其他人会怎么想。”

    “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与我何干。”姜蓁摩挲了一下剑柄上的镶嵌的琉璃和宝石,可惜的说道:“我作坊里琉璃,不知道那些匠人什么时候才能弄出来。”

    【估计还得折腾一段时间,想要烧出没有杂色的透明玻璃,需要一定的技术难度。】

    【好想要镜子和望远镜。等回蓝河县咱们亲自去指点指点好了,否则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要是早知道会打仗,哪怕去玻璃作坊浪费半个月的时间,我也是乐意的。】

    屠野的脑子里,现在全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看到姜蓁还在关心琉璃,忍不住问道:“你真不关心朝中诸位大臣的看法?这次王上让你督战,意义非凡。”

    这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他一个聪明人,他敢保证,朝中几位重臣,现在心里都在犯嘀咕。

    姜王提出姜蓁督战的时候,朝中不是没有人阻拦,可姜蓁在都邑经营这么久,自然也有帮姜蓁说话的,再加上姜王力挺,代父督战的事情,居然就这么定了下来,比所有人想的都还要轻松。

    甚至连姜王都没想到,这事居然这么容易就达成。

    在屠野充满探究的眼神中,姜蓁淡定的把剑抽了出来,锋利的剑光灼人心神。

    “屠将军可知道,这剑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是用来杀人的。如果前路有阻碍,踹掉就好,管他们怎么想。”

    姜王都帮着给她递刀子了,她怎么能不好好利用。

    屠野忍不住替某些人捏了把汗,有感而发道:“公主比起当年的王上,还真是不逞多让。”

    别看姜王病弱,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善茬,那群和他争的兄弟,都被他给收拾了遍。

    姜蓁现在没有兄弟,但能和她争的人更多,不管是都邑里没有实权的公孙们,还是在外拥有封地的公子们,都是姜蓁的竞争对手。

    但照屠野来看,姜蓁的胜算更大,谁叫她自己本事高,背后还有姜王撑腰。

    “公主替王上督战,但军事的安排上,依旧还是我做主。我先跟公主你说清楚啊,前线我是肯定不会再让你去的,免得出什么意外,我只能安排你在后方守城。”

    姜蓁的重要性提升之后,屠野对她的安排也慎重了许多。

    但该给的方便,屠野也不吝啬,“宋国兵败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在前线征战,后方的粮道交给公主如何。谁若是敢动军中粮草,公主可一剑斩之。”

    姜蓁把剑佩在腰间,干脆的说道:“屠将军才是主将,我听你的。”

    一个队伍不能有两个别苗头的指挥。姜王给她带那么高的帽子,不是让她来给屠野捣乱的,有什么建议,她可以私下和屠野说。

    而且姜蓁原本就没打算上战场,去感受过一次战场上遍地的尸体和人头之后,姜蓁就打消了亲自去冲杀的想法,她是真没这方面的天赋。

    “上次夜袭卫军大营所用的投石机,还需要改进,屠将军能给我找个隐蔽的地方吗?我带工匠再好好修改一下投石机的配置。”

    屠野摸了摸下巴,“是该防着点,免得卫国偷学。我城里有个偏僻的院子,你可以把工匠都安排到那里去。我再多安排一点人,好好在外头守着。”

    “别地的工匠我就不要了,把蓝河县的工匠全给我就行。”姜蓁淡定的提着要求。

    征兵的时候,各封地也会出人,蓝河县也被征了五千兵卒

    。

    蓝河县的普通百姓,在这一年多,都挣了不少钱,为了照顾来服兵役的人,县内卖给他们的铁甲和刀剑,价格都极其便宜,至少比外面的市场价便宜了两倍,所以蓝河出身的兵卒,一个个都穿的好甲,佩的好刀。再加上蓝河县男女空闲时间都在练武,看起来就不好惹。

    反正屠野不会把蓝河的兵拿来当炮灰使,姜蓁只要了工匠,就准备去搞投石机。

    “待会儿诸将议事,公主不去?”屠野指了指姜蓁新得的佩剑,问道:“公主就不想试试这剑锋不锋利?”

