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 第 167 章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郑国使者一直住在客馆里,还没接到郑王死亡的消息,每日还坚持不懈来求姜蓁借兵。


    纠缠了这么久都没有的结果,使者原本早就已经心灰意冷,突然被姜蓁召见,他还有些不敢置信。


    “王上召见我?”使者一边紧张的询问,一边整理自己的衣帽。


    “是,王上召见,你跟我进来吧。”侍从客气的回道。


    使者心情激动,三步做两步,急急的跨进大殿,就对姜蓁热情的问道:“王上是同意借兵或是借炮了吗?”


    姜蓁一脸气愤,“前几日宋王辱我姜国医者,此事我必会给宋国一个教训,不日我就召集兵马,助郑王给宋国一个教训。”


    使者一听这个理由,立刻就忍不住偷笑了起来,暗道:还有这种好事。宋王在这段时间如此行事,不就是在成全他郑国吗?


    宋王这段时间的重心一直在郑国,一点都没有招惹姜国的想法。


    至于辱姜国医者的事,虽然不是子虚乌有,但姜蓁也是夸大了的。


    宋王不过就是在朝廷上吐槽了几句,说这次瘟疫是自己消失的,不是姜国医者治好的,姜国医者也不算很厉害……


    因为姜蓁有需求,所以就借着宋王的话,直接给他扣了一顶帽子。


    通过拉踩宋国,姜蓁和郑国使者非常和谐签订留割城出兵的协议。


    自觉完成了任务,使者整个人神清气爽,离开王宫的时候,忍不住的看着天空夸道:“今天天气可真好,明日就可以收拾东西回郑国了。”


    姜蓁确实没有什么毁约的打算,但在征兵之前,她却非常友好的和宋王打了一个招呼:请问你和郑国打得怎么样了?姜国准备出手了哟郑王要给我十座城呢,就让我出兵威胁你,请问你怎么看?


    宋王还能怎么看,宋王他拿着信纸,左看右看,恨不得在上面看出一朵花来,不服气的说道:“她姜蓁有本事就来!还想出兵牵制我,郑王前几日人就没了,我看她孤掌难鸣……”


    看宋王骂骂咧咧的,右相沉默了一会儿,等宋王冷静之后,才淡定的提醒道:“姜国有大.炮。”


    就这一句话,就直接击穿了宋王的心理防线,让他有些颓然的信纸放下,烦躁的说道:“不过就是晚了几天而已,若是姜王知道郑王早就在国内斗争中败下阵来,她应该就不会和郑王结盟了,如今这个时机,倒是让我难办。”


    看宋王还心存侥幸心理,右相直白的说道:“说不定姜王就是看郑王死了,故意挑这个时候来分一杯羹的。姜国信息的传递速度,一直比他国快,除了有水泥路的原因,他们还在用飞鸟传信……”


    飞鸽传书姜蓁都用了好几年了,关注姜蓁的,也都发现了这点猫腻。


    但姜蓁身上的古怪太多,大家都以为姜蓁掌握了训鸟的手段,对鸽子自带的功能并没有什么概念,觉得自己做肯定不到,直接放弃。


    “若是有飞鸟传书的话,姜王此举就说得通了,新一任的郑王还没定下,正是分肉的最好时机。而且就算新一任郑王定下了,也不敢轻易撕毁和姜国的承诺……”宋王越说就越忍不住生气。


    和姜国的隔岸观火不同,宋王是真的召集兵马,和郑国打了好几场的,损失也很惨重。


    他有付出,所以他现在的收获是应得的。


    姜国什么都没干,却来横插一杠,宋王心里能服气才怪。


    【宋国和郑国在前面打得火热,咱们在后面拿大.炮戳宋国的屁股,好像确实不太地道,太欺负人了嘿嘿。】


    【谁叫咱们有大.炮,宋国没有,有本事宋王也威胁回来啊。】


    【给十座城就能把姜国打发了,宋国不亏的,这一波他不止能收割上梨郡,还能收割其他城池,但真让姜国出兵,宋国腹背受敌,那才是完蛋。】


    【不过宋国可以找外援来着。】


    【那就提前开启大乱斗模式咯,反正姜国是不怕的。】


    现在正是搓揉郑国的好时机,宋王还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把大家都招来分肉。


    死去的郑王统治郑国多年,就算再胡来,他也是郑国的主人,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郑国所有资源。


    其他君侯最多只能调动一县的物资,或者一郡的物资,和郑王根本就不能比。


    郑王一死,缺了那个能发号施令的人,宋国的军队肯定能长驱直入,机会来了,说不定还能吞并郑国。


    但郑王割给姜国的十座城,正好在宋军前进的最优路线上,这也是郑王的谋略。


    “若是绕过这十座城,岂不是显得我宋国怕了她姜国?”宋王犹豫着,有些拉不下面子。


    右相反问:“那王上是想姜国出兵做做样子,还是想姜国把炮.口对准我宋国城池?”