    “我去做什么。屠将军是老将,又有父王在背后支持,谁敢跟你唱反调,你亲自动手收拾了就是,那用得着动用父王的剑。”姜蓁笑眯眯的说道:“反正今天你们也商量不出个什么东西来,等下次议事我再参加。”

    出身普通郡县的将领还好说,来自各位君侯封地的将军,哪怕一起抵御外敌,心里也会有不少小九九。

    第一次议事,屠野要做的,就是确定自己的权威。

    姜蓁没必要去这个的场合抢屠野的风头,就算她要收拾人,收拾的也是那群将军背后的的君侯。

    她之前和屠将军一起看宋国的热闹,姜国也不见得能有多好,粮道上伸手的人不会少。

    姜王还下了令,禁止把盐卖给卫国,但执行起来,肯定也会大打折扣。

    不过谁要是敢把把柄递到姜蓁手上,她可不会客气。

    没管屠将军怎么收拾那群将领,姜蓁自顾自的带着蓝河的工匠,去院子里研究投石机去了。

    投石机是个借口,她真正想弄的,是炸.药。

    之前晚上夜袭的时候,她就已经弄出简易版本的投石机,后面只需要再加个可移动的车架就行,方便运输。

    车架的问题,两个小时就被姜蓁搞定,然后她就带人悄悄的折腾起了炸.药的配方。

    院子里,姜蓁小心翼翼的点燃导火索,然后就赶紧扯着黑壮往后退。

    ‘砰’的一声,炸.药包轻轻的响了一下。

    “额,哑.炮……还差点意思。”姜蓁拍了拍自己身上的泥,表情有些无奈。

    黑壮处于全程都很懵逼的状态,姜蓁让她干啥,她就干啥,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跟着姜蓁的一位工匠稍微有些见识,试探的对姜蓁问道:“公主,咱们这丹药是炼成了吗?”

    姜蓁:“快了,马上就能炼好了。”

    【再重新调配新配方好了,硝的含量再加一点。】

    【硫应该也要再加一点。】

    黑火.药最简单的配方,是一硫二硝三炭,但土法提取的硝石和硫磺有杂质,所以这个配方还需要仔细斟酌。

    至于比普通火药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姜蓁是想都不敢想的,硫酸硝酸和棉花,都还是没影的事,尤其是棉花,姜蓁一直惦记着,但中原地区根本就没有,她过冬保暖穿的都是皮裘。

    院子里又是‘砰’的一声,这次的威力,比上次更大了一点。

    □□的配方,在姜蓁一步步的探索下,逐渐成型。

    看到被火.药炸出来的土坑,直播间的人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咱们亲自出手,速度还是很快的嘛。】

    【那是当然,我可是开着计算软件分析数据偏差,普通人能比吗。】

    【要是直接交给这群工匠,可能两三个月都出不了什么成果,还得死个十几二十个人。】

    这种事情姜蓁亲自动手,倒也不是为了保密,蓝河出身的工匠要是敢背叛,她有的是办法收拾。主要是黑火.药的研究太过危险,姜蓁不想无端的拿人命去填。

    她把最基础的配方弄了出来,再把规矩定下,剩下的再交给工匠,进

    度不知道要快多少。

    姜蓁和工匠不断的修改着火.药的配方,院子里‘砰砰砰’的巨响声不断。

    可她给屠将军打过预防针,听到小院这边的响动,他还以为姜蓁在砸石头。

    等傍晚姜蓁回将军府的时候,屠野还热心的问道:“石头还够用吗?要不要我再派人给你送点来?”

    “够用,石头一般砸不坏。”姜蓁呵呵的笑。

    她现在一身的硫磺味,只想赶紧回去洗澡,但屠将军偏不让她走,提醒道:“宋国公子一直想见你,今天都碰了两回壁了,你好歹抽空见他一下。”

    之前姜蓁就是个公主,哪怕出了奇策,赢了一场,在前线的话语权也不算很高,但姜王忽然来了个代父督战的名号,宋国公子一下就把姜蓁重视了起来。

    “知道了,明天再去见他。”姜蓁嫌弃的说道:“也不知道他找我做什么,难道我能命令你去打安松郡?”

    “你要是把天子剑架在我脖子上逼我,我立马就听你的。”虽然是这么说,但屠野知道姜蓁干不出这事儿来。

    姜蓁要真是个蠢蛋,姜王可不会费心扶持他。把王位传给女儿的事,已经就够让人议论了,要是这女儿还是个蠢笨的亡国之君,那姜王就别想要自己的身后名了。

    “要不是公主用以少胜多,击退卫军,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这安松郡肯定是非打不可的,但现在嘛,就不好说了。”屠野说道:“咱们现在到底打不打,还得看卫国的态度。”