    听着几位重臣分析完利弊,宋王也只能无奈叹气,妥协道:“这次就让姜国占点便宜算了,我现在就给姜王回信。”


    鉴于宋王这么给自己面子,姜蓁征兵的时候,也没有来真的,雷声大雨点小,在官报上大肆宣传了一通,却只在大峰郡征集了一万多兵马。


    宋国那边也怕姜蓁玩赖,紧跟着也召集人马和姜国对峙了起来。


    【这人和人之间,怎么就不能有一点信任呢,都说了是做做样子,宋王还不信咱们呢。】


    【我这人比较损,要宋王真不防备咱们,我可能还真会建议阿蓁动手。】


    【你们这一个个的,心太脏了,玩的都是心跳啊。】


    诸国之间互相挖坑什么的,互相都习惯了,今天双方还在打生打死,转头就能称兄道弟,联手去坑别人。


    反正宋王是不记得和郑国一起攻打姜国的情谊了,如今收拾起郑国的军队来,毫不手软。


    边关在打仗,商队都不敢往来,消息流通不便,郑国使者不知道国内的消息,看到姜国和宋国在边境对峙起来,他还十分兴奋,暗自祈祷姜国能把宋国打得满地找牙。


    殊不知,姜国和宋国这场对峙,跟打情骂俏没什么区别,一点真格都没动。


    等郑国使者抱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回国,看到各处挂着的白布,整个人都懵了。


    “王上……没了?!”使者跌坐在马车里,久久不能回神。


    缓了好久,使者才接受了这个事实,驱车前往官府,询问郑王是怎么没了,如今郑国的新王是谁。


    王宫中有守卫,一般情况下,郑王不会遇险,可倒霉的是,王宫护卫中有人叛变,叛军半夜攻入王宫,混乱之中,郑王被箭矢射中心脏,当场死亡。


    此次宫变,不止郑王没了,郑王的几个成年的儿子,也没了。


    如今郑国的君侯无人能服众,为了郑王这个位置,都快吵翻天了,要不是还有宋国这个强敌在外头虎视眈眈,郑国的君侯杀了郑王之后,说不定还会继续打,决出胜负。


    哪怕郑国打成了狗脑子,姜蓁都不会多管,只大肆的对外声张‘郑国承诺割城,所以姜国才会出兵’的事。


    因为姜蓁提前宣传了,哪怕郑王去世的消息传回都邑,都邑的读书人们也是一边倒。


    “真是不巧,郑王怎么就没了呢。”


    “姜国如今都已经出兵了,郑王没了,不会赖账吧。”


    “怎么可能,两国结盟在先,郑王去世在后,不管是谁接任郑王的位置,都不该毁约。”


    “别说郑国了,连宋国都默认这十座城是姜国的了,都不敢对这十座城动兵戈。”


    郑国的君侯都不是没眼色的家伙,他们都已经招惹宋国了,哪还敢招惹姜国,对这十座城的归属没有任何异议。


    他们还需要姜国的兵马牵制宋国呢。


    看宋郑双方都没有什么异议,姜蓁也没有客气,很快就准备挑选官员,去接手那十座城的管理权。


    “那个郑小白呢,还在都邑吗?问问他愿不愿意去做郡守?”


    “在,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都邑做学问。”


    郑小白是从郑国狼狈逃回来的,巴不得能衣锦还乡,姜蓁派人去问他的时候,他都不敢客气,忙不迭的就答应了。


    “上一次没发挥好,这一次,我一定要让郑国那蠹虫知道什么是好官,什么叫民康物阜,什么叫国富民强……”


    做郑国那块飞地的官员,其他人或许还有顾虑,但郑小白那是一点负担都没有,兴致高昂,恨不得立刻回归,强势打脸。


    去年姜国新选拔的科举生中,也有不少郑国人。姜国的人才储备丰厚,随便挑拣一下,十座城的官员就被选拔出来了。


    反正是白得的城池,就算管理有难度,姜蓁也认了。


    不过姜蓁是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接手了十座城,转头就分了几座城给自家臣子做封地。


    “郭凡一城,左相一城,秋月一城,姚春一城……”


    姜蓁就这么简单分了分,很快就分了八座城出去。


    姜蓁赏下去的封地和他国不一样,君候只享受封地的税收,并没有实际控制权,官员依旧由朝廷派遣,君候只用拿钱。


    但人活在世上,又不是喝风就能活,钱这东西至关重要。


    姜蓁把这十座城当做封地赏赐下去,诸位大臣的重视程度立马就不一样了。


    左相第二天就上了一道《十城治理若干意见》的折子。


    【阿蓁这主意不错哎。好处一给下去,大家的斗志立马就来了。】


    【估计这几个人昨晚一晚上都在琢磨,怎么搞掉宋国,直接把那十座城纳入版图。】


    【要是宋国或者郑国把这几座城给占了,仇恨值估计能拉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