    按照姜王的意思,大峰郡他肯定会要,但他并不是很想跟卫国斗个你死我活。跟宋国联手重挫卫国之后,差不多就可以派使者去和谈了。

    现在因为姜蓁,都不用去和宋国联手,就直接走到了和谈这一步。

    姜国的论调虽然白莲了一点,但姜国确实无辜,不过就是吃了别人送到嘴里的一口小点心,姜国又有什么错。

    错的其实是居心叵测的宋国,你卫国要是不开心,就继续捶宋国好了,把之前吃的亏,继续从宋国拿回来,姜国吃个小点心就已经很满足了,不会再来凑这个热闹。

    宋国因为差点被卫队杀到都邑,在这场三个国家的大戏里,他的角色最卑微。

    哪怕他们现在已经重新整理好旗帜,征集了二十万兵卒,筹集到了军粮,说话也没办法硬气,除非他们能再大胜卫军一场。

    姜国派出去的使者还没传回消息,屠将军自然会按兵不动,一直拖着宋国公子,姜蓁自然也是一样,以敷衍为主。

    宋国公子倒是有好口才,对姜蓁劝道:“公主前些日子才挫败了卫军威风,现在正是出兵的好时机。你我两国加起来有近五十万大军,根本就不用怕卫军……”

    “卫军之前突然围城,本就是不义,没把姜国放在眼里,公主该给他们一个教训才是……”

    “公主现在的封地就只有蓝河县一地,虽有盐利,但终究还是太小。若是此役多攻下几城,凭王上对你的宠爱,公主的封地怕是还会再扩大……”

    姜蓁一边听着,一边赞同的点头,但就是不给什么承诺,只说道:“出兵的事,是屠将军负责,我不好多言。”

    【这小公子说话还真是一套一套的,跟他爹学的吧。】

    【他爹估计就是这么忽悠了卫王的,娶了卫国的贵女,借了卫国的兵,转头又和卫国干了起来,人才啊。】

    【嘴上会说也没什么用,牵扯到实际利益的时候,宋国的那群贵族,可不会给宋王面子,要不然宋国的兵卒才不会被按着打。】

    其实宋国贵族现在也知道怕了,要不然后头的粮食筹不起来。蓝河县的商队最近都跑郑国和齐国去买粮食了,北丘君那群人,卖完粮仓里多余的粮食,剩下的也不会卖。

    各国贵族

    家里,都有那么几个绝对不会动的粮仓,必须要等到第二年新粮出来,才会把旧粮腾出来。

    之前宋国和卫国对峙了半年多,各乡的青壮不在家,今年宋国的粮食肯定会大大减产。

    北丘君他们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哪怕有青瓷诱惑,也不敢继续卖粮。

    宋国贵族现在有这样的觉悟,那是被现实逼的。

    姜国这才刚陈兵边境,还有人没认清现实,按照以前的老套路,偷偷的把手伸向了运往桑泽郡的粮草物资。

    路上的损耗虽然没达到宋国十比一那么恐怖,但也高达八比一。

    【讲道理,这个消耗就很离谱。咱们和宋国可不一样,是有运输船的。】

    【所以人家报的损耗还有个粮食受潮啊,还真是个小机灵鬼。】

    【运粮民夫一天吃多少都是有定额的,直接查账好了。】

    姜蓁背后顶着个超级计算机,都不用她废多少时间,就把问题找了出来,然后就直接斩杀了几个运粮官立威。证据分作两份,一份送回都邑给姜王,一份交给了屠野。

    屠野拿到名单,头都炸了,“这人也太多了吧!”

    “这次动手的是远山侯姜安、康川侯……他们每一个人都贪了粮食,虽然不多,但这种事情不能纵容,我已经上奏折禀告了父王,会给他们治罪,收回他们的封地。”

    屠野瞄了姜蓁一眼,“你就不怕后方不稳?万一卫国借此打过来怎么办?”

    两国大战,征集士兵再把他们送到前线,最多也就花十几天的功夫,真正耗费的时间,是两军对峙,寻找战机。

    别看宋国卫国之前打了半年,真正的碰撞,连十次都没有。卫国靠的也是也是其他招数,才赢彻底赢了宋军。

    现在三国都在互相掂量着彼此的实力,姜国的后院要是乱起来,卫国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卫国要是敢来,那就让他来好了,我自有秘密武器对付他们。”姜蓁一脸自信。

    “投石机?还是其他攻城守城器械?”屠野试探着问道。

    姜蓁微笑,“都说了是秘密了,当然不会告诉你了。”

    “公主真爱开玩笑,呵呵。”屠野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说道:“你要真想动手,那就动手吧,反正桑泽郡有这么多兵卒,也不怕卫军打来。我就知道,你拿了王上的剑,就不可能消停。”

    屠野之前认为姜蓁的剑,会指向诸位领军的将领,想染指兵权,没想到她直接把剑指向了诸位君侯。

    “看来之前跟你争的那些人,要遭殃了。”

    姜蓁轻抚剑柄,淡定的说道:“这剑是父王主动给我的,可不是我求来的。而且他们要是没在粮食上动手脚,没向卫国贩盐,我没有动他们的理由。”

    “粮食从自己眼前过,没人能忍得住不抓一把。”屠野太懂诸位权贵们的心思了,觉得谁都跑不了。

    拿剑的姜蓁是个狠岔子,递剑的姜王,也不是好相与的。

    现在这个时候,还真是姜王清扫反对声音的好时机,谁若是敢在这个时候举兵造反,他立刻就能从桑泽郡分几万大军回去镇压。

    等反对的声音消失,那就是姜蓁真正成为继承人的时候。

    这次姜蓁动手,姜王只会帮着扫尾。

    所以姜蓁刚斩完送粮官的头,把奏章送去都邑,她就带着自己那新练出来的一千多骑兵,亲自去抓人。

    骑兵的优势不用多言,来去如风,在那群君侯还没得到任何消息,完全没有防备的时候,直接就把人绑了,胆敢反抗的,全都赐死。

    远山侯姜安看到姜蓁来拿人,吓得腿软,直接瘫倒在地,哭丧这一张脸说道:“公主,你这是在做什么,我哪里得罪你了?公…公主,你把剑收起来,咱

    们有话好好说……公主,我和你也算是有交情的人啊……”

    姜安的骨头软成这样,姜蓁的剑也没有用武之地了,默默的把剑放回剑鞘,问道:“运往前线的粮食?你是贪了吧。在这姜国的危急时刻,你居然还敢贪前线兵卒的粮食,难道你是想前线的兵卒饿着肚子打仗吗?”

    说着,姜蓁就直接踹了姜安一脚,质问道:“你仓库里都那么多钱粮了,怎么连这点粮草都要贪?”

    她想借机收拾人是真的,但姜国的这群权贵,做事也是真的令人厌恶。

    大义都在姜蓁这边,姜安又没有胆子带人造反,他的继承人更不敢不顾父亲性命和姜蓁做对,只能任由姜蓁绑了带走。

    等姜蓁一路风风火火的把所有犯事的君侯绑回都邑,姜王那边的命令才刚发下去。

    看到姜蓁送来的人,姜王瞬间就乐了。

    【什么叫无缝衔接,咱们这就叫无缝衔接。】

    【你点火,我扇风,互相给对方递刀子,这是什么感天动地父女情。亲生的都没这么默契吧。】

    【这群君侯就是吃了信息不流畅的亏。】

    【没办法,谁叫他们养鸽子只为了吃和观赏,不用来送信呢。】

    “父王,这群里通外国的混账,我都给你绑来了。”

    姜蓁站在议事大殿上,非常气愤的说道:“我姜国士卒正在前线卖命,这群人却在后方贪污粮草。宋国兵败之事就在眼前,他们居然还敢如此做,心里到底还有没有姜国!”

    去别人家的地盘绑架人家老大的时候,姜蓁跟做贼似的。

    但自姜蓁到了都邑,进城之后,她就没再遮掩行迹,甚至还很嚣张的从街道上走过。

    现在半个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群君侯做的好事,骂声四起。

    只要是姜国人,哪怕住在都邑,也需要服役,前线没有粮食,饿的是他们的兄弟子侄甚至父亲,都邑的百姓能答应才怪。

    姜王现在不止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甚至都不用太担心这群君侯们联合起来起兵造反。

    姜蓁都出其不意的把人绑到都邑了,哪怕他们在当地的民望再高,也起不了事。

    心里都快乐翻天了,但姜王的表情却跟姜蓁一样悲痛,“我对你们很失望……”

    哪怕之前都已经商议出结果了,这个时候,右相还是忍不住站了出来,“王上,远山侯他们并没有动多少粮草,可以稍加惩戒,但没必要……”

    “他们都是我的叔伯兄弟,是我最信任的人……咳咳咳”说着说着,姜王就捂着胸口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声音也带上了哭腔。

    眼看姜王都快‘悲痛’得晕过去了,左相赶紧站出来说道:“王上,此事必须严惩,否则对不起为国奋战的将士们。”

    姜王悲怆的说道:“可他们都是我的血脉亲人……”

    御史丞赶紧帮腔:“王上,不能心软啊。为了我姜国社稷,此事必须严惩。”

    【左相: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王上啊,心疼。】

    【御史丞:大家都演,我也要演。】

    【这戏码估计之前已经来过一回了,现在又演,左相和御史丞看起来好熟练。】

    【你要理解,咱们大头还是很爱名声的。演到最后,大头肯定是‘我也不想的,但我也没办法’。】

    【阿蓁,你不上吗?该你了呀。】

    【这戏阿蓁演不了,她都捅了那么多个了,现在演有点迟